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乌市会通钱局铜印一枚 ,印面呈梯形 ,上窄下宽 ,上宽 8、下宽 1 4,印面通高 3 2毫米。印面共分两格 ,上格内为“乌市”二字 ,下格方形 ,印文为“会通钱局”四字。印纽下有三台阶 ,上为扁平柱纽。纽上有一圆穿系孔。印通高3 4毫米 (图 1、 2 )。此印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征集 ,由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转交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乌市会通钱局”铜印或为湖南某地名乌市的会通钱局所用。清末民初 ,因经营银钱业有利可图 ,各式各样的钱庄、钱局林立 ,湖南长沙、湘潭、衡阳、常德、益阳、安化、洪江、津市、芷江等地均有钱铺 ,多达数…  相似文献   

2.
云南永善县发现清土司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善县档案馆藏有清政府颁发给土司的铜印1方。此印铜质,方形,印边长7.4、印体厚1.8厘米。带纽,纽为圆柱形柄,高11.8厘米,上窄下宽(图一)。印为阔边朱文,印面刻“阿兴土千户印”,满汉文对照(图二)。有刻款:“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  相似文献   

3.
1985年2月,简阳县海螺乡万年村农民挖竹坑时挖得铜印一方,现存简阳县文化馆。铜印长6.5、宽6.3、厚0.6、矩形纽高4.5厘米。印面阳文篆书"道经师宝"(见图)。纽两侧刻阴文楷书,右为"正德三  相似文献   

4.
邢台出土明昏钞印1991年11月邢台市桥东区政府施工,在原顺德府府衙旧址出土一方铜印。印面长方形,长125、宽55、厚12毫米,直纽通高85毫米,重845克。印文阳文篆书“昏钞”,印背阴文楷书两行,右为“顺德府”,左为“洪武九年七月日造”(如图)。邢...  相似文献   

5.
近年,本溪地区陆续出土了一批古代官印和刻铭铜镜,多为金代遗物,现选介如下: 一、铜印1.契丹文铜印1989年4月,桓仁县八里甸子乡马鹿泡村一位姓赵的村民在山间田地劳动时,发现了该印。印面近正方形,长7.5、宽7.3、厚1.8厘米,印背为一柱状直纽,上部两端抹斜,顶面阴刻“上”字,纽长3.5、宽2、高3.7厘米,通高5.5厘米。印面为篆书契丹文(图一:1)。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六月,九江市区山川岭基建工地离表土约二米深处出土一颗铜印。印正方形边长各5.7厘米;边厚各1.3厘米;四边中部厚1.4厘米,长方形纽,通高6.5厘米。印面阳刻八思巴文篆书五行,先左后右,自上而下依次释其对音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烧钞库印”见图正;印背面右侧直刻汉文“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烧钞库印”,左侧直刻汉文两行:“中书礼部造”和“至元卅年七月日”,见图背。  相似文献   

7.
蒲江道教“北极驱邪院印”考龙腾1988年,蒲江县天华乡出土一枚道教正方形铜印,边长5厘米,背纽长方形,连纽高3.5厘米,印面铸阳刻九叠篆书“北极驱邪院印”6字(图一)。今对此铜印试作考索如下:一、“北极驱邪院”考“北极驱邪院”见于《列仙全传》卷六、《...  相似文献   

8.
江西丰城县于1982年文物调查工作中,发现一方元末红巾军“管军万户府”铜印。铜印圆形。直径11、厚1厘米,重约1000克。印纽扁平,高7.5、上宽2.5、下宽2.8厘米,上厚0.6、下厚0.8厘米。印正面刻正方框,内篆书“管军万户府印”六字。框四周各篆回形对称纹饰。印背右侧刻有“管军万户府印”左侧刻“中书礼部造”“治平二年、月、日”。这方有治平二年铭记的铜印,应是元末南方红巾军领袖徐寿辉颁发其所属部队的;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秋,徐寿辉与彭莹  相似文献   

9.
1988年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在打击文物走私活动中查获一方铜印。此印早年出土于青龙县朱丈子乡前白山后村。现简介如下。此印印面呈方形,长方形纽,印边长6.2、带纽通高4.1厘米。印面刻阳文九叠篆书"都统府弹压印"6字。印背纽两侧均刻阳文楷书款,左款为"弹压"2字,右款为"天赐二年"4字。印纽顶端阴刻"上"字(图一、二)。"都统府"为金代官府名。《金史·兵  相似文献   

10.
1981年,陕西子洲县驼耳巷乡贺家墕村出土一方北宋官印。此印面为正方形,边长5.5厘米,厚1.1厘米,矩形柱纽,带纽通高4.8厘米。印背左侧刻“元丰七年”四字,右侧刻“少府监铸”四字,纽顶端上中刻一“上”字。印面自右至左两行朱文篆刻“河东第九副将之印”八字。铜质,完好无损(图一)。  相似文献   

11.
1983年2月,澧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到明"华阳王镇抚司"铜印一方(见图)。据云这方铜印原藏在县北11公里的萧家祠堂墙洞里。印呈正方形,边长6.2、厚0.9厘米。柱状纽,下方上圆,高8、径1.5至2厘米。重470克。印面铸阳文九叠篆"华阳王镇抚司之印"四行八字。印背右侧刻阴文楷书"隆武二年五月初八日给王  相似文献   

12.
1983年6月,江西省九江市区山川岭基建工地离表土约2米深处出土一颗铜印。印正方形,边长5.7、厚约1.3厘米;长方形纽,通高6.5厘米。印面阳刻八思巴文篆书五行,先左后右、自上而下依次释其对音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烧钞库印"。印背面右侧直刻汉文"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烧钞库印";左侧直刻汉文两行:"中书礼部造"和"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河南省宝丰县文化馆入藏了两方金代"都统"铜印。一、"都统所印"。出土于宝丰城北20公里汝河南岸的赵庄村。铜印正方形,边长6.2、通高4厘米,重575克,印面左右略呈弧形。印文阳刻九叠篆书"都统所印"。长方形纽,上镌阴文"上"字。印背右刻"恒山公府天兴元年",左刻"造都统所印",均阴文楷书(图一)。"都统"为金代武官之名。按《金史·兵志》"大将府治之称号"条记载:"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  相似文献   

14.
卢茂村 《南方文物》2004,(1):72-72,70
1952年,安徽省皖南文物馆从徽州州地区收购到一件“厦门镇守使之关防”火漆印。该印质地为黄铜,上为一圆形柱柄.圆柱柄下方为长方形铜印,印通高10厘米,圆柱柄长8.1厘米。印背面左右两边皆刻字,右边刻“厦门镇守使之关防”;左边刻“印铸局造”。  相似文献   

15.
1989年4月1日遂宁市博物馆征集到一枚佛教铜印。该印是去年8月,吉东乡八村一农民在观音庙遗址锄地时发现。 印呈正方形,边长5.5厘米,厚0.3厘米,纽呈长方形,通高3厘米,宽2.8厘米,厚0.5厘米,背面纽右刻有一个“上”字,纽左刻有“冯合造”三个字,均为阴刻楷书印面铸朱文“佛法僧宝”四字。  相似文献   

16.
1984年4月,河北省遵化县新店子乡东南宅村一农民在院内挖沼气池时,在距地表1.5米深处挖出一方宋代铜印,当即送交文教局。1987年文教局将此印移交给县文物管理所。此印印面呈长方形,长5.3、宽5厘米,印体厚1.8厘米。矩形直纽,纽高3.1、宽3、厚1.5厘米。印面刻阳文篆书"广勇右第一军第八指挥第四都朱记"(图一)。印背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巩县文物管理所旧藏一方金代的铜印,青铜铸制,方形,印面为7×7厘米,厚1.5厘米,通高4.5厘米。正面印文为阳刻的八叠篆书:“义军都统之印”。背面中心有一个上小下大的不规则的长方体纽,纽的左右印背上凿款:“天兴元年(公元1232年)行部造”。《金史·兵志》载:“凡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统。”可见,都统  相似文献   

18.
1993年9月,河南省新野县樊集乡后河村农民在建蔬菜温室大棚时,发现一方金代的铜印。现归新野汉画砖博物馆收藏。该印青铜质,铸制,方形,印面边长6.5、厚1.5、通高4.5厘米。带纽,纽式为上小下大的不规则长方体(图一)。印面篆刻;“行军万户□字之印”朱文九叠篆(图二)。有刻款:“兴定三年十一月行昌礼都造”,楷书,兴定三年即公元1219年。  相似文献   

19.
赣右尉印考     
1975年冬季,在湖北省阳新县枫林镇南塍村下雉湾富水河边的石矶夹缝中,发现了古印一枚,此印现存阳新县博物馆。印为铜质,印面正方形,尺寸为23×23毫米,通高23毫米。纽为覆瓦形,纽高13毫米,印文为篆书、白文,治有“赣右尉印”  相似文献   

20.
1987年7月,河北省盐山县曾庄乡谢家园村一农民在村南锄草时,发现一方铜印并送交县文管所。此印印面近方形,长方形柱纽,中间有孔可穿系。印面边长3.6×3.5、带纽通高2厘米。印面阳文篆书"顿首再拜"四字(见图),纽顶端有阴文"上"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