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舍我,原名成希箕,又名成汉勋、成平,笔名有舍我、百优、大哀等,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898年8月28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二日).成舍我一生献身于报业,先后创办了北平的《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南京的《民生报》、上海和香港的《立报》及重庆的《世界日报》等著名报纸,是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每当拿起1949年5月17日的重庆《新民报》和《新民晚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想起那两份报纸上最惹人眼球的“共军昨进入汉口”的新闻,那段挥之不去的记忆立即浮现眼前。  相似文献   

3.
<正>算起来,我和团队到武汉创办仟吉已有17年。17岁,对于人类来说,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也到了选择发展模式的关键点。是迅速扩张、尽收眼前红利,还是深耕专业、筑牢长远根基?党的二十大关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目标擘画,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选择。仟吉将不忘初心,专注烘焙,用美味推动人类对生活的热爱,助力人们实现从美好生活向幸福生活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1984年4月,中共阳泉市委决定从1984年10月1日开始,《阳泉报》由周三刊改为日报(周六刊),阳泉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同时,筹建阳泉电视台。我时任阳泉市委宣传部部长兼阳泉报社社长、总编缉,这几项工作由我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在筹备《阳泉报》改刊的过程中,我和报社的几位领导都觉得应该换一个报头。因为《阳泉报》创刊以来,随着政治  相似文献   

5.
杨爱芹 《纵横》2009,(7):42-45
《益世报》1915年10月1日创办于天津,至1949年1月15日停刊,是中国近现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重要报纸,它与《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民国四大报,然而在这四大报纸中,人们可能最不熟悉的就是《益世报》了。《益世报》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涉猎广博、雅俗共赏,罗隆基、梁实秋、田汉、钱端升、张秀亚、范长江、张恨水、沈从文、马彦祥、柳无忌、李长之、徐悲鸿……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曾与《益世报》紧紧联系在一起。30年间,《益世报》作了国家的镜子、人民的喉舌、抗日的战鼓、自由的平台,成为民国乱世的激越清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书评有大盛之势。专门性的书评杂志、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生长起来。我经常收到的就有《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读书人报》、《书屋》……据说各地新闻出版部门都有自己的书评杂志或报纸。《读书》是很早就开始阅读的,海内外知识界对它评价不错,...  相似文献   

7.
1938年初,我跟随农工党的一些领导同志到了武汉.这时,武汉已成为中国抗日运动中心.国民党政府的首脑们大都在武汉.八路军在武汉设有办事处.《新华日报》、《解放》周刊公开发行.各民主党派的中央也在武汉,全国性的各种群众抗日团体也都在武汉.群众抗日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中共领导的民族解放先锋队很活跃.我们农工党也组织了自己的青年组织——武汉青年抗敌工作团,出了自己的报纸——《前进报》,自己的刊物——《抗战行  相似文献   

8.
李良玉 《百年潮》2003,(9):77-79
《百年潮》2002年第8期发表了吴雪晴同志的《1976年“南京事件”始末》(以下简称《始末》)一文,详细介绍了1976年3月29日爆发的南京人民反对“四人帮”的群众政治运动,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好文  相似文献   

9.
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是在汉口《大刚报》公私合营的基础上改造组建起来的.《大刚报》曾对中国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作过有益的贡献,因此《大刚报》在武汉解放后能够获得人民政府的批准,继续出版.下面对《大刚报》历史作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0.
于右任二三事办报言志自1909年5月至1910年10月,于右任先后创办过《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份报纸。《民立报》之民立,是提倡国民自立的精神,在发刊词中,于右任表明了自己“为国效驰驱”的精神。后来《民立报》成了革命党人的“重镇”,为...  相似文献   

11.
旧中国新闻界的五花八门,没有比30年代初期的武汉更为洋洋大观了.报纸大约不下四五十家,其中有历史最久的《汉口新闻报》,其格式、版面、文风还保持20世纪初期上海《新闻报》的传统,看了真可令读者“发思古之幽情”.有国民党的机关报《武汉日报》,似乎比南京的《中央日报》更加剑拔弩张;有黄埔系主办的《汉口新民报》(与南京《新民报》并非一家)这个报纸,后来扩大而披上了“扫荡”的戎装;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报纸,而十之八九,都带有各自的背景,有属于省政府、汉口市政府、武汉警备司令部的,也有代表某一军、某一师的,甚至还有专门为特税处宣传的.也有如上海《晶报》、《罗宾汉》这样的小报,而品格更加下流.比较认真的反而是专门谈戏的《戏剧报》.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东亚病夫”这个词汇出现在1896年.如上海市体育局五百年体育大事记中就说:“(1896年)九月十一日(10月17日)租界英文报纸转载了英国伦敦《学校岁报》专论,称‘夫中国——东方之病夫也’.此后,中国人常被西方人贬为‘东亚病夫’.” 所谓的“租界英文报纸”,是指上海的《字林西报》;“夫中国——东方之病夫也”这句话,则出自当时由梁启超主笔、风靡一时的改革派报纸《时务报》的中文译稿,该译稿名为《中国实情》.  相似文献   

13.
冷宽 《旅游纵览》2011,(9):80-83
<正>我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2001年离开领导岗位后才把摄影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开始以拍摄花卉入手,以后陆续拍摄风光、人物和城市建筑。10年来,在吕厚民、陈勃老师和已故中国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邵华的指导下,在诸多影友的帮助下,摄影技术有所提高。一些作品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中国摄影报》《摄影世界》等十几家报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14.
王鹏 《炎黄春秋》2006,(10):59-61
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里,有一份保存完好的《大公报》。这份创办于1902年6月17日,至今仍在香港继续出版发行的报纸,已有104年的历史,其报龄之长,堪称世界中文报纸之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4个方面论述了上海新方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一、为上海经济建设服务;二、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和历史提供真实可靠的史料;三、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热爱国家、热爱上海、热爱家乡的传统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四、成为加强与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联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6.
《大公报》是如何被完整保存下来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里,有一份保存完好的《大公报》。这份创办于1902年6月17日,至今仍在香港继续出版发行的报纸,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报龄之长,堪称世界中文报纸之最。 完整保存这样一份近百年的报纸,在世界集报史中也不多见。特别是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军阀混战以及  相似文献   

17.
阿咪  赵辉 《旅游纵览》2012,(3):94-99
<正>赵辉是一名人民警察,英雄硬汉,铁骨铮铮;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风光摄影家,热爱摄影,热爱了30年。脱掉警服的端起相机的时候,他善于运用光影,拍摄手法细腻。这看起来完全不搭边的两重身份,在赵辉身上重叠、融合,激发出他对生活、对生命不同的精彩诠释。以下是《旅游纵览》记者对话赵辉老师。(L代表《旅游纵览》记者,z代表赵辉)  相似文献   

18.
《晋察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县创刊,初名《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改名《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为邓拓。在抗日战争时期,报纸在敌人的"扫荡"、"围剿"中坚持出版,是北方抗日根据地出版时间最长的,影响最大的区域性报纸。在八年抗战期间,报社精干的新闻队伍"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在五台山、恒山、太行山地区、游击出报,长年与敌人周旋、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个时期的《晋察冀日报》非常重视视觉新闻手段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宣传中的作用,刊登了大量的新闻漫画、新闻图示、新闻照片等新闻图像。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首届“三沟杯”少数民族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综述刘岩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我省民族艺术在改革开放中的风貌与成果,进一步活跃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全省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普及和提高,发现与培养少数民族书画艺术人才。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和筹备,由辽...  相似文献   

20.
<正>建筑摄影是胡国旭摄影创作的主要题材。这组建筑摄影题材的照片是作者多年来心血的凝聚,也是对他多年来摄影爱好的一个回赠。胡国旭任辽宁三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老总时,建筑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钢筋混凝土,还有基层工地上的建设者,在他看来都具有触及灵魂的美感和神韵,他熟悉这里的一切。他把对建筑的了解与对建筑的挚爱融进血液,定格于照片!作者从2008年开始发表建筑摄影作品。2009年,《人民摄影报》和《辽宁摄影》分别刊登了这组建筑摄影的部分作品。2011年,作品《层楼叠榭》获得首届中国医院建筑摄影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