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三彩是金代烧制的三彩瓷器,名称沿袭唐三彩而来,金人统治下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都均有烧造。三彩器本属于低温釉陶,唐代烧造出的"唐三彩"达到了这种烧造工艺的顶峰,而宋金三彩是在唐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胎所用的材料为瓷土,已属瓷器。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时山东地区战火纷飞,而位于山东淄博的博山大街窑瓷业却异常繁盛,其烧造的金三彩造型奇特、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俗语云:"博地有古瓷,深藏无人知。一旦出土后,光彩照人衣"。  相似文献   

2.
综论宋三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陶瓷史上,唐三彩是一枝盛开的奇葩,它以那斑斓绚丽的色泽和栩栩如生的造型,深得人们的赞誉和喜爱。然而,对于唐三彩的直接继承者——宋三彩,论及者却甚少,《中国陶瓷史》一书仅见寥寥数语。本文拟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材料,试对宋三彩作一综述,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一、宋三彩的发现与烧造年代在中国陶瓷史的研究_t,辽三彩已经成为专门术语,特指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而宋三彩一般指“宋、金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①。本文同意把与南宋并存的金代生产的三彩器划人宋三彩范畴。除国内一些博物…  相似文献   

3.
1976年在阿城市金上京故城征集到一件铜器 ,后被认定为金代腰牌。本文通过对金代文献记载的符牌考证 ,并从“铜牌”的形制、纹饰及刻款押记等特征来看 ,此器应是金代中期的一面小型龙纹铜镜。  相似文献   

4.
不同热释光法测定洛阳唐三彩年代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前剂量法和细粒混合矿物技术法共测定了11件洛阳唐代、民国与现代三彩样品的年代,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用前剂量法测定11件洛阳三彩样品年代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其中5件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都落在唐代年限范围内;5件烧制于1996年的仿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都在最近几十年范围内;一件民国仿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为距今114年.用细粒混合矿物技术法也测定了上述11件洛阳唐三彩样品的年代.其中5件洛阳唐代三彩样品中只有1件样品的测定年代结果落在唐代年限内;5件烧制于1996年的仿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都在最近二十年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一件民国仿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为距今882年,其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因此,选择合适的热释光方法测定洛阳唐三彩器物的年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二年二月,叶县水寨公社张侯庄大队社员侯舆轩在挖河时,挖出一件三彩、”枕,经冯先铭先生鉴定,为金代文物。枕高13.5、长30、宽13.3厘米。大体形状是:一婴儿侧身卧于一个长方形托板上,婴儿隐匿在一片荷叶之下,荷叶巧妙地塑为弧形枕面,从两端向中间倾斜,叶面脉络清晰可见,是刻划而成,刀法有力,线条流畅。婴儿头部微微抬起,头上前后分梳,左  相似文献   

6.
金代鱼纹镜     
<正>金代(1115~1234年)是由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有金一代的119年间,不仅推进了变边陲为内地、变蛮夷为华夏的历史进程,而且以其民族主体中那种广阔的容受性和锐意求新精神,几乎在各个文化艺术领域都为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书写了浓重而多彩的一笔,史家谓其“典章制度几及汉唐”。这里,仅以铜镜艺术一项,便可窥金代文化艺术所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两件宋三彩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济源县文物保管所收藏两件宋三彩枕。1976年7月,县城西北二十公里克井公社勋掌村小学的师生在镇安寺前翻土时,发现了这两件三彩枕(图一)。附近还发现一座陶窑遗址和一些三彩枕、琉璃瓦碎片。两件三彩枕胎质呈浅红色,坚硬细密。枕作长方形,用模制,器形规整。器表施绿、黄、褐红、黑、白诸色彩釉,以绿色为主,微显浓淡层次,釉面光亮。装饰采取刻划填  相似文献   

8.
延安宋金石窟数量多、艺术水平高、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北宋中晚期和金代早期石窟造像的典型代表,为构建整个北宋中晚期和金代早期石窟造像艺术体系提供了可能.同时,延安宋金石窟是在宋辽金夏及吐蕃等众多文化圈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佛教思想与艺术交流、宋夏及宋金战争、民族融合、丝路交通等问题提供了新材料.此文对延安宋金石窟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兼做评议,以期推动该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以其粗犷豪放、简约质朴的绘画之风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金代磁州窑多彩瓷器是磁州窑在宋末创烧“白地黑绘”装饰艺术的基础上创制的新的彩饰品种,品类丰富、题材多样。本文以峰峰磁州窑历史博物馆金代磁州窑多彩瓷器展中的金代磁州窑多彩瓷器展品为研究对象,来阐述对金代磁州窑多彩瓷器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山东是金代红绿彩瓷器发现较多的地区之一,但从目前发表的窑址考古资料来看,德州窑未发现确切的生产红绿彩瓷的窑址,且出土红绿彩瓷与磁州窑产品并无二致;淄博磁村窑出土红绿彩瓷片数量有限,且与该窑其他产品的胎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枣庄中陈郝窑在调查时发现的"白釉红花"器也未见于窑址正式发掘。因此,山东地区烧造红绿彩瓷的证据并不充分。仕女俑是淄博窑金三彩较为多见的造型之一,结合文献记载可知,大部分女俑所戴的倒U形冠饰可能就是流行于宋仁宗时期的"垂肩冠"。狮形器也是淄博窑金三彩中比较有特色的瓷器类别,其造型带有明显的佛教元素,除用作香炉外,可能还是寺庙或者家庭所用的供养之器,子口莲座狮形器上面可能有文殊菩萨等佛教人物像。  相似文献   

11.
马广彦 《收藏家》2008,(12):27-30
提起三彩器,人们往往想到唐三彩,因为它的出土量巨大,艺术价值高并且在国际古艺术品收藏界影响非凡。但三彩器并非终唐而止,它流传到五代以后的辽、宋时期,仍然是古陶瓷领域中的珍品。相比于宋三彩,契丹人统治地区制作的辽三彩更富有民族艺术特色。辽三彩同唐三彩、宋三彩一样,是 对当时生产的以红、黄、绿、白、蓝、棕等低温彩色装饰的陶器或瓷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2.
呼啸 《南方文物》2022,(2):285-290+2+301
<正>2012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一组三彩彩绘庭院模型(以下简称陕历博征集庭院),当时残损为200余片。经过多年拼对修复,复原为一套完整的庭院(封二:图一)。整套庭院共由24件组成,包括房屋12件,亭子2件,拱桥1件,以及其他杂器9件。这套三彩庭院制作精美,组合完整,结构清晰,为探讨唐代三彩庭院的时代、产地、布局等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赵丛苍 《文博》1989,(3):88-91
七十年代以来,陕西凤翔县境内陆续发现数宗唐三彩、陶俑等唐代文物,均出土于墓葬。现择要简报如下。一、三彩俑及三彩器 1978年4月,糜杆桥公社太相寺大队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唐墓,出土有各类三彩俑。据挖得者言,当时发现近二十件,有数件在挖掘过程中散失。现存15件。三彩武士俑 2件(凤总0433)。站于不规则形的椭圆形台上,两件形制及釉色相同,一俑头朝左,一俑头朝右,正好相对。头戴盔,圆目,高鼻。身穿铠甲,双臂张屈于胸侧,拳紧握,一臂朝前稍高。中心纵束甲带,腰带下垂短裙,裙沿平齐,下缚吊腿,足蹬尖头靴。甚威武。盔、脸部未施釉,盔红  相似文献   

14.
略论金代山西文人与地域文学的发展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金太祖到海陵王迁都之前(1115-1153),是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复苏期。二是海陵王迁都之后到章宗朝(1153-1209),是金代山西文学的发展期。三是从卫绍王到金亡(1209-1234),是金代山西文学的繁荣期。金代山西地域文学在金末迎来鼎盛局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原文化重心的北移;二是"壬辰北渡"时期山西士人的回归;三是金末山西文人的忠国意识与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伊春金山屯(大丰)横山出土文物的分析在金山屯横山这个地方,发现金代古墓群,这在目前已知的金代古墓中是独一无二的。1965年以来,在此地出现早年土灶、火烧石痕迹,拣集和出土唐、辽、金代铜钱、铁矛、铁镞、铁铧、铁锅、泥网坠、铁刀、兽骨等。比较重要的文物还有金环、玉如意、带柄铜镜。而更重要的又非常独特的则是金牌和石幢,这两件文物在其它地方(甚至包括金上京现阿城)金代出土文物中也未发现同类产品,非常独特,又十分耐人寻味。当地民间一直传说,这里是"金兀术墓"、"大可  相似文献   

16.
1979年7月,扬州博物馆在市西郊双桥村征集到一件唐代三彩小执壶(见图)。三彩执壶高10、足径3.6厘米。鸟形口,短流,束颈,双鸟尾状柄与口部连接,鼓腹,饼形足外撇。颈上端施桔黄色单色釉,腹部施黄、蓝、绿三色釉。腹下无釉处露白色化妆土,胎色白中泛红。这件三彩执壶无论从造型、色彩和施釉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黄渠头村配合基建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有明确纪年的金代墓葬,墓室保存完好,出土了8件器物,其中4块镇墓石较为特殊,为研究西安地区金代墓葬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平凉市博物馆馆藏一件铜镜,因镜缘刻有两处金代铭文,被定名为"金仿汉青白连弧铭带纹铜镜"。笔者通过对此件铜镜器形、纹饰、化学成分以及金代铭文刻记内容的考证及对比分析,认为该铜镜的铸造年代应为西汉,镜缘的铭文乃经金朝府级"录事司官"铜器检验后所刻记。  相似文献   

19.
才大泉 《黑龙江史志》2013,(11):296-297
<正>阿城是金国肇兴之地,初期定都金上京会宁府,道路交通以金上京会宁府为中心,开辟了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交通线。其通向中原和东北地区的驿道、民间道路、水路和漕运,是金代阿城早期的古道。一、金代驿道金代仿效宋朝驿制,在上京通往中原的道路上设置驿站,称为"寨""、铺"。  相似文献   

20.
马咏钟 《文博》2000,(2):36-36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户县大王镇卓西村村民在村北砖厂取土时,发现唐三彩残片和两件较完整的三彩镇墓俑。西安碑林博物馆闻讯即派员前往调查。可惜现场已被推土机完全破坏,只能从残留的土质可辨出此处原为一古墓葬。其墓葬型制、走向无从察考。现将几件三彩俑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