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化是近世以来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世界各国各民族先后卷入这股大潮,人类社会进入更加明进步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而实现的现代化.回顾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走过的历程,我们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三代共产党人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带领亿万人民群众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旨在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定位、定向和定性、培育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促进多民族交流和交融等观点,以及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经过80余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对现代化即西方化或苏联化僵固模式的超越。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的条件与原因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对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演变轨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界定,总结其经验教训,对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景平  吴晓 《攀登》2022,41(1):36-41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定“走自己的路”的核心立场,学习借鉴反思他国的现代化发展经验,不断调适现代化发展的远景目标和长期规划,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发展、稳定、改革三者有机统一,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宏 《攀登》2004,23(6):55-58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党的现代化是党领导和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党的肌体上存在的非现代因素与现代化的要求之间存在着现实的矛盾,故要实现党的现代化就要从党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党的队伍素质时代化、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党的执政方式法制化、党的决策科学化和党务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去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7.
百余年来,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效法欧美”“走俄国人的路”“中国特色”的道路选择和转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天生弊端,也破除了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与体制障碍,是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彻底改变世界面貌的超大规模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前程 《攀登》2023,(4):15-22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和时代发展潮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走自己的路”是贯穿于其始终的逻辑主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紧紧围绕“走自己的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具体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科学分析并解决了不同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形成并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现代化新形态。新时代,坚持“走自己的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的全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他从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现代化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确立、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步骤的规划,到现代化战略重点的设计方面,为中国社会的变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从史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历史学的今后发展面临着什么样的历史任务?从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看,历史学又承担着什么样的历史责任?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历史学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从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这个社会大环境来看,历史学在发展中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我觉得,跳出太过狭窄、太过具体的专业划分,从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学术同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考虑历史学的未来发展,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21,40(4)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建树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追求和梦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衰落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追梦的过程,党的成立开启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百年奋斗铸就了千秋伟业之壮丽篇章,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为建树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展现了更为光明、更为自信的辉煌未来。新时代为书写千秋伟业新辉煌而继续奋斗,就要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好、发展好,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根本制度坚持好、落实好,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贯彻好。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精辟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  相似文献   

13.
齐春雷 《攀登》2023,(2):108-114
统一战线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融合,始终是党争取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当前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奋斗方向,同时,也为统一战线的发展、巩固、壮大提供了新的契机。统一战线在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度融合互动中,要强化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凝聚民心力量,提升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4.
冯海波 《攀登》2010,29(3):30-34
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并分析二者统一的过程和基础,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翟媛 《沧桑》2011,(6):90-93
历史发展是一段漫长而有规律的过程。那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时候紧要处也只有几处,需要我们转折好了。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过程。在几处关键点上,中国共产党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正确的转折,奠定好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继往开来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又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新的伟大战略。  相似文献   

16.
吴玉敏 《攀登》2008,27(5):16-20
对中国社会改革开放重要意义的认识应置于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视野中。无论是对改革开放历程的总结,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都必须基于中国社会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过程。唯有从这三个方面且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认识,方可实现对改革开放历史作用的深刻判断。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卓越的思想家和设计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为国家实现现代化而艰苦奋斗的进程中,邓小平坚持将中国实际与现代化一般规律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全民族整体动员、奋起直追的现代化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千秋大业的观点,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他确定中国式的百年发展战略,设计了从温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他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视知识和人才,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回答了怎么样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整套思想理论、发展战略和步骤方法,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加快现代化步伐、实现民族复兴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高道才 《攀登》2005,24(1):82-85
中国现代化属于后发型现代化,其特殊的运行过程必然存在着两大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缺乏与现代化相对应的枉会规范,二是现代明中的化精神明显滞后。现代化建设必须使行政性规范、契约性规范和道德性规范协调统一。才能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决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19.
李建涛  吴世韶 《攀登》2023,(5):93-99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叠加的现代化挑战,中国和西方国家都试图寻求应对之道。西方生态现代化模式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决定论、西方民主等理论基础之上,但存在着局限性。因为这种模式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其难以解决生态危机。相较之下,中国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在理论、价值观及体制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为世界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