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举出同见于花东卜辞和王卜辞中的人物,包括、敖、韦、、、子兴等,并提出可以利用花东卜辞中所记载的“葬韦”、“蕴”和祭祀子兴之事来对花东子卜辞作分期。以及指出了花东卜辞和历组卜辞在字体上的相似处。  相似文献   

2.
花东卜辞中所记载的事类以祭祀类最多,这一类祭祀卜辞有著什么样的祭祀规律,目前还不清楚,然从卜辞的型式看来,前辞有作「干支卜」者,也有以「干支」、「干卜」和仅以「干」开端者,这些不同的型式代表著何种意义,前此在《花东·前言》中并未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祭祀在殷商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花东子卜辞中记载(它攵)祭的共43版,71条。卜辞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攵)祭的用牲种类及数量;致祭的对象;(它攵)祭的时间;(它攵)祭的地点或祭所;(它攵)祭与其他祭仪及用牲法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本主要考察甲骨祭祀卜辞中的祭牲数量,通过对这些数字的统计,根据某些数字出现的频率的不同,试图探讨商人的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5.
关于花园庄东地卜辞所谓“丁”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剑《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丁”》论证殷墟花园庄东地卜辞中的“丁”应指武丁。此所谓“丁”字,实为“璧”的象形初文,在子组与《花东》卜辞里读为“辟”,义为君。依此释读,各辞均能通顺,与商末卣铭文也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证甲骨文字■应当是(■)的一个异体字,从行与从彳往往无别。论证了■(害)字用于战争类卜辞,有施害即发动战争之意。依据甲骨实物修正了以往对于《合集》2193的误读,提出涂墨与否可作为同版卜辞间的区别依据。更正了《村中南》316卜辞的原释读。通过对小王卜辞的梳理,考订小王为特定称名,可以是生称,也可以用于死后,商人的天干日名应是死后获得。花东卜辞中的子为太子孝己的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历组一类卜辞的特点,历组卜辞中的祭祀、诸妇、军事活动等内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殷墟出土的历组二类卜辞的主要内容是商王的祭祀活动,本文在引证和分析了大量有关卜辞的基础上,认为商代对自然神的祭祀是为了拜年祈雨,对祖先神的祭祀则主要是岁、伐、御、拜四种祀典,并对祭祀的内容、对象、择日及祭品等进行了研究考订  相似文献   

9.
古文献中有所谓“殷人尚右”一说,证之以殷墟甲骨卜辞,洵非虚语。卜辞中,军事武装编制往往以“右、中、左”为序,或先“右”后“左”而言;卜辞中“左”“右”二字并列的辞例,往往作“右左”而非“左右”,这与西周金文和文献中只称“左右”的情况迥异;卜辞反映的商代占卜制度,也多有以“右卜”为重为用的倾向;卜辞中有“右宗”一词,为隆重祭祀早期先公而祈求降雨的特殊宗庙,在商代宗庙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体现在商代官制中,卜辞隆重祭祀“右相”伊尹,其地位明显高于“左相”仲虺,“右尹”、“右保”、“右史”等官职屡见而左官杳然;卜辞中有“大学”、“右学”而不见“小学”与“左学”,也可证文献中大学称“右学”、小学称“左学”的贵右贱左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10.
殷人宝玉、用玉及对玉文化研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骨文所反映的殷人宝玉意识及用玉制度对我们认识商代及其前、其后不同时期的用玉制度及其发展是很有启示的。卜辞中的“玉”及有关记载表明 ,玉为商奴隶主贵族贪求和崇拜的财富 ,并千方百计将之聚敛到当日的王都殷墟。殷人的宝玉意识 ,被周人继承并直至春秋时期而不衰。殷人祭祀时 ,不惜动用珍爱的玉为祭品 ,但行祭比用物牲和人牲不仅次数少 ,而且数量小。所祭商先王为商王中重要者 ,因而用玉行祭规格较高。甲骨文用玉行祭的祭名很多 ,但包括“燎”在内没有一辞是祭天者 ,甚至用玉祭上帝也极少见。这说明 ,把《尔雅》、《周礼》及汉儒注疏中有关燎祭祭天的说法派用到商代考古现象的解释中 ,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因此 ,我们研究商代及商代以前时期的用玉制度 ,不应儒学化 ,特别是“汉儒”化 !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建国后,我军武器装备与当时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距甚远。实现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成为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面前的重大任务。时任国务院总理、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从国情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军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购买先进武器,缩短武器装备转化形成新战斗力的周期;为缩小与西方军事强国的技术差距,仿制苏式武器;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抓我国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周恩来发展武器装备的思想和实践,为人民军队迈上具有我军特色的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In most, if not all, societies, incest taboos—perhaps the most universal of cultural taboos—include prohibitions on marriage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or between siblings. This universality suggests a biological origin, yet the considerable variation across societies in the full range of prohibited marriage relations implies a cultural origin. Correspondingly, theories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incest taboos vary from those that focus on the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were marriage-based procreation allowed to include inbred matings) to those that focus on social consequences such as confounding social roles, especially within the family, or restricting networks of interfamily alliances, were marriages to take place between close relatives. For those focusing on the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the sexual aversion hypothesis of the anthropologist Edvard Westermarck has played a central role through seemingly providing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causal link from the phenomenal level of behavior to the ideational level of culture. Yet the matter is not so simple and requires rethinking of what we mean by kinship and how our ideas about kinship relate to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incest taboos and the extensive variability in their content.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