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战国迄秦,对湘黔地区的控制是以河道为轴心建立战略据点,继而逐渐向水道上源与山脉腹地渗透,武陵山脉分水岭导致乌江、沅水形成两大分离的政治空间,仅凭借长江沟通。通过重审古地图画工的意图可理解施政实情,故司马错绝无可能由乌江转酉水前往沅水流域所谓的楚黔中,建立在此行军道路基础上的楚黔中临沅说或沅陵说不能成立,而"更始水道"纯属郦道元主观造作的谬误。楚"黔中郡"治位于乌江彭水,公元前280年被司马错所占。楚在洞庭以南沅水及支流建有十五个邑点,主要在于扼守濮、越等族东出水道,重心位于沅陵。公元前277年江南十五邑曾被蜀守张若攻占,并连同司马错所占乌江组建临时大战区"黔中郡",然而次年十五邑便被楚夺回,由此导致秦楚史书产生不同的史学叙事,最终导致《史记》秦本纪与楚世家记载差异。直至公元前222年,王翦才清除沅水流域楚势力建立秦"洞庭郡",十五邑始转化为里耶简所见洞庭辖县,其目的仍在于防控武陵山脉腹地的敌对族群。  相似文献   

2.
秦苍梧、洞庭二郡刍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牍资料的公布 ,往往带来对战国秦汉史的全新认知。里耶秦简以确凿的证据 ,将前所未闻的秦洞庭郡展现给世人 ,就是其中一例。① 与洞庭郡的明晰记载不同 ,里耶秦简与先前发表的张家山汉简 ,隐含着秦苍梧郡的线索。这是又一个古书失载的秦郡。本文试勾稽相关记载 ,证明秦苍梧郡的存在 ,并进而推定苍梧、洞庭二郡的境域及其由来。一里耶秦简J1∶1 6∶5正面和J1∶1 6∶6正面 ,与我们的论题有关。这两份文书内容略同 ,以下只录J1 :1 6:5正面前面一段文字 :廿七年二月丙子朔庚寅 ,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史嘉、假卒史、属尉 :令曰 :“传送委…  相似文献   

3.
楚汉时期重要地名"青阳"的位置一直是未得确解的千年谜题。本文指出,秦汉时的青阳,指的是长沙郡(国)青阳县,治地位于今湖南湘阴北境青山岛上;史籍所谓"荆王献青阳以西",指的是前278年楚顷襄王通过楚秦会盟,把湘江以西以洞庭平原为主体的区域割给秦国;史籍所谓"越水长沙,还舟青阳"八字,意为越人水攻长沙(后),(北上)聚舟船于青阳。青阳位置谜题的解决,有利于楚国末年以至汉初洞庭平原自然面貌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广西文史》2007,(1):52-52
先秦时期,广西为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秦统一岭南,将郡县制推广到岭南地区,设桂林、南海、象三郡,是为“岭南三郡”。据考证,今广西含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及南海、长沙、黔中等郡一部,大致今广西北起兴安、南抵扶绥和右江一线,东起玉林、西抵河池一线属桂林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秦朝征服岭南之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置镡城、九嶷、番禺、南野、余干等五个镇戍区,史称"五岭之戍"。"五岭"实为五条"入岭之途",即汀梅循道、大庾岭道、骑田岭道、萌渚岭道、越城岭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庾、骑田、萌渚、都庞和越城等五座山岭。五个镇戍区各有自己的作战方向和防卫功能,它们之间是联动和协作的关系,共同维护着岭南的安全,对东南和西南地区也有一定的协防作用。"五岭之戍"是秦朝全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唐宋以来,"洞庭"一词的含义一直被解释为"洞府之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洞庭一名的语源很可能来自古百越民族语言,为红色平地之意;《尚书.禹贡》导江章中的"东陵"一名,很可能同样源于古越语,为"洞庭"的汉字异记。秦洞庭郡的治所应该在索县,也就是后来西汉武陵郡的治所,当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韩公渡镇城址村。刘宋以来,有学者指太湖为洞庭湖别名,当是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附会出来的说法。本文为正确认识上古时代湖南洞庭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认为约今湖南范围在秦代存在着长沙、黔中二郡,里耶秦简的出土,证实存在的是洞庭、苍梧二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并就洞庭郡与后世史家所持的长沙、黔中二郡的关系以及洞庭郡郡治所在,同陈伟先生、王焕林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8.
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传世古官印"南海司空"之性质和新出土南越国木简所见"南海"地名之性质的重新研究,对秦南海郡辖有南海县说进行了商榷,认为所谓传世秦官印"南海司空"估计是南越国官印的误断,南越国木简所见"南海"地名指的当是南越国的南海郡,也不能排除是指南海郡治(即南越国都番禺城)的可能性,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指的是南海县,有学者推测秦代与南越国时期一样也设有南海县,显然缺乏立论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里耶秦简所见的阳陵与迁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里耶秦简牍中有关阳陵、迁陵的文书记载与传世文献、考古发现相结合,考订这两个秦县的沿革与地望,并着重分析阳陵县的起源、地望和迁陵县的乡里结构等问题,指出:目前关于里耶简中阳陵地望的两种说法,均不能与传世文献完全吻合,我们认为此县既不属洞庭郡管辖,也不应在关中地区;由此提出另一假设:里耶秦简中阳陵县的前身即见于包山楚简之“阳陵”,为郑国故地,后属于楚,当在今河南许昌市西北。迁陵即今里耶古城,但非洞庭郡治所;迁陵县下辖乡,乡下辖里,与包山楚简所见县辖里的结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揭阳为粤东古邑,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新编《揭阳县志》记载: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兵攻取岭南之地,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并派兵戍守五岭。南海郡辖揭阳等六县。揭阳因揭岭得名。时揭阳地域广阔,包括今潮汕地区及兴梅、闽南一带。尔后揭阳历2000多年的沧海桑田,变化很大,但古时很多地名至今仍在沿用。挖掘揭阳地名蕴藏着的丰富历史文化,有助于文化大市建设,全面促进揭阳各项事业跨越发展。追本溯源,揭阳地名命名之由来,大概有以下类型:  相似文献   

11.
南阳丰泰墓地的时间跨度由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其文化内涵在器物形态、组合特征、墓葬结构等方面都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战国晚期,南阳地区政权更迭频繁,韩、楚、秦的文化势力也因此相继出现,共存发展,至战国末期形成了融三者于一体的新型仿铜陶礼器组合,并在秦汉时期迅速发展,成为主流的文明形态。与此同时,以双耳罐为代表的楚系地方文明不绝如缕,顽强生存。两者共同构成了秦汉文明的基础。这种新型仿铜陶礼器文明自身的发展变化,及其与楚系地方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印证了秦汉中央集权政治统治力的强弱变化,以及秦汉社会盛衰的历程。西汉晚期以后开始流行的模型明器,则昭示着新的丧葬观念、丧葬礼仪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术界所指的战国秦昭王长城,其实是战国秦、统一秦和西汉前期等三个时代前后相继,经过沿用、修缮、新建等各种形式建造后所存留下的长城;文献中屡见的汉"故塞"长城是西汉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新建而成的;战国秦长城的结构和体系不是我们习见的明长城模式,呈现出早期长城体系不完备的共同特征。究明布纹筒瓦的渊源及在秦地的传播过程,是判断长城时代属性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出土和传世文献所见的鄱君、鄱县与鄱阳县,本文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国在古番(鄱、潘)国故地曾封有鄱君,又曾设立鄱县;秦统一后在这一地区设立鄱阳县,并以楚国的鄱君为县令;反秦斗争兴起后,鄱君吴芮以该地区为中心,集合黥布等人和前来归附的越人共同反秦;西汉前期,汉仍设有鄱阳县,其地望迁徙至今江西鄱阳县东部一带。通过对鄱地的微观研究,论文勾勒出了战国至汉初基层地方行政体系的一种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出土文献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两则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史料,这为解决牛郎织女故事形成时间上限、传说早期形态、起源地等问题提供了线索。秦简《日书》出土于湖北云梦县战国末期秦墓中,因此战国末期应该是牵牛织女故事形成的时间上限,简文说明牵牛织女婚姻悲剧故事此时已经成型。睡虎地《日书》浓郁的楚文化特色为诸多起源说之一汉水说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襄樊余岗战国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96年,在襄樊市团山镇余岗村北发掘了32座墓葬,墓葬分三区:墓子地、岭子上、卞营。墓子地和岭子上墓区的30座墓均为土坑竖穴墓,卞营墓区的2座墓为砖室墓,大部分随葬器物为陶器。这批墓葬可分为五期:战国晚期、秦统一至秦汉之际、西汉早期、西汉中期、东汉晚期。余岗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襄北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墓葬的分期、年代、秦楚关系以及埋葬习俗、文化特征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战国楚、秦简公文书在人名记写上都表现出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包山楚简》公文书人名记写包括某地之人+姓名、某人之人+姓名、某官+姓名、某族+名、某人之子+名、某人之奴、某王之+名、某客+姓名、单称官职、单称封号诸种形式。不同的记名方式区分了个体,同时进行了社会分类。楚简公文人名记写有省略情形,包括省略属地信息、省略姓氏、案件审理者自署名的省略和无规律省略。楚简中还有提示人名的符号。楚简公文记名对多数人都记姓和名,秦简则多记名而不称姓,只在特殊情况下另外加姓作为补充。楚简人名记写习惯可能承自周人制度,与秦简相比,更有利于达到识别个体的目的,以及保证公文作为行政工具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记述了战国中晚期之际秦楚丹阳大战的情况,论证了丹阳的地望在丹淅会合处,进而认为,丹江口水库东岸的吉岗楚墓就是秦楚丹阳大战时楚国阵亡军士的墓地。  相似文献   

18.
楚国设置巴郡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中期,巴国除保有嘉陵江上游阆中一带外,其大部分国土被楚国陆续占领,包括涪江下游、渠江流域、泸州以东的长江流域、乌江流域。楚国对占领地区,采取了多种管理方式,如封巴人的首领为王侯,派"监"监管;封楚王宗族到一些地方,取代原方国部族首领;设置郡,作为地方最高军政单位。就行政区划而言,除将占领地区的东、南部分划归黔中、巫郡管理外,楚国还设立巴郡管理其余广大占领地区。楚国设置巴郡,早于秦国设置巴郡。  相似文献   

19.
古黔中即今湘西的沅水、澧水流域地区。约在宣王时,楚置黔中郡,郡治沅陵。在秦昭王三十年,秦取楚巫郡、黔中郡置秦黔中郡,郡治溆浦。面对国破家亡的局势,屈原于是年自沉汨罗。始皇二十五年,秦黔中郡被一分为三,至秦代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尤家庄战国墓地出土铜灯的铭文中“龙阳”是楚国地名,“邑子”,文献习见,在铭文中是墓主的同乡。秦墓中伴出楚漆器、楚铭文和秦铭文,这为墓葬之中多元文化共存提供了新颖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