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80年前,在国民革命风暴和北伐战争洪流之中,武汉区划建制由分治而归于合一。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汉口、武昌、汉阳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宣誓就职。4月18日,武汉市政府正式成立,统一了三镇行政建制。下面这组文章就是为了纪念80年前这个有意义的日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萧善艺是一位享誉武汉艺坛的作曲家,他的五部民族交响诗(《黄麻起义》、《向警予》、《皖南事变》、《武昌起义》、《“二七”风暴》)为他在艺界奠定了应有的地位,至今他的艺术作品仍得到广泛关注。在社会各界,他的艺术创作、艺术品格和高尚情操被人们所称道。这表明,萧善艺的音乐作  相似文献   

3.
1927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1926年11月毛泽东到达武汉时.湖南的农民运动已由秘密活动进入公开革命活动时期。“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久受压抑的湖南农民进发出空前的翻身热情,革命风暴席卷三湘四水。  相似文献   

4.
1966年,我在武汉刚读完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没几天,学校就组织我们下乡劳动。在农村摘了半个月的棉花,一回到学校,才知学校已停课了。“文革”的风暴已席卷到了学校,学生们纷纷参加了红卫兵,然后到学校开介绍信,到全国各地去串连闹革命。因父亲新中国成立前曾开过一家小米店,我的家庭成分被划为“独劳”(独立劳动者),不属“红五类”,  相似文献   

5.
一一九二六年冬,北伐战争胜利地发展到长江流域。当时的情况,一方面是工农群众运动的锰烈高涨,革命的大风暴笼罩着全国:另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它们企图以直接的武装镇压来绞杀中国革命的发展;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鼓励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则公开叛变革命,投降帝国主义,四月十二日在上海掀起了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到了紧急阶段,——按斯大林当时的用语,中国革命进入其发展的第二阶段。这就是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一段历史时期。北伐战争的胜利,大大地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武汉的工人运动在刘少奇同志的领导下,特别显得高涨。武汉解放后,工人组织得到迅速的发展,还不到两个月,工会会员扩大到三十万入。由于一月三日英帝国主义在汉口的暴行,武汉工人阶级联合其他各阶级革命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以自己的力量占领了英租界。一月六日,九江的革命群众,也以同样的方  相似文献   

6.
1927年1月3日,汉口江汉关码头,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宣传队为热烈庆祝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进行演讲,听者盛众。下午3时,英国水兵越过英租界驱赶民众,群情激愤,群起抗争,英兵悍然用刺刀对付手无寸铁的群众,将海员李大生等2人刺成重伤,轻伤数十人。惨案立即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民族义愤,一场新的反帝风暴迅速在武汉升腾。 英国驻汉总领事葛福十分惶恐,下令在汉口英租界区加强警戒,急请英海军长江分舰队调兵上岸支援。晚上,他驱车武汉政府外交部(今武汉市档案局)。新政府的外交部长是一位中国男子,坚毅的脸上架一…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以后,袁世凯利用时机,重行登台。十月三十一日离彰德抵信阳接管对付革命党的前线军权,布置对武汉的猖狂反扑。十一月一日,他又被授为内阁总理大臣,于十三日回到北京,从清政府手中接过了军政大权。但是,革命的烈火是扑灭不了的。从武昌起义到十一月底,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拥护共和。各地向袁世凯告警求援的函电,接连不断。这里共辑录了二十二篇资料,虽不全面,但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在革命风暴前面清王朝统治势力土崩瓦解的情况。这一片告警、求援、索饷的呼声,弄得  相似文献   

8.
《西藏人文地理》2009,(4):11-11
日前,首个全国网球分级联赛CRT中网级别联赛以多个记录顺利收官春季赛,并展开了夏季赛的全面争夺。在6月6日至7日,已经暑热逼人的江城武汉率先开动夏季赛,宣告中网级别联赛再启征程,网球风暴即将在今年二度席卷全国。作为首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分级别网球赛事,中网级别联赛今年在全国六大赛区举行,时间跨度贯穿全年,分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赛季共囊括不同级别12个赛事项目,最终各个分赛区积分最高的各级别总冠军将在中网赛期内汇聚国家网球中心,进行全国总冠军的争夺。  相似文献   

9.
工业乃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武汉近代工业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2013年5月,武汉市政府批准《武汉工业遗址保护规划》,同年,武汉市政府立项组织学者编撰《武汉近代工业史》,由唐惠虎、李静霞、张颖主编。作者本着为武汉工业存史、为武汉企业家立传、为武汉城市留迹之宗旨,全面而详细地概述了武汉工业兴起、发展、兴衰近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轨迹,梳理了武汉近现代工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2018年,本刊摘录该书第十、十一章,开辟"工业史话"专栏,通过打开尘封已久的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历史镜头,向世界展示武汉近代工业百年之风流,弘扬先辈披荆斩棘、"敢为人先"之胆气,重振武汉"制造"之雄风,复兴大武汉。  相似文献   

10.
邱健 《炎黄春秋》2000,(1):49-53
为拯救中华而跨入文学殿堂 文坛巨人叶君健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由于家贫,他从六岁开始就与牛为伴,闲时,在村祠堂中从私塾先生处学些儒家经典。父亲在外地当小店员,几年才能回家团聚一次。叶君健从小营养不良身体孱弱,但贫穷并未泯灭他爱读书的天性。农忙时,他帮家中割稻、摘棉、割草喂牲口,农闲时,识字、背书、写字、填词,如饥似渴地读新诗和散文。因此,他不仅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学根底,而且同时又接受了新文学思想的滋养,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根基。 1922年,北伐军打到武汉,革命的风暴席卷了大半…  相似文献   

11.
《神州》2007,(8)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话剧舞台上,由江西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的《八一风暴》再现了八一南昌起义这一辉煌的历史画面。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南昌起义》饮誉海内外。话剧《八一风暴》、电  相似文献   

12.
《武汉文史资料》2006,(11):64-64
11月7日,市政协主席刘善璧,副主席贾震涛、杨付华、肖志钢、杨云彦,秘书长周启新视察武汉移动公司。在听取了公司负责人的汇报,实地视察了武汉移动公司营业大厅后,刘主席对武汉移动公司成立以来的业绩给予高度评价,鼓励武汉移动公司为数字武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希望武汉移动公司重视手机辐射,加大科研力度,研制出辐射危害小的新机型,以满足客户需要,造福民众。  相似文献   

13.
人有情历史无情———谈1979年修改演出的话剧《八一风暴》□刘云1959年10月,江西省话剧团在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话剧《八一风暴》时,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张治中、邵力子、沈雁冰等领导同志接见作者和全体演员。(云峰提供)话剧《八一风暴》(刘云...  相似文献   

14.
我在武汉生活整整43年了.武汉的山山水水、一木一草都会引起我的回忆.武汉成了我第二故乡.1953年我从日本回国到武汉.对我来说武汉是陌生的异乡客地.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昌、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抗战初期的武汉会战等,这给我某种神秘感和莫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国民政府机关、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代表团、八路军办事处等机构纷纷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当时抗战的指挥中心。因此,日军积极策划进攻武汉,一方面派飞机对武汉狂轰滥炸,一方面派地面部队进攻。日军航空部队对武汉的轰炸从1938年初就开始了,而且越来越嚣张,对武汉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苏联政府针对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行为,坚决支持中国人民正义的民族抗战事业,派遣自己的优秀儿女——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到武汉,和中国空军一道,并肩打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5日,苏联空军志愿队100多人飞抵武汉,以后陆续派来,先后…  相似文献   

16.
作为记者,我其实很渺小,只是做了我的分内事2007年6月那场席卷全国的"黑砖窑风暴",因其让人刺痛和震惊的程度,至今仍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该风暴史无前例地让胡锦涛、温家宝、吴官正、李长春等四位政治局常委分别作出批示,开辟了从上而下彻底调查的权力通道。  相似文献   

17.
邓先荫,1921年生于湖北蒲圻,194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法系。曾任湖北医学院图书馆馆长,副研究员。1983年任致公党武汉小组组长,致公党第八届中央委员。1984年任致公党武汉市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武汉市第六、七届政协常委。 邓先荫与武汉致公 1983年,邓先荫受命创建致公党武汉小组,同年任致公党武汉小组组长。当时武汉致公党只有6位成员。在他担任武汉致公党负责人的一年间,即1984年,致公党在武汉已发展到67人。邓先荫为致公党在武汉建立组织、发展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很多…  相似文献   

18.
马亮 《神州》2013,(17):19-19
近期,由武汉晚报联手武汉剧院、武汉京剧院、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苏州昆剧院、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浙江绍剧艺术团,联手倾情打造了"京汉楚越绍昆群英会"暨中国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在上演的这些经典国粹剧目中,不乏已经相当流行的经典作品,为武汉观众送上了一份演出盛宴。由于近期正在着手《楚剧图文志》一书的准备工作,所以对其中的楚剧比较关注。特意看了其中《经典折子戏专场》。  相似文献   

19.
武汉的中共五大会址有两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分别在上海、广州、武汉、莫斯科、延安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  相似文献   

20.
武汉,地处内陆深处,武汉的文化带有强烈的本乡本土的"土俗"味道。但因为有了长江,使这座城市充满了一股天然的雄浑大气。这股大气,或多或少冲淡了武汉的土俗,它甚至使得生长于此的武汉人也充满阳刚。著名作家方方,无论走到哪里,魂牵梦绕的,除了武汉,再无别处。无法割舍的武汉情怀,让她的文字中始终倾注着对这座城、这方人的真情挚爱。今年,本刊将刊载方方描写武汉的一组文章,和读者一起跟随着她的文字去触摸武汉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更有我们共同的记忆,或许能让人会心一笑,顿感亲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