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渤海国文化及经济生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至今,古渤海国历史、文化仍吸引着许多热心的中外专家、学者。古渤海国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旅游者追踪的目标。生长在渤海故土上的人们更是眷恋着这黑土地。东北亚的政治地图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的渤海国疆土己一分为三,出现在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的版图上。尽管渤海国的研究者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渤海国的一些主要问题上观点相左。尽管保存下来的有关渤海国的文献资料不多,但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对渤海的认识从书本文字的了解进而看到渤海留下的遗迹,这无疑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因为研究渤海历史仅仅依靠文献史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文献记载极其简略又零碎不全情况下,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就渤海国文化及经济生活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至今。古渤海国历史、文化仍吸引着许多热心的中外专家、学者。古渤海国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旅游者追踪的目标。生长在渤海故土上的人们更是眷恋着这黑土地。东北亚的政治地图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的渤海国疆土己一分为三,出现在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的版图上。尽管渤海国的研究者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渤海国的一些主要问题上观点相左。尽管保存下来的有关渤海国的文献资料不多,但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对渤海的认识从书本文字的了解进而看到渤海留下的遗迹,这无疑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因为研究渤海历史仅仅依靠文献史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文献记载极其简略又零碎不全情况下,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就渤海国文化及经济生活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处中原 ,历史悠久 ,文化荟萃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漫长的历史岁月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积淀 ,使之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地和“宝盆”。河南是中国考古的发祥地 ,河南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的缩影 ,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河南考古的贡献。因此 ,对河南考古发现的介绍和了解 ,就成为人们学习中华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2 0世纪河南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使我们对古代历史的认识 ,从传说和文献记载中…  相似文献   

4.
北大教授李零先生说,很多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是“揭老底战斗队”。其实,在“揭老底”这方面,考古的能量比文献记载还大,因为考古有时还可以“揭”文献记载的老底儿。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地区史前时期的重要发现是苏贝希文化,由于苏贝希文化所处的吐鲁番盆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大量不易保存的木质器物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从考古发现来看,苏贝希文化的木器品类齐全,加工工艺精湛,在吐鲁番史前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技艺由原始的掏、刮、削等加工方法发展到旋木技术,形成了渐进式的木材加工史。  相似文献   

6.
蜀酒文化源远流长,成都平原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古蜀酒具,四川汉代画像砖与画像石上的酿酒图,到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的考古发掘,结合古代文献中的有关记载,使我们对蜀酒文化的演进发展,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可知从古至今,成都地区就一直有着昌盛发达的酒事活动与酒业经营。  相似文献   

7.
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早期重要的考古发现,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该遗址发现了大量墓葬及保存相对完好的人骨,本文尝试从性别考古学的角度对该遗址中墓葬习俗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曾国是在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基本被考古工作所揭示出来的周代诸侯国。围绕曾国的考古发现从50年前的苏家垅,到5年前的叶家山,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经历了不同的热点和趋向。本文回顾了50年来曾国考古的重要发现及其意义,从曾国的国族性质等历史问题、曾国物质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景观问题、到曾国研究对于周与楚文化的理解问题等方面,总结与检讨了特别是最近5年来的研究,以展望未来曾国等诸侯国的考古研究。  相似文献   

9.
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周代农业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反映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周代的古都城址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环境观,还能看到城市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周代的厚葬风气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很多,使我们看到当时厚葬之风的盛行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考古发现不仅弥补了周代文献资料缺乏的不足,还能使我们更加客观和直观地认识周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藏族的酒具     
谈到藏族的酒,大家首先想到的必定是“羌”(chang),即青稞酒。对于酿酒史虽然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在西藏各考古遗址的出土酒具和关于饮酒的文献记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藏族的酿酒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中坝遗址的盐业考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坝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时代较早的井盐生产遗址。结合古代文献中有关古代巴人的记载,这些考古发现对提示和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盐业的起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综合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来看,镇江双井路遗址发现的南宋八座仓储遗迹,应该是转运司下属的转般仓,而转般仓与南宋淮东总领所及其所属的大军仓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考古发现的一座元代仓储遗迹,应该是在南宋转般仓旧址设置的大军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漆工艺的发祥地。据文献记载,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历史传说的尧舜时期。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制造和使用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比文献记载要早得多。到战国秦汉时期,出土漆器的地区、种类、数量远远超过前代,进入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东汉以后至魏晋南北朝,墓葬中漆器出土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考古遗址中炭化植物遗存的保存会受到包括炭化过程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植物考古统计分析中的误差。炭化模拟实验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对水稻和小麦进行模拟炭化,结合扫描电镜下比较炭化现代样品和考古遗址出土小麦、水稻的显微结构,发现模拟水稻遗存的炭化温度区间为180~210℃,模拟小麦遗存的炭化温度区间为215~315℃。小麦的炭化温度区间范围远远高于水稻,因此它在考古遗址中保存下来的几率可能要远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15.
钦州制陶与坭兴史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学会了制陶用陶。这是现代考古从新石器时代遗存得出的结论。钦州市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人类发展史和制陶用陶历史,可是现存的明嘉靖《钦州志》和清康熙、雍正、道光年间所编的几部《钦州志》,很难找到陶瓷制造的只言片语。民国时期编的《钦县县志》记载范围有了一个大的飞跃,有了一些考古发现的记载与推论,也对陶瓷业发展作了一些记述。新编的《钦州市志》承袭民国钦县志的记载,又较详细地记载了解放后钦州的陶瓷业发展,也记载了一些考古发现。然而,对钦州的陶瓷历史究竟有多长,没有…  相似文献   

16.
"古不墓祭"问题是学界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这一争端历时持久,且因近代以来大量考古材料的发现而更加尖锐。通过对"古不墓祭"问题的概念进行溯源,分析它的文本情境与社会环境,对其所表述的内容进行限定,再通过对文献与考古材料的爬梳,可以发现"古不墓祭"的争议存在于礼与俗两个层面。这场争议反映了传统的历史学研究与考古学研究之间的一些隔阂。考古材料的解读要根据大的社会背景,不能简单地用考古发现否定文献记载,亦不能拘泥于文献而无视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7.
三星堆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古蜀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有着丰富多彩的祭祀内容和祭祀形式。古代蜀人的祭祀对象,包括祭祀天神、祭祀祖先亡灵和各种自然神灵,也包括祭山祭天祭地祭日等等。虽然传世文献在这方面缺少详载,但从出土器物看,殷商时期青铜文明已经相当发达的古蜀国,不仅有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祭祀礼仪用品和和宗庙用器,而且反映出古蜀国在祭祀内容和祭祀形式上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8.
裴红善 《黑龙江史志》2009,(11):10-10,20
20世纪,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对渤海的认识从书本文字的了解进而看到渤海留下的遗迹,这无疑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因为研究渤海历史仅仅依靠文献史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文献记载极其简略又零碎不全情况,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9.
人类聪明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真是应该引以自豪的,且不说伟大的建筑艺术,精美的玉器,清纯的瓷器以及神秘的青铜器,就是一团泥巴捏出的泥人,敷上彩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翻开文献,尽可以举出不少有关泥塑的记录来。史记有“殷帝武乙为偶人谓之天神”,这里的“偶人”即泥塑。史料还记载说:“土素像实自战国始”,其实从考古记实内蒙古地区已发现五千年前的彩陶人物,这说明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彩塑。陕西秦陵兵马俑是当代重大发掘,其人其马皆为泥塑烧制加彩而成。汉以后,随着宗教的传入,于是“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保存下来的石窟、庙宇、陵墓所供奉  相似文献   

20.
我国陶瓷工艺,历史悠久,烧造地点遍及全国。但是从古籍文献中,很难找出有关广西地区烧造陶瓷的记载,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块空白。建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考古工作中发现古窑址多处,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