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一般认为,1915年9月3日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标志着梁启超与袁世凯关系公开决裂。事实上,从1915年9月到12月,梁启超与袁世凯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和一定程度的工作联系。梁启超曾三度给袁世凯写信并向袁递交辞呈和病呈,还两度公开发表文章劝阻帝制运动。梁这样做,既有规劝袁世凯制止帝制运动、打探其对帝制运动真实态度之用意,又有麻痹袁以便于谋划讨袁斗争之效用。袁世凯对梁启超1915年9月1日来信未作回复,但也不便公开对梁施压。梁启超曾说,袁世凯贿赂他20万元,让他不要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此说法不合逻辑。梁10月7日致信袁世凯表示对帝制问题不再"论列",袁复信委婉地表示了称帝的愿望。12月12日,梁启超第三次给袁写信劝阻帝制,同日袁世凯接受劝进称帝。  相似文献   

2.
1915年,袁世凯要改帝制,并宣布次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当时,江苏督军冯国璋对此事表态犹豫。同年12月底,蔡锷在云南宣布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卖国称帝。袁急调冯任参谋长兼征滇总司令,江苏军务暂委托王廷桢代理,冯称病拒绝北上。袁很是惊慌,因冯是北洋军阀有实力的首领,不肯出兵,对袁不利。袁急派心腹蒋雁行等人去南京,以探病为名,查看冯的虚实,并想勾结王密谋篡冯之位。因蒋与王是同学,王当时是江宁镇守使,掌有兵权,蒋代袁授权:如冯不拥袁称帝,王可发兵取而代之。王不同意袁称帝,但又不便公开表态。冯又采取两面派手法,亲笔写信给…  相似文献   

3.
阎锡山与袁世凯的关系十分微妙,不能仅凭文史或口述资料盖棺论定,也不能简单地说阎"投靠"袁或"背叛革命"。在袁世凯帝制自为中,阎锡山因时而变,经历了由从众支持袁称帝,观望形势离弃袁,到最后公开抗袁的过程。其间,阎锡山和袁世凯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利益博弈的关系,而阎既不是袁的真正投靠者,也非袁帝制的忠实支持者,他只是受环境所迫及利益驱使与袁进行着社会交易。阎、袁之间的这种交往,更多显示了阎锡山的政治品格及其实用主义的处事风格。  相似文献   

4.
为明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的来历,须说明一下这个部队的简明历史。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专制统治之后,袁世凯乘机窃取了国家大权,初任总统,继则阴谋称帝。云南省在辛亥革命前辈蔡锷的倡导下,发动反对袁世凯帝制的护国战役,出兵四川,战败袁军,推翻袁的帝制,恢复民国体制。这支入川部队的领导者之一顾品珍,于结束讨袁战争之后,率部回滇驱逐云南省督军唐继尧,取而自代。  相似文献   

5.
“筹安会”出笼后不数日,梁启超为了反击帝制复辟逆流,写作了一篇脍炙人口、令人拍案叫绝的鸿文,这就是传颂一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目前,学术界对这篇影响深远的名文大体上有三种认识:一曰它根本没有反对袁称帝,相反,它是梁启超对袁的刻骨镂心的忠谏之书。梁启超也不是什么反帝制派,而是货真价实的、有条件的倡导袁世凯称帝的新帝制派。  相似文献   

6.
民初逸事     
袁世凯的狡诈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极欲帝制自为,袁的心腹大将冯国章(当时任江苏都督)闻讯,于六月二十二日亲赴北京见袁,欲探真象。袁坚决否认此事。据有关史料记载袁、冯两人这次会面时的谈话:冯言:“帝制运动,南方谣言颇盛。”袁答;“华甫(冯之字),你我多年在一起,难道不懂得我的心事?我想谣言之来,不外两种原因;第一,许多人都说我国骤行共和制,国人程度不够,要我多负点责任;第二,新约法规定大总统有颁赏爵位之权,遂有人认为改革国体之先声,满、蒙、回族都可受爵,汉人中有功民国者岂可丧失此种权利?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7.
正"长子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使袁世凯误以为日本人支持其称帝",是一则广为人知的近代史轶事,却有诸多不合情理之处。首先,袁世凯有多种渠道了解日本对帝制的态度和立场,不会只凭一张《顺天时报》即做出判断。如袁的日本顾问有贺长雄、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等,都是袁探察日本对帝制立场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沈弘 《中华遗产》2006,(1):144-144
天坛作为祭天之所,最后的使用者是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1914年冬至,他在此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为他策划中的登基称帝做了一次彩排。尽管复辟帝制遭到了可耻失败,但在此之前,袁世凯希望通过天坛的祭天仪式唤起国人的拥戴。当时许多国外记者对这次祭祀进行了拍摄报导,也为后来的世界遗产——天坛记录了最后一次典礼。  相似文献   

9.
论有贺长雄与民初宪政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贺长雄在袁世凯扼杀共和民主制度,一步步走向专制独裁,乃至复辟帝制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他完全抹杀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事实,杜撰所谓的“国权授受说”,从根本上否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国民主权说”,并以此作为袁世凯抛弃民主共和制度,复辟帝制的法理依据。民国2年后宪政体制的演变就是在有贺长雄杜撰的这个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有贺长雄的言行体现了当时日本帝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和意志,他名义上是中国国家元首聘请的法律顾问,但实际上扮演着“阴谋政治家”的不光彩角色。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后不久,袁世凯迅速复辟了帝制,其原因主要有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没有被完全阐释与执行、帝国主义国家对袁世凯的复辟之举给予了支持等,再加上袁世凯本人的称帝愿望,最终出现了袁世凯登基称帝的闹剧.  相似文献   

11.
刘敏 《文史天地》2021,(1):24-28
中国古代每逢王朝更替之时,就有数不胜数称帝之人、称帝之事.这是独尊皇权的自然结果.不过,在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年帝制、建立亚洲最早的共和国——中华民国后,中国的称帝事件仍层出不穷.1915年袁世凯的"洪宪帝制",1917年溥仪的"丁巳复辟",以及1934年溥仪的伪满洲国称帝事件是人人皆知的.殊不知,民国时期称帝者绝不独此二...  相似文献   

12.
苕溪毓秀,岘弁钟灵,湖州在历史上曾涌现不少英杰。1877年11月诞生于山青水秀的湖州的陈英士,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在辛亥革命前后,为推翻长达二千年封建帝制作出重大贡献,也是值得广大人民怀念的人物。辛亥革命后,他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民主革命政府:“沪军都督府”;袁世凯称帝,他又多次往返日本,组织革命武装,积极讨袁。1916年5月18日竟被袁派人暗杀于上海寓所,年仅40岁。  相似文献   

13.
我所知道的袁世凯及其称帝前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吾 《文史精华》2001,(10):51-57
清帝逊位,袁世凯代孙中山当上总统,本可以终其身。而袁要僭自称帝,造成袁氏家无下。结果国人指骂,众叛亲离,蔡锷首举护国义旗,声讨袁氏,各方群起响应。洪宪帝制,仅83天寿命告终。时笔者在农商部任参事职,兹将清末民初耳闻目睹关于袁世凯的事迹,经过回忆,贡为史料。 袁世凯的班底及在京朝的布置 袁世凯督练小站新军,虽只7000多人,但第一步扩成北洋六镇,上中下三级军官,除少数留学生外,其余全是小站出身,即以后成立二十几个师,除奉天二十七、二十八两师特殊以外,亦多以小站出身为基础,袁氏有此北洋军的资本,军权在…  相似文献   

14.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09,(12):32-34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袁世凯不满足于民国总统的地位,他妄图君临天下,开创“袁家王朝”,在中国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俯从“民意”,接受帝位,宣布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极。但他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举国一致的声讨下,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洪宪帝制梦只做了八十三天就可耻地破灭了。  相似文献   

15.
尽管冯国璋对于袁世凯的洪宪称帝是始终反对的,但是,多年以来,他受着袁的一力提拔,最后竟成为“北洋派”的两个支柱之一,因此,他对袁的所谓“知遇之感”,也还是始终不渝的。就因为这样,所以,当他看到了北洋政府国务院发来的通报“袁大总统薨逝”的麻电(袁是6月6日身死的,就在当天发出了这个通电)的时候,竟自悲痛得大哭起来。据当时在他身边的参谋长师景云后来告诉我:他看了那个麻电以后,立刻嘴里就发出了“嗯”的一声,表示出了不敢相信的神情,跟着便看到他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随后,他又拿起那个电报来看,边就泪随声下地说“:大总统这么…  相似文献   

16.
蔡锷,字松坡,原名艮寅,生于1882年12月17日,逝于1916年11月8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探求挽救国家危亡的道路而自强不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制而斗争;当袁世凯破坏共和,复辟帝制时,他在云南与唐继尧、李烈均等共举义旗,护国讨袁,粉碎了袁世凯的复辟迷梦,从而以著名的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共和派军事家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7.
陈宦,号二庵,湖北安陆县人,前清拔贡,湖北武备生。1904年,因受知于四川总督锡良,曾任四川武备学堂总办;后来,锡良调任云贵总督,他也随同前往,负军事教育及军事部署等责任,锡良调任东三省总督,陈定又任第二十镇统制。民国成立后,黎元洪以副总统兼总参谋长身份,保荐陈定为参谋部次长,代理部务,与袁世凯就有了朝夕接触的机会。陈宦是个善于揣摩和逢迎的官僚。他一面以黎元洪作背景,一面又拉拢云南都督蔡愕,广东都督龙继光,四川都督胡景伊,因此颇见重于袁世凯。他知道袁要做皇帝,就赞成帝制,更加得到袁的信任。当时全国各…  相似文献   

18.
史学界在论及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事时,几乎众口一词说是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然而历史事实表明,革命党人和南方独立各省,从开始酝酿到具体筹组民国临时政府,始终都是选定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来选了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是独立各省与革命党人的权宜之计,事实上是替尚未来归的袁世凯行使主持政府的大元帅。孙中山所任始终是一有临时总统之名、无临时总统之实的“虚位待袁”的总统,系临时承乏。后来孙中山的卸任交印实属“还位”而非“让位”给袁世凯。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执政后,就积极从事复辟帝制活动。他一面加强其专制统治,对资产阶级革命派施以残酷镇压,一面采取种种手段来欺骗和愚弄民众,拉拢民族资产阶级右翼集团,缓和阶级矛盾,为其称帝扫除障碍。袁氏地方自治的炮制就是其手段之一。因此,全面剖析袁氏地方自治的发生原因、演变、主要内容及特点,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袁世凯称帝的反动性。  相似文献   

20.
倪嗣冲纪念银币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嗣冲,字丹忱,1868年生,安徽阜阳人。父倪淑,清同治年间举人,曾受聘担任表世凯家庭教师。倪嗣冲考中秀才后,即借机投奔袁世凯并成为其豢养的的一名鹰犬。袁世凯死后,又改换门庭,投靠段祺瑞,叠获升迁,权势显赫。1913年7月,任皖北镇守使,兼领观察使事。当安徽都督柏文蔚组织讨袁时,他奉命率军占风台,陷寿州。8月28日攻人安庆,遂升任安徽都督兼署民政长。1914年6月30日,被任命为陆军中将、安武将军,督理安徽军务。1915年9月,与段芝贵等人联名上书袁世凯,拥袁称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