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哥伦布其人答朱寰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寰同志在本刊今年第二期上,发表《应该怎样评价哥伦布?》一文,对我在《历史研究》一九七七年第一期的那篇《殖民主义海盗哥伦布》提出批评意见,我在此表示欢迎。 首先我想声明,我不是一个世界史工作者,尤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四人帮”横行的后期,我这个不乐趋时而又不甘寂寞的“老九”,找到了老殖民主义这个时间早一些、地方远一些的范围,写些历史故事,目的只在于向青年讲点通俗知识,并无意于写出什么科学著作。我的文章,原有附题“老殖民主义史话”,可惜刊出时被略去了。  相似文献   

2.
哥伦布1492年8月3日率领三艘帆船,驶离西班牙向西航行,10月12日发现陆地,到了美洲。今年是他首航至美洲的500周年。在他航行至美洲不久,他同时代的一些学者即开始对他本人及其西航事业进行了研究。500年来,研究哥伦布的著作充栋,涉及到的问题既深且广。我们在研读有关专著和文章时,深感哥伦布研究中有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尚须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就哥伦布西航的地理学理论根据、“las Indias”一词的历史根据、“Cipango”即日本和哥伦布西航的目的地等前人述及但未作深入探究的几个问题,从欧洲人的历史地理认识角度作一阐释,提出我们的看法。当否,敬祈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3.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人类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人类交往”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乍看起来,它们之间似乎也毫无联系,但是,如果我们把两者放在“大航海时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只有当西欧人要求与东方人进行直接交往时,哥伦布才有可能发现美洲,唯有美洲被发现,才有世界海道大通和全球性人类交往形成。本文循着这一逻辑思路,将哥伦布这个国内外史学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置于人类交往史的位置上,旨在客观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纪念他首航美洲500周年。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1492年发现美洲,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他的历史功绩载入了世界历史的史册,编入了各国历史教科书。于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几乎是确信无疑的信念。然而,这些年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历史事实,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说法是无法解释的。随着各国考古工作的进展,对出土文物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哥伦布之前,确实早已有人到达了“新大陆”。那么这些人到底是谁呢?  相似文献   

5.
哥伦布远航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壮举,它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到1992年就是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开始筹备和进行各种纪念活动,联合国也作出了纪念决定。哥伦布的功绩不仅在于他勇敢地横渡大西洋并详尽地描写了他所发现的陆地,而是主要在于他的发现所产生的历史后果。美国史学家斯·茨威格指出:“哥伦布取得的前所未闻的成功,最初使欧洲人惊讶不已,随后便引起了我们古老世界从未经过的发现和冒险的狂热。要知道一个勇敢者的成功,总会激起一代人的奋发努力和勇往直前”。本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伟人,绝非同一模式。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重要的是把他置于一定的历史阶段,看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对当时的社会有多大贡献,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廖仲恺曾说:“总理对于某事判断,其精确非吾辈所能及,所以他要怎样行,我们就怎样行,没有一点儿怀疑念头。”  相似文献   

7.
当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名字与“发现新大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成了举世瞩目的人物。五个世纪以来,对他的研究,似乎徘徊于历史迷宫的一个个误区中。  相似文献   

8.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帝国主义侵略刘克祥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有进展,思想活跃,但有些观点确实令人不能接受,如关于殖民主义问题,太出格了。我曾参加了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写作,这书第一卷出版时,我写了一篇评介,兼谈如何评价帝国主义侵略在历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从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胡同志提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以后,两年多的时间,不少的学者和专家们,都很注意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了帮助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进修和青年历史学习者的参考,现在把这个问题研究和讨篇的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这问题首先是胡同志提出,他反对解放前一些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的分期办法,同时也不同意解放后那种放弃分期办法的类似于“纪事本末”的方法,主张非分期不可。分期的标准,他反对“拿帝国主义的侵略形态做划分时期的标准”,同时对“单纯用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来做划分时期的  相似文献   

10.
海陵王完颜亮杀熙宗完颜亶而登极坐殿,又在世宗完颜雍政变后而被杀,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应当如何评价他,已为世人所关注。刘肃勇同志的《谈完颜亮杀人和用人二事》(以下简称“刘文”),对拙著《关于评价完颜亮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异议,读后很受启发。不过,有些问题尚可研究。本文就怎样评价完颜亮的功过,谈谈看法,请刘同志与学者们斧正。  相似文献   

11.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是布哈林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随着人们对布哈林问题的再评价,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与学术界同志商榷。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如何理解布哈林的“和平长入”论,是一个首要问题。人们都知道,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头目伯恩施坦最先提出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他断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需  相似文献   

12.
1492年哥伦布首次西航,使“两个大陆会合”的壮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从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瓦特林岛起至1992年已整整500周年。在这5个世纪里,世界诸国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政治家对哥伦布及其“发现”美洲之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发表了很多论著,提出了多如牛毛的异议,其结果使这一历史问题复杂多变,良莠难分,莫衷一是。本文不拟对这多如牛毛的异议进行一一列举,只准备本着“力求事情的相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的态度,根据近年来的历史资料,对其中几个重大问题作些介绍和论述,有不妥之处,尚望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3.
对马林科夫评价之我见──与吴恩远同志商榷闻一马林科夫是斯大林逝世后的第一位苏联领导人。然而,他只是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之间一个转瞬即逝的过渡人物。吴恩远同志发表了《冲击“斯大林模式”的首次尝试》一文(载《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对马林科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为何看重张闻天——张闻天有关中央苏区的三件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森 《百年潮》2001,(10):34-41
毛泽东在延安同身边工作的师哲同志讲到党的历史时曾经对中央苏区时期的张闻天有过这样两句评论:“张闻天在中央苏区是颇有影响的人物。这不只是因为他的地位和身份,还有他本身的因素。”因此,他那时下决心争取张闻天,认为“只要能争取到张闻天,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据我个人体会,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本身的因素”实际  相似文献   

15.
按照历史决议的精神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了陈奎元同志的讲话,很受启发.我认为刚才陈奎元同志关于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实事求是的,是完全正确的.当年邓小平同志力排众议,坚持要作我们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决策.事实证明,小平同志确实看得远,看得准,有历史眼光和战略眼光.这个历史决议已经发表20多年了,它对于保障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平同志在决议起草一开始就提出三项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这个决议要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要对建国后30年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公正的评价;要统一全党的认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还说过,如果决议不阐述或者阐述不好毛泽东思想,这样的决议不如不做.  相似文献   

16.
林肯是废奴主义者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历史》1981年第2期发表了霍光汉、郭宁杕同志与刘祚昌同志商榷的文章:《关于林肯的评价问题》(以下简称“霍文”),文章认为,“林肯是一个比较彻底的废奴主义者”。笔者对这一论断有不同看法,借《世界历史》的“争鸣”一席地,与霍光汉、郭宁杕同志商榷。 先从霍文认定“林肯是一个比较彻底的废奴主义者”的论据谈起。 霍文重要论据之一,是1837年3月林肯和丹·斯通在伊利诺斯州议会里提出的一份书面抗议。那一年,伊利诺斯州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认为“按照联邦宪法,各蓄奴州对奴隶的所有权是不可侵犯的”,反对奴  相似文献   

17.
侯外庐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四九年四月,北京解放后的两个月,侯外庐同志被组织上派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担任解放后这个系的第一任系主任,直到一九五一年初他调任西北大学校长时才离开师大历史系。外庐同志在师大历史系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个伟大历史转折的难忘岁月。外庐同志在师大历史系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又是不平凡的,它包含着这样的意义:怎样改造一个旧的历史系和怎样创办一个新的历史系。  相似文献   

18.
侯外庐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四九年四月,北京解放后的两个月,侯外庐同志被组织上派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担任解放后这个系的第一任系主任,直到一九五一年初他调任西北大学校长时才离开师大历史系。外庐同志在师大历史系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个伟大历史转折的难忘岁月。外庐同志在师大历史系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又是不平凡的,它包含着这样的意义:怎样改造一个旧的历史系和怎样创办一个新的历史系。  相似文献   

19.
约瑟夫·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斯大林”是其笔名,是俄语“钢铁般的人”之意。他于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格鲁吉亚古老的哥里镇,1953年3月5日病逝。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大林这位“钢铁般的人”毁誉不一。那么,引吭高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毛泽东又是怎样评价斯大林的呢?“斯大林,他是我们的先生”,‘贺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嘶大林同志在理论的活动上和在实际的活动上所给予我们当代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斯大林同志代表了我们整个的一个新时代。早在1937年7月,毛泽东就在他的哲学名…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1999,(1)
看外行如何教训内行,是很有趣的。最近就有位显然不以研究历史知名的喻权域先生,来向史学家们讲解“怎样编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讲得妙趣横生。他是这样起讲的:“我们要认真考虑中共党史的主体应该是什么?”这是假定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