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保护是一门新兴的理交叉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对物进行保护时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选择,这就需要对物保护原则有深入的理解。本从考古学、博物馆学的本质出发,论述了不改变原状原则的本质意义,也只有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不改变原状原则,才能在具体的物保护实践中自觉、灵活地运用。  相似文献   

2.
文物修复作为文物保护以及文物传承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的文物需要运用不同的修复理念来进行修复。文章以沂蒙革命纪念馆这个富有历史意义的纪念馆为例,结合馆内文物修复工作的进展,探讨文物修复理念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在此背景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也在积极开展中。博物馆主要进行文物的收藏与展示工作,文物见证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参观文物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并且利用先进的修复技术,以实现博物馆的良好发展。文章以甘肃省庆城县博物馆为例,从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发展现状入手,讨论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最后分析如何利用修复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希望对文物保护研究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钢  王波 《成都文物》2005,(1):62-63
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九日,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主办、广东省美术馆承办的全国第八届考古与物保护化学学术会及首届全国物保护与修复成果展在广州广东省美术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博单位、科研院校,包括香港、澳门等近百名物保护与修复专家科技考古专家、考古学家、学和研究生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1999年7月,接到陕西省文物总店送来待修复的春秋晚期楚地青铜敦一个。器形圆,环耳蹄足,盖隆起,顶部作圆握,周围有四个环形钮,器口微敛,平折沿,折肩,收腹,圜底,下有蹄状矮足。  相似文献   

7.
糟朽丝绸揭展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遗产》2004,(3):73-73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和陕西科技大学专家最近联手运用一整套化学方法,成功地对一批近千年前的宋代丝绸进行了揭取。这批丝绸是1996年11月在陕西白水县一所中学地基下的宋代地宫中发现的,距今已982年。当时,这些丝绸覆盖在地宫里一座48厘米高的镀金银塔外。当时,有的丝绸破损严重,薄如蝇翅,有的卷曲成一团,糟朽成渣,手一碰即成灰。更为严重的是,后来经扫描电子显微镜检  相似文献   

8.
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经常产生气体或粉尘污染物,危害人员健康、影响文物安全。专业、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控制和排除空气污染物最有效的手段。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风需求与普通民用系统大相径庭,普通工程设计单位由于缺乏经验,经常造成工程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本工作以文物保护修复相关项目经验为基础,借鉴科学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先进技术与严格标准,探讨了文物保护修复场所通风系统设计的思路、技术和关键指标,可为相关博物馆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外文物科技保护的思潮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世纪人类共同关心的两大主题之一,文物的科技保护日益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视。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油画、壁画的保护,还是庞贝古城火山人的复原加固都已含有浓郁的现代概念,到了二十世纪初这些方法的指导思想仍起着重要作用。1888年德国皇家博物馆Rathgen·F在  相似文献   

10.
徐铁东 《丝绸之路》2010,(22):90-91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践,以日本京都科学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了日本的文物复制、仿造、修复、保护技术,以期对我国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11.
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实现我国文物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随着我国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务中越来越主动的地位。世界银行、美国盖蒂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亚欧基金会、世界遗产基金会等机构与我国博物馆和考古科研机构先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涉外文物保护技术和科研工作得到加强。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合作形式更加多样,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一些文物保护技术合作项目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遗产》2004,(3):92-92
陕西省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县城以西约10公里处,开凿于唐贞观二年(628年)。  相似文献   

13.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纸和绢是中国古书画的主要载体,质地纤薄,容易破损、掉色,加之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文物残损严重。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利用科技力量让文物“活”起来,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举办了“妙手神工 守望文明—晋祠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成果展”,展出了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修复完成的纸质文物29件(组)。  相似文献   

14.
几件青铜器的科学分析和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几件出土的青铜剑、青铜器和弯形器进行保护研究,用X射线探伤、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器物的形貌、成分及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剑0125的剑格和茎部锈层下有合范痕迹一些铸造小缺陷;弯形器腐蚀形态为均匀性腐蚀,枝晶间腐蚀和活性腐蚀;0108表面有合金层和褶皱,合范痕迹;0101、0102断面没有任何锈蚀及金属疲劳痕迹。器物经用不同方法清洗、铝箔局部还原处理、倍半碳酸钠浸泡和BTA缓蚀处理后,在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一周,没有发现新的锈蚀出现,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表明科学分析方法在物保护和修复中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关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很多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文物保护中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传统工艺的研究不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逐步进入了新的研究高潮,中国文物保护修复界已率先提出了"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的呼吁。本文对目前国内出现的古建彩绘保护技术、古建琉璃构件保护技术、古纸修复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案例进行分析,认为: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是一种以传统工艺实地调查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科学化分析手段,并利用现代科学原理、科技理念进行工艺解释,最终实现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传统工艺科学化体系的目的。但是,对传统工艺进行科学化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方法上的局限性,因此在对传统工艺研究过程中仍需要尊重传统工艺的真实性,辨别使用科学化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雷静 《文物春秋》2012,(1):54-57
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器,由于受地下埋藏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出现锈蚀、扭曲变形或残碎的情况,对其的保护修复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技术处理方法。本文结合一件汉代铜盉的修复保护工作,记述了由工地起取、再到室内科技保护修复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遗产》2004,(3):86-87
布达拉宫,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建筑物本身构造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建筑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基础下沉和破损,墙体出现裂缝或坍塌、木构件虫蛀、变形等险情。针对布达拉宫建筑群存在的严重隐患,国家拨出5500万元专款和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从1989年至1994年,对其开展了第一期抢险维修工程。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55年来,我国文物保护科技事业从无到有,日益壮大。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批文物保护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队伍,逐步建起有效的文物科技保护运行机制。努力探索遗产保护的基本规律、理论和方法,宏观战略研究不断取得重大成果。不可移动和可移动遗产的基础研究和调查评估取得重要进展。考古学区系类型学指导下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加深了对我国早期聚落、城市、大型工程等遗产的认识。多学科合作的进行,航空遥感,水下考古技术的  相似文献   

19.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保护科学是一门理科交叉的技术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物保存环境研究、物材料性质研究和物修复技术研究。中重点论述了物保护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在进行物保护时首先对物保存环境和物材料性质进行研究,了解物发生“病变”的原因与过程,才可能做到“对症下药”,产生正确、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对环境研究在物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物保存环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环境、材料、修复技术三的关系以及物保护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讲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时代下,数字图像修复技术顺势而生,在文物保护中应用数字图像修复技术,有利于高度还原文物图像内容,这对文化遗产留存、文明传承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定义和特点,然后分析当前文物数字化保护现状,以及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应用意义,最后重点探究文物保护中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应用路径。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与文物保护实践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