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的实践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发展的理论。在实践观的理论继承方面,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实践观的重要地位;科学阐述了实践标准的实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发展方面,邓小平强调了实践第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改革继承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宾 《黑龙江史志》2014,(20):155-157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矛盾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新时代的哲学精华,它根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思想、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又是对它们的发展与超越。邓小平矛盾观为我们解决和处理矛盾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民观既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也是邓小平“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借鉴孙中山农民观的基础上,在农民建设主力军观、农民生产力动力观、农民全面利益至上观、农民共同富裕观等方面对孙中山的农民观增添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实现了对孙中山农民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20,(6)
正邓小平在其丰富的读书实践中形成了内涵深刻、体系完备的读书观。本文主要依据《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邓小平读书观从读书目的、读书方法、读书原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读书须目的明确邓小平提倡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在他看来,只有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以后,才能在具体的读书实践中有自主性和自律性。邓小平认为读书的目的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导我们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步骤和评价标准。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对于深化和推进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 ,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代自然政治观研究常士门随着西方古代政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于国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与观点,产生出了不同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在古代希腊、罗马最初是神话的政治观,此后是自然政治观,再往后则是古代的个人主义政治观和早期基督教神学政治观。在古代相继出...  相似文献   

7.
李成明 《攀登》2000,19(9):4-6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指导我们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本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步骤和评价标准。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对于深化和推进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娟 《攀登》2006,25(4):35-4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其睿智和远见,从重塑主流意识形态、加强经济绩效建设、启动政治权威的法理化转型、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新时期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在邓小平政治合法性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不仅成功地化解了“文革”导致的政治合法性危机,而且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风波的考验,避免了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政权变色和国家分裂的悲剧。邓小平的政治合法性思想,对新世纪保持我们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治 毛泽东决策过程的科学思想特征(张敏卿) 理论前沿2《洲)5.4 论毛泽东的中国权利建构思想(肖际唐) 党史研究与教学2田5.1 论中苏关系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擅变的影响(徐成) 毛泽东思想研究2(X) 51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三大特征(敢治强) 党建研究2《X岭,6 邓小平的中央领导集体理论(陈先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 邓小平的思维方式与社会主义模式创新(郭萌) 东南学术2以只.6 论邓小平的风险决策思想(唐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以〕5.1 周恩来协调思想的内涵及其特色(肖贵清、赵同良) 毛泽东思想研究2《X〕5.1 陈云对辩证…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政治价值思想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这一思想,探究其内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政治价值思想的核心、根本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标准三方面论述邓小平政治价值思想。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理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十分重视理想.理想不同于空想.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是具有稳定性、民族性、现实性和时代特征相统一的远大的共同的奋斗目标.这种目标是人的力量激发的源泉,是国家和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革命的成功依靠理想,建设的成功同样离不开理想.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充分表达了他的理想观.理想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而且规定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的最终航向.本文将从理想的目标、理想的功能、理想的依据、理想的实现等方面,探讨邓小平的理想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国防科技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事业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防科技观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国防科技思想进行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敏 《炎黄春秋》2007,(7):25-29
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以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抓住的主要矛盾 早在20多年前,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就设计了一幅科学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这个蓝图蕴涵在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之中,是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第2、3卷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著作主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再一次强调指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大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策,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生前非常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对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起了重要作用。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专门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长篇讲话,系统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1986年,他再一次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1975年年初至1976年年初,胡乔木因邓小平的关照曾有过短暂复出,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后又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受到批判。胡乔木上纲上线地写了十八条揭发邓小平的材料,"想挽回毛泽东对他的信任"。注1无奈形势瞬息万变……参与1975年整顿1973年,邓小平复出任国务院副总理。1975年1月,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葛仁钧邓小平的政治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邓小平的政治思想具有那些主要特征呢?本文试就此做一些分析。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是求是,是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再次出山。当时国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变化,都涉及到对毛泽东的政治评价:一种是“两个凡是”的观点甚嚣尘上;另一种则是呼应国际上“非毛化”思想对毛泽东全面否定。邓小平站在历史的高度,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维护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团结。详情请看《邓小平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一文。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十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它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根本目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战略思想,并进行了精辟而科学的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为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伟大的理论指南。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是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之后,给予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9.
吴伟 《炎黄春秋》2014,(10):18-22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一篇重要讲话,对中国政治体制中的“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进行了严厉批判,首次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问题。这篇讲话,后来被中共十三大尊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也被党内外的主流学者们奉为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经典。邓小平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讲话?他此时做这个讲话出发点何在?为什么邓小平讲了话以后,政治体制改革在此后多年却没有下文?这些问题,需要仔细考证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卫刘华 《攀登》2006,25(2):94-95
邓小平科学界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形成了建设“三个文明”的社会主义文明观;胡锦涛提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个文明”建设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