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介石晚年怕死怕到了极点。他对医生,就像乖小孩对父母一样听话;而毛泽东越到晚年越是固执,即使身体不适,也不愿意看医生,说他就是"不信邪"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号“无竞居士”。他在为官处世的几十年间,一直遵循着“三不争”原则,即: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之人争闲气。这三不争是一个很脱俗的境界。凡有志之士,贤达之人,决不会与庸俗之人计较那蝇头小利,也不会与那些“无足观”的无聊文人们争虚...  相似文献   

3.
宽容的力量     
曹湘翊 《神州》2013,(11):1
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残酷而威严的国王的故事。国王命令他的臣民必须这样称呼他,"哦,伟大而崇高的君主",因为他享受这样的称呼。但有天他得知,一位臣民拒绝以这种方式称呼他,于是他把这个执拗的人抓起来,问他为什么。"并非因为固执或是不尊敬您,只是因为我认为您并非如此。如果这样称呼您,我认为是不诚实的。"  相似文献   

4.
黄祖慧 《神州》2013,(24):84-84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分析: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位哲人说得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佳佳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幼儿,在班里什么活动也不参加,不做操、不上课、不自己吃饭、不穿衣服,高兴的时候他会冲你摆摆手、不高兴时他连看都不看你,而且他性格非常固执、倔脾气上来更是软硬不吃。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们相信作家胜过相信政府 加西亚·马尔克斯死了。在他笔下的马孔多,死去之人与当世之人可以相处同一空间,从此处想,他并没有离开,人们也并无过多悲伤,而是藉此忆起他的不朽声名与流芳后世的文字世界。北京朝阳公园的南湖西南角,一处僻静之地,小树林前,哥伦比亚驻华使馆2013年6月捐建的加西亚·马尔克斯铜像坐落于此。  相似文献   

6.
都说林志炫大器晚成、星途坎坷,也有人试图用他家庭的从商背景来证明他的固执和不易,但他本人仿佛与这一切无关,唱再难的歌,他的脸上都没有戏剧性表情,  相似文献   

7.
本文多方面分析了阿喀琉斯的文学人物形象。包含英勇,残暴,善良,固执,单纯,自私,荣誉感的多方面情感,有的甚至互相矛盾,但这正体现了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只是一位伟大的英雄。同时对阿克琉斯的人物分析对今后创造更饱满的人物形象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言行奇特的名教授刘文典黄延复前清华大学名教授刘文典先生一(1889-1958),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文史大师之一。他既是一位才高学广的"博雅之士",又是一位诗才自傲的"狷介"之人。有许多关于他的奇特故事。尽管有些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可能断定它们...  相似文献   

9.
原国民党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黄维,1975年最后一批被特赦,开始他新的生活。也许是他的个性所决定,他对人与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黄维其人其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生动地再现了晚年黄维固执率真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通州地处古幽燕地区,自古就有“慷慨悲歌士,侠肠义胆人”之说。明代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通州人马经纶,就是一位不趋利避害敢于伸张正义的侠肠义胆之人。他的一生坎坷,为人的品德和诸多义举,却表现出追寻真理的胆识和能容为大的胸怀。  相似文献   

11.
正抗日战争时期,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他给浙大确立的校训是"求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用终身来追求真理。而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对学校制度一副"死脑筋"的执行,由此而引发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故事。1949年2月7日,时任浙江省主席的陈仪找到竺可桢,介绍郁达夫之子郁飞到浙大借读。听明陈仪的来意后,竺可桢一脸微笑,以借读之人太多,婉拒了陈仪。竺可桢的不给面子,陈仪虽然不  相似文献   

12.
不疑     
张勇 《钟山风雨》2015,(1):63-64
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疑》的小文,倡导怀疑一切,进而探究事情的本来面目,不被权威吓倒,不被既有的结论迷惑。"疑"是一种胆略,也需要相当的勇气,"不疑"则需要更大的智识和深厚的学养,以及知人、察人、识人、信人的气度。宋太祖时,郭进的官职是西山巡检,有人密报说他暗地里和河东刘继元有交往,将来有可能造反,太祖听后大怒,认为他是诬害忠良之人,下令将他绑起来交给郭进,让郭进自己处置。郭进却没有杀他,对他说:"如果你能帮我攻占河东刘继元的一城一寨,  相似文献   

13.
苏台仁 《文史博览》2010,(10):25-26
邓小平因为固执,有时会背离毛泽东的意愿,失去毛泽东的信任。因此,邓小平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成为"三起三落"的人物,这就难怪长沙和韶山对他都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14.
陈光中 《纵横》2011,(9):54-61
纵观鲁迅并不漫长的一生,可谓颇多坎坷。那些最直接最沉重的挫折和打击,大都来自他的家人。祖父入狱、父亲早亡造成家道中落,母亲固执而盲目地给他套上了婚姻的枷锁,至亲至爱的兄弟却成为对他伤害最深的人……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心态和性格。  相似文献   

15.
古淮 《文史天地》2011,(10):61-64
"补天捧日无迹",以低调求全而成大功业,比之辞官甚至"尸谏",困难得多!在中国的历史名臣中,明正德朝的李东阳似乎属另类,他不像一些正直之士那样与奸佞不两立,而是走的曲线,一时颇遭非议,而最后却获得:虽李东阳违心与恶势周旋遭到非议,然正直之人却借助他的扶持,多得以保全的赞语。正德帝朱厚照是中国历史上罕有其匹  相似文献   

16.
一个平凡的山西矿工,挖了18年煤,却在2007年成了国际电影节上名副其实的影帝。他温和地对待别人的粗暴,迟钝却从容;坚定地对待认定的目标,固执也执著。他的表演没有任何雕琢痕迹,为世人描画出一段中国滋味十足的平凡人生。  相似文献   

17.
名家的遗嘱     
生老病死 ,死是人生旅途最后的终点站。古往今来 ,很多人在将至人生终点站的时候 ,把一些要紧的话和事情 ,用书面或口述的方式告诉他的家人朋友 ,这便是所谓遗嘱了。有道是 :“人至将死 ,其言也善。”遗嘱往往是将谢世之人对在世之人善意的告诫和要求 ,名家们也是如此呀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先生患病临终前 ,要儿子亲手做一笼馒头给他吃。他的儿子没有做过馒头 ,板桥让他跟厨师学做馒头。在厨师的指导下 ,他终于做成了一笼馒头 ,满心喜悦地将馒头送到板桥的病榻前 ,岂知板桥此时已命归西天。儿子在他的病榻上发现了父亲临终前写下的遗嘱 :“淌…  相似文献   

18.
汪朗 《名人传记》2020,(3):9-14
许多认识我们家老头儿汪曾祺的人,都说他人很随和,一块儿参加活动时很少跟人较劲,还经常抖点小机灵,逗得大家哈哈笑,和年轻作家的关系尤其好。其实,这个老头儿既有随和的一面,也有认死理儿的时候,认死理儿时甚至是相当固执的。在家里的地位不高老头儿在家里脾气挺好的,少有疾言厉色的时候。由于脾气好,他有时还难免受点儿欺负,被家里人呼来喝去的。老头儿地位不高的一个标志,就是全家人都管他叫“老头儿”。最初是妈妈叫,后来是我们兄妹叫,再后来他的孙女和外孙女也都跟着叫了起来。不管谁叫,他都乐呵呵地答应,好像这就是他的名字。倒是外人有些看不惯,比如我的丈母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曾居高位之人,李岚清不乏风趣和谦逊。2010年9月,他在河南安阳《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上讲话时,指着背后张贴的展览名称,说,“其实我既不是学艺术的,也不太懂艺术,用了‘艺术’二字我难以承受,也十分不安。我想,这个篆刻展改名字为李岚清‘另类’篆刻展可能更贴切、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0.
伍立杨 《文史天地》2006,(11):56-57
虽然读书未能,而李秀成本质是个书呆子。权位的金字塔下,众士熙熙,群雄攘攘,你争我夺,你死我活,对他来说,他的本质、他的先天所予,是学不来,而且也甚反感。洪天王生长的地方,古称蛮荒之域,南粤之间,古代固有文化的抵抗力薄弱。一个人的固执暴虐可以到如此极限,决不肯自己改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