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古老的城市之一,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筑邗城以来,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受到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有过多次的修茸和扩建,而这些又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直到隋初,它的基本方位并未变动,即在今扬州市北郊的蜀冈之上.发展到唐代,扬州空前繁荣起来了,城市的规模已扩展到蜀冈以下,这些都是当前学术界没有争议的.众所周知,争论的症结所在是唐代扬州罗城的东、西、南三面所到达的地点. 唐代扬州所以能出现空前繁荣,其基础之一,应和隋代开凿大运河以及隋江都城的繁荣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文献记载看,唐代扬州城与隋代江都城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研究唐代扬州城的规模,必先研究隋代江都城的规模;要研究隋江都城的规模,必先了解江都在隋代的地  相似文献   

2.
扬州古城1978年调查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9)
一、地理位置和调查发掘经过扬州是江淮间一座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根据文献记载,远在春秋末期,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就在这里兴建邗城。这是扬州最早的古城。与此同时,还开邗沟通江淮。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上一直是我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镇,成为  相似文献   

3.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淮名都,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化名城。由于地处长江与淮河的交会处,一直是国家南北漕运、盐运的枢纽,经济繁荣,商业、手工业极为发达,也促进了扬州化艺术的发展。扬州经济化的繁荣,为扬州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文化交往中,扬州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本文通过丰富的史实,再现了扬州与日韩两国之间政治、宗教、经济、医药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从唐代以来,这种联系几乎没有中断。而中国扬州、韩国顺天和日本北九州三城同时获得2020年"东亚文化之都"的荣誉称号,给三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扬州出土的古代波斯釉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扬州在唐代是商业繁华的重要贸易港口之一,各国商人云集。据《旧唐书·邓景山传》载,当时在扬州的波斯人达数千人之多。唐人笔记及扬州地方志中常提到"波斯邸"、"波斯庄",表明不少波斯人在扬州长住。扬州出土的唐代陶俑中,也可见到波斯人的形象。最近几年在扬州三元路、汶河路等地发现的罕见的波斯釉陶器皿残片,其数量之多,更加证明当时居住在扬州的波斯人为数众多,同时也说明唐代扬州与波斯  相似文献   

6.
论扬州出土的一批唐代邢定窑白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扬州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座最繁华的商业都市和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近年来随着旧城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和城市考古工作的不断展开,使沉睡于地下千年之久的唐代文化堆积,终于被揭示出来,先后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遗迹和遗物,尤其是,各类窑口的陶瓷器大量发现,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历史上扬州地处江淮,枕淮水,面长江,临大海,地理自然条件优越,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自隋场帝开凿大运河以来,这里便成为我国重要的南北水陆交通枢钮和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从而促进了唐代扬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空前繁盛。据《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  相似文献   

7.
唐代扬州(广陵郡)手工业的兴盛,主要靠工匠们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同时也存在着几种有利因素: (一)扬州"土甚平旷",宜于农业。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逐渐成为富饶之区。唐代的扬州,水利事业发展,农业生产上升。"维扬右都,东南奧壤"。唐代扬州七县(江都、江阳、六合、海陵、  相似文献   

8.
扬州出土的唐代长沙铜官窑器夏梅珍图一扬州出土长沙窑器物分布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最鼎盛的时代。唐代的扬州更是“淮海雄三楚,维扬冠九州”的时代。它地处江淮平原,河渠纵横,南濒长江,东临大海,大运河贯穿全境,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对外贸易的港口,是东南...  相似文献   

9.
<正> 唐代扬州是淮南道的首府,从高祖武德九年(626)改邗州为扬州后,扬州成为大都督府所在地。当时扬州领江都、六合、海陵(五代于此置泰州)、高邮等四县,这四县只有二五三千一百  相似文献   

10.
笔者因研习《文献通考·征榷考》,得以窥见其关于唐宋地理记载之疏漏、讹误 ,故以《通考》与相关史籍互校 ,作读史札记四则。《征榷二》:“贞元四年 ,淮西节度使陈少游奏加民赋 ,自此江淮盐每斗亦增二百”。按 :“淮西”当为“淮南”之误 ,理由有四 :其一 ,论及此事的唐代基本史料都作“淮南”。如《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六《陈少游传》:“(大历 )八年 ,(少游 )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淮南节度观察使……及朝廷多事 ,奏请本道两税钱千增二百。因诏诸道悉如淮南”。《唐会要》卷八十三《杂税上》:“时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请于当道两税钱 ,每一千加税…  相似文献   

11.
仪征南洋尚城唐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仪征南洋尚城工地发现一座唐代砖室墓,唐代平面呈腰鼓形的砖室墓在本地区是首次发现。墓中陪葬的三面品相俱佳的铜镜,在扬州地区唐墓中甚为少见。它为研究唐代扬州地区的丧葬习俗及历史面貌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唐代中小型砖室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扬州出土的唐代铜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7)
扬州自隋代开凿大运河以后,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唐代有"扬(州)一益(州)二"之称,以经济繁华和文化发达著名于世。这从扬州出土了许多造型优美、纹饰精致的唐代铜镜这个侧面,就可得到很好的证实。扬州铸造铜镜颇有盛名。在文献中,记载与扬州铸作铜镜有关的事例很多。《河洛记》中载:"隋焬帝喜奢侈,幸江都,王世充献铜镜屏,帝甚喜,擢江都通守。"这  相似文献   

13.
扬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唐代“扬州富庶甲天下”,是我国南方最大城市,也是对外贸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埠.其地位仅次于当时的东西二京,因此,扬州城址的考古工作是项重要科研课题.1986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南京博物院和扬州市文化局商定,联合组成考古队,有计划地开展扬州城的考古勘测、发掘和研究,至今已届五年,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就扬州古城址的规模、变迁及城市特点等,加以论述,作为向南京博物院建院60周年的贺礼.  相似文献   

14.
扬州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400多年,由于地处江淮中心,依托长江、运河,水陆交通发达,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岁月里,扬州的历史曾几度繁荣和辉煌。早在唐高祖时,国库的收入主要来自以扬州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到了康乾盛世,世界上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有10座,我国占其六,而扬州位列北京、南京之后居第三。经济与社会的昌  相似文献   

15.
艾冲 《西夏研究》2020,(1):64-68
"同城"是唐代前期河西节度使司驻防区北缘的重要边疆驻防城之一。唐代河西节度使司北部的同城位于"合黎山峡口"东北一千里、居延海西南方的"居延水两汊中",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偏东的马圈城古城。无论是"同城镇"时期,还是"安北府"时期,或"同城守捉"时期,抑或"宁寇军"时期,同城作为北部边疆西段的战略支撑点之一,始终保持着拱卫河西、进取漠北的军事政治地位。构成其战略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包括三方面:宏观的流沙地貌条件限制、居延绿洲农牧经济的支持和南北东西交通要冲的节点。  相似文献   

16.
正扬州王氏是中唐崛起的文化世家,堪称唐代扬州第一望族。尽管扬州人对唐代王播的名字比较熟悉,对"饭后钟""碧纱笼"典故耳熟能详。但对唐代的这个王氏家族则了解不多,尤其对这个家族"一门四进士两宰相"更是知之甚少。王播同其弟王炎、王起皆为进士,侄子王铎也是进士。《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一书收录的唐代扬州进士仅九人,王氏兄弟独占其四。"一门两宰相"也殊为不易,王播和其侄王铎,都曾两度出任唐朝宰相,在扬州历史上尚无先例。王播居官10年,历经唐穆宗、唐敬  相似文献   

17.
鲍照的《芜城赋》写于扬州在刘宋时期遭遇两次浩劫之后。实际上,扬州处于南北要津。得益于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交通,扬州成为繁荣的都市。然而,在敌对政权征战期间,这里往往成为戎马之冲。鲍照的《芜城赋》呈现了扬州城市的极端命运。尤其是自鲍照《芜城赋》开始,"芜城"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破败扬州一个历史映照和记忆。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当扬州遭遇重大兵祸时鲍照的"芜城"成为一种缅怀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唐代汴州地处中原 ,位于汴河上游 ,所谓“扼吴楚之津梁 ,据咽喉之要地”(《文苑英华》卷 568) ,是全国交通和漕运的枢纽地区。安史之乱以后 ,关中和伊洛平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黄河中下游的河北、山东地区藩镇割据 ,“据要险 ,专方面 ,既有其土地 ,又有其人民 ,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卷 50 ) ,唐中央朝廷的财赋供应几乎完全依赖“江淮八道”(《旧唐书》卷 14。江淮八道指浙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 ,合四十九州 )。连通江淮和两都的汴河成为唐王朝的生命线。由于汴州特殊的地理位置 ,唐中央政府在安史之…  相似文献   

19.
南宋扬州的堡寨城是孝宗淳熙二年郭棣据唐子城西部所筑。理宗宝祐年间贾似道加固堡寨城,并修缮唐子城东部城垣,两部分合称宝祐城。宋代堡寨城与宝祐城并非"名异实同",二者城池范围有别,后者或更接近唐子城的规模。平山堂城为理宗景定年间李庭芝所筑,与贾似道无涉。今人误信、误读明清地理志书中有关宋代扬州城池建设的记载,未能全面追溯宋元时期的官、私记录,故而对宋代扬州的历次城池建设缺乏系统、准确地认识,在解释相关考古发掘时,也未能将其与宋代史实很好地对应起来,不无疏漏。  相似文献   

20.
在东晋南朝史书中有大量关于东州、西州、南州和北州的记载。这些以方位词来称呼的"州",含义和得名的原因都较为复杂。西州主要指代扬州官府和荆州,偶尔指益州。东州主要指代扬州,其次是东扬州。南州主要指代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及其治所姑熟城,偶尔指江州和广州。北州主要指代青州,其次是泛指北方诸州。荆州是最大的军事重镇,扬州是京畿地区,二者的户口超过全国的半数,被世人比拟为先秦的西陕和东陕,因而被称之为西州和东州。侨立的豫州和南豫州及其治所姑熟城是防御长江中上游和北方军事势力攻击的重要屏障,因位于京师之南,故被称之为南州。益州和青州位居西部和北部边疆、经济富庶、战略位置重要,故被称为西州和北州。东扬州称东州,江州和广州称南州,都是因为物产富饶。这些方位州的得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