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旭 《世界历史》2006,(4):129-133
在美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也许最有美国特色的是城市郊区化现象。美国的城市郊区化,在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起步并不是最早的,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城市郊区化在规模上,速度上,影响上都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到今天,不仅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居住在郊区,美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郊区化国家,而且郊区在很大程度上已反客为主,成为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舞台,以至很多美国城市研究权威学者提出“美国城市发展的未来在城市的边缘地带”①。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就是这一结论最好的注脚。这次大选,如果从地域上划分,可以说是郊区与中心城市的较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的商业郊区化及研究迟缓发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罗彦  周春山 《人文地理》2004,19(6):39-43
随着城市人口郊区化、工业郊区化的发展,商业也就不可避免的有向郊区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商业发展状况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大城市商业发展情况较好,一些城市已开始有商业郊区化现象,但是目前商业郊区化的现象还很不明显,相对人口和工业郊区化而言比较迟缓。这与郊区化概念有一定影响外,更主要是因为商业本身的特征(包括发展机制、付租能力、业态多样性等)以及中国的国情等。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商业郊区化的研究,得出商业郊区化的动力主要来自购买力的外移、交通的改善以及郊区地价和租金相对市区便宜等,并在分析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探讨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阐述商业郊区化为什么在中国发展迟缓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动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0年,美国率先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这与美国现代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联邦政策以及美国的社会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通讯和能源技术的改进,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的迁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经济结构的变化,比如企业规模、部门和地区结构的变化,使经济活动在郊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效益;30年代大危机以来,联邦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解决住宅问题,执行了一系列推动郊区化的政策,其中包括住宅抵押保险制度、住宅补贴制度和社区评估制度等;二战以来,黑人和少数民族在中心城的集中,加剧了美国城市种族矛盾,进一步了推动了白人中产阶级的郊区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起源 ,中美学术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之所以出现这种分歧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关于郊区和郊区化的概念和范畴存在很大分歧 ,同时也与郊区的特点和郊区化的本质有关。由于郊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交通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是城市化的一种方式、是城市的生态组织演进的一种方式 ,所以美国的郊区化早在 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 ,此后 ,郊区化与城市化呈交错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政府企业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康艳红 《人文地理》2006,21(5):10-13
文章在论述了政府企业化的产生背景与实质后,以此为切入点从新的视角研究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和空间特征,并简要评价了政府企业化对城市郊区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姚冲  甄峰  席广亮 《人文地理》2021,36(5):15-23
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研究引起了城市科学、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本文在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智慧城市研究文献基础上,重点从智慧城市内涵、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影响因素、智慧城市逻辑框架、智慧城市行业应用等方面,梳理我国智慧城市研究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在智慧城市的跨学科研究、区域体系、影响因素与系统影响机理和新时代发展路径研究等方面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应着力加强智慧城市跨学科、智慧城市体系、智慧城市仿真模拟、智慧城市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以及新时代智慧城市发展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郊区化与美国购物城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旭 《史学月刊》2001,(2):120-125
零售业集中反映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美国郊区化和购物城兴起关系的探讨,发现两者有很深的内在联系.在美国已成为郊区居民为主的情况下,购物城仍将存在下去,并保持兴盛局面.这对美国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它也强化了居住区隔离现象,加深了美国社会两极分化的鸿沟.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秦学 《人文地理》2001,16(2):73-78
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状况,重点论述了研究的领域和内容,理论和方法。指出了城市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19世纪60年代奥斯曼主政时期,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郊区化,将周边原属塞纳省的大量市镇并入,形成了一个包括市中心、新城区和近郊的复合体。为了对新并入的区域进行城市化和有效的城郊整合,奥斯曼对巴黎市中心以外的部分进行了道路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造道路与广场形成了巴黎特有的城市形态和景观。此外,他还对社会空间进行改造,在市政组织、城市文化、福利设施、集体记忆等方面推动新城区和近郊的发展。虽然这些举措没能在深层根源上预防城郊分化和郊区问题,并且常被指责,但是确实增强了巴黎城郊的整合程度,对后世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璨  甄峰  朱寿佳 《人文地理》2014,29(6):18-23
移动信息时代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城市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随着智能手机出现和手机功能不断发展,手机普及率大大提高,基于位置服务应用的智能手机数据成为最具研究意义的大数据来源之一,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对该数据特征和以往其应用于城市研究领域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结合该数据特征和智慧城市研究领域,从城市居民行为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和城市管治四个方面介绍了智能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文章的最后对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并强调手机定位数据研究应与规划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冯健  叶宝源 《人文地理》2013,28(3):20-26
作为一种分散型城市化,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年代,盛于二战后的发达国家。西方早期的郊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郊区化的发展浪潮,郊区化的界定方法、发展机制、后果和政府调控等方面,90年代所提出的"新郊区化"概念将郊区化与边缘城市、郊区次级就业中心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1世纪以来,社会空间成为西方郊区化研究者最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近年西方学者关于郊区化研究的最新文献,从郊区化与居住空间重构、郊区化与住房选择和分异、郊区化与居民通勤行为、郊区化与居民生活空间、郊区化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西方学者在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西方研究议题转变和研究方法创新对中国郊区化研究所带来的启示。最后,从研究视角拓展、定性方法应用、微观机理探讨、多重互动模式建构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郊区化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作为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体,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精髓,具有“传统村落”和“文化景观”研究的双重价值,是中国乡村地理学探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为基础数据库,深入剖析1990—2020年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及进展,评述前人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拓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维度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发现,近30年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随时代的发展愈发细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与价值、形成与演化、保护与发展等3方面。但现有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多尺度研究还需深化、研究议题有待丰富、学科融合与方法集成仍需强化。今后应注重系统化的理论分析,拓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尺度;深化与拓展研究内容,挖掘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议题;强化学科融合与方法集成,完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吴晋峰  王鑫  郭峰  李蕾 《人文地理》2013,28(4):20-26
旅游流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总结我国旅游流研究成果,找出我国旅前流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对1987-2010年我国旅游流文献进行了梳理。我国旅游流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起步、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可划分为时间分布特征、空间结构特征、时空演化特征、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规模预测等六类研究主题,但我国旅游流研究也存在六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要深入挖掘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以推动我国旅游流研究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本文在简述国外乡村聚落研究进展基础上,对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也分析了研究存在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国内乡村聚落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区位、规模、类型与分类、体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演变等方面。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向应为:乡村聚落体系与职能的研究;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乡村聚落演变趋势预测研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尺度和不同地形下的乡村聚落研究;乡村聚落转型与重构研究;乡村聚落理论研究和跨学科多元化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5.
郊区化背景下北京市民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利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沈洁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06,21(5):113-116,123
通过微观层面上对北京市居民中心商业中心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郊区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商业区发展现状,通过市民对城市中心商业区利用特征及其所反映的中心商业区发展问题来认识城市商业空间的变化。虽然城市中心传统商业区仍然在北京市居民消费中保持着重要地位,但是其购物空间已经表现出逐渐向迅速发展的近郊商业区转移的趋势;同时,随着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中心商业区将面临越发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江金波  高娟 《人文地理》2011,26(4):29-34
伴随改革开放30年进程,中国旅游产业不断走向内生驱动、创新发展之路。其在制度体制机制创新、理论创新等理论研究领域以及区域旅游创新、旅游企业创新等实践研究领域取得了初步成绩,但距离西方同类研究仍有较大差距。本文采取文献统计及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揭示其基本特点,对中国旅游的创新研究主要领域进行文献研究综述,总结其研究的增长规律,立足于旅游产业创新研究的国际趋势和中国实际需要,最后对中国旅游的创新研究主要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起源、概念、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薛德升  郑莘 《人文地理》2001,16(5):24-28
本文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对乡村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城市化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对近20年来乡村城市化研究的内容、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乡村城市化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的实施,为东北的振兴、特别是制造业的振兴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要恢复到原先的辉煌地位已不可能。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相对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结构是基础,体制是关键,观念是根本。东北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振兴,必须抓住结构调整主线,彻底解决体制和观念障碍。本文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对比,揭示了东北装备制造业的现状特征和未来态势,剖析了东北装备制造业相对衰退的原因,提出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