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从酝酿提出到现在,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和研究已有整整三十个年头。回顾30年来中国考古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考古学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与思考———张忠培教授访谈记王晖张忠培教授,193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195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考古专业,1957年被选拔为“原始社会史及少数民族地区考古”副博士研究生,导师苏秉琦、林耀华两位先生。1961年初到...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不幸于2017年7月5日9时40分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张忠培193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57—1961年师从苏秉琦、林耀华先生,攻读副博士研究生学位。1972年作为专业的负责人,他抓住全国重点大学开门办学的机遇,创建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在一无资金、二无教材、三无实习基地的困境中,带领师生去野外考古,总结出"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等灵活多样的田野考古实践策略,编写实用的考古教材,因材施教,使吉林大学的考古专业很快地脱颖  相似文献   

4.
深切悼念苏秉琦先生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苏秉琦先生,因病于1997年6月30日1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苏秉琦先生作为当代中国考古学导师,他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  相似文献   

5.
苏秉琦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考古学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苏秉琦创建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和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道路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派的过程。以两论为代表的苏秉琦学术思想,是指导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国考古学派形成和存在的重要标志。在没有出现新的能够超越它的理论或学说以前,中国考古学仍然处于苏秉琦时代。  相似文献   

6.
惊闻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我们敬爱的导师苏秉琦先生,于6月30日不幸病逝的消息,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顿时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苏秉琦先生的逝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巨大损失,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在学术研究上极富建树的考古学学科上的领路人,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苏秉椅先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考古学上创立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说,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考古学基础理论,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开拓者。苏先生在考古学领域开展的探索古文化、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重建中国史前史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上,起…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考古学:尽到自己的心》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著,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为32开,定价76元。《中国考古学:尽到自己的心》,主要收录张忠培先生任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期间,为中国考古学和考古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7月5日,一代考古宗师张忠培先生与世长辞。学界痛惜!追寻先生的伟业风范,成为怀念和追思先生的形式之一。在陈雍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我们回顾和整理了张忠培先生于不同时期在黑龙江工作和考察留下的印记,以此作为薪火相传的学术史资料和永志铭心的纪念。张忠培先生与黑龙江考古渊缘颇深,长期以来,先生始终关心黑龙江省文物考古事业,足迹踏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从事考古工作55周年,恰好也是他诞辰80周年。他从1934年主持发掘陕西宝鸡斗鸡台基地以来,一直始终不渝地探索与追求,坚持考古科学的自身特点,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考古学文化谱系和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分布规律与格局、考古田野工作基地建设、考古报告编写、考古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他又特别强调考古学是个独立的学科,要摆脱传统史学的影响与束缚,为考古学的研究开拓出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他的这些贡献,促使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范围的考古学研究中,更加成熟,更具特色。他从1952年至198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现考古学系)教授,兼考古教研室主任。他用广博精深的学识、严谨朴实的作风、慈爱宽厚的胸怀,培养了校内外几代考古工作者。他的这些学生,在全国考古文物工作各个层次的岗位上,正在充分发挥出核心与骨干作用。为庆贺苏秉琦教授从事学术活动55周年和诞辰80周年,我们组织了一组论文在本期发表,以此作为鲜花,献给考古学导师苏秉靖教授和考古文物界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10.
1992年6月在石家庄召开的第四次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苏秉琦先生正式提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的新课题,从而把中国考古学引进一个新领域。这一课题的概念,概括地说就是从用区系观点看中国到用区系观点看世界,是区系的中国和区系的世界,是中国面向大陆和...  相似文献   

11.
苏秉琦先生为中国考古学留下的论述不多,但字字珠玑,篇篇经典;令人咀嚼,回味无穷。发表在《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上的《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就是一篇中国考古学的经典文献(下文简称"《西安附近》")。  相似文献   

12.
苏秉琦先生简历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学的指导者、奠基人,考古学教育主要创办者之一的苏秉琦先生,1997年6月30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8岁。噩耗传来,我们甚为悲痛。先生对陕西考古有开创之功,一贯关怀陕西考古工作,使我们深为感怀。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  相似文献   

13.
苏秉琦先生走了!他那慈祥、和蔼的音容笑貌,他那高大伟岸的身躯,他在考古学方法论与科学方法上的建树,他对地方尤其是四川考古事业、考古机构与专业人员的关怀与指导等等,时至今日仍然历历在目,回味无穷!苏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科、考古事业的发展奋斗不息的一生!《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说,苏秉琦先生“从1934年起在陕西省的渭河流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加了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在他所著的《斗鸡台沟东区墓葬》(1948)报告中,就周秦文化的面貌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光周、先秦文化的问题……1954年主持了洛阳中…  相似文献   

14.
苏秉琦是中国高等学校考古学教育的开拓者,他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长期负责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田野实习和年轻教师的培养,成绩卓著。在北大先后成立考古学系和考古文博学院后仍然不断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他有教无类,奖掖后学,全国有许多考古学者都曾得到他的指教与帮助。他为提高考古学研究的水平,为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而竭尽毕生的精力。他崇高的风范受到学界普遍的推崇,他是我们永远的导师。  相似文献   

15.
1997年6月30日,苏秉琦先生因病去世,考古学界无不为之震惊与悲痛! 从此,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科理论而孜孜追求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考古学派的创立者、学科发展带头人;考古界新老同仁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温厚长者。 由我国学者自己进行的近代考古学自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考古学:说出自己的话》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著,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为32开,定价76元。本书收集了张忠培先生为不同考古阶段的考古学人的代表性发现和研究成果写的书序共61篇,精准评述了这些成果的学术价值,笔墨流转间已经把考古学  相似文献   

17.
<正>上世纪末的1999年,张忠培先生与乔梁、曹玮和魏坚等共同考察了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及吕梁山地区的一些遗址,并在大量查阅调查资料和观摩出土陶片的基础上于2000年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一文。这篇文章融汇了张忠培先生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及谱系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内蒙古、陕西、山西地区考古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方向、目标,事实上成为了日后"河套课题"组对本地区开展先秦考古工作的指  相似文献   

18.
一苏秉琦1981年正式提出"区系类型"模式(1),很多学者认为其主旨在于建立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赞之者认为该文是"对我国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具有奠基意义的重要文章""是苏秉琦先生几十年来运用类型学方法研究各种考古遗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苏秉琦先生在史前考古研究中,也曾特别关注彩陶的研究。他虽然并没有就彩陶写成专题论文,但不少论著中都涉及到彩陶研究。苏秉琦先生的彩陶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彩陶与考古学文化研究,二是彩陶演变与年代学研究,三是彩陶象征意义研究。苏秉琦先生的这些研究包括了彩陶研究最主要的几个层面,而且都有重要成果问世,对考古学文化研究和彩陶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以构建人地和谐关系为宗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最强音,而"环境考古"也成为其中的积极参与者。中国考古界高度重视"环境考古"工作,许多大学、考古院所及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参与其中。1990年,周昆叔、巩启明先生等发起召开了"中国环境考古学讨论会",后主编有《环境考古研究》辑刊,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当时提出:"环境考古之所以被提出,是社会与考古学科发展的需要,在自然与人的关系方面给以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