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飞  乐楚 《湖南文史》2014,(10):5-10
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是2014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议题。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工作重心。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改革难题就是如何冲破传统计划经济的藩篱。而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的统购统销制度,正是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那么这种对中国老百姓产生深远影响、持续近40年的统购统销制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对中国社会到底有些什么影响?又是怎样走向瓦解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  相似文献   

2.
边保国  冯岩 《沧桑》2012,(2):112-114
河北农村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3年)主要是改革基本经济体制。第二阶段(1984年-1991年)以完善、建立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为重点,深入推进。第三阶段(1992年-2000年)主要从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康发展,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和供销体制,农村小城镇建设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乡关系和特有的城乡发展路径,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运用,对于深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对其他国家的问题进行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我国"三农"问题总的情况是农业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还很严重,主要根源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解决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要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乡镇现有的政权体制包括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演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产品流通体制由统购统销向市场化改革演变历程的考察看,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历史性演变经过了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起步阶段、转型期农产品物流市场化初步发展阶段以及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主的自由流通等阶段,其发展脉络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某些特殊条件是一致的,模式的每一次演变也都带着中国经济改革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1953~1957年的河南在统购统销初期实施粮食票证制度,经历了初创时期、基本成型时期、确立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粮食票证制度的形成,对于保证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成为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改革30年来,中国农村一直奉行农民个人或家庭承包土地的经营体制。事实证明,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严重阻碍了农业机械化,以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中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首先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彻底交还农民,推行区域性多种体制并存的复合经营体制,突出农民合作经营组织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经济转型是指经济、社会体制的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30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四个阶段及其目标转换。第一个阶段(1979~1984年)是经济转型的起步与完善计划体制的目标。1980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中,第一次公开肯定了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起步阶段的焦点和重点。第二个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毛泽东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民主革命后所取得的政治条件和物质基础,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把建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的中国农村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引导中国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开始了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体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重新审视这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个体经济体系,丧失了集体经济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探索和创新农业合作化新的组织形态、管理体制,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依然是中国农村生产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必然依赖。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历程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中国农村集市贸 易经历了几次起伏。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农村集市 贸易经历了"三起三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 间,农村集市贸易的传统基本上被保留下来,并在 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的实行,使农村市场规律发生了变化。1956年经过 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市逐渐开放。1958年人民  相似文献   

10.
尚伟伟  郭芬艳 《沧桑》2014,(1):90-93
20世纪50年代,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毛泽东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民主革命后所取得的政治条件和物质基础,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把建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的中国农村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引导中国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开始了农业生产体制的改革,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体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重新审视这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个体经济体系,丧失了集体经济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探索和创新农业合作化新的组织形态、管理体制,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依然是中国农村生产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必然依赖。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在村级治理中的整合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占彪 《攀登》2006,25(4):21-23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社会发生了分化,出现了各种社会团体。党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对农村社会的整合,是关系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就此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席富群 《史学月刊》2003,(12):62-66
建国初期,随着农村经济在土地改革基础上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村社会很快发生了分化。中国共产党对此问题最初是认同的,但由于对“共同富裕”的片面理解等原因,很快就主张限制和消灭分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适度的、积极的分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人匆忙地消灭分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军成  朱有良 《攀登》2006,25(4):103-106
本文从青海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出发,针对青海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青海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并提出了一些青海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发展生产力和工业化成为战略目标,由此新区土改的重心体现了从"翻身"到"秩序"和"生产"的转向。针对新区农村地权分配和阶级划分的复杂情况,党和政府对于相关政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作出了周密的规定和详细的阐释,各地政府还根据中央的法令对土改政策作了灵活的、符合实际的调整,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和农民生活,"三农"思想非常丰富。主要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充分调动农 民的积极性;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等等。 这些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占元 《攀登》2006,25(3):45-4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湟中县的实际出发,要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17.
1965年,我国广大农村还没有彻底改变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围绕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建设目标,卫生部长期将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在城市,为此,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这不仅是毛泽东始终坚持的群众观点和对官僚主义作风深恶痛绝的反映,更是出于他对当时战备形势的考虑。“六·二六”指示的贯彻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巡回医疗的深入开展和合作医疗的推广与普及,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今天重提这一指示,对于审视当下的医疗卫生改革,加快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两个飞跃"是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设计的伟大纲领。从对"第一个飞跃"的肯定和支持,到对"第二个飞跃"的探索和展望,邓小平始终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仅科学地规划了"两个飞跃"渐次实现的现实道路,而且为我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玉贵 《安徽史学》2016,(5):117-130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的私租房改造于1956年初开始试点,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基本完成。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动后,房改逐步推向农村集镇,且政治色彩日趋浓厚。"文革"爆发后,在发动"二次房改"的同时,还冲占和低价收购了大量下放户的私有房屋。苏州市私租房改造的基本方面应予充分肯定,但也遗留了诸如自住与改造划留不清、私自降低起改点等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初,房改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为城镇职工提供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险项目的同时,在农村构建起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复合型社会保障制度。此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其变迁过程中呈现出路径依赖的惯性特征。60年的建构与改革,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渐行渐近,逐步建立了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并不断趋向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的目标模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