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正傅抱石结识郭沫若是在1933年春天。当时,傅抱石刚入而立之年,东渡日本考察工艺美术,而郭沫若正流亡日本,蛰居于东京乡下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金文研究。他由南昌旧友朱洁夫引荐而得见郭沫若,十分投契,遂成莫逆之交。他时常登门拜访郭沫若,求学讨教。郭沫若则十分喜爱傅抱石的聪明能干和勤勉好学,很信赖他的诚恳忠厚和认真踏实。1935年5月,傅抱石在日本银座松板屋举办为期三天的个展,高朋满座,好评如潮,其中也得益于郭沫若的力荐和奔走之功。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和傅抱石是分别驰骋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和国画领域的两位风云人物,他们一个以诗集《女神》、剧作《屈原》等名作著称文坛,一个以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大涤草堂图》等巨作闻名画坛,而且各自在文学史、美术史上建立了显赫的地位,深受世人瞩目。他们自结识后,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彼此尊重,互相合作,历经岁月的考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而傅抱石艺术生涯的后期在中国画坛大有作为,又与郭沫若的支持与激赏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日本因素对傅抱石的影响在其研究中众说纷纭、各有见解。本文试图从傅抱石留日经历的史实入手,结合近代中日美术交流等历史情境和社会背景,从三个方面(日本画坛影响下的傅抱石绘画思想之流变、日本画风影响下的傅抱石与岭南画派之比较、日本艺术理论对傅抱石绘画思想之内在影响)探讨傅抱石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绘画观念乃至风格造成的实际影响和深层原因,并作出合理的历史阐释,挖掘傅抱石绘画思想中对日本绘画复杂而微妙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万新华 《南方文物》2014,(2):150-154
<正>1935年6月,傅抱石留学东瀛归来,任教于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讲授中国美术史。受日本学术的启发,傅抱石在教学之余开始了其持续数年的石涛研究之路,开启了现代中国石涛研究之先声。几年来,傅抱石笔耕不断,不断考证和论叙,锲而不舍地寻根探源,对石涛生平和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随着《石涛年谱稿》《石涛上人生卒考》《石涛丛考》《石涛再考》《石涛三考》《石涛画论之研究》《大涤子题画诗跋校补》的相继脱稿或发表,傅抱石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21,(2)
正"吞吐大荒——傅抱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绘画展"展出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晚年作品近50余件,是傅抱石晚年绘画的一次集中展示。傅抱石在他人生中的最后六年里,爆发出强烈的创作激情,取得的艺术成就无与伦比。傅抱石在这一时期不断挖掘具有时代特色和自我鲜明个性特色的绘画题材和绘画创作主题,带动了"新金陵画派"的整体性崛起,将江苏乃至我国的美术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也将他的绘画艺术与浪漫而充满生命力的大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跨出了成功的一大步,创造出了新中国的一代经典。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现代艺术名家傅抱石(公元一九○四~一九六五年)的绘画作品在艺术品拍卖中屡创新高。二○○四年,为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北京、南京和台湾的艺术界曾举办傅抱石艺术回顾展,召开相关学术研讨会,并发行出版物。为表达对这位已逝大师的敬重,其新余故里和南京故居均成立了  相似文献   

7.
王宁 《收藏家》2004,(8):3-5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南昌山水养育了一代代艺术大家。清初开一代风气的朱耷(号八大山人),是耸立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清末南昌又诞生了一位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师,他就是新喻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傅抱石生于南昌。他在多个艺术领域显出了杰出的才能,绘画、书法、篆刻和美术史论的研究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而世人的目光更多地被其绘画成就所吸引。实际上,篆刻在傅抱石的艺术人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成绩卓越,只是为画名所掩而已。  相似文献   

8.
<正>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为中国画艺术留下了一批不朽之作。本文围绕傅抱石创作的人物画,探析其作品师古而不泥古、革故鼎新的特征与内涵,反映出画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桑任新 《东南文化》2003,(12):19-21
《潇潇暮雨》图作于1945年6月。初到重庆时,傅抱石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热血青年,至作此画时已经42岁了。1939年复,日寇入侵的炮火烧到了江西,傅抱石携家人千里迢迢赶,庄重庆、在郭沫若主持的三厅工作。后三厅改组,傅抱石又到迁往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任教,并潜心于艺术史的研究,完成了大量的著述。迁居重庆八年,是傅抱石画风大变的时代,也是他的绘画成熟即风格形成的时代。了解傅抱石这一时期的绘画,便基本了解了傅抱石的整个绘画。他的这一段绘画之所以成功,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7,(9)
<正>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傅抱石馆专题陈列展不断,2017年春季又推出了傅抱石的重要专题陈列展:"不辨泉声抑雨声——傅抱石笔下的泉瀑雨声",这是从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泉瀑雨景绘画藏品中遴选精品集中推出的一次重要专题展览。傅抱石是我国上世纪老一代艺术家中具有卓越艺术才华和深厚精湛文化素养的中国画家,作为我国20世纪杰出的中国画家,在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积极引进西方文化要素、绘画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将现代中国画推进到了新的  相似文献   

11.
李西峰 《丝绸之路》2010,(12):95-96
傅抱石是中国山水画向现代转型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对国画艺术发展提供了许多启示。本文通过对傅抱石作品及理论的赏析,揭示了形成其山水画风貌的主要因素,以期对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漫长艰难的岁月里,郭沫若与田汉用笔作武器,先后写下了反帝反封建的鸿篇长诗&lt;凤凰涅槃&gt;和呼唤中华民族“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lt;义勇军进行曲&gt;等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被世人誉为中国现代文学戏剧领域两颗辉煌耀眼的巨星.1920年他们在日本相识之后,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留下了动人的佳话.……  相似文献   

13.
一1928年8月1日,在日本流亡已有半年之久的郭沫若遭到日本警视厅拘捕,郭沫若心里马上明白了:东京的警视厅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你是中国人吴诚?”已在郭家门口的警察问道。“是的。”“你的真实姓名是郭沫若?”“是的,我就是郭沫若。”郭沫若镇定地回答,此时已没有必要隐瞒了。“请郭先生跟我们到东京的警署去谈一谈。”警察出示了拘留证,又当着郭沫若和安娜的面搜查了房间,查抄了郭沫若与他人往来的书信、他的日记、一些书刊等等。下午,郭沫若被带到位于东京日本桥的拘留警察署,关进拘留所。被东京警视厅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郭沫若并不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利2006广州冬季拍卖会将于12月12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隆重举行,此次拍卖会分别由“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中国油画、水彩、雕塑及广东油画”三个专场组成。12月10至11日预展。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特别推介傅抱石的《一生好入名山游》。此作为傅抱石晚期作品,更为集中和直观地反映了傅抱石的艺术主张和追求。傅抱石山水的气势和张力,乃至危悚雄壮,都可在《一生好入名山游》中深深领略。另一幅是被誉为“岭南画派第二代大师”的赵少昂的《雪竹珍禽图》。此图创作于1943年,是赵少昂早期的代表作之一,画作体现了他早期画风…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文坛泰斗,一个江浙才子;一个是新中国的政府要员,一个是旧政权的国策顾问。他们虽然政见各异,但却互慕文名,友情真挚。本文详述了郭沫若与陈布雷之间的交往和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6.
巴人汲水     
徐庆平 《收藏家》2010,(12):91-9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襟江背岭,成为战时首都。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许多军政界要人和文学、科学、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名人,如郭沫若、冰心、巴金、老舍、臧克家、马寅初、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等云集沙坪坝区,沙坪坝遂成为著名的文化区,盛极一时,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今年,恰逢两位与南京有密切关联的文化名人百年诞辰,一位是开创新金陵画派的艺术大师傅抱石,一位是著名报人、作家、学者张友鸾,他们或开宗立派,或办报著述,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为纪念两位文化名人的杰出成就,本刊特刊发《一代艺术大师傅抱石》与《张友鸾的传奇人生》二文。前文作者借参加“傅抱石年”大型纪念系列活动的契机,在采访傅抱石次子二石先生的基础上,对纪念活动的盛况,傅抱石苦学成才的经历,其命维新———抱石精神的核心,以及新金陵画派的创立与艺术思想,作了全面介绍。傅抱石对人文精神的极其推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  相似文献   

18.
陈海燕 《神州》2011,(1):7-7
郭沫若一生著作颇丰,内容涉猎较多,他同我国古代文化的联系是极其宽广的,他的文学创作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继承了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而且在历史精神和时代特征上吸取了我国历代文学家,思想家的精华,从而形成了郭沫若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狂飙突逆的思想精神风貌。鉴于此,探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艳 《黑龙江史志》2013,(9):122-122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与领袖。他的诗集《女神》"开一代诗风"。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成功地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有伟大的创造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本文着重从整体上概述郭沫若《女神》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歌形式,从三个角度论证《女神》诗歌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1939年4月,傅抱石跟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辗转来到重庆金刚坡,不久接受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主任吕斯百的邀请,重新执掌中国美术史教席,过起了平凡而宁静的生活。在教学和研究之余,傅抱石默默无闻地开始了自己的绘画实践。1942年10月,他在重庆夫子池励志社举办了较大规模的个人画展,成为其人生历程中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正如吕斯百所言"一个画家之发现",作为美术史家的傅抱石的画家身份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