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明代兵备道是安定地方的重要军事层级。嘉靖四十一年,为应对岭东惠潮地区“矿贼”的跨省流窜及倭寇侵扰,南赣巡抚奏请置伸威道驻于赣州府平远县。后因地方形势变化,平远县改隶潮州府,广东巡抚重置,伸威道由“两属”于虔粤二抚转为专属广东巡抚,其管辖区域维持在惠潮二府以内而不再跨省,驻地也从平远县迁至惠州府城。粤东地方安定之后,出于统一惠潮地区兵备道事权的考虑,伸威道于万历五年被裁革。伸威道作为岭东诸兵备道的一支,由广东按察司佐官整饬兵备,却又同受南赣巡抚与广东巡抚节制,其统属、职责、辖区、驻所的变动运作是明中后期两属辖区兵备道的代表,伸威道的废设与分化调整也体现了明中后期广东惠潮区域地方复杂军事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为了消弭闽粤赣湘交界地区的寇乱,明弘治八年(1495),政府在赣州设立南赣巡抚,专门处理这一区域的社会秩序问题。南赣巡抚统辖闽粤赣湘四省的八府一州之地,其中广东地区包括潮州府、惠州府、南雄府、韶州府。正德十二年,  相似文献   

3.
明中后期,南岭因其特殊地形与区位成为盗贼汇聚之区。为治理该地,明廷采取了诸多措施,添设新县即为其中重要一项。南岭东部与中西部的设县行动颇多不同。东部的南赣自正德年间起先后添设十数县,而中西部的湖广南部山地,迟至崇祯末才有嘉禾、新田二县之设。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南赣、湖广两地巡抚治理效果的不同。设县作为重要的地方治理活动,不只代表着基层政区的变动,更与巡抚等高层职官的设置、调整和治理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明代天津巡抚于万历年间倭陷朝鲜始设,事宁而罢,天启间又因抗击后金复设。天津巡抚始终以军事职权为重,而对于辖区内的钱粮词讼无权管理。即便如此,它的设置对于天津地区地位的提高及促进天津城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我们这里说的宁都地区,指江西省的宁都、瑞金、石城三县,间或联系到左右“邻居”。关涉的时间,定为明清时期,主要是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换言之,所论历史事件的时空范围与南赣巡抚特区一致,是我对“南赣特区”研究的继续。明朝设立南赣巡抚,划出偌大的一个特区,最直接的动因是社会剧烈动荡,盗寇严重。为什么南赣特区多盗?致盗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要认清南赣特区的这个老大难社会问题,必须深入考察最基层的社会经济关系。南赣特区的地域很大,其内部还有地区差异,本专论宁都、瑞金、石城三县,因为它们有较多的共性,清代曾把它们划为一个行政区——宁都直隶州。考察这个地区的佃农抗租活动,能够具体揭示“客家基地”的基层社会动向,而这正是“客家”这个大课题中的紧要部分。在客家研究园地里,前辈学罗香林将宁都、瑞金、石城三县列为“非纯客住县”(见《客家源流考》第四节);而现在的一些客家论中已将它们升级为“纯客县”。本不对宁都等县是否“纯客县”问题进行讨论,只探索这里社会演进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6.
正县名是县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一个寓意良好的县名,往往可以提升一个县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笔者因从事平和方志工作,自然而然就对有关最初起"平和"县名的取义解释比较关注。平和置县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在巡抚南赣、平定漳南民乱之后,深知平和地处偏僻,政教不及,单靠武力之威是压不住寇乱,难于做到真正"民心归,天下平"。为谋求长治久安而向朝廷奏请设  相似文献   

7.
明代兵备道最初因弹压动乱而设,具备鲜明的军事特征。明中期后,为集中权力、增强对地方控制,明廷将兵备道与分巡道大量合并,致其于治乱之外渐具行政、监察等其他职能。目前学界将兵备道多驻于动乱或冲要之地归因于其治乱之职能,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忽略了兵备道本质上并非单纯的军事单位,而是重要的地方治理机构。以郴桂兵备道为例,梳理其由设立至嘉靖年间与分巡上湖南道的合并,再至万历时驻扎方案确定的过程,可知兵备道驻地选择与明廷地方治理策略密切相关。该策略转变下的兵备道职能拓展、巡抚间博弈等因素,对兵备道的驻地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明代九边延绥巡抚是驻守边疆的重要文臣。该抚始设时间与辖区之变化,学界观点各异。本文认为“参赞延绥军务”与“巡抚延绥诸处”不能一视同仁,前者并非延绥巡抚之始。天顺二年(1458),徐碹巡抚延绥方为是抚首任。其辖区经历弘治三年(1490)和嘉靖九年(1530)两次变动。  相似文献   

9.
(一) 清代沿袭明代的政区建制,但较之明代发展的更为完备。清代定地方政区为省、道、府、县四级行政机构;省、府、县为发展完备的地方行政建制,道为发展尚不完备的行政建制。清代,省的行政长官为总督和巡抚,领布政、按察二使;其驻地为一省首府(即省会)。总督一般辖两省,也有辖一省或三省者;有的省设总督兼巡抚,有的省只设巡抚,不再设总督管辖。省一般辖三四道,个别亦有辖六七道者;道设道员,通称道台。道一般辖两三府或直隶州、厅,亦有一府设一道者;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厅设同知。府一般辖七八县,亦有多  相似文献   

10.
明代的应天巡抚,直接渊源自洪熙元年设于南直、浙江二省的巡抚。至宣德五年初设时,其辖区应为南直隶应天等十一府州,而非以往学界认为的仅辖苏州、松江、常州三府。正统间,因浙江巡抚的废置,加之出于综合督理太湖流域税粮、水利事务的需要,其辖区遂长期扩展至浙西杭州、嘉兴、湖州三府,统十四府州之地。湖广承天府在嘉靖十四年后一直属湖广巡抚辖区,从未隶应天巡抚管辖。学界所习称的嘉靖十四年至隆庆初应天巡抚一度辖有承天府这一“飞地”的说法,并不足以凭信。这一观点的产生,源于研究者受到了现行《明世宗实录》中相关记载的误导。  相似文献   

11.
兵备道是明代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对付“江贼”“矿贼”和倭寇的侵扰,加强地方屯田、水利等事务的管理,明廷在弘治至嘉靖年间相继设立凤阳、九江、太仓、应天和徽饶五个兵备道,其辖区范围均兼及安庆、徽州地区。兵备道对该地区的管辖单元,也有一个从卫逐渐转变为府的过程。隆庆六年,出于统一事权的考虑,明廷设立徽宁兵备道,将安庆、徽州地区的府卫纳入同一兵备道管理之下,并维持在南直隶的辖区范围内,不再跨省。后因地方形势的变化,为使兵备道在军事上占据有利位置,明廷又对徽宁兵备道进行了几次分化和调整。兵备道的分合演变,显示出其在安庆、徽州地区地方治理的重要性,并为清代安徽省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地方志等历史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明清时期山西水稻分布范围有一定的扩展,除中部汾河谷地外,北部大同府、东南潞安府及辽、沁直隶州也有种稻的记载。明清山西水稻生产的两个高峰期出现在明成化至万历前期和清康乾时期。受水利等条件的制约,明清时期山西水稻种植面积普遍较小,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的推广多得益于地方官员的倡导。  相似文献   

13.
南澳Ⅰ号沉船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云澳镇三点金海域,2007年6~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对其进行了调查与试掘。出水器物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等,其中瓷器的数量最多。根据对出水瓷器的形制、胎质、釉色、纹饰、制作工艺等的研究,并结合沉船考古的特点判断,南澳Ⅰ号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时期。南澳Ⅰ号沉船的发现对于明代中晚期海上贸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外销瓷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明代是贵州逐渐建立王朝直接控制下地方流官政权体系的重要时期,但发展的过程却较为缓慢。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背景,使明代贵州地方流官政权的建立过程、空间分布和运作模式呈现出与内地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流官政权是在卫所制下逐渐建立起来,或者采取“军政合一”的流官政权形式,改土归流的进程也是渐进而漫长,这些决定了流官政权存在设置上的依赖性、政权体系上的不完善性、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往政治地理学对于行政建置的研究,多注意其结果,极少注意到变化过程。广东花县原为数县交界之地,从明中叶开始,当地不断出现要求建立新政区的呼声。方案有建直隶州、建镇、建县三种。但历经150年,直到康熙年间才最终建县。本文分明中叶、明末、清初、最终建县4个阶段讨论国家与乡绅对政区建置的意见分歧,表明乡绅意志最终通过政区设立得到体现,反映出地方权势对国家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康熙年间,清廷在收复台湾后,在粤、闽、江、浙四省建立海关,开放海禁。厦门海关作为闽海关最大的口岸,在清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道光《厦门志》的考察,结合其他史料,分别对清初厦门海关的设立、机构设置、关税征收、管理及其产生的弊端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明代年例银制度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一项军事供给制度。宣德十年(1435)首先出现京运银,历经景泰、天顺时期,京运银两中有一笔银两开始向"岁例"发生制度性转变的趋势;成化、弘治之际,"常数"、"岁运"、"岁例"、"年例"、"年例银"等名称的出现是这笔京运银两制度化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明代年例银制度的初步形成;嘉靖十六年(1537)年例银一年一发的规定以及年例银会计预算制的出现,意味着明代年例银制度的完全确立。年例银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改变了明代国家的军事供给体制,是明代军事财政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论晚明对台湾、澎湖的管理及设置郡县的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万历后期开始 ,闽粤海盗以台湾为根据地 ,频频袭击台湾海峡的过往船只 ,日本、荷兰等国都有窥视台湾的计划。为了驱散台湾海盗及防御日本、荷兰的侵略 ,晚明福建官府有在台湾、澎湖驻军屯垦及设置郡县的计划。郑成功在台湾设置一府二县 ,使这一计划最终实现。本文详细考证了明朝在澎湖、台湾驻军与屯垦的计划及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9.
巡检司是明代维护基层治安的重要机构,顺天府地区作为明代的首善之区和边关重地,前后共设置了22个巡检司。通过对这些巡检司的设立时间、裁革时间、衙署驻地及治所迁移情况进行详细考证,发现这些巡检司大多分布在长城沿线重要的关口或运河沿线主要的节点附近,其中最重要的地方有两处,分居京师东西两翼,分别在京师西部山区和京东运河沿线。这两条线关系着京师西部的治安和东部的漕运,因此一直受到重视,巡检司分布得较为均衡,且长期稳定。从数量上看,明初洪武年间巡检司较少,永乐年间设置的巡检司最多,并奠定了此后顺天府地区巡检司分布的基本格局。弘治末年至正德初年,巡检司数量达到最高峰。此后由于国家财政的困难,巡检司在嘉靖年间被大量裁革,它们对基层的控制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岳庙的历史上,其创建时间、迁址问题、定址问题、明末被焚及其原因、当今庙制格局的确立等一直是困惑人们认知中岳庙的悬案。经过对中岳庙尘封历史的揭示,其疑案逐渐清晰。中岳庙始建于春秋,北魏没有迁址,唐开元非是定于现址的时间,明末战乱中岳庙被焚毁殿堂17座,乾隆十五年增修后奠定了当今庙宇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