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以来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人的生活及其环境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布人是生活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地区的土著民族,以渔猎为生。300年来,不仅他们的语言、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在罗布泊一带的人口数量也有非常大的变化。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分析了罗布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地域环境及其变化,认为罗布地区河流湖泊的变化是罗布人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卫星影像图中,位于新疆若羌县东北部的一处地形极像一只巨大的人耳,那就是已经干涸的罗布泊湖盆:湖水退缩蒸发后留下的一层层盐壳恰似"耳轮",被伸入湖中的半岛一分为二的东西两湖好像两个"耳孔",而喀拉库顺湖注入后形成的三角洲宛若一弯柔软的"耳垂"。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在新构造运动中,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生活着一些操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的土居民,被称为“罗布人”。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的长河中 ,新疆罗布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近年来 ,他们的历史、习俗、民歌等 ,成为许多中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许多旅游者对此也表现出浓厚兴趣。随着对“生命禁区”罗布泊考察、研究的不断深入 ,近年来 ,地质工作者先后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钾盐和淡水 ,罗布泊再次让世人注目。与此同时 ,曾经生活在罗布泊 ,有着许多神秘色彩的罗布人 ,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罗布人的历史、习俗、民歌等 ,成为许多中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罗布人 ,也叫罗布泊人。传说罗布人力大无比 ,可倒拔红柳树 ,声音可传到三天路程远的地方。历史上…  相似文献   

5.
罗布泊及周边荒原是世界上最荒凉、最干旱地区之一。当罗布泊无法提供生存资源的时候,罗布人不断地向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地方寻找着新的"阿布旦",于是在新疆的和田、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和哈密的五堡(喀拉墩)就有了零散居住的罗布人后裔。塔里木河下游的绿洲上,一群罗布人后裔在采摘棉花。现在有不少罗布人后裔生活在那里,由于环境的变化,他们早已经不再像祖先那样靠渔猎为生,而是由渔到牧、由牧到农,现在已经完全从事农耕生产,植棉种粮。  相似文献   

6.
甘在斌 《旅游纵览》2016,(11):52-55
正在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曾经生活着一支世代依罗布泊水域而居的"罗布人"。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在沙漠中的海子里靠打渔为生,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充满了神秘色彩……清晨6点半,我们准时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出发,东行80多公里,前往尉犁县。同行的新疆旅游局工作人员说,在尉犁县境内的墩阔坦乡塔里木河畔,有  相似文献   

7.
罗布人     
罗布人,也叫罗布淖尔人。据考,为古楼兰人后裔。曾以渔猎为主要生计,乘用以整株胡杨树掏空制成的独木舟——卡盆,活跃在罗布泊一带和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一千多年前,战乱和风沙吞噬了肥沃的罗布泊绿洲,罗布泊也逐渐萎缩,著名的楼兰古城长眠在黄沙瀚海之中。生活...  相似文献   

8.
再去罗布泊     
陈雅丹 《旅游》2001,(7):36-37
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重返罗布泊?而且是在7月。这样炎热的天气。对于我这个近60岁的人来说,天知道.是什么风又一次把我鬼使神差地刮进了罗布泊这块地方。  相似文献   

9.
楼兰古国两千多年前植根在新疆罗布泊,因大自然变化,干旱迫使罗布泊一泓养命金水干涸,居民被迫迁移,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灭绝被沙漠深埋成为亘古荒原。它位于新疆塔克拉马干大沙漠东北边缘,孔雀河流域,占地36万平方公里,久为我国及世界文化界瞩目探索古老民族文化的焦点地域,但目前尚无重大研究成果面世。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天山以南,塔克拉玛干沙漠以东,有一片已经干涸的湖泊洼地。这片洼地中,分布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浩浩淼淼的沙漠,奇形怪状的风蚀残丘,还有白花花的盐砂地。这就是神秘的罗布泊。  相似文献   

11.
1一组没有剪辑的镜头苍莽的大漠,飞扬的黄沙。一叶扁舟顺着叶尔羌河漂流而下、进入塔里木河后再向东折.抵达孔雀河下游。最后,小舟停泊在若绿洲,一干人马上岸稍做停留,便启程向罗布泊荒原进发。这是一支探险队.领头的是一位名叫斯文·赫定的瑞典人,他们的目的是寻找那个行踪不定的罗布泊。一个多月后,他们深入到罗布泊西北岸。在一个小土岗上,当探险队员们正要宿营的时候,一件看似不大却性命攸关的事情发生了:他们携带的铁铲丢在了昨大停留的地人。芥并沙海,没有水就等于死亡:!加铁铲又是探险队对一的挖水]_v,设厂已怎*-…  相似文献   

12.
死海罗布泊     
罗布泊在蒙古语中意即“汇入多水之湖”,古海面积有二万多平方公里,干涸前公认为3006平方公里。年降雨量只有20毫米,蒸发量超过了3000毫米,相对湿度远低于40%。冬天冷到零下26度以下,夏天气温高达四十多度,地表温度更高,生态环境极端恶化。周围的一...  相似文献   

13.
寒笑 《旅游》1997,(12)
大漠驼铃沟火寒星准备好明年相约罗布泊○寒笑一百多年前,有两个外国人在苍凉与寂寞的陪伴下,悄然进入中国的西域沙漠,在罗布泊地区,他们找到了消失千年的楼兰古国与埋藏在那里的灿烂文化,使一代学者为之震惊,这两个人就是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和奥立佛·斯坦因。一...  相似文献   

14.
<正>罗布泊盐湖位于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腹地。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1800万年,《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有称盐泽,曾是一片水草丰美之地,也诞生了至今仍然神秘莫测的楼兰王国。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可免俗地在杂志里用了"神秘"、"谜"这类的字眼来形容罗布泊,尽管有陈腔滥调之嫌。罗布泊自然神秘,它包含太多未解之谜:曾经渺无涯际的大湖不仅飘忽不定,竟还消失无踪;大湖周围的居民也随之足迹杳然。从楼兰王国到小河基地,古文化曾在三四千年前绽放光芒又一闪即逝,却留下保存完好的墓葬,他们的起源、习俗,以及如何消失,直到今天还令学者费解。尤其让国人遗憾的是,这些重要发现几乎全出于外国探险家与学者之手。  相似文献   

16.
<正>鸟儿喜欢旅行,也执著于旅行。现在是鸟儿北飞的季节,爱鸟摄影人肩扛"长枪短跑"到处"打鸟",听到过一个关于鸟的故事。一群鸟无意中飞到了罗布泊无人区。在这个死亡之海里,没有水,没有食物,甚至连栖息的树枝也没有。它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选择一直向前。它们飞着,互相安慰着,叫喊着,直到完全发不出声音,只是凭着生  相似文献   

17.
罗布泊是个谜,许多人渴望揭开这个谜。 最早的罗布泊死亡之旅记载于两千年前的东晋高僧法显,他去西天取经路过罗布泊时说,在罗布泊行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 将近1个世纪,罗布泊探险的先行者斯文·赫定,曾在罗布泊经历了九死一生,几遭灭顶之灾;今人的记载则有: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市)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在罗布泊东部盐壳地上被发现时,机上人员全部死亡,本来是东西方向飞行,何故改飞正南,酿成惨剧?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警卫员骑马冲出…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多文化交流碰撞的地区,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在新疆南部的疏勒、英吉沙、莎车、巴楚、洛浦、于阗等县与和田市肖尔巴克乡以及罗布泊附近的村落中,生活着一部分与当地维吾尔族在文化上同中有异的群体,他们以村为单位聚居,总人口约七千人。这一群体具有独特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9.
罗布人,也叫罗布泊人。历史上,罗布人“结芦为屋,捕鱼为食”,其住房大多用红柳条和芦苇编扎而成,门用胡杨木拼连。烤鱼吃是罗布人饮食的一种主要方式。他们把捕到的鱼刮去鱼鳞,割成两半,用红柳枝穿好,用火烤熟,然后撒上蒲黄吃。味道十分鲜美。除了吃鱼,他们有时嚼白嫩的芦根,喝玉米面掺沙枣的糊糊,偶尔也捕些兽类吃。穿的衣服一般用罗布麻做成。罗布人就这样在沙漠深处,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桃园生活。  相似文献   

20.
崔欣 《丝绸之路》2011,(5):9-11
历史上著名的水乡泽国为何滴水全无,成为中国最干旱的一隅?罗布泊的气候环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个号称"死亡之海"的盐漠里,是否还有生物群落存在?2010年10月17日,"重走彭加木之探险路"罗布泊科考活动首批科研人员抵达罗布泊腹地。此后的三周多时间里,来自中科院、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