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安县地处冀中平原,属黑龙港流域,县内东部是有名的文安洼,洼底海拔高度只有3.6米。县内较大的河流有两条,一条是大清河,流经文安北部边界57.5公里,属于大清河北支;一条是赵王河及与其连接在一起的赵王新渠,流经文安境内30公里,属大清  相似文献   

2.
明清以来文安洼的水灾与聚落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以来文安洼的水灾与聚落发展孙冬虎乡村聚落的兴衰,是传统农业阶段区域开发和环境变迁的主要标志之一。地处海河平原北部的文安洼地区,其聚落的形成、发展,深受区域水文环境特别是洪水灾害的影响,在明清以来的晚近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洼地位于大清河南岸与子牙...  相似文献   

3.
清浊分流:环境变迁与清代大清河下游治水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代,在人口压力和垦殖拓展的形势下,太行山一带森林和植被的破坏加剧,引起水土流失加重,使得永定河、子牙河的泥沙量上升,大清河水道形成越来越严重的淤塞,又进一步引起决口泛滥加重。为了减轻大清河的水患,清政府将治水的重点放在永定河、子牙河堤坝系统的修筑,使清浊分流,但收效不彰,其治水过程典型地反映了专制王朝末期的治水特点。  相似文献   

4.
河患与官方应对:康雍乾时期的山东小清河治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初期小清河为患严重,康雍乾百余年中,山东历任主政者主要实施了四次大的治理工程,分别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山东巡抚张鹏治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巡抚桑格对小清河中游的治理、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巡抚李树德治河及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巡抚徐绩治河。数次修治各有得失,完工程度亦不尽相同,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持久,小清河水患依旧严重。综合来看,政区地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地方官彼此扯皮,百姓肆意决堤,缺乏一个专司小清河治理事务的管理机构,康雍乾时期流域内人地关系的日益紧张以及流域内特殊的地质地貌是小清河治理成效甚微的四大导因。  相似文献   

5.
廊坊市文安县的皇恩亭中立有一块乾隆御诗碑,碑上刻着乾隆巡幸文安阅视堤工后所作的四首诗。诗中记述了乾隆登基以来的30年间文安遭受的几次洪涝灾害及朝廷的应对措施,体现了乾隆关心畿辅水利、关心民瘼的情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诗作内容与历史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王建华,廊坊市文安县政协委员,文安县工商联执委,文安县恒泰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被文安县委、政府命名为乡镇企业家。2005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 1987年,为了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他带领几个农民创办了树脂厂,使企业在1993年便成为拥有固定资产 500万元的私营企业。1996年,他又全资筹建了恒泰木业有限公司,紧扣市场脉搏,心贴用户需求,走科技创  相似文献   

7.
正沧海桑田,人间变迁,黄河夺淮,洪水为患。1194年,决口的黄河水改道,与淮河水道合流,大量泥沙淤高堆积,夺走了古淮河的下游水道,流向低洼的淮河汇积出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曾几何时,洪泽湖不仅给沿边人民带来过水患,社会动荡、自然灾害更是滋生出一批祸害百姓的匪患。  相似文献   

8.
河北文安县西关唐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文安县西关唐墓清理简报廊坊市文物管理所1989年7、8月,文安县城关镇村民在文安二中操场北侧取土时,先后两次发现砖室墓,廊坊市文管所前往调查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两次清理墓葬四座,统一编号为M1~M4。现将墓葬情况简报如下:M1墓葬形制该墓为圆形单...  相似文献   

9.
根治海河十四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起白天津西的金钢桥,东至大沽口入海,全长70多公里。它的上游有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五大河流和300多条支流。这些河流象一把巨型的扇子斜铺在华北大地上,组成了海河水系。海河水系流经的地区叫海河流域,其范围:西起太行山,东临渤海,北跨燕山,南界黄河。包括北京、天津两市的全部和河北省的大部,以及山东、山西、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  相似文献   

10.
文安城为河北廊坊市文安县旧城,保存至今的方志成书年代较晚,需借助考古材料考察其建城年代、城市格局等问题。本文结合考古调查,认为文安城在唐初迁址后,城垣范围历宋元延至明清,是一座古今重叠型城址。其街道格局、建置分布考虑了城市防御和城市防洪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潇河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其流域是晋中重要的经济区域,明清时期流域水患灾害渐重,其中下游河道频繁迁徙是新出现的灾害。由于流域较小,正史记载不详,本文以地方志为主要材料探究了河道迁徙的主要原因。鉴于历史时期该流域植被一直较少,明清上游白马河一带又未出现较大规模的山地坡垦,故河道迁徙之根源应在下游。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流域洪涝暴雨是河道迁徙的直接诱因;其次,下游湖泊消失、渠道密集等生态环境之变化则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文安县志(1986—2008)》由文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于2017年5月26日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志是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以来首部《文安县志》的续志。除建置区划、文安洼、董海川与八卦掌和旧辑存做通修外,其他编的内容断限都在1986—2008年之间。全书共160余万字,设29编,分25个门类,672个主项条目,66个附录条目;有卷首彩图33页,卷尾黑白图片26  相似文献   

13.
《文物春秋》2012,(3):16-18
2009年,廊坊市文物普查队在文安县太子务村发现了一处面积大、遗物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对采集遗物对比分析,推断该遗址应为仰韶时期后岗一期文化与龙山时期后岗二期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有关河南黄河水患的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与论文集十余部。现就主要论文加以评述。对于专著与论文集不作详细介绍,仅就所见,列举书名,供学者参考。出版的专著与论文集有《黄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五十年黄河话沧桑》(2)、《历代治河方略述要》(3)、《明代黄河水患发生的非自然原因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变迁的影响》(4)、《明代黄河中游地区的屯垦活动与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5)、《北宋仁宗时期黄河水患应对措施研究》(6)、《论靳辅对河道管理机构的革新》(7)、《试论清朝初期的黄河治理》(8)、《对宋代黄河水灾原因的分析》(9)、《黄泛区农民思想观念的近代嬗变——以1938~1952年间的扶沟、西华县乡村为中心》(10)、《明代中后期归德府水患治理研究》(11)、《靳辅治河研究》(12)、《清代河南黄河水患中的民间自救》(13)、《明清时期郑州水患及其治理》(14)、《北宋黄河埽所研究》(15)、《北宋黄河中下游治理若干问题研究》(16)《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17)、《论金代河患》(18)、《张鹏翮治河思想与实践研究》(19)。从上述著作和论文可以看出,自二十世纪以来,水利史角度的治理问题研究较长时期地处于主导地位,据此,我将其大致分为两类:一、黄河水灾及其影响研究,即水灾的灾情、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二、黄河治理问题研究,包括治河体制及具体的治河人物、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尽管这样的划分难免会有所遗漏,但本文主要着眼于总体把握。下面就按照前述划分对现有研究成果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5.
水上根据地     
文安洼,位于河北文安、大城之间,到处是无边无际的大苇塘,夏季远远望去,浯象碧云朵朵,铺天盖地。芦苇长得高达丈余,粗如拇指,密密层层,烟风不透。芦苇丛中,绿水悠悠,水里能够捕鱼,水上可以行舟。这个水网地带里的芦苇青纱帐,是抗日游击英豪很理想的活动场所。这个地区,属于冀中第十军分区。 十分区,包括平汉路以东,平津路以南,天津以西,大清河以北的大片平原,通常被称为“平津保三角地带”,直接威胁着日寇在华北的北平、天津、保定等重要战略据点。伟大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卢沟桥,就在这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张仁宪神道碑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史料的进一步考证分析,得出张氏清河郡望并非冒望,其祖籍即应在瀛州文安县;张仲武暴亡的时间应为唐大中二年八月至十二月之间;张直方被黄巢屠族,标志着显赫一时的幽州张仲武家族的灭亡。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后洼遗址地处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北部的滨海平原上,隶属辽宁省东沟县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屯。后洼屯北地势低洼,屯东是一片高地,高地北端距屯500米处有一较平坦台地。台地由中部开始向北分成两部分,形如人字,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地的中部和西北部。  相似文献   

18.
数千年来,中华儿女为治理自己的母亲河殚精竭虑、前赴后继,令人感叹.而敢于当面顶撞皇帝,始终坚持自己的治黄正确意见并成就了一代治黄伟业的大清河道总督靳辅,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河下游泛滥,苏北黄、淮、运河等决口百余处,海口淤塞,运河断航,南北漕运受阻.康熙帝下决心治河,于十六年谕旨靳辅任河道总督,实心河务,"辨其水势,疏其故道",拿出"一劳永逸"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1950~1957年,即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建设时期,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新中国对水患严重的淮河展开了全流域、多目标的全面治理,从而迈出了根治淮河的第一步。当时的治淮工程,具有质量较好、速度较快、费用较省、效益较大等特点。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全流域治水的实践,其经验与教训弥足珍贵,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宿迁地处淮河和沂沭泗诸河下游,历史上因水患县城多次迁移,宿迁之名由此而来。对宿迁的水患频仍,历史上许多开明帝王极为关注,其中尤以康熙、乾隆为甚。他们多次南巡经过宿迁,规划宿迁水利工程。康熙二十三年(16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