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祜族的习俗 ,结婚无需备办酒席。结婚这天 ,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新婚夫妇祝福 ,随后 ,穿戴一新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便伴着新郎新娘 ,围着燃起的篝火跳舞。这天用来招待客人的东西 ,只是旱烟、烤茶、松子、水果之类自家出产的东西 ,不讲任何排场。而篝火则标志着夫妻双方都有一颗火热的心。人们围着篝火歌舞 ,祝福新婚夫妇终生相爱。但拉祜人离婚 ,就必须举办“离婚宴”了。按其习俗 ,首先主动提出离婚的一方 ,必须备办丰盛的酒席请客 ,而这“客” ,除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外 ,还包括全寨子的男女老少 ,客人也不必送礼 ,一切全都由提出离婚的…  相似文献   

2.
扣通关     
高潮 《民俗研究》2001,(2):204-205
处于鲁南的滕州,地近孔孟之乡,因此民间交际特别讲究“礼俗”。有客人登门,主人无论贫富,总要设法弄上七个碟子八个碗的佳肴,和说得过去的“美酒”,请客人开怀畅饮,才算得体。为了让客人“尽情”“喝好”,一般要特约几个体面人或能说会道的陪酒。所谓“喝好”,就是要客人感到了醉酒,举止得体,但是又不能再喝了。在宴宾时劝酒的主要方式,就是“打通关”。  相似文献   

3.
肖可霄 《世界》2013,(10):144-145
真心说,我入住体验了国内多家洲际品牌的酒店,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无疑是干岛湖洲际度假酒店了。且不说小清新的客房,单说食材就有话题:客房赠送的那一小包茶叶“千岛玉叶”,与“西湖龙井”是同一个级别的,茶汤清亮,入喉回甘而绵延,它来自酒店茶园。我在自助餐厅蔬菜色拉区取来的那片生菜,它可是在酒店有机蔬菜种植园自家种植的。最妙是3月,客人将尝到当天从竹林里挖掘的、鲜甜的春笋。6月,客人则可吃到自己从杨梅树上采摘下的乒乓球般大小、异常甜美的大杨梅。11月,在酒店的私属岛屿紫霞岛上,客人更可与那金灿灿的蜜橘有个深秋约会。  相似文献   

4.
夏天到了,古城西宁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中心广场、新宁广场、湟水河畔,老人们在绿草地旁悠然自得地散步,许多小孩放着风筝。在文化公园、人民公园、南山公园里,花仙子向游人露出灿烂的微笑。高原古城的旅游大篷车也出发了,去首都,去沿海,去特区,向五湖四海的人分发“西宁·中国夏都”的城市名片,邀请大家在炎热的夏季到夏都来避暑、来赏花、来探寻,快快踏上这片神秘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领略奇特的高原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西宁,不再遥远,也不再陌生。“青洽会”、郁金香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热气球旅游节、张健横渡青海湖…  相似文献   

5.
“不敬青稞酒呀,不打酥油茶呀,也不献哈达……”这首六、七十年代唱遍中国大地的歌曲,把藏族最具特色的两种日常生活饮品介绍给了世人。好多人从这首歌了解西藏,了解这里的人们。从某种程度来说,青稞酒和酥油茶成了藏族的代名词。然而,带着领略高原风光和这里人们生活习俗心情的远方客人,如果不走进藏人的家而在街上漫游的话,就会看到在写有“某某甜茶馆”的门口自行车和摩托车满地排放。  相似文献   

6.
在中南海里,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我父亲是一个工作特别认真的人。我的印象里,像邓小平叔叔、杨尚昆叔叔都经常带孩子们去野餐,我们见了就羡慕,就向父亲“抗议”,可是父亲总会很认真地说,不行,我没有别人聪明,我的文件老也看不完,我不能带你们去野餐。  相似文献   

7.
“文化”对人的熏陶是深刻的,所以我认为某些民族或某些地方的传统是骨子里就带着的。而对于我们河南移民来说,青海民间习俗却很快在我们身上打上了烙印,并且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8.
柔软一点     
到今年二月份,我入旅游这一行就已经整整十六年了.刚“出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回想起来,那会儿的自己真是青涩得很.第一次独立带团,我从机场接上客人后就直奔酒店,结果到了前台,发现房间还不能入住,只好让客人在大堂里等.等了半个多小时,房间还是没好,老外们坐在大堂的沙发上都睡着了.我害怕他们投诉我,就跑去前台去跟工作人员吵.工作人员说:“按照国际惯例,酒店入住时间是下午两点,可现在才十点多……”我气坏了,直接甩出一句:“别跟我扯什么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9.
秋风送爽,稻谷登场,纳西山村展现出一派丰收景象。面对黄灿灿的稻谷,我想起老人们讲过的纳西人“撒俄美”庆丰收的习俗: 人们打完场以后,把谷子拢成一堆,两个汉子并排坐在谷堆前,用于瓢把谷子朝身后撒去,干净的谷子就堆成一个弧形的小丘。这时,主人家在堂屋门前摆上香案,由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相似文献   

10.
不要说话     
徐昕 《风景名胜》2014,(4):172-172
我自己讲解的时候,遇到开小差的客人,我会使出老师们惯用的手段:提问.可事情常常是这样的,一分钟前我刚刚讲过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一分钟后提问,必定还有很多人回答是黄河.我觉得当导游和当老师,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我有一个哥们,有一次带团去八达岭长城,一路上,照例要给老外们“上上课”,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他拿着麦克风在车上讲着,后排有几个客人顾自在那里聊天.这本来也没什么的,我讲我的,你听不听随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