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咸丰年间内乱迭起,币政不清,新疆各局效法内地赶铸大钱。迪化(乌鲁木齐)于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设宝迪铸钱局,仓促开铸当八、当十大钱。据庚福奏文记载:“当八钱重一钱六分,当十钱重二钱。”宝迪局铸当八钱是一种很特殊的体制,其原因是当地以钱八百文为银一两,钱八分为银一分,故因地制宜,铸当八大钱。有红铜、黄铜、青铜三种材质。这种当八钱和一种同时铸造的小形当十钱在大小形制上都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2.
曹昳 《中国钱币》2008,(1):30-34
一、甘肃造币史简介1.天水造币史简介民国九年(1920)二月,甘肃督军兼民政长张广建任命孔繁锦为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到任后,鉴于市场货币奇缺,以致贸易阻滞,又见各省铸造铜币获利甚丰,遂从津、沪购置造币机器在天水设造币厂铸造铜元。因铸当十铜元无利可获,于是仿造“四川铜币”制,将陇南范围内的制钱尽量搜刮起来,利用翻砂法铸造当百铜元(即天水沙板)。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因商民怨声四起,孔才废止沙版铜元,同时开铸“孔造五文”和“中华民国十文”两种机制铜元。这两种机制铜元在民间极少见到,显然并没有大量铸造流通过。市面上“孔造五文…  相似文献   

3.
古钱     
洪武通宝《明史·食贷志》:"(明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钱文楷书。背文纪重:一钱、二钱、三钱、五钱、一两;纪值:一、二、三、五、十;纪局:京、北平、鄂、浙、济、桂、福、豫、广。实测当十大钱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钱径2.45厘米,重3.4—3.6克。各局所铸大小轻重不一(图一)。  相似文献   

4.
李宪章 《新疆钱币》2001,(4):22-23,32
清代在迪化开局筹备铸钱始自咸丰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54年甲寅),考见赓福的奏摺“当地以钱八百文为一两,钱八文为一分,因地制宜,铸当八大钱”。边筹建,边鼓铸。正式铸钱应是咸丰五年(1855年巳卯)春末夏初。据赓福另一奏摺记载“当八钱重一钱六分,当十重二钱,每年可鼓铸当八大钱二千二百串,  相似文献   

5.
陈鸿志 《新疆钱币》2002,(1):60-61,F003
(一)笔者最近得一红钱,面文乾隆通宝,背满汉文叶尔羌,俗称厚版叶尔羌红钱。此钱原为钱友陈根发先生收藏,是本人以一枚特重型“战国半两”交换若干古钱之一。钱径25.8mm,穿6mm,厚2.2mm,重7.06g。此钱锈结斑驳,红铜材质,当属出土古钱无疑。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下旬.笔者收到陇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提供的李玉顺先生的《明代礼部尚书门克新籍贯祖姓考》一文,载陇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的《陇南文史资料》第三十六期。从“天水在线”网络得知.该文此前已发表于2008年10月25日《天水日报》“人文天水”版。  相似文献   

7.
《新疆钱币》1999年第4期载有胡桂珠先生的《新疆红钱减重与钱银比价》一文(以下简称《胡文》)。阅读之后认为红钱的减重与钱银的比价都应以当朝铸的钱与银比价才真实和确切。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1984年第四期宣森同志发表了一枚古钱异品,说此钱面拉丁文,并说是“按背面所示币值使用”的意思。经过我们反复研究,此钱背文当是典型的八思巴文无疑,此字共由四字组成,即,这四个字在元代用来拼读转写汉字中的“权、拳、观、鬈、卷(平声)、圈(上声)、倦、圈(去声)”诸字,标准写法是,按照钱币惯语及元代权钞钱例,应该属于汉字“权”。古钱币用语中,“权”字可以作“当”、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局在咸丰三年八月(公元1853年)遵旨开铸八成当十钱,二成当五十钱。当十钱枚重一钱五分(约合5.59g),当五十钱枚重二钱五分(约合9.23g)。第二年初规定六成铸当十,二成铸当五十,二成铸当百,这时的当五十钱改重四钱二分(约合15.66g),当百枚重六钱五分(约合24.24g)。直至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正月,决定回收当五十、当百大钱,然后改铸当十,并计划在五个月内全部改铸完毕。  相似文献   

10.
最近,洛川县博物馆从百益、土基两乡征集到三枚珍贵货币:“永昌通宝”“昭武通宝”和“利用通宝”。“永昌通宝”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1643年)建立大顺国时所铸造的。这枚铜币直径3.6厘米,孔径0.7厘米,廓沿宽0.5厘米,厚0.12厘米,重14克。“永昌通宝”四字楷书,钱背素面。(图一:上左)大顺国传世的钱币有平钱及当五型(或谓当十、或谓当百大钱)两种这枚“永昌通宝”为当五型。  相似文献   

11.
近见到《至大金陵志》卷七《田赋志》的如下一则记载 ,感到值得重视 ,谨录于此 :故老言 :所见 [会子 ]其法三变矣。初见会子十六界 ,上画宝瓶 ,盖其始贯当见钱百文。钱且难得 ,欲重之 ,行十七界 ,贯当钱柒拾柒文 ,谓之官省钱。后又减至柒拾贰文、柒拾文 ,以至伍拾贰文 ,则为十八界大小会子矣。十八界上画银定 ,其文曰贰伯文者为小会子 ,壹贯当钱伍拾贰文 ;曰壹贯文者为大会子 ,壹贯当钱贰伯陆拾文 ,壹当五也。最后行十九界关子 ,上画火珠 ,贯当大会子叁贯 ,类若此而不可详。应当指出 ,此段所述明言为“故老”所言 ,故不一定精确。“故老”言…  相似文献   

12.
宝苏局是江苏省铸钱局,始建于康熙六年(1667),为江苏省局.雍正八年(1730)七月改为宝苏局.局址在古城苏州.咸丰三年(1853)十二月开铸当十钱.咸丰四年(1854)二月正式铸造当十、当五十、当百大钱,并在苏北清江浦(淮阴),增设宗苏分局(淮安局)铸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五十、当百大钱,以及试铸当五百、当千大钱.①咸丰五年三月又设制当五、当十铁钱.咸丰十年(1860)四月,李秀成率领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苏州,②建立苏福省.宝苏局亦因而被迫停铸钱.  相似文献   

13.
笔曾撰《宝伊局铸币及北疆钱制考》一论及宝伊钱局及铸币,现再考相关问题。咸丰三年(1853年)宝伊局遵旨铸大钱,自1853年11月初6日起宝伊局回收制钱,按户部规定改铸当十大钱,枚重四钱四分,按八十枚(八百元)折银一两搭放兵饷。四年(1854年)正月十五日加铸当五十(枚重八钱),有红、黄铜两种。当百(枚重一两四钱)、当千(未见)、当五百,只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泉一枚近年出现多枚,真伪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4.
八思巴文“权”汉文楷书“贰拾伍文”铅钱(以下简称“铅钱”)是宣古愚先生遗物,现为其孙宣森同志珍藏。1960年,上海罗伯昭、沈子槎先生等举办寿钱会,上海钱币爱好者各人出品珍钱若干,编拓祝寿钱帖,出品者每人保存一册,留为纪念。宣森同志以此钱出  相似文献   

15.
从咸丰三年(1853年)以迄清末,清政府曾铸行大钱以供应市场、财政、军旅之需。所谓大钱是比重不足而面值较大的钱。清代前期制钱每文重一钱到一钱四分,一般维持一钱二分。咸丰三年政府“铸当十钱一种,文日咸丰重宝,重六钱,以制钱相辅而行(《光绪顺天府志》卷59)以后又增铸当五十钱,重一两八钱,当百钱重一两四钱,当五百钱,重一两六钱,当千钱,重二两。减重50%~98.5%”。铸行大钱,实际上是推行通货贬值的政策,它造成了清代后期的货币混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6.
王祥林 《民俗研究》2002,(3):199-200
今读山曼先生的“齐鲁乡语谭”《撅嘴骡子不值个驴钱》一文(载2001年10月30日《齐鲁晚报》),颇多收获和启发。但该文还存有一些缺憾,比如没有把为什么“不值个驴钱”说清楚。再者,以撅嘴骡子喻比“有点本事,自视其高”的人,也不确切。  相似文献   

17.
阿克苏铸钱局于光绪四年(1878年)九月十五日正式开铸。所铸为红钱一文小平钱。正面铸“乾隆通宝”,背面穿左满文、右维文“阿克苏”地名,未加“当五”、“当十”字样。光绪九年(1883年)铸局归阿克苏道署专办,规定“其鼓铸钱文以四成铸为‘乾隆通宝’,六成铸为‘光绪通宝’,阴面加‘当十’二字”。  相似文献   

18.
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辨郭若愚1992年第四期《中国钱币》发表张宏林《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一文,我读了之后,觉得此钱是一枚臆造伪钱,因陈说理由,和同志们共同商讨。一、此钱(指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以下同)面“咸丰通宝”隶书四字对读,其文字风格和“咸丰通宝”背满文宝福局的小平钱完全一样。“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小平钱一般径为2.5厘米,较此钱略小。但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有小平铁钱,也有铁母,钱径为2.7厘米,较此钱为大(图版见马批《历代古钱图说》2508枚)。今举铁母实物为例:(如图)面“咸丰通宝”隶书四字对读,背穿左右满文宝福。径2.72,面穿0.57,背穿0.72,厚0.21厘米,重8.8克。和此钱比较(见附表),两者文字风格和制造规格完全相同,铁母钱径较此钱略大。但铁母钱厚0.21厘米,重8.8克,而此钱厚0.31厘米,重8.2克,此钱较铁母钱厚三分之一却反而较母钱轻0.6克,这是不对的,可能该文报导的重量测得不够准确。二、此钱和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小平铁母线的文字风格及制作规格完全相同,而背文却为满汉文宝浙局,这是不可能的。宝浙局的咸丰钱有宝浙局的风格,其满汉文浙字的版式有当十、二十  相似文献   

19.
1986年,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本市工商银行工地一座唐墓中清理出一枚乾封泉宝鎏金钱。该钱圆形方穿,直径 25,穿 7,郭厚 1 2毫米,重 4 08克。钱文隶书,“乾”字作“”。在钱背与钱面四字对应处为四个阴刻“ ”纹 (图 1)。伴出还有一枚鎏金开元通宝。此钱背带月纹,元字左挑。尺寸与乾封钱相同,重 4 32克 (图 2)。   据《旧唐书·食货志》,乾封泉宝始铸于乾封元年 (666)五月,新钱一文当旧钱之十。后因新钱的发行导致“谷帛腾贵,商贾不行”。遂于第二年正月废止。前后不到八个月,因此传世极少,历来为钱币学家珍视。此次…  相似文献   

20.
邵义 《清史研究》2014,(2):136-141
<正>在清代,京钱是指人们行使制钱以一当二的一种特别方式。了解这种特别方式的最好方法是剖析一个具体的案例。晚清人杨葆光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华东—华北各地的剃头价格: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十五日:支剃钱四十文(引者按:作者在江苏溧阳);同年四月初六日:支剃钱五十文(引者按:在上海);同年五月初六日:支剃钱四百(引者按:在北京);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二十三日:支剃钱一百文(在通州);光绪三年(18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