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修禅道场碑铭》现存天台山智者塔院,是佛教天台宗著名石碑。碑文24行。行书径寸。记智者大师事迹及传授世次极详。碑额题字:“修禅道场碑铭”。篆书,径3寸4分。碑文前题字:“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右补阙翰林学士梁肃撰,朝散大夫台州刺史上柱国高平徐放书。”梁肃。名见《新唐书》202卷《苏源明传》。建中时授校书郎,后以肃复荐,拜右拾遗,杜佑辟为淮南书记,入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市文管会于1979年3月进行全市文物普查时,在海拔四百多米的平顶山中部南麓悬崖峭壁的砂岩石上,发现了摩崖题字石刻一处,题字为楷书“高山”二字,字体圆润淳朴,类似颜体。“高”字长93、宽65厘米,“山”字高82、宽70厘米。上款刻篆  相似文献   

3.
北宋米芾(1051—1107)所书苕溪诗,纸本(凡四接纸,据《大观录》说是澄心堂纸),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行书自书诗,原文:"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下五言律六首,后书"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全卷计85行(见图)。另纸为其子米友仁跋,文云:"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又另纸有明李东阳跋。卷  相似文献   

4.
198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凉山州文化局共同组成“凉山博什瓦黑石刻画像调查组”,对凉山昭觉碗厂石刻画像作了一次全面调查,写出了《凉山博什瓦黑石刻画像调查简报》。《简报》内容翔实,客观地反映了整个石刻画像的地理位置、画像内容。并对石刻画像的建造年代、宗教性质、画像的族属等问题,作了十分有益的探讨。笔者读后受了不少启发,也想就石刻画像的族属问题,提出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同行的专家学者。 一、安宁河流域的古代先民  相似文献   

5.
<正> 这枚画像钱出土于辽宁省锦西市绥中县网户乡大官帽村,是其中千百个画像之一。面文为五铢,篆书,面文清晰,五字重文,剪轮,背有内郭。钱径2.3,穿径1.0厘米,重1.8克。东汉中期五铢。 面穿上有水波纹四道,五上一雕刻,五上一星,穿上一星,铢上一星,五与铢上有人物画像。再将铢字放在穿上,铢左一人物画像.将五字放在穿上,五右一人物画像。 按《艺文类聚》卷四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又《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引《襄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中祭之。屈  相似文献   

6.
《曾文正公年谱》作者考辨王澧华《曾文正公年谱》十二卷,清光绪二年(1876年)夏长沙传忠书局刊印,收入本年印行的《曾文正公全集》,署名“门人合肥李瀚章审订,遵义黎庶昌编辑”,卷末且有“黎庶昌为编《年谱》,记公行事,乃书其后”一篇叙记,《全集》卷首李瀚...  相似文献   

7.
贿赂图与西门豹治邺图辨刘玉生,王卫国在南阳汉画馆藏有一块罕见的汉画石刻,《南阳汉代画像石刻》①一书曾对该画像作了描述和考释,认为该图是表现汉代社会中的“贿赂”图像。笔者以为该图尚需进一步地推敲,今试辨之。对于该图像的描述可详见于《南阳汉代画像石刻》(...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画像石刻拓本。根据拓本,知原像为一横33、纵g5厘米的画幅(见图)。姜夔像位于画幅下方,面貌清癯,三绺长须,头戴东坡巾式帽,身着系有绦带的袍服,脚穿方头屐,倚坐在一矮椅上,左膀架椅背,右手持羽扇,抚着盘搁在左腿上的右腿。像面露微笑,凝视前方,表现出一副悠然安闲的神态。画幅上端左方为林则徐行书《白石道人自题画像诗》:"鹤氅如烟羽扇风,赋情芳草绿阴中,黑头办了人间事,来看凌霄数点  相似文献   

9.
1987年,达县地区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紫云平植茗灵园记》石刻(又名苏家岩石刻)。该石刻位于万源县石窝乡古社坪苏家岩悬崖上,距地面3.8米,题记长2.36米,宽0.84米,从左至右竖行排列,字径0.08×0.05米,字距0.03米,行距0.07米,阴刻楷书,内容为:“窃以丰登,胜记垭洼,号古社之平。从始开  相似文献   

10.
武氏祠“除蛊”画像考李锦山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文管所保存了一批极为珍贵的东汉武氏墓群石刻,1986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武氏祠汉画像石》图册,其中图五一画像拓自武氏祠左石室第五石[1],该石刻高98,宽78厘米,画面共分三层。除第二层经人考释为“赵盾救...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万盛区最近发现了距今500年前的“播州界”石刻。刻于明朝中期的“播州界”石刻,位于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汪家沟东端、孝子河南岸荆棘杂草丛中一块高约2.5米、宽约3.5米的砂岩石壁上。一播州界”三个楷书大字各高约助厘米、宽约55厘米、深约10厘米,从右至左排列。此外,在“播州界”三字左下方还刻有“大明成化五年”小字,阴刻,行书,每字各高约10厘米,宽约7厘米,深约2厘米。“播州界”石刻因何而来?据史志资料介绍,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唐朝政府设播州于万盛。唐朝后期,地处云南的南诏王国,为扩大其势力范围,大举北上…  相似文献   

12.
《柴翁诗卷》为一横披手卷,高三十余厘米,长近三米。卷前有许宝蘅题签,为“柴翁诗卷”四字。诗卷内装有郑珍写致道员于钟岳的诗作七首,字系行草,书于数张信笺之上,乃郑珍手迹,殊为珍贵。卷中又有《郘亭五兄属题李斯泰山石刻十残字搨本即次郘亭韵二首》、《郘亭五兄属题前明巡抚杨公文聪山水》三诗,书于同样信笺之上,字为行书。卷后有傅增湘写于辛已(1941)十一月的题识、邢端写于壬午(1942)夏至的题识,最末为章士钊作于庚寅(1950)的七言律诗一首。该手卷今藏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笔者有幸再次看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杨永旺先生的书作《毛泽东诗词选》,眼前一亮,仿佛欧阳中石老先生的书风又跃然纸上,全书共上下二册。收录了毛泽东诗词共39首。内有习近平主席亲笔题字"《毛泽东诗词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观其行草书法,整篇清秀明快,线条厚实,沉着痛快。行书中偶用草法穿插其中,增加动感,杨永旺先生学二王书法却勇于创新,师古不囿于古。他通过对字、文、书三位于一体的思考形式得到了很多了不起的感受,印证了米芾《海岳名言》中的"心  相似文献   

14.
《临淮王像碑》通高444、宽160、厚19厘米。青石质,原碑座已佚,现有碑座为后配(图一)。碑首作半圆形,高129厘米,以高浮雕技法刻两条俯首盘旋的巨龙,中题阳文篆书“司空公青州刺史临淮王像碑”3行12字(图二、三),字径17厘米,中有界格,题额两侧各有一小佛像。碑的正文为隶书,29行,满行58字,原文共1635字。现存1500字(图四、五)。碑阴刻“龙兴之寺”四个大字,字径67厘米,正书,原系唐代李邕书青州龙兴寺寺额,金皇  相似文献   

15.
国宝巡礼     
范仲淹(989-1052年)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脍炙人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由于年代久远,范氏的墨迹极为罕见。目前仅知有三件行书手札(分藏于北京、台北故宫)和此一件揩书作品传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道服赞》卷,纸本,纵34.8、横47.9厘米,小揩书7行共97字。据序文可知,它是作者为一位时任平海军(今福建泉州)书记的许姓友人撰、书的,此人与作者为同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债”是古代一种专用于称颂的文体,常为四言韵语。北宋道教风行,士大夫亦以道装为时尚。许氏新制道服,范仲淹请为之赞,乍闻似有媚俗之嫌。但细读其文,乃无一语涉及迷信,完全从立身处世角度,借题发挥。言简而意深,确是大儒手笔。  相似文献   

16.
张立 《文博》2001,(6):79-80
我新近藏得一本毛泽东的《论查田运动》。书高18厘米、宽12.7厘米,纸质较差,内文纸的纤维毕现,甚至一厘米左右的麦草(?)随处可见。书为“晋绥新华书店翻印,一九四八年四月出版”。封面的毛泽东像为木刻,但与本人形象相去甚远,不知谁人所为。书计30页,共收录了毛泽东的三篇著作:《查田运动是广大区域内的中心重大任务》(“载  相似文献   

17.
自唐张怀瓘《书断》论书谓“刘德升即行书之祖”后,至今人们深信不疑,本文对古代文献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分析研究,考证出刘德升不但不是“行书之祖”,且与“行书”毫无关系,是位在“隶书”方面有造诣的书家.通过进一步挖掘研究,揭开了“刘德升”之神秘面纱,确定其当与汉末曾任蜀郡太守的“刘胜”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峨眉山万年寺前“第一山”碑,其书笔力圆润、雄健、清新、流畅,近年已成名山胜迹为人瞩目。万年寺“第一山”碑通高2.53米,宽0.95米,左角残缺,损年号,余皆完整。碑面镌刻“第一山”三字,字径约0.66米,署名米芾书。(附图)今有不少游人据书家生卒年代误为米芾亲笔书刻之宋碑。其实,碑面前后题记自有说明,现将志文钞录于后,以供雅赏者自断,志文云:  相似文献   

19.
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名允禛,康熙第四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被晋封为“和硕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登基,改名“允禛”为“胤禛”,在位十三年,谥世宗。《黄州竹楼记卷》(图一),绫本,纵46厘米,横256厘米,行书北宋著名文学家王禹偁《黄州竹楼记》。卷子的右首书有文题“黄州竹楼记”,下有“雍王书”名款,以下为正文。此卷无年款,引首有葫芦  相似文献   

20.
《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是研究龙门奉先寺造像的唯一文字史料(以下简称《像龛记》)。《像龛记》镌刻于龙门大卢舍那佛座北侧,高107厘米,宽65厘米,四周绕以半破之莲花纹(拓本见《文物》1961年4、5合期)。历代金石学家收录《像龛记》者甚多,如朱彝尊的《曝书亭记》、毕沅的《中州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