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江是一条雨洪性河流,洪水频繁,千百年来依靠堤防御水,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尤以荆江为甚,而荆江防洪长期面对的却是上游洪水来量大与堤防安全泄量小的矛盾。在今年7—8月主汛期,长江流域暴发全流域性特大洪水,荆江河段首当其冲,水位屡超历史记录。8月17日沙市水位达到45.22米,超过1954年8月7日水位44.67米约0.55米,出现有水文纪录以来的最高水位。“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特大洪水暴发后,荆江大堤及长江干堤大险不断,可谓惊心动魂。长江两岸人民经受了八次洪峰的严峻考验,数百万军民奋力抗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  相似文献   

2.
徐国瑞与荆江大堤的溃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24年(1935年),荆江大堤溃决,酿成这次灾祸的原因,应当说大半归于人祸。我生长在沙市,1935年淹大水时,担任沙市小学校长,是沙市各机关团体所组成的救灾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参加了救灾的具体工作。特将亲见目睹摘要记出,以供了解大堤渍决前后一些事实的端末。荆江大堤是长江三峡以下最重要的一段堤防。1932年,徐国瑞担任了荆江堤工局长的职务(1937年改为江汉工程局第八工务段主任),到荆江大堤溃决后继续连任直至1945年,几经政局变迁,徐氏均长居这个要职。徐国瑞是湖北应山人,北洋军问时期,曾做过湖北水警厅标“统,任堤工…  相似文献   

3.
195 2年 ,荆江之滨 30万军以 75天建成万里长江第一个现代化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两年后的 1 95 4年夏季 ,这一工程被首次运用。我生于斯 ,长于斯 ,近年对荆江分洪工程的前前后后作了较深的调查。现分述如下 :1 95 4:百年罕见的大水1 95 4年五六月份 ,长江中下游连下暴雨 ,致使荆江下段江湖暴涨。 7月 ,中下游暴雨未停 ,上游又连降暴雨。上游的暴雨雨区比中下游更广 ,降雨量也更强。 7月下旬至 8月下旬 ,上游洪峰接踵而至 ,中下游又宣泄不及 ,这样巨流滞缓荆江一线 ,出现了近百年来罕见的大水 ,荆江大堤面临严峻的考验。6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沮,漳河分别发源于荆山山脉的保康、南漳二县.上游流经高岸深谷、又穿过远安狭小平原,至当阳境内地势逐渐平坦,二河汇合成沮漳河,经、江陵在枝江注入长江.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沮漳河下游的江陵地区和当阳、江陵交界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发现大批楚墓,并发现较为重要的季家湖东周遗存.为了寻找更早的楚文化遗址,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武汉大学考古专业,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远安、当阳二县文化局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于一九八○年三月至四  相似文献   

5.
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季家湖位于湖北省当阳县东南隅,距县城约四十公里。它的西岸南距长江边约十五公里,东距沮漳河约三公里,东南方距楚都纪南城约三十五公里(图一)。季家湖四周地势相当低洼,为沮漳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它的西面不远,则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 1973年以来,农民在季家湖西岸挖出过一些重要铜器(见后文),湖北省博物馆和  相似文献   

6.
沈融 《中原文物》2005,(2):58-61
郢侯戈是一件春秋早期青铜戈,郢为楚国国都.楚国最早的政治中心坐落在丹江流域;西周晚期,楚国政治中心"丹阳"以原名迁抵沮漳河流域;春秋早期始筑城而居,名"郢".郢侯戈的"郢"就是沮漳河流域的"丹阳郢",今湖北当阳季家湖楚城有可能就是"丹阳郢"的遗址.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自然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中游地区彭头山文化时期为全新世大暖期初期的第一个适宜期。大溪文化开始时正处于大暖期的鼎盛时期 ,此时温热多雨。从大溪中期偏晚阶段开始 ,气候转冷 ,洪水位升高 ,江汉湖群扩张 ;到大溪文化晚期和屈家岭文化早期出现冷锋 ,并出现较高洪水位 ,云梦泽基本形成。屈家岭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气候重新变暖 ,降水增加 ,洪水位降低 ,湖群萎缩。从石家河文化中期偏晚开始 ,气候又开始恶化 ,气温下降 ,洪水频发 ,同时云梦泽再次扩张。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过程与其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之间存在着很强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自今湖北枝城市(原宜都县)东南之枝城街市(在焦枝铁路桥北面不远)东南流至城陵矶(今属湖南),通称为“荆江”河段,呈西北至东南(偏南)流向,以藕池口(今公安县东南,宋属石首县)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为顺直微曲性河段,水流枝分,汊河发育;以下为“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江水泛滥的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堤防的修筑至关重要。今荆江两岸有长达数百公里的人工堤防,其中以位于北岸,上起江陵枣林岗、下迄监利城南,全长182.4公里的荆江大堤1最为著名。有关荆江堤防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从清人撰修的《荆州万城堤志》,到当…  相似文献   

9.
漳河是海河水系重要的支流。历史时期,在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漳河平原段具有易淤、易决与易徙等特征。本文以明清(1368-1911年)为研究时段,对漳河的变迁过程进行了尽可能具体、详细的复原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漳河变迁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游似手斧石器的初步研究储友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背景地理概念上的长江中游地区泛指两湖平原及其邻近地区,周围环以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南岭、武陵山、巫山和大巴山,整体似一个不规则的盆地。它以长江为中心,汇集了清江、沮漳河、澧...  相似文献   

11.
赵春青 《江汉考古》2004,1(3):56-62,96
本文从城址及其所处聚落群变迁的角度对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城址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中游率先出现城;铜石并用时代早期,长江中游出现城址群,而黄河中游始有单个城的出现;铜石并用时代晚期,长江中游出现中心城址与非中心城址的差别而黄河中游城址群始涌现,到了青铜时代早期,长江中游的城址衰落,而黄河中游都城兴起。  相似文献   

12.
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黄河决口,拉开了长期夺淮的序幕,。金代黄河下游尚未形成固定流路,但河道逐渐南摆。入元以后,开始经由涡、颍、濉等河而全面夺淮。明代,由于“保漕”、“护陵”等因素,从而使得黄淮关系变得日趋复杂化。清代,保证运道通畅依然是处理河、淮关系的前提,而此时黄河已南行700余年,下游河道淤积严重,终于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再次改道。流向东北,离开了淮河流域。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业经济区,也是近代西方棉业产品输入相当活跃的区域,棉业进口大幅上升与骤然下跌间,使长江三角洲棉业经济面临极大的挑战,由此引发棉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一系列变化.本文主要从棉业进口产品的价值、产品结构以及进口结构变化与棉纺织业的关系诸方面对1912-1936年长江三角洲棉业进口贸易进行整体评估.在考察长江三角洲棉业进口贸易的变化中将其与全国棉业进口贸易状况加以比较,由此对长江三角洲棉业进口贸易的区域特征做出归纳.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区域,在我国生态环境演变中具有典型意义。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进行系统治理的河流,也是第一条从立法层面进行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河流。新中国对淮河的治理,从提出“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到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从关注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到脱贫攻坚,从治理污染到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对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治理方略不断演进,为探索河流治理、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积累了宝贵经验,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清代永定河芦沟桥志桩尺寸记录为骨干资料,结合近现代器测水文资料,使用分段建模的方法恢复了1766-2004年永定河芦沟桥断面的汛期径流量序列,序列表明永定河径流量在逐年尺度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但其洪峰规模自19世纪以来不断减小,19世纪中期与20世纪初期是最为明显的丰水时段,而1920年代后径流量便明显萎缩,枯水期一直延续至现代。进入1920年代后,流量变化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存在的30年准周期消失,水量变化呈现无周期特征。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标PDO的比对发现,两者在30-40年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天然状态下,太平洋温度升高对应于永定河流域较为干旱的时段。海温异常造成的季风强度变化会导致华北地区降雨格局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永定河芦沟桥以上河段的汛期水量,表明处于季风区北部边缘的永定河水系对于太平洋海温变动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水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对周水、存水、刚水记载简略,加之这一地区多岩溶地形,河流常常变成地下河,导致历代志书在今柳江、红水河流域指代三河不一。实际上三河各有所指,周水即今广西龙江一段;存水即今龙江,而非源于犍为郡县境;刚水或与周水为同一水,或为红水河下游,而非今柳江上源都柳江。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原史时代”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石器时代末史前文明断裂至秦帝国建立被正式纳入以中原地区为主体的历史体系之前的这一时期,是长江流域历史或文明进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其特征与西方史学和考古界通行的"原史时代"概念吻合,因而建议将这一时期独立出来作为长江流域史前时代和历史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原史时代",并就长江流域"原史时代"的特征、分期及其对于长江流域自身历史和人类文明进程研究的学术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尼罗河流域文明与地理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会昌 《人文地理》1996,11(1):12-16
本文根据对尼罗河流域文明区地理环境变迁研究的结果,认为正是由于距今9000-4000年前亚非季风势力增强、季风雨量增加给尼罗河流域带来的湿润气候,为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因而尼罗河流域文明不仅仅是"尼罗河的赠礼",而应当更准确地说它是"季风雨的赠礼"。也正是由于季风雨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文明的盛衰,因此,由于从距今4000年前后开始的季风势力衰退和季风雨量锐减而导致的干旱化、沙漠化,则逐步吞噬了这一古老的文明。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韧性原理引入到人居环境中,首次对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进行定量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技术,以2006、2010、2014、2018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人居环境韧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  相似文献   

20.
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北徙,给下游沿岸区域地形与河湖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山东运河以西的平原地带距离决口处较近,泥沙淤积较多,地形抬高幅度明显,黄河在此区内漫流,扰乱了原有水系。汶、泗二河下游地带受黄河淤高河床的顶托,亦出现排水困难的局面,东平湖的形成与扩大即区内积水不断增多的结果。鲁中丘陵西侧平原地带,受黄河淤高河床的阻挡或黄水倒灌影响,长清至齐东各县境内的入黄河流均难以宣泄,直接促成新清河的开辟。徒马平原地带,受黄河决口改道影响,靠近黄河的徒骇河诸多支流被淤没,徒骇河则被黄水冲宽刷深,1907年黄河利津决口后,其尾闾河段亦被淤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