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故宫系清代“盛京宫殿”。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崇德元年(1636)初具规模,清乾隆时期又有所增建。全部建筑七十余所,三百多间,是现存的清代唯一的按满民族风格和需要设计建造的皇家宫殿,布局规整严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特别是一些宫殿的建筑结构和装饰引用佛教艺术题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其建筑的艺术性,并与其它建筑特点一起,体现了清代特别是清初宫殿建筑的风格。本文仅就沈阳故宫建筑满族风格中的佛教题材特点略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宫殿,始建于后金十年(1625年),是国内除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外仅存的完整宫殿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清代陪都、历史遗址、艺术性博物院,除现宫殿遗址外,还藏有书画、瓷器、雕刻、家具及清宫廷历史、宗教等各方面文物达数万件。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尤其对知识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前来参观游览,研究,品味沈阳故宫博物院,并尊为政治、科学和文化殿堂,除气势壮观的清代宫殿建筑群有强大的吸引力,故宫馆藏文物品又独具魅力。每一件文物都有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  相似文献   

3.
琉璃构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水、美观的特性,同时其使用也有彰显建筑等级的功能。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是全国仅存的一座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塞外风情的皇家宫殿,距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沈阳故宫保留着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建筑,因满族特有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沈阳故宫的琉璃构件也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的一座皇家宫殿建筑群,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帝王宫殿之一,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对沈阳故宫的维修保护工作有了更为严格的保护标准和具体要求。站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上,本文认真回顾沈阳故宫几十年的维修历程,认为在实施保护过程中,确有一些失误之处。本着对世界文化遗产、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笔者进行总结纠误,以还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保护它原有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香玉 《神州》2014,(4):66-69
<正>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清入关前的皇宫,清入主中原后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作为中国现存的两座古代皇宫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以鲜明的满族特色著称于世。沈阳故宫占地六万多平方米,现在古建筑114座。在清朝,这里是皇家禁地,1926年始辟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沈阳故宫被联合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省沈阳市繁华的中街地区,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这就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座古代京都宫殿建筑群。沈阳史称盛京,被清朝视为龙兴之地,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在这里肇基,清世祖由此逐鹿中原。  相似文献   

7.
沈阳故宫的建筑分三期,即努尔哈赤时期的东路建筑:大政殿和十王亭,皇太极时期的中路建筑:台上五宫和崇政殿、大清门、文德坊、武功坊,乾隆时期的西路建筑:戏台、文溯阁及东西所、太庙等。从这三期建筑中,可以看到清入关前后沈阳故宫建筑风格上的变化,体现在单体建筑门和外檐装修门上,与汉文化传统宫殿中的各种门不同,满族建筑风俗表现为形式多样,功能各异,风格独特。沈阳故宫的门,既可见到满族建筑风俗的痕迹,又能领略到传统宫殿的风貌,是满汉民族文化结合的见证。  相似文献   

8.
栾晔 《收藏家》2013,(12):19-26
沈阳故宫是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帝王宫殿之一。沈阳故宫博物院自1926年11月16日成立"东三省博物馆筹备处"起,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这里除了建有颇具满族特色的皇家宫殿建筑群,还保存着数万件清代宫廷文物和明清时期艺术品文物,其中珍藏的清宫钟表,则是沈阳故宫院藏品中最具宫廷特色文物之一。在乾隆时期,沈阳故宫曾经是除北京故宫以外的最大皇家收藏地。这里庋藏丰富;在宫廷藏品中,制作精美、风格独特的清宫钟表,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来自海外的西洋钟不仅造型精美,款式别致,而且做工精细,技术先进,  相似文献   

9.
栾晔  张莹 《收藏家》2013,(8):3-12
沈阳故宫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素以具有多民族风情的宫苑建筑和独具特色的皇宫珍藏蜚声华夏。盛京皇宫自1625年兴建,存在至今已有389年的历史。回顾这段历史,兴亡变幻,人世沧桑,令人顿生无限感慨。皇朝远去,风光不再。但它留下的宏丽宫殿、万千文物,依然辉映着熠熠光华。沈阳故宫原本是一座宝库,经清朝二百多年的充实,积蓄了大量的稀世之珍。  相似文献   

10.
清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相比,突出特色是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区满族风格,是中国宫殿建筑传统在特定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中运用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满族社会特征和生活习俗。位于东路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建筑组群,始建于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当年,是整个宫殿中形成年代最早,最具满族早期政权特色的建筑。以清宁宫为典型代表的帝后寝宫沿用着满族传统住宅的建筑特点和使用功能,在主要建筑的分布和造型装饰方面也鲜明地反映着当时满族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1.
沈阳故宫是清入关前(1625—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所建造的宫殿。目前在国内现存的宫殿建筑群中,可与北京故宫相媲美。它是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雏形的真实写照,也是明清两朝兴衰交替的历史见证。凤凰楼(图一)座落在大内中央的中轴线上,是建在近四米高台上的三层单檐黄琉璃瓦绿剪边式建筑,高耸矗立,雕梁画栋,  相似文献   

12.
沈阳清故宫,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继承人皇太极建造的宫殿。在全国现存的宫殿建筑群中,唯一可与北京故宫相媲美。且因其为满族统治者所创建,故又以它独具的民族特色而弛名中外。 早在一六二五年前,努尔哈亦便遣人于沈阳城北原明建“镇边门”(即俗呼“九门”)处草创“taidzui tehe gung”,即“太祖居住之宫”。和时称“amba yamun”(即大衙门),也就是大政殿和十王亭(亦称八旗亭)一廓建筑。一六二五年(后金天命十年)春三月,努尔哈赤迫于当时后全国所处“四境逼处”的恶劣形势,匆忙率领八旗官兵及其眷  相似文献   

13.
提起北京天安门,早已成中国的标志与象征。然而,天安门是谁设计的呢?他就是我国明代的杰出建筑大师蒯祥。他出生在江苏吴县香山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家里。明永乐4年(公元1406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30多岁风华正茂的蒯祥被选召入京,授权他设计并领导营建宫殿建筑群。 明永乐15年(1417年),由蒯祥担任主要设计建起承天门。清顺治8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 继承天门之后,蒯祥又奉命负责营造乾清、坤宁两宫和重建三大殿,并领导营建了北京城池、九门,以及王府、六部衙署等工程。从而,莫定了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基础。因此,在明代故宫的鸟瞰图上…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6,(9)
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心,有一座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清朝叫盛京宫殿(1644年后又称"留都宫殿"),现在叫沈阳故宫。清朝取代明朝,经历了统一东北,进而确立对全国统治的过程。盛京宫殿,就是清初(1625—1644)的政治统治中心。清初统治者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皇太极以这里为中心,统一了原属明朝的东北全部疆域,进一步加强了居住在这里的汉、满、蒙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在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沈阳故宫文溯阁的建造与贮藏《四库全书》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是当时清廷完善陪都宫殿使用功能的需要。作为皇家藏书楼,文溯阁在建筑规制、建筑功能和理念上,既是仿照江南著名藏书楼天一阁,以"天一生水"为理念进行建造的,又根据传统的做法和陪都宫殿建筑的特殊身份而多有发展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沈阳故宫是清迁都北京前的帝王宫殿,也是清迁都北京后皇帝到东北地区巡幸和祭祀祖陵时使用的行宫。其自1625年兴建,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最后一批增扩建工程竣工,建筑活动经历清入关前后两个时期,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个朝代,前后持续158年,最终形成几个时期宫殿建筑并存的积累式面貌,占地6万多平方米,东、中、西三路并列,共有清入关前后建筑100余座、500余间的庞大建筑群,表现了明显的"分期建造,相互融合"的特点。沈阳故宫不仅体现了多元文化,还体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如满族高处筑房的生活习俗、院落式的布局方式与中原传统的皇宫规制的融合构成了皇太极皇宫的空间形态,是北京故宫之外全国仅存的两大古代宫廷建筑群之一。  相似文献   

17.
沈阳清故宫,是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前,在东北塞外营建的最大一座皇宫。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满、蒙、藏等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史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同时,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汉族文化,也为满族人民,包括其统治阶级学习和吸收。因此,在沈阳清故宫内,不仅在大内宫阙,楼台亭榭等建筑中多采用大木架结构,飞檐,斗拱等汉族传统的建筑形式,而且诗文题  相似文献   

18.
徐丽 《中原文物》2004,(5):85-86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倪瓒的<容膝斋图>,画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画中题诗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即倪瓒去世的当年,应算是其"绝笔之作".(见图)  相似文献   

19.
一、故宫建筑历程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完整的古宫殿建筑群。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已有五百六十余年历史。一九二五年十月十日成立故宫博物院,对外开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明代北京建设之役,紫禁城宫殿实为全部大工当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文德坊和武功坊是沈阳故宫的两座牌楼,一东一西纵列于大清门之南,在整组建筑中担负着旌表与纽带的作用,不但烘托出皇家宫殿的威严气势,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对这两座牌楼的命名、建筑艺术特点、使用制度等进行了分析考述,并对其历次维修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