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纪要》成书于1916年,是研究清末民初内蒙古社会历史的重要参考史籍,目前学界对其研究尚不多见。文章通过对其成书的时代背景及开发内蒙建言的分析,认为其开发内蒙的思想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但却使国人对内蒙古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深入,成为后来20-30年代开发内蒙思潮的先声。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关于内蒙古的开发道路 ,存在“农垦实边”、“林牧兴边”、“农牧并重”三重认识分野 ,内含了巩固边防、内地问题、边省利益、经济增长、民族关系、生态平衡等六种目标取向。受边疆危机、内地灾荒等现实问题的困扰 ,关乎长远的林牧一途无由践行 ,内蒙古未能越出以农为主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4.
秦汉时期南岭交通的开发与南北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所通越道"包括驰道、"新道"两次修建的南岭峤道;两汉武帝元鼎间、光武帝建武间、章帝永初间、灵帝熹平间五次新修和改建南岭交通,开创了岭南与内地联系的新格局。其交通的开发为维护大一统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起到了桥梁作用,也为维护岭南边疆的安定起到了安全保障。岭南的珠玑、玳瑁等饰物;翠羽、孔雀、能言鸟(鹦鹉)、白鹇等珍禽;犀象等奇兽;以及异香、美木、异果等物品,北方的缯帛等,往来于南岭南北。而交通的开发,也在促进岭南地区的城市、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芙蓉 《中国地方志》2012,(7):58-60,5
蒙古学与内蒙古方志关系密切。虽然内蒙古方志包含蒙古学部分内容,蒙古学包括内蒙古方志一些内容,但二者有区别。蒙古学的地域范围比内蒙古方志广泛。在内蒙古首轮修志工作中,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到位。在利用蒙古学资料方面存在着资料不翔实、不全面、没有时代特色、没有地域特点等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首轮修志工作实践,在阐述蒙古学与内蒙古方志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第二轮修志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4日,《内蒙古史志》创刊百期座谈会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陈奎元,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等国家领导人为《内蒙古史志》创刊百期题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  相似文献   

7.
《旅游》2008,(5)
  相似文献   

8.
《旅游》2008,(6)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志》(以下简称果洛州志)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果洛历史发展轨迹的志书。它的出版发行,对于我们认识州情,总结经验,促进果洛的两个明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交通贸易与明代山东土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淑君 《史学月刊》2005,(8):37-41,65
交通与贸易是影响土地开发的两个重要因素。明代山东各地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贸易活动,并且也或多或少地促进了当地土地的开发,但总体来看,多数地区仍面临着因交通贸易相对欠发达而造成的土地开发受阻的事实。具体而言,各地又有所差别,地处东部沿海的青州、莱州、登州三府因在交通与贸易方面皆远远落后于地处西部运河沿岸的济南、兖州、东昌三府,因此交通贸易对土地开发的限制较西三府表现得更为突出。有鉴于东三府交通贸易严重阻碍土地开发的现状,任职于当地的一些官员提出了实行海上自由贸易及开通胶莱河等主张。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树辉  海春兴 《人文地理》2000,15(5):65-67,71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今新的人类生存文明观,她起自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反思和认识,也体现了人类对新世纪以及长远未来的展望。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实现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才使得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农牧业生产大区,同时又是我国重点的经济落后地区。以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等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将就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的由来、生态环境现状以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加以分析,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内蒙古巴盟博物馆经数年准备,推出了《内蒙古河套开发史陈列》,立意新颖,主题突出,陈列形式生动活泼,突破了原有盟市博物馆筹办陈列的传统观念,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当前最有意义、最具影响力的陈列,受到了各界好评,被誉为河套平原的经济通鉴,西部开发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15.
《契丹王朝-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集中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内蒙古地区辽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本文总结了该展览的主创人员在确定选题、构筑陈列内容体系及诠释文物等方面的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曾谦 《沧桑》2009,(3):10-11,18
清末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反对外来资本主义的煤炭掠夺为契机,近代山西的煤炭开发兴起。山西的煤炭主要集中在平定、太原、大同、长治四个地区。平定和大同地区煤炭企业的规模较大,煤炭开采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煤炭以向外运销为主。太原和长治地区煤炭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较低,煤炭以在附近地区运销为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各种散见档案资料讨论清代内蒙古的蒙旗在财政上的特点,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1.中央严格监管下的自收自支型.特指归化城土默特二旗.2.中央拨款型.察哈尔八旗是这种类型的代表.3.收支独立、中央补贴型.各札萨克旗都属于此种类型.清代各蒙旗的财政类型、特点,与其政治地位、制度类型及清朝在蒙地实施的内外政策息息相关,也体现着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志军 《旅游纵览》2014,(4):227-230
文章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充分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内蒙古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比较详尽地阐述了内蒙古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条件。在介绍了国外和国内一些乡村旅游发展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内蒙古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内蒙古开展乡村旅游的几个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明  甄江红 《人文地理》2000,15(5):68-71
内蒙古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和半干旱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80%以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是内蒙古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尤其是"文革"期间,在牧民不吃亏心粮口号的驱使下,将大向积林草地辟为粮田,导致草场的退化和土地的沙化。本文分析内蒙古人口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揭示在PRED系统中,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内蒙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实行退耕还草还林、降低耕地总量,保持人均粮食产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实业计划》,在书中,孙中山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西部开发”的口号,但是,开发西部的构想却实实在在地包含在其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