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涪陵北崖(又作北岩)(图一)素有“江连北帝浮空下,山背青城出剑来”的美称,自古有名,今天已成为开发中的长江三峡的旅游热点①。其主体由十大景点构成,其中钧深堂(旧称普净院)、点易洞(又名注易洞百(图二)、云畏斋和四贤楼等,均与宋代理学名儒程颐和涪陵易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年)十一月,程颐因朝廷政治斗争被“送洛州编管”。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四川②。在两年多的滴居生活里,程撷住在北崖东侧的普净院。“北岩石壁有洞,宋程伊川注《易》于此”,人称“注易洞”“点易洞”③。经过一年多的静心抽绎.…  相似文献   

2.
位于咸丰县北的唐崖上司王城遗址,目前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土司王城遗址,是历史上,该城素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称。唐崖土司王城遗址,坐落在该县尖山区唐崖河畔的唐崖村。城址背依玄武、前望朱雀、左视青龙、右仰白虎4山,山体磅礴,缓缓向东南延伸。四周青山叠障,谷壑纵横,雾霭缠绕。奔腾的唐崖河由北而来,紧环城垣而南下,浩浩荡荡,一泄千里。民间传说,该河“流入川东而南下,又西流入境而北返,倒流3800里入长江”。唐崖土司世袭,罩姓,是鄂西南最早的土家旺族之一。据《咸丰县志》(1983年重印本…  相似文献   

3.
洛阳龙门西山北端现龙门石窟研究院所处的红石沟北崖中段近巅处一个小平台后部崖体上,开凿一小型窟龛群(图一)。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广告     
《旅游》1998,(9)
迷人的北京沟崖自然风景区沟崖自然风景区位于昌平县城西北10公里,历史上曾被人们称为“北武当山”,是道士的修炼圣地,也是避暑游览之处,以“沟崖八景”而闻名京城。这里山峦起伏,怪石林立,悬崖绝壁,层峦叠翠,林木繁茂,飞瀑流泉,径曲景移,古刹立于危岩峰顶,...  相似文献   

5.
崔惠萍 《丝绸之路》2012,(12):58-59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一处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文化遗存,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年雨水的冲刷浸蚀崖面岩体,造成崖壁渗水、漏水,对石窟文物造成严重危害。北石窟寺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石窟崖壁渗水;崖体裂隙与危岩、危石的治理;窟龛潮湿,酥碱等病害滋生;石窟文物风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6.
王豫 《华夏考古》2004,(4):63-76
分布于重庆龙河 (古代南宾河 )沿岸的丰都、石柱两县的崖棺葬 ,其墓葬形态主要是长方形横穴式。这种形制的崖棺葬 ,是来自于渝东南、黔东北、湘西、鄂西南地区的古代五溪蛮中的某支民族北迁至龙河流域后所留下的文化遗存 ,是中国境内行崖棺葬民族埋葬习俗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7.
莫高窟现在存洞492个,在位置分布上,各时代洞窟有相对集中的明显趋势。最早的一组北凉窟(第268窟、272、275窟)聚集在崖面中段,踞现今地表约十几米。(据考古材料证明,时代越早的,居地面越低。)这组窟视野开阔,阳光充足,是崖面的“黄金区域。”以后的北魏、西魏窟基本上是紧挨这组窟向南、北横向发展。北周、隋、唐时代也大至按此规律开凿洞窟。五代以后的洞窟主要集中于崖面下层及南、北两头。此外,由于崖面有限,有部分窟是“见缝插针”。因此,各时代洞窟交错分布,按时代编号检索不便,所以,各种编号皆按现存各窟分布位置,南北、上下方向为序编号。  相似文献   

8.
一、南汉两宋分海南为琼、崖、儋、万州 海南岛地理、地势是中高周低。中部是黎母山、五指山区。四周为沿海台地平原。气候南热北温,东雨西旱。东南西北四方生产环境不同。风俗亦异。南汉以后,即已能按海南岛四方区位分成琼、崖、儋、万四州。  相似文献   

9.
千佛崖(图一)位于“全国咽喉,嘉陵砥柱”的广元县城北五公里。即古石柜阁。《四川通志·山川志》引《清一统志》云:“千佛崖在县北十里,江东岸,石崖蜿蜒其形如门,上有千佛,唐时韦抗凿石为佛”。事实上,这里的佛教造像肇端于韦抗造像之前,早在南北朝时期千佛崖就开始造像了。史书之所以记载千佛崖造像为韦抗造佛,因为在大云洞外壁上还保存有唐刻的功德记:“剑南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行  相似文献   

10.
庄子洼窑庙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董志乡庄子洼村刘家咀自然村境内的东川沟边.西距蒲河水1公里,南距庆阳市北石窟寺4公里。窑庙遗址为座东面西的崖庄院,形制为典型的陇东窑洞,呈凹型;崖面高lO米,南北宽20米,东西长22米,总面积400多平方米。(见照1)  相似文献   

11.
由山西平遥古城往东南8公里,就是我的家乡——明清晋商故里西赵村,一个不大的村庄,地处平遥县东南丘陵区,全村仅530口人。旧时村民们主要集中居住在崖塬上,北临惠济河,背向宝塔山。东西两侧是深邃的飞沿沟和王温沟,南连通往东泉镇的大道。站在村北崖边眺望,可见惠济河中清水潺潺,溪流不断。河边几处不小的泉水一年四季不停地冒着,使河川两旁肥沃的土地常年受益,庄稼蔬菜年年丰收。挺立在村北头的三百年古槐树,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历史辉煌与沧桑。  相似文献   

12.
陕西礼泉朱马嘴商代遗址试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马嘴遗址位于陕西礼泉县北牌乡马家嘴村北,泾河南岸的黄土台塬顶部(图一、二),高出河床约百米,东西两侧有红石崖沟和孙家沟相夹,是一突出的塬头(关中居民习惯将突出的地形称嘴)。遗址分布遍及塬顶,在东西约6百、南北约5百米的范围内,地表普遍能见到商代的文化遗物。陶片、石器俯拾皆是,并能采到骨器及卜骨等。塬边及梯田的崖坎上,可见灰坑、房址、陶窑等遗迹。文化层堆积中部和东部较厚,向西渐趋稀薄。  相似文献   

13.
广元在四川盆地的北缘,北接秦岭,南扼剑阁,位于嘉陵江上游之滨,自古即为由秦入蜀的孔道,在军事和交能上都占有重要位置,现宝成铁路也经过这里。广元县城西北共有摩崖石窟雕刻三处,均沿着嘉陵江两岸断崖开凿,一处是城北约四公里嘉陵江两岸的千佛崖,一处是与千佛崖斜对东岸的皇泽寺,一处是东岸南段的五佛洞。皇泽寺在《文物》、《考古》上均作过较全面地介绍,五佛洞为宋刻,规模较小,作品也较一般,又经过严重地破坏,所剩石刻已不多。本文只就千佛崖作一概括介绍。广元千佛崖是四川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石窟群  相似文献   

14.
泰宁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闽西北,武夷山脉中段、福建母亲河闽江的源头,总面积达461平方公里,以丹霞地貌自然景观为主体,由东北向西南分布着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崖四个丹霞地貌区。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53,(Z1)
西千佛洞在敦煌縣城西七十里黨河主流冲刷的北崖上,那個地方也就是古代去陽關大道中間的一個休息站。從現在的敦煌城出西門向南行約五十里  相似文献   

16.
刘志佳  张飞虎 《中国地方志》2022,(5):97-106+127-128
下马崖古城,位于哈密向北翻越天山的东部交通要道上。其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便于瞭望,可控制水源长期驻守,兼可屯田,是天山北麓理想的军事要塞。下马崖系由蒙古语演化而来,“马崖”为“摩垓”“莫艾”音译,其地名使用大约经历了摩垓图、多都摩垓、下摩垓、下莫艾(爱)、下马崖的演变过程,而古城建置则与清王朝平定西域,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有关。至迟于雍正九年,清军防御准噶尔时在其地筑城驻守。乾隆二十一年,撤哈密等地卡汛,其地划归哈密回民为世业,其城亦废。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曾有南疆拜城百姓随玉素甫迁至下马崖定居,当地百姓至今仍俗称其地为“巴依”“拜”。  相似文献   

17.
北石窟寺的崖面上遗留有许多凹槽、柱眼和凿孔,这些凿痕大小不一,零乱地散布于窟龛之间,是历史上修建窟前木构建筑所留痕迹。本文根据这些遗迹对窟前建筑作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明史·地理志》对土家族地区的黔江、清江、氵娄水的部分记载存在一些问题。本人通过文献的比证分析 ,指出其谬误并予以校正。1 .黔江考释《明史》卷 4 3《地理志》重庆府黔江县下载“南有黔江 ,源出贵州思州府界 ,正流自涪陵江合大江 ,支流经此 ,下流为湖广施州卫之清江”。《明史》卷 4 4《地理志》施州卫唐崖长官司下载“南有黔水 ,即清江之上源”。通过文献考证 ,可知《明史》对黔江和黔水的记载是错误的。从文献记载来看 ,黔江即涪陵江 ,也就是现在的乌江。《宋诗钞》卷 4 6载“黔江自南来 ,胥会涪之东”。《大明一统志》卷 6 9载“…  相似文献   

19.
剑门天下雄     
剑门关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陲大剑山之中断处。北距广元53公里,南距剑阁县城30公里,是古蜀道及现今的川陕路必经之地。大剑山倚天如剑,峭壁连绵,横亘似城。山之中断处,两崖相对如门,故名“剑门”。三国蜀相诸葛亮为北伐中原,经剑门而六出祁山,他见此处壁高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故在此依崖垒石砌门,建关设尉,从此有了“剑门关”之称。加之剑门阴溪穷谷,万仞直下,莽崖峭壁,素有“天下雄关”之称。  相似文献   

20.
川北石窟札记——从广元到巴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9年9月到12月,笔者一行六人在四川北部先后考察了广元千佛崖、皇泽寺、观音岩,剑阁鹤鸣山、环梁子,巴中南龛、北龛、西龛、水宁寺,通江千佛崖、赵桥崖、鲁班石、佛日崖诸石窟。上述石窟,恰当古代中原北方通往四川的秦蜀走廊所经之途,即由长安经汉中(褒斜道)至广元、绵阳、成都一线(金牛道)及汉中至巴中、通江西达川东一线(米仓道)。70多年前,法国学者色伽兰调查四川汉代崖墓、汉阙和广元、巴中石窟时,曾发现绵阳东北4公里平阳阙上,有南梁大通三年(529年)补凿的佛像,并据此推断,古代还有一条从建康到四川,联系南朝与高昌、柔然的通路,即由建康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