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犯罪诱因,贩毒走私、黑社会性质犯罪死灰复燃,犯罪的有组织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国外犯罪组织加强渗透,从而导致了新型犯罪——洗钱犯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黑斗争的经历,不同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旧中国,黑社会势力是一股巨大的社会势力。新中国成立不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摧毁了横行于旧社会的黑社会势力。为什么现在又死灰复燃、滋生蔓延呢?这里面既有历史方面现实方面的原因和条件,又有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刘汉厚黑学     
《南方人物周刊》2014,(6):46-49
2月20日,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检察院通报:原四川汊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刘维(曾用名刘勇)等36人,因涉赚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相似文献   

4.
2006年夏天,韩国各大报章突然发布一条爆炸性消息:著名演员权相宇报警,声称遭黑社会威胁恐吓。黑社会老大使用的威胁用语是:"血洗全家。"长时间以来,黑社会组织渗透演艺圈的消息一直在韩国坊间流传,却始终难以确证。黑社会组织盘根  相似文献   

5.
犯罪地理学主要研究犯罪现象的空间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从21 世纪以来SSCI、SCI 收录的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中整理500 多篇犯罪地理研究相关论文,分析西方近年来犯罪地理学发展态势,并选取100 余篇代表文献重点评述。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西方犯罪地理研究通过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学科融合等途径推进了犯罪过程和机制的研究,犯罪时空模式、城市社会环境与犯罪的关系、犯罪仿真模拟与地理画像、犯罪空间防控等领域发展迅速,犯罪地理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学科体系和发展脉络日益清晰。以此为鉴,未来国内的犯罪地理学应加强实证研究,以犯罪空间分析为重点,逐步形成包括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空间观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
马兰花 《攀登》2005,24(5):131-133
家庭暴力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各种犯罪类型所构成的.本文结合家庭暴力犯罪的特点,按照犯罪学犯罪分类的要求,认为实践中的家庭暴力犯罪大体上按四种类型划分,即根据犯罪客体标准划分,根据犯罪人标准划分,根据犯罪公开程度标准划分,根据案件的诉讼性质标准划分.  相似文献   

7.
在黑社会组织合法的日本,警方近日展开打黑行动,拘捕了黑帮大佬Satoru 9月11日,日本出动了上千名警察,前往最暴力黑帮Kudokai老大Satoru Nomura的豪宅对其进行抓捕,现年67岁的Satoru涉嫌杀害多人。他所在的帮派是日本黑手党,亦是Yakuza的成员之一,涉及赌博、高利贷、卖淫等行业。  相似文献   

8.
曹建 《神州》2012,(17):236-23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占刑事案件比例不断上升,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宁。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学术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和统计法,并运用心理学知识从心理动机方面剖析青少年犯罪,以求对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评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外犯罪地理发展过程体现出内容体系不断完善、方法技术日益成熟、学科融合趋势明显三个显著特征。针对国外犯罪地理的具体内容,分别论述了犯罪制图的发展过程与犯罪热点辨识的方法演进,概括了国外犯罪地理领域影响最大的社会解组理论和日常活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现状,进而简要的评析了国外犯罪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及不足。文章接着通过对所收集到的国内相关研究的总结,将我国犯罪地理学的发展归纳为理论初探、缓慢发展和微观转向三个阶段,并简述了每个阶段内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发展特点。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犯罪地理研究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月2日,《法人》杂志发布《2011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以巨大的篇幅呈现中国企业家沉沦的原凶,其中民营企业家涉黑犯罪引人关注,显示在建立民间经商秩序的过程中,呈现黑社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依法保护环境,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已成当务之急。环境犯罪可分两类,一类是污染环境类犯罪,一类是破坏资源类犯罪。我国虽然没有使用公害犯罪这一称谓,但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内涵与之大体相当,本文所指的公害犯罪即污染型环境犯罪。论文就公害犯罪概念的界定、公害犯罪特点及立法建议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向青 《攀登》2006,25(4):116-118
我国的改革开放,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和谐、进步。但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刑事犯罪的成因、结构、种类以及危害后果、组织程度、犯罪分子的成份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应给予高度的注意。本文分析了海西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的犯罪态势及其变化情况,探讨了预防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外旅游犯罪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伟  高科 《旅游科学》2009,23(4):64-71
旅游犯罪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在梳理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旅游与犯罪的关系、旅游犯罪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规律、分类专项研究、旅游者与居民对犯罪的感知、相关社会影响和防范治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以期能为国内旅游犯罪的防治和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自动放弃重复侵害的性质,是刑法理论中较为复杂又颇有争议的问题。过去传统的观点将之定性为犯罪未遂,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展开讨论,逐渐倾向于主张是犯罪中止,且在实务界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最为正确、科学定性应该是中止未遂,即把犯罪中止归类到犯罪未遂形态之中,对预备中止和未遂中止的刑罚区别开来,同时对行为人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时的主观方面加以考虑,从而消除对其性质界定模糊,弥补对其主观方面存在真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犯罪机会对城市犯罪的影响机理出发,构建了犯罪机会的三角模型,并借此对城乡结合部犯罪机会的来源、构成及其组合状态的展开理性分析。进一步地,文章提出要建立"控制犯罪机会"的理念,梳理城乡结合部犯罪机会控制与犯罪防控的基本思路,强调把防控策略的构建与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综合治理措施相结合,通过"可防御空间"的营造,促进城乡结合部摆脱"城市犯罪高发区"阴霾笼罩,使其进入到全面建设、和谐发展的有序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6.
张骞 《神州》2013,(21):199-200
当今,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的结构也在发生着转变。这样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现象更加明显,而且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所谓的弱势群体,就是那些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来源,文化程度低,没有生存能力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或阶层。他们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去解决社会问题。2002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议上,朱镕基总理第一次提出了弱势群体的概念,他强调了一定要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特殊的就业问题。本文从现在弱势群体的特点及犯罪特征入手,重点分析了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郑开元 《神州》2011,(9):112-113
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数量逐年增多,初犯低龄化,突发性、盲目性凸显,且涉案性质恶劣,手段残忍。人们将青少年犯罪、吸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市犯罪地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连生  马丽 《人文地理》1997,12(2):7-12
论文在分析城市刑事犯罪机理和犯罪环境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城市犯罪的特点和时空分布规律,并从维护社会治安的角度讨论了犯罪警示区的划分及社会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郑开元 《神州》2011,(20):112-113
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数量逐年增多,初犯低龄化,突发性、盲目性凸显,且涉案性质恶劣,手段残忍。人们将青少年犯罪、吸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  相似文献   

20.
中外犯罪地理规律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任何一种犯罪都是犯罪行为者在特定的地理时空内进行的,因此,犯罪行为无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地理规律性。本文用犯罪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人类生物学的观点,结合国内外犯罪规律实证研究,系统地探讨了犯罪的行为地理规律、自然地理规律、社会地理规律和犯罪的人工环境规律。这些犯罪规律实证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促进犯罪地理学和犯罪学的发展,在实践上可为制定犯罪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