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在我国历史上曾是六朝古都,建国以来,在考古发掘中陆续出土了一批陶、石制作的帷帐座。关于帷帐和帐构,已有同志写了论述文章,然而对那些质地不一、造型各异的帷帐座,却注意不够。 1981~1985年,南京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北郊幕府山南麓的3座东晋时期的皇室墓葬中,连续发现了12件有龙、虎装饰的陶质帷帐座。每座墓均出土4件,其中龙座2件,虎座2件,并附陶质帐杆。本文拟就这  相似文献   

2.
刘胜墓出土的一套鎏金铜帐构,在《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中做了帷帐的复原,本文就其尺寸以及帐架拆装迁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重新做了复原设计,以期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帐构     
《文物》1980年第4期刊载了易水同志的《帐和帐构》一文。从前读《晋书·桓玄传》、《宋书·江夏王义恭传》、《西京杂记》、《鄴中记》等,对于帐构形制不甚了解。以后看到《考古通讯》所载洛阳十六工区曹魏墓清理报告里描述的"铁帷帐架"和复原图,才恍然大悟。现在读到易水同志的文章,古代帐和帐构的形制就非常清楚了。现就注意所及,再补充几点材料。  相似文献   

4.
《文博》2019,(6)
帷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较为常见的随葬品,一般由帷帐钩和帷帐座组成。长期以来帷帐的研究集中于形制和用途,有关帷帐在空间位置的变化及其意义少见讨论。通过梳理魏晋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墓葬出土的帷帐形制及位置,可知帷帐对墓葬空间的构建使单室墓的空间变得更为复杂。帷帐在墓葬空间中由单独设立转变为依附于墓棺存在表明帷帐的空间独立性下降,这可能与魏晋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墓内祭祀行为的衰退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梳理了隋唐墓葬出土的帐构,据其在墓内的设置情况分为两套不同的系统,并辨析出隋唐墓葬中置于棺木一侧的帷帐,应为文献记载的"下帐",其是为墓主设置的礼仪空间,反映了汉晋以来在墓内设奠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李健  刘云 《文物春秋》2013,(1):12-20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战国镶嵌蟠螭纹铜豆,相关著录认为该豆器表的镶嵌装饰物为松石,并定其名为"嵌松石蟠螭纹豆"。本文以存世的燕式青铜器与此铜豆进行形制、纹饰与装饰技法的比对,并通过对镶嵌物性状及锈蚀状况的分析,对故宫藏铜豆器表镶嵌物为松石这一结论提出否定意见,认为该豆的器表装饰工艺应为红铜嵌错。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宜阳县文化馆收藏有一件自铭为铍的剑形兵器。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铜铍的起源、形制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资料。一铜铍的形制、铭文和年代这件铜铍由身、格和茎(柄)组成。身扁平  相似文献   

8.
秦陵二号铜车车舆纹饰仿衣蔽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陵二号铜车以其完整、具体的形象,为研究我国古代舆服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试图对其有关的图案纹饰作些比较分析,就其乘车衣蔽及与之相关的某些问题,作些浅显探讨。 (二) 秦陵二号铜车通身盛施彩绘装饰图案,图案中有一种使用广泛的条带形状的边缘装饰,本文据其纹样特征,称其为几何纹边饰。这种边饰分布在舆盖上下两面的周边、车箱内外侧主体纹饰的四围边栏及车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北师大文博馆收藏的两件青铜器:一件青铜簋与罗振玉旧藏德克簋的铭文内容相同,形制相仿,纹饰相似,可能为同一组礼器;一件铜匜与传世的匽公匜铭文内容相同,但在形制、纹饰等方面则有所殊异。  相似文献   

10.
罗红侠 《文博》2009,(5):65-66
古人历来喜饮温酒。温酒器是中国酒器系列中的重要一项。早在商周青铜文化中就已出现,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本文介绍了咸阳博物馆珍藏一件设计合理,构架独特的铜温酒炉,并结合已出土的有关温酒炉,从铸造工艺、造型、形制特征、艺术风格等进行研究探讨,推断此器为汉代铜温酒炉。  相似文献   

11.
1972年,安徽肥西县馆驿大墩孜遗址出土三件青铜器,分别为两件铜斝和一件铜铃。通过形制分析,本文对三件青铜器的年代作了推断,并探讨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2.
铍,是我国古代一种进行白刃格斗的长柄刺兵,又名大矛、锬、铩、钰.在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东端前五方共发现铜铍17件.本文想以秦俑坑出土的铜铍资料,探讨一下秦铍的形制及表面花纹工艺.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北大学考古学系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建设用地发掘了唐总章二年(669年)司宰寺丞刘智与夫人尹氏合葬墓。该墓形制完整,纪年明确,出土有组玉佩、金铜装班剑等珍贵文物,为研究唐代舆服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17,(6)
河北藁城台西遗址M112出土的一件兽首铜匕,是目前唯一一件早于晚商的柄端带兽首器物。这件铜匕对探究晚商时期北方地带兽首类器物的起源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台西铜匕的形制做了仔细分析,并对与之相关的来源、出土单位以及出现的背景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青铜鹰首提梁壶出现于战国早期,但传世的一件铜壶(何壶)却铸有西周早期铭文。本文通过与该壶形制相类的铜壶以及铸有相同铭文的尊、卣相关特征的综合考察,推测这件被诸多著录书辑录的鹰首提梁壶很可能是一件作伪之器。  相似文献   

16.
张鸿鸣 《文献》2023,(1):117-130
清代流传一种所谓钱镠银质投龙简拓本,其状如方牌、周环龙纹。此种投龙简拓本形制与告文多有破绽,实系伪刻。考其原型为郭琇修、屈运隆纂《[康熙]吴江县志》中著录的顺治元年太湖所出钱镠投龙简。据方志著录而伪刻的投龙简,影响了其后所修方志,并进入多种金石目录、总集,此后屡经学者引用、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罗振玉旧藏的吴越国投龙玉简,是根据伪作银质投龙拓本进一步加工作伪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范淑英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3):30-44,108,109
自1945年梅原末治《唐镜大观》著录两面"永徽元年"铜镜以来,考古出土和文物征集发现多件带有"贞观元年""贞观十六年""永徽元年""上元二年""大和元年"等唐代年号的铜镜。这些铜镜因有明确的纪年,在唐代铜镜艺术研究中曾被作为标准器对待。但这些铜镜在造型、铭文书体、纹饰等方面,皆与唐代铜镜有异,而与宋代铜镜相合。本文对5种8件带有唐代年号的铜镜予以重新考察,认为它们与一般宋代的仿唐镜不同,一是没有铸镜作坊铭或是姓氏铭;二是铜质精良;三是花纹清晰。因此,这8件器物应为宋代铸造的仿唐镜。  相似文献   

18.
佛塔的建筑形制与敦煌壁画研究关系密切。关于五代时期金涂塔形制来源的探讨,学者们往往关注了它与早期单层方形覆钵塔的相似性,而忽视了它们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正是金涂塔形制最终形成的关键环节。研究认为,唐代中国原有的帐在受到外来建筑形式的影响后,出现了帐檐呈倒梯形的重檐佛帐,这种新式的佛帐既影响到当时的佛龛样式,同时也影响到单层方形覆钵塔,并最终形成了吴越王金涂塔的样式,而上海青龙镇出土小铜塔形制与唐代的重檐佛帐最为接近,是金涂塔这一变化过程的过渡形式。金涂塔形制的出现与唐代重檐佛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1月,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元屋岭下排村村民刘成东建新屋,在距地面60厘米左右处挖出一件元代铜权,现收藏于县博物馆。 此铜权呈六面六棱型,较完好,通高8.3厘米,重178克,束腰,权纽有一不甚规则的方孔。权身正面有阴文“至治”,背面有阴文“元年”,左侧面有一个阳文“六”字(图一)。 至治,为元英宗(硕德八刺)在位的年号。元年,为英宗定年号初年(132辛酉年)。六,当属铜权的号记。 铜权,铜质之权,等量之具,犹今之砝码。此铜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元代度量衡制度及其商业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广…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安徽望江县团山乡同心村出土了一件八卦铭文镜。对其年代,学界目前有南齐、南唐等几种观点。从形制、纹饰、铭文等方面综合来看,此镜应铸造于唐乾元元年(758年),铭文所谓"建元元年"实是"乾元元年"之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