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沂 《文物》1986,(10)
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在临沂城西北15公里的义堂公社收集到一件北魏太和元年石造像。石造像为一佛二菩萨,汉白玉高浮雕,除背光顶部少有残缺外,基本完好(图一)。通高32、宽17.5厘米,下有底座。主佛高16厘米,头戴宝冠,耳后飘带下垂,面相端庄,身披通肩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袒胸跣足。左手在胸前握一莲蕾,右手下垂,立于覆莲台上,身后为火焰纹舟形背光。二胁侍菩萨各高12厘米,高肉髻,耳后有飘带下垂。  相似文献   

2.
佛图调,当是天竺人,事佛图澄为师。慧皎《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云:“佛调、须菩提等数十名僧,皆出自天竺、康居,不远数万之路,足涉流沙,诣澄受训。”《水经河水注》引《佛图调传》云:“佛树中枯,其来时更生枝叶。”岑仲勉举此两证,断定他来自印度。其说可信。佛图澄卒于东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佛图调传》的成书也不会太晚。但此书仅见于《水经注》,《隋书经籍志》亦未著录,其亡佚当在隋以前。 佚文仅存三条:其一为佛树,其二为佛钵,其三为昆仑山。这三条都比较重要。可为知人论世之助。第一条可以说明作者的出身,说已见前。第二条的佛钵,即大月氏的佛钵,亦见支僧载、竺法维诸人书,可以互相参证。第三条谓阿耨达山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青州市酒厂工地出土北魏彩绘造像一件,现介绍如下。该造像青石质,高134、宽90厘米。光背舟形,周饰火焰纹,顶尖部稍敛曲内翘,两侧及底平直,下有圆榫。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主佛高83.5厘米,螺发高肉髻,细高鼻,面相清瘦,口涂朱色,满面贴金。内着僧祗支,穿褒衣博带袈裟,手残,应是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圆形座上。头后五道同心圆头光,直径38厘米,光环分别饰以五彩。头光内饰浮雕仰莲,莲芯与佛头后髻相连,脖颈处透空。  相似文献   

4.
傅弈 (5 5 5~ 6 39年 ) ,相州邺 (今河南安阳 )人 ,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无神论代表人物。唐朝初年 ,为了稳定局势 ,扩大政权的基础 ,统治阶级对儒、释、道三教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政策。而佛教借此有了较大的发展和传播 ,全国僧尼的人数 ,“已逾十万”。唐高祖 (6 1 8~ 6 2 6年 )时国家颁布“均田令” ,授田给僧尼 ,在历法上肯定了僧尼对土地的所有权。此法令规定 :僧每人给田三十亩 ,尼每人二十亩。享有免役免税特权的佛教寺院 ,于是聚敛了大量财富 ,到唐中宗时期“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①。“凡富人多丁 ,率为官为僧”② ,官、僧并提 ,成…  相似文献   

5.
朱琪 《收藏家》2008,(10):25-28
上海博物馆藏“火莲道人”印辨伪 《中国玺印篆刻全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系列)收录有蒋仁“火莲道人”印(图1),款文为: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对于许多佛教徒来说,已不再陌生。由于藏密在内地信徒中的兴盛,其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日显重要。为使正信徒众免受假上师,假密宗灌顶者,假传法者之骗,特将笔者手头资料中有关上师的部分基本知识摘编如下,以飨读者。(一)上师就是佛、法、僧三宝的代表,没有四宝的说法。“佛,就是各种成了佛的本尊。法,佛指出的道路,佛的德性、佛的智慧、佛的能量都在法里。僧,指圣僧,不是一般穿僧衣的僧。因为一般凡僧没有拯救众生的  相似文献   

7.
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佛教指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  相似文献   

8.
富平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一尊隋代早期弥勒佛造像,像高37厘米,结跏趺坐于椭圆形台基上(图版叁)。这尊弥勒佛面型丰圆,曲眉发髻低平,头戴宝冠,宝缯下垂至肩。用宝镜、花瓣和珊瑚组成复杂而精致的璎珞,下垂至腿部,上身内着“僧祗友”,外着敷搭双肩袈裟式外衣,颈部有铃铛饰纹,袒胸,左手握瓶,细颈束口,通长7厘米;右手持带柄莲包。两臂敷搭飘带,下垂于脚面。  相似文献   

9.
1984年5月,北京市延庆县永宁一段长城上发现两门大小相同的明代马上佛朗机铜铳,现藏北京文物研究所。两门佛朗机铳皆为子铳,长15.4、口径2.8、座底径3.6厘米。长颈,短圆腹,通身置四道箍(图一)。半圆形尾座外侧都刻有"嘉靖庚子年兵仗局造"字样;尾部刻铸造号,一为"马上佛朗机铳贰千肆百肆拾号重壹斤拾两"(图二),另一为"马上佛朗机铳贰千伍百伍拾柒号壹[斤]拾贰两"(图三)。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年冬,在临潼县唐华清宫的昭阳门外(骊山第二峰老母殿),距地表约三米多深处,发现隋代带铭鎏金铜佛一躯,铜镜两面。可惜铜镜已散失,铜佛现由临潼县博物馆收藏。佛为站姿。通高10.7厘米,佛体高5.8厘米,莲瓣束腰须弥座高1.4厘米,足床高3.5厘米.宽4.2厘米(图一)。佛作球状高髻,头披佛巾(类似近代披风),垂于肩下。面稍瘦削,眼微闭,抿唇。手姿为两掌面前,左手取手指下向,右手取手指上向,作受礼状。  相似文献   

11.
解放初期,新乡市博物馆收集到一块东魏天平四年获嘉安村道俗一百余人造像碑。该碑为卧碑形制,高76,宽141,厚13厘米。碑中部凿一佛龛,龛上端阴纹线刻有帷幔。龛中刻一佛二胁侍。佛,肉髻大耳,博衣宽带,内著僧祗支,结跏趺坐,手“施无畏与愿印”,下衣有稠密的折褶纹,复于须弥座  相似文献   

12.
<正>陕西省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精品库房之中摆放有一件青花象舆人物故事图瓷罐(图一),经专家鉴定,为元末明初青花瓷珍品。此罐通高34厘米。整体厚重浑圆,丰肩,鼓腹,腹自上而下渐收,平底,矮圈足。通体施青花纹饰,纹饰层次分明,自颈部至足部以三道卷草纹带将整个画面分为颈、肩、腹、胫四层:颈部为一周狭窄的缠枝菊花纹带;肩部为缠枝莲纹;胫部有一周栅栏式变体莲瓣纹,互不相连,莲瓣内绘有杂宝图案;腹部为这件青花大罐的主题纹饰,为象舆人物故事画,共绘有七个人物,其中五人骑于马上,一人徒步指引象车,一人坐于车  相似文献   

13.
1986年5月,河北省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肥乡县文化馆文物普查小组,在肥乡县毛演堡乡郝家堡村发现唐代石佛造像一铺。造像为汉白玉石质,通高1.59米。佛螺髻,面方圆,头颈处断开,双手残,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跏趺坐在束腰须弥座上。座上的仰莲瓣上刻一周浮雕小佛像(图一)。底座四周刻有发愿文:"上为开元神武皇帝下为师僧父母普为法界同得安乐合村人等发愿敬造玉石像一铺天宝元年造"(图二),"洺州广平郡肥乡县……刘吕村……  相似文献   

14.
1983年,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寺发现两件石刻佛像。一、释迦牟尼坐像(图一)。像雕刻于石门寺右面的一座崖壁上,高于地面约20米,佛背光处刻二层台式石罍纹饰。佛面部已毁坏,双手合十,披袈裟,露胸,袖宽大,双腿下垂,脚踏覆莲,端坐于叠涩  相似文献   

15.
晋西南地区发现一批小型佛道石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南地区的芮城、闻喜、永济等县市,近年陆续出土、征集了一批小型佛道石造像。这里所说的小型佛道石造像,是相对较大型的造像碑而言,一般高度不逾50厘米。因芮城县博物馆收藏的有关造像已经发表,在此不再赘述。现择未见报道的分述如下: 麟德二年造像闻喜县下阳乡冀鲁村一村民于1973年在村西平田整地时发现。砂石质,一佛二供养人造像(图二)。通高40.5、基座宽19、高10、厚8.5厘米。四面锈刻发愿文,除“大唐麟德二年岁次”年  相似文献   

16.
书画     
叔华 《文物》1978,(11)
南陈北崔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和崔子忠以画人物著名,作品造型都较奇特,富于装饰性。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崔子忠字道母,号青引,山东莱阳人:二人并称"南陈北崔"陈洪绶也擅长画花鸟,山水(图一)。四王吴恽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人的合称。王时敏字逊  相似文献   

17.
1969年12月,定州市博物馆在定州城内清理了北宋至道元年(995年)的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了定瓷、银器、石塔等一批文物,尤以定瓷为精,可谓是巅峰时期的代表作,釉色白润如玉,胎质洁白坚致,叩之清脆悦耳。其中一件极具特色的定窑白釉刻字舍利罐,高139、足径65~66厘米。子母口,有盖,罐口部露胎无釉,短直颈,圆肩,肩部划一道弦纹作为装饰。圆腹,小圈足,略呈球形,造型显得饱满庄重,近足和足部无釉(见封底)。腹部刻有铭文:“舍利主僧□□,两瓶舍利。西草土住人男弟子于惠岩、妻张氏、侄男陈留,男弟子陈知绪、妻于氏,女菩萨、女□□□□佛留。至道元…  相似文献   

18.
《文史博览》2006,(5):38-38
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佛教指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这是中国这个具有浓重佛教传统国家的习俗。  相似文献   

19.
僧装像在佛教造像中以光头、螺髻、肉髻三种形式出现,包括弟子、比丘、梵天王、辟支佛等的不同身份。本文主要从僧装像的名义及造像仪轨、僧装像的称谓及其内涵两方面对6世纪中国僧装像进行探析,区分他们的不同称谓及示教内涵。作者认为,螺髻僧装像为梵天王,可能包括帝释天,与《维摩诘经》、《法华经》等经中梵天王“帝释天”说系统思想有关,螺髻僧装像为辟支佛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肉髻僧装像为辟支佛,主要与《法华经》等经中的“供养”及法华“四圣”等宣教内容不无关系,与《法华经》“三乘方便”、“一乘实相”、“会三归一”的思想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士僧互动交流十分频繁,而这种互动在《世说新语》中尤为突出。老庄玄学与佛学的相互融合为士僧合流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魏晋时期一大批杰出的士大夫和僧人的出现,为魏晋时期的士僧合流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世说新语》中涉及有关佛教义理诠释和士僧交流的内容体现出:在魏晋时期思想活跃、学术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名士和名僧分别代表了魏晋思想的两大主流思潮,士僧合流初步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以佛道思想为辅翼的思想格局,从而也确立了后世文人的处世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