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我国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国家对旅游业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也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一些传统民族特色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良好。但是在民族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仍然存在,其中主要的就是游客感知和体验感水平不高,因此从游客感知角度对民族旅游地发展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游客感知视域下民族旅游地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在分析游客感知视域下民族旅游地发展影响因素和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游客感知视域下民族旅游地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此为民族旅游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促进民族旅游地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桂榕  吕宛青 《人文地理》2013,28(3):154-160
本文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学术概念。此概念借鉴融汇了空间生产、文化空间与文化再生产等核心理念,凸显旅游空间的文化建构本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是民族文化旅游地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的叠合概念,是具有明确地理空间的旅游主客体互动的场域,具有物理性、社会性、符号性、可生产和可消费性四大属性。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原则,以旅游环境承载力、游客体验满意度和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度为前提。生产内容包括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旅游参与体验空间三层面的生产。主要生产方式有原态保护式、历史复原式、模拟示范式、创新复合式、虚拟流动式。  相似文献   

3.
陈静 《旅游纵览》2022,(18):66-6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因其明显的资源独特性、丰富的资源类型以及较高的集聚度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区域。目前,民族旅游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及影响等方面,民族旅游影响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旅游对民族地区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关于旅游地文化景观变迁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居民感知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结合我国贵州省的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景观变迁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梳理不同因素对居民感知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并针对提升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感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的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相辅相成。民族文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机遇,促进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经济是根植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本文从吉首市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出发,对该市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条件及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发展该市民族文化旅游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毅君 《旅游纵览》2023,(8):124-126
随着旅游业强势复苏,云南民族地区古村落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云南民族地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以元阳县阿者科村为例,对阿者科村和“阿者科计划”进行概述,然后分析阿者科村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云南民族地区古村落旅游发展路径,以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活云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新动能,推动人与自然互惠共存、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机制模式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邵炜钦 《旅游科学》2005,19(3):44-47,69
本文从分析顾客忠诚的内涵入手,在参照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机制模式。在此模式中,笔者将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市场开发导向程度、旅游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比重、旅游地感知距离设为4个关键变量。通过对这4个关键变量的分析,笔者认为那些短途的,以市场开发为导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形成游客忠诚有较大的可能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特色与主题鲜明、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科学统筹原则。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区旅游文化特点,完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需要调整旅游文化开发的产权结构、构建旅游营销策略、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制定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马晓京 《人文地理》2003,18(3):56-59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对民族旅游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既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同时又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的旅游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某些学者提出的生态博物馆模式,本文在分析该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认为民族生态旅游是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柳 《旅游纵览》2023,(24):22-24
旅游形象对游客决策有着重要影响,旅游商品是旅游地文化的重要表征,但少有研究分析旅游商品感知形象。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探讨游客对贵州旅游商品形象的感知,结果表明:游客认为贵州旅游商品认知形象单一,主要为食品和工艺品;游客最看中的旅游商品属性是有当地特色;情感形象以负面评价为主,具体表现为特色不明显、价格太贵、同质化严重、无品牌等;游客购买贵州旅游商品的意向不强。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提高贵州旅游商品感知形象。  相似文献   

10.
欧钟慧 《旅游纵览》2023,(23):103-105
金保瑶寨是一个位于百色市凌云县的特色风情瑶寨,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独特的民族艺术和手工艺品、古老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这些都是珍贵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文章以凌云县金保瑶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即完善基础设施、组建专业的旅游管理团队、加强宣传和推广、着重开发体验化文化旅游产品,以期对凌云县金保瑶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邵秀英  李静 《旅游科学》2007,21(6):61-66
古村落旅游地是以保存完整的村落为显性吸引物,以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形成的民俗文化为支撑,并与自然景观和谐依存而构成的原生态旅游地.因其吸引物及其赋存条件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旅游环境结构的特殊性,进而对旅游地项目的选择与开发管理模式产生影响.本文以山西碛口古镇为例,对古村落旅游地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旅游环境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族族游开发以丰富的现存文化资源为基础,其开发和再生产所需投入不多,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新型文化经济形式。因此,我省许多民族地区纷纷开发以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旅游,迅速实现了脱贫致富。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九五”以来,互助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扶持和培育,以独具特色的土族民俗风情为龙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于小德 《旅游纵览》2013,(10):17-18
旅游地品牌竞争力作为旅游地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集中表现,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愈来愈严重的内蒙古旅游业当今情形下,旅游地品牌竞争更加受到青睐。本文通过旅游地品牌竞争力的理论分析,可知通辽市扎鲁特旗旅游品牌竞争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会,要提高扎鲁特旗旅游竞争力,必须打破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中出现的同质化现象,打造自己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民族旅游地的妇女角色发生了变化,其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民族村寨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的理论框架,找到提升其生存感知的有效路径,对促进女性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以及推动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归纳和整理民族旅游地妇女生存感知的研究现状,以广西龙脊大寨村为案例地,通过访谈法收集相关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对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因子进行探索性识别,构建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模型。  相似文献   

15.
杨洋 《风景名胜》2021,(8):0021-0021,0023
民族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保护两者看似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也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使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因素,只要遵循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其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详细地概述,并提出了处理两者关系的有效对策,从而达到民族文化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缪鸿孺 《旅游纵览》2011,(3):203-204
<正>在弱势旅游地的开发发展中,必须围绕着如何将弱势转变为强势展开,本文提出了一些对对弱势旅游地的发展战略,以便为大众提供舒心的休闲场地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实施政府主导、市场为辅,政府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旅游发展策略1.政府主导旅游发展中实行政府主导是当代世界各国众多旅游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民族节庆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以侗族喊天节为研究对象,基于权力视角构建了民族旅游节庆空间建构的理论框架,并通过长时序田野调查全面刻画节庆旅游化过程中节庆空间重构的过程及特征。研究发现,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诉求和文旅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侗寨喊天节经历了复杂的人-人互动、人-地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而言:(1)节庆空间是节庆权力主体互动关系造就的空间,节庆空间重构的本质是人-人、人-空间在权力场域下对互动秩序不断调适和重构的过程;(2)节庆主体之间通过权力合作→权力支配→权力共有与激励等权力流动方式,形成了传统的单核权力结构→制度与传统互构的双核权力结构→单核多主体权力结构,重构着节庆内容和节庆空间的秩序;(3)以喊天节为代表的民族节庆由此呈现出“封闭神圣的仪式空间→舞台化的展演空间→复合的旅游空间”的空间表征变迁特征,以及由集聚到拓展再到蔓延的空间结构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孙雨薇 《旅游纵览》2022,(22):154-156
文章首先分析了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条件,其次探讨了云南省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基于问题提出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旅游的对策,即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市场细分与精准定位,开发针对不同需求、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多种中医药、民族医药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宋瑞欣 《旅游纵览》2023,(16):122-125
伴随旅游发展的热潮,学界关于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本研究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民族旅游和文化变迁的概念、民族旅游引发的民族文化变迁、关于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变迁影响的不同态度,以及民族旅游发展背景下实现民族文化良性变迁的主要思路这4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贵州知名景点,旅游资源富集且品味高,但客源市场较小,如何稳定现有客源并积极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市场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给出客源市场定位开发的建议。旅游地客源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现状,为旅游地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有效的市场营销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提供了重要依据。客源是旅游业赖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