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潮》2008,(7):4-9
仇士华,1932年出生于江苏如皋县,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来改为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9年调到考古研究所。负责建立碳十四断代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专家组副组长。主要从事碳十四测年和科技考古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邵会秋 《文物世界》2012,(3):41-43,28
关于考古学遗存绝对年代的科学测定方法有很多,像碳十四断代法、树木年轮法和古地磁法等,但其中碳十四断代法无疑是目前考古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年手段。然而碳十四测年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体现在其测年的误差上,由于在国内和国外不同实验室、选取不同标本、使用不同方法,都会得到差异很大的结果,而且还存在着所测标本的污染问题,其准确度存在很多争议和质疑。  相似文献   

3.
前言 1949年,碳十四断代的创始人利比(W.F.Libby)公布了第一批碳十四年代数据,宣告碳十四测年方法取得成功,轰动了整个考古界和地质学界。碳十四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相继成立了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 ,一旦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启动 ,主战场将在河南。为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成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学术委员会。所长孙新民任主任 ,副所长秦文生、张志清为副主任 ,张志清兼任秘书长。成员有郝本性、杨育彬、杨肇清、曹桂岑、蔡全法、方燕明、赵清、袁广阔、宋国定、贾连敏。2 0 0 1年 9月 2 0日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学术委员会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 ,委员们对目…  相似文献   

5.
金景芳,字晓■,辽宁义县人。1902年6月3日生, 1923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9年任通辽县教育局长,1931年调往辽宁省教育厅。九·一八事变后执教于沈阳第二中学,1936年逃往关内。1940年9月入复性书院学习。1941年底入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工作。解放后任东北文物管理处研究员,东北图书馆研究员兼研究组组长。1954年1月,调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工作。先后任历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历史系主任。改革开放后,任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名誉主任、校社科学术委员会副主…  相似文献   

6.
  吴小红  冉宏林  雷雨 《四川文物》2021,(2):117-120
2020年,广汉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祭祀坑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为解决祭祀坑的年代问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年代学联合实验室对四号祭祀坑开展了碳十四年代研究,得到6个碳十四年代数据,经过贝叶斯统计树轮校正计算得到其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落在距今3148—2966年的时间范围之内,属商代晚期。  相似文献   

7.
施劲松 《南方文物》2014,(3):163-166
陈公柔先生(1919~2004年),沈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8月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同年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参加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安阳、洛阳等地区的田野考古发掘,参与编写《长沙发掘报告》《洛阳发掘报告》《殷周金文集成》《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等著作。本文回忆了作者与陈公柔先生交往的片断,在缅怀的同时希望表达,由陈先生这样的智者用心血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终将成为人类知识大厦上的砖石,一代学人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精神将永存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8.
苏秉琦,中国考古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当代中国考古界泰斗。生朴1909年10月4日,河北省高阳县人。1934年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34年至1949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他整理编写的《斗鸡台沟东区墓葬》、《瓦鬲的研究》奠定了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基础。自1949年起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至1982年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对中国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了独到的系统研究。并培养了好几代考古学者。1986年被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其主要论著汇集为《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1984年由文物  相似文献   

9.
李学勤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等。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碳十四年代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继中科院考古所之后于 1973年建成碳十四实验室,为当时中国的第一个液体闪烁法碳十四测年实验室。1975年11月起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化学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24日上午,敦煌学基地举行第二届博士后出站报告会,共有2人,分别为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雷玉华《川北地区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的调查与研究》,他们的合作导师均为郑炳林教授。专家委员会由敦煌研究院李正宇研究员任主席,委员为敦煌研究院施萍婷、马德、杨富学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德芳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伊安·霍德(1anHodder),英国著名考古学家。1968~1971年在伦敦大学考古研究所学习史前考古学.获一等荣誉学士学位。1971~1975年进入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1974~1977年任利兹大学讲师。1977—1999年任职于剑桥大学考古系,历任助理讲师、讲师(1981年)、史前学研究副教授(1990年)、考古学教授(1996~1999年)。1999年至今,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考古学中心联合主任与主任(至2009年);2002年起任该校人文科学学院唐勒维家族(Dun—levieFamiIv)教授。  相似文献   

13.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夏商考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学科200多位专家联手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项目。自1996年5月6日启动以来,经过近5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这反映了20世纪我国年代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对地处中原的河南来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与夏商考古关系极为密切。笔者有幸参与商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上接夏文化,下连商后期,对此感触多多。 其一,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的核心是夏商周年表。依据年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学的指导者、奠基人,考古教育主要创办者之一,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苏秉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6月30日1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苏秉琦先生是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清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日(公元1909年10月4日).1930-1934年,就学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34年由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随即到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后改为所)考古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苏秉琦先生一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77年起属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5.
廖学盛先生,1936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县。1953年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学习。1954年考取留苏预备生。1955年至1960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攻读古希腊罗马史。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世界史组工作。1987年起任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88年至1998年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卸任所长后,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著有《廖学盛文集》。主编或与他人合作主编的著作有:《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20世纪…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已于1988年10月22日正式组成。市长陈希同任编委会主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鹏飞任顾问。国务院安成信副秘书长等任副主任。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列为市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栎斜村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三国到唐代的墓葬19座,发现4座纪年墓,出土青瓷器、硬陶器等各类器物66件,相关的墓葬形制演变、纪年墓砖铭文、埋葬习俗特点为宁波地区三国到唐代的墓葬断代、墓葬形制和葬俗研究提供了典型的年代标尺和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8.
纪念《考古与文物》创刊100期笔谈(以来稿先后为序)安金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考古与文物》杂志是1980年创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季刊,1982年增改为双月刊,到1997年第2期就出版发行100期了。从18年的发展历程和1...  相似文献   

19.
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考古专业,聘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苏秉琦先生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苏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承担考古教研室的重任达30年之久,培养出一支具有专长,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教师队伍,既出了成果,也出了人才,为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高华先生,浙江省温岭市人。1938年3月生。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后,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历史研究所工作。1982年起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82~1988年)兼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1982~1985年)。1988年~1991年任历史研究所所长。200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1990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编委会委员,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