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知  杜名 《旅游纵览》2008,(11):44-47
益鸟雕鸮,中国鸮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性情凶猛,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但食性很广,几乎包括所有能够捕到的兽类、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动物,诸如狐狸、豪猪、野猫类,甚至难以对付的苍鹰、鹗、游隼等猛禽等都可以成为雕鸮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雕鸮     
《西藏人文地理》2007,(1):16-16
雕鸮Bubo Bubo,别名猫头鹰,藏名“欧巴”,雕鸮体形大,眼线白,面颊浅棕,整个上体棕黄色,杂以棕,褐不等状色斑,后颈及背上部的杂斑较细,呈黑褐色纵纹,耳羽也为黑褐色,长达60毫米;  相似文献   

3.
郑珍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他的《巢经巢诗钞》被尊为"有清一代冠冕",历代"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胡先骕《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巢经巢诗的艺术风格颇引人注目,百多年来,论者提出过不少见解,其中陈衍的"生涩奥衍"说和陈夔龙的"奥衍渊懿"说,是清末民初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影响深远,以致有人把这当作巢经巢诗的基本风格.也有人注意到巢经巢诗风的另一些侧面.如吕廷辉(茗香)赠郑予尹诗中就提出"奇者境独辟,杜韩不能羁;亦有平易者,非独自傅师",把"奇"与"平  相似文献   

4.
虽然已是5月,辽宁东部山区夜晚的气温有时还会降到零摄氏度左右,给整夜在野外观察和拍摄雕鸮的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考验。在帐篷中,即使是穿着厚厚的羊皮裤,仍然会冻得难以忍受,我呼吸时排出来的水汽,在帐篷内壁凝结成大量的水珠,这些水珠慢慢地滑落,在帐篷底部形成了哗啦哗啦的积水。好在只要我睁着眼,几乎整夜都可以听到雕鸮发出的低沉的、梦呓般的鸣叫:“恨——呼——、恨——呼——”。那声音一会儿在近处的山坡上,一会儿又出现在近处的一棵枯树桩上,声音中传达出来的从容,令人感到夜晚就是它们的乐园。听着这种声音,再从安置在它们巢中的红外摄像头传来的幼鸟的一举一动,让我体味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享受着这种乐趣,我整夜都不会觉得寂寞。雕鸮是一种大型猛禽,属鸮形目鸱鸮科,体重在3公斤左右,身长可达70~90厘米,飞翔时翼展约2米,是我国鸮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它通体羽毛为黄褐色,人们与它相遇时,最难忘的是那一对金黄色的、犹如小手电筒似的大眼睛和一张圆圆的脸盘,那高高地竖立在头顶的耳簇羽,使它的头部看起来很像猫。在民间,这种鸟又被称作“恨狐”,显然是由它们的叫声而来。  相似文献   

5.
还是编编寓言吧!它的委婉总不至让一些人大动肝火。其实大动肝火是好的,只怕一些人看了不但不动肝火,反而还笑得出来,这样的麻木,就太可怕了。翠鸟搬巢自从上次搬巢丧子之后,翠鸟成了动物界的笑柄。当然,翠鸟不是天生的笨坯,“吃一堑,长一智”嘛。于是筑巢于高大的乔木之上,自认为高枕无忧了,殊不知,鸟算不如人算。起初人类伐尽乔木,翠鸟只有将巢搬到低矮的灌木之上。后来人类砍尽灌木,翠鸟只有将巢移到草丛中。最后人类割尽杂草,得其巢,煮其蛋,烹其子,留给翠鸟的又是一个悲剧,而不是一个笑柄。翠鸟委实无过,然而人类想吃他的子女了,又能怎么办呢?只要人类想吃,总要想方设法得到,不管你移不移巢。  相似文献   

6.
王永军 《华夏地理》2007,(3):148-165
圆圆的脸盘,弯钩似的尖嘴和一对金黄色的大眼睛,是雕鸮最为显著的特征,当它们栖于枝头或峭壁之上观察周边的情况时,总是机警地转动头部,目露凶光。别看这副尊容不怎么友善,甚至令人恐惧,却是老鼠的天敌,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郑珍《巢经巢诗钞》9卷为郑氏自选家刻本.此后十三年的诗作散佚,经多家搜求,刊刻为几个不同版本.赵恺汇辑几家刻本,去其重复,刊行《巢经巢逸诗》.此后《巢经巢全集》(贵州省政府刊印本)增收十几首逸诗.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郑珍巢经巢诗钞校注》(杨元桢著)、《巢经巢诗钞笺注》(白敦仁著),对郑氏逸诗有所增补.近年出版的《郑珍全集》(黄万机等点校)增逸词一阕.最近搜得郑珍诗稿抄本两种,从中发现以往未曾刊印的郑珍逸诗有22首之多.  相似文献   

8.
《文献》2014,(3)
<正>上海图书馆藏有一本《亚凤巢稿》,为道光、同治年间的抄本。该抄本无作者姓名。上海图书馆又藏有朱声希《亚凤巢试帖》,或许图书馆编目者以为亚凤巢主人是朱声希,故而将《亚凤巢稿》的著作权归为朱声希。查《秀水朱氏家谱》(国家图书馆藏),朱声希名下无《亚凤巢稿》。《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朱丕戭"室名项下有"菊塍"、"亚凤巢"、"藕花居"三项~①。《昭代名人尺牍小传》卷十四曰:"朱丕戭,字恺仲,  相似文献   

9.
张萍 《安徽史学》2021,(5):130-136
"桀奔南巢"是古史中经常提到的一段历史事件.近年来,安徽肥西地区陆续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为探讨这一事件的历史真相提供了新的材料,对于夏代有无的争议以及构建可信的夏史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文献与考古学研究的双重证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夏桀所奔之"南巢"即春秋之巢,其地望应在今肥西一带;巢重心东迁至巢湖沿岸应在春秋以后,改称居巢在战国中期前后.肥西地区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出土与"桀奔南巢"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是夏史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西藏人文地理》2013,(5):24-33
与兀鹫的邂逅 多巴湿地南面的山是直直而上的,有如一堵墙,我们便像壁虎一样缓缓跋涉其中,小颗粒的冰雹一直下个不停——要不是有近距离观察鹫巢的好奇驱使,我可能半路就会叫苦不堪,要知道当爬上顶峰时,当地的次旺作为我们的向导,也累得气喘吁吁——然而巢并不在顶峰,次旺示意让我们将头探出悬崖的另一侧,于是我战战兢兢地看到,在峰顶往下3米的极为险峻的所在,崖壁倾斜的走势形成一个内倾的凹槽,那里看上去并没有受到大风和冰雹的影响,显得温暖干燥,那便是鹫巢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的广大地域,栖息着红尾伯劳和黑卷尾。这两种鸟为争夺巢区打的不可开交,是一对“冤家”;但它们共同对付侵入巢区的猛禽,又是一对“伙伴”。在繁殖期间,鸟类有极强的领域观念。一旦占领巢区,不管是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池苇丛、一个树洞等,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旦有同种或其他鸟  相似文献   

12.
郑珍共有九百余首诗流传于世,收入《巢经巢诗集》中。从郑珍于咸丰二年(1852)自编《巢经巢诗钞》(家刻本九卷)问世以来,郑诗先后有陈氏花近楼本、黎氏五羊城刻本、清代学术丛书本、文通书局本、省府《全集》本等十余种版本在海内外流传。贵州人民出版社于1992年5月出版了杨元校注释、贵州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校订的《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鉴于专门研究郑珍古今体诗格律特点的论著较少。为此,笔者撰文对《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所收的906首古今体诗的格律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分类研究,从而窥探总结郑诗的语言艺术成就,同时也为全面系…  相似文献   

13.
谢应芳是生活于元明之际的著名文士,其别集《龟巢稿》在当时和后世均引起过极大反响。《龟巢稿》主要有清刻本两种及清抄本七种存世,可分为二十卷、十七卷本这两大版本系统。二十卷系统中,清谢兰生刻本、盛宣怀刻本均祖自明末清初季沧苇抄本;双鉴楼藏清抄本应是季抄本的变异本,与上述刻本在分卷和收录作品数量上略有出入。十七卷系统的清宋宾王家抄本、四库全书本等则皆只以抄本形式流传。不同版本系统不仅分卷差异显著,且篇目多寡亦判然有别。今对现存《龟巢稿》作版本志著录,并考辨内容异同。  相似文献   

14.
汪洋红帆 《神州》2012,(27):17+19-17,19
金雕堪称猛禽中的贵族,翼展可达两米多长,体长近1米,显得威风凛凛。它们头顶上的金褐色羽毛迎着阳光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犹如一顶高贵的王冠。如此巨大的体型和高贵的气质很难让人联想到它的生命历程中竟然也充满坎坷。第一次上巢今天是个令人兴奋的日子,因为我要攀上金鵰的巢给小鵰做测量。这是我组织金鵰调查项目后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我们的观测目标—G4巢的幼鵰。  相似文献   

15.
行政区划调整后,环巢湖旅游业发展迅速。其中,以巢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TPS理论为依据,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三个方面对巢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以后环湖地区旅游开发提供一些依据。2011年8月,安徽省进行了大幅行政区划调整,巢湖成了合肥的内湖,从而推动环湖旅游业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环湖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巢文化的地位日益凸显。目前,有关巢文化旅游的研究还不太多,仅合肥市人社局的许志鹏写过一  相似文献   

16.
巢编镈是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1995年在发掘江苏省邳州市九女墩遗址2号墩时出土的,一组6枚,铭文表明器主巢乃吴王的玄孙,是吴国的贵族①。巢编镈的出土,无疑为吴越青铜器研究又增添了一份有价值的资料,但由于铜器铭文的刻写存在着漏字、讹误现象,以至于在讨论器主的身份及所属国族时出现了多种意见,对于这些  相似文献   

17.
宋佳  陈寿安 《旅游纵览》2009,(11):70-71
<正>5月上旬,一个风和日丽的黄昏,沼泽地中的野生丹顶鹤孵出了自己的孩子。才出生的小丹顶鹤"披"着嫩黄色的外衣,模样很像小鸡,特别可爱。一般小丹顶鹤出壳几个小时以后,就能蹒跚地行走了。一两天后,它的父母就会放弃巢区,带着小鹤在它们的领地里漫游、取食。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关于原始社会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状况,在我国古代传说中,可以找到生动而丰富的记载。譬如《韩非子·五蠹》就记载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这里说的有巢氏“构木为巢”,通常被解释为在树上巢居。譬如《辞海》在注释“有巢氏”时就是这样说的:“传说中巢居的发明者。相传远古时代,他为了避免野兽侵袭,教民构木为巢,居住在树上,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巢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李倍 《南京史志》2014,(8):19-19
晚饭后,妈妈总爱与我出门散步。远处的天空,日头像一只倦鸟,穿过碎金云絮,向西回巢,黄昏薄薄地笼了下来。妈妈走在前面,我总是在她身后,不远不近的距离,若即若离。  相似文献   

20.
郑珍逸诗考     
郑珍自己编的《巢经巢诗钞》九卷,刻于咸丰2年(1852),录诗492首。此后十三年间的诗作,其子知同辑有诗稿二册。惜稿本在逆旅中被窃去。后经多方搜罗,先后刻印了几个版本不同的集子。光绪二十年(1894)高培谷刻印于四川资州,取名《巢经巢诗钞后集》,分四卷,录诗262首,是为“高本”。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