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代方志中对明季士大夫群体的记述受国家意志与纂修者个人情感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乾隆四十年开始的对明季殉节诸臣的旌谥活动,意味着这一群体在官方层面被广泛认可。另一方面,方志的纂修者对这一群体的认知程度、彰显意愿也直接决定对这一群体的记述程度。正是因为上述因素的存在,才使得光绪《盐城县志》对这一群体的书写相较于乾隆十二年所刊旧志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向。  相似文献   

2.
李沈阳 《沧桑》2014,(5):5-7
(光绪)《沾化县志》刻本行世后,稿本也在流传,并为世人传抄,出现了与刻本并行的手抄本。手抄本与刻本相比,在卷次安排、收录内容和措辞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刻本更符合修纂地方志的规范,但手抄本不仅保存了刻本未收录的许多篇章,而且可以弥补刻本阙页的内容,自有价值。一些地方志丛书工具书在著录该志时,往往对两者不加辨别,且忽视手抄本。  相似文献   

3.
首轮修志是在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下进行,饮食业、旅馆业、服务业等归属商业,当时县志所记出口商品是以收购为主,故将对外贸易归属商业设立《商业》编。第二轮修志,商业已分拆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各地志书国内贸易门类标题多样,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商业·服务业》《商贸服务业》,还有并列《国内贸易业》、《社会服务业》两编。中篇体的《萧山市志》根据国内贸易部《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规定》精神,参照各地第二轮县志和篇目,设置《国内贸易》和《对外和港澳台经济贸易》两编。《国内贸易》编包含商业、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居民服务业、市场交易中介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按照“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分类原则,依次设置《商业经济体制改革》《商业网点》《商品市场》《经济类型》《商品经营》《粮油经营》《住宿业、餐饮业》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章,谋篇体现了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汤原县志(1991-2005)》是新编《汤原县志》的续志,内容溯本探源、地情特色浓郁、时代风貌突现。体例科学规范,资料全面系统,价值取向多元,彰显的编纂特色可为续修志书借鉴。对其不足应加强学术探讨与研究。从整体上考察,《汤原县志(1991-2005)》是一部彰显汤原县情的资料性文献。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西部虎患考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末清初 ,我国西部地区自山西、陕西经四川到贵州、广西以及云南等省均发生过程度不等的虎患 ,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本文认为 ,虎患既与人类过分开垦山地导致自然环境恶化有关 ,又与当时战乱动荡导致社会极度破败有关。康熙中叶以后 ,西部地区虎患日渐减少 ,说明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征服了老虎 ,但也最终破坏了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6.
明末至清前期的"西学",有自身的核心关切、内在结构和话语系统。从当时的"西学"、"天学"、"性学"和"超性学"等概念的历史和内涵角度,来把握相关问题,能增进今人的理解。当时的西学,也存在助益近代性的因素和超越时空的文化蕴涵。前者主要表现为实证的"全球意识"的引入,随之而来的时空观念的变化,以及以演绎推理为主的逻辑方法的传导及其意义等方面;后者则可从当时创译并流传开来的大量新名词新概念的价值,或一些长期被遗忘的人文学科译著的内涵挖掘等方面,来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7.
晚清华北村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村”是乡村中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历史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依据方志等地方文献以及西方人士在华旅行的记述,探讨晚清时期(19世纪后半叶)华北地区,主要是直隶省村落的外部形态,认为:北方村落规模多为中小村落,百户以上大村不占多数;为安全需要,若干村落环筑土墙或设立“庄门”;为农事、生活及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很多村落在村内、村外掘井、立庙。本文还描述了村落的街巷、房舍结构和道路交通情况,并摹录了一些显示当时村落形态的村图。  相似文献   

8.
有关清代贪污的记述与研究在西方世界中并不鲜见.西方传教士和商人一踏上中国这块土地,与地方或中央政权相关机构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后,贪污的研究也便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董丛林 《史学月刊》2007,27(9):110-116
晚清时期的社会传闻,非常盛行并且内容复杂。从时间上看,高潮迭起又延绵不断;从空间上看,存在大范围、大规模的流布场。其承载形式,则呈多类多样性:口头传播为基本形态;书面形式有报刊新闻型、函牍型、书籍载传型、揭帖型、图示型等。内容上重现复杂性,除了题材方面的表现外,还典型地体现在世俗性内容与神异性内容的混合、叙事性内容与评价性内容的交融。  相似文献   

10.
清末和民国时期华侨在厦门的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华侨在厦门的投资是伴随着厦门近代城市的形成不断发展起来的。从1871-1949年的79年间,华侨在厦门及其附近的泉州、漳州等地的投资为1.28亿元人民币(建国初价格),约占同期华侨在福建投资的92%。华侨在厦门及其周边地区投资最多的是房地产业,约占总投资额的46%,其他投资领域依次为工业、商业、交通业、农矿业和金融业。华侨在厦门的投资符合当时厦门作为归侨、侨眷聚居的消费型城市的各种需求,对厦门现代城市规模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厦门近代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晚清民国,中国艺术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是西风吹拂下的艺术,是中西杂陈、新旧交并的艺术,西方艺术的写实主义被引入作为革新旧艺术的利器。20世纪中叶由于社会原因,中国艺术又从写实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处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关注社会,心系国家,把艺术革新跟社会革新、跟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内外交困",这一切也都是因为"内外交合"。  相似文献   

12.
戴叶君 《收藏家》2008,(2):86-88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骗购。鸦片战争以后,国势衰弱,一次又一次的战败和列强的入侵,致使中国文物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浩劫。列强在战乱中直接掠夺,外国团体或个人非法挖掘、盗窃,低价骗购并贩运文物数以百万计。第二种,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清末农会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末农会的兴起是在民族危机加深与农业生产衰微的社会背景下,由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以及“新政”的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对于各地农会的相继建立起到了前驱先行的作用。清末农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系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农事活动,同时也呈现出了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她是一种旨在农业改良、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4.
清前期"安南之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南之役”是清乾隆年间中、安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文章从“安南之役”发生的背景、“安南之役”前期进军顺利和后期失败的原因、“安南之役”的性质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安南之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认为“安南之役”是清朝为维护中、安宗藩关系发动的战争,并非清朝对安南的侵略,它也未从根本上影响以后中、安关系的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