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孟津 《华夏地理》2007,(7):22-23
地球并不是只在今天经历着变暖,实际上,因为温室效应而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在地球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5500万年前古新世与始新世之交,地球气温在大约两三万年的时间里骤然升高了5℃~7℃,然后在几万年时间内恢复到了升温前的状况。这一事件是新生代最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热峰值期”。  相似文献   

3.
问:北京时间11月5日,印度首枚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发射升空。自从上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将探测器送往火星以来,已经有50余个探测器飞向火星,但成功率不到一半。人类为何探测火星?探测火星的意义何在?难度又在哪里?答:探测火星,最初源于人类对自身的危机感。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如今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日渐膨胀  相似文献   

4.
周蕊家 《神州》2013,(5):28-28
科学印证气候变暖的最好方法是研究指示生物。乍看标题,读者或许质疑,诗词名句与全球气候变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该标题的拟定有何意义呢?难道有些诗词名句能够从某些方面佐证古今对比全球气候变暖现实的参照呢?  相似文献   

5.
《华夏地理》2006,(10):18-18
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多了。最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态学家梅里特图雷茨基和同事对加拿大西部森林土壤和植被中的汞含量进行的调查表明,由于气候变暖而频繁发生的森林火灾正在使土壤释放封存于地表下的汞,其水平约是估计的15倍。  相似文献   

6.
大洋桥     
1920年1月23日.冰雪结成的巨壳把整个尼亚加拉瀑布盖了个严实。这个冰壳横跨美国和加拿大国境,将冰下奔腾的瀑布发出的咆哮裹藏其中。1922年4月的《国家地理》杂志曾刊登本图,当时的图片说明抱怨,从瀑布引走水流用于发电损害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如今,替代旧造的现代化水电站可生产826.5万千瓦的清洁电力。全球气候变暖并未令尼亚加拉瀑布横跨两国的“冰桥”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0,(2):25-27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是在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的今天,美景终有消失的一天,尤其越来越多的绝美景色有可能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旅游爱好者认为,既然我们无力拯救,那么不如让在消逝之前再看上一眼,至少会少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8.
高峰 《环球人物》2013,(26):80-81
41年前,斯通就参与了这个最雄心勃勃的星际探险计划日前,美国宇航局(简称NASA)宣布:"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进入到恒星系之间的星际空间。这使它成为人类第一个造访星际空间的使者。"旅行者1号"迄今已在太空飞行了36年,距离地球187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125倍。目睹着"旅行者1号"渐行渐远的身影,有一个人的感情最为复杂,他就是"旅行者"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爱德  相似文献   

9.
韩艳 《神州》2010,(3):79-79
2010年的初冬,京、晋、冀、豫的大地上均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凶猛”的暴雪天气。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入冬时间早。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出现明显雨雪天气。与此同时,10月中旬以来,与我国北方同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一些国家也提前进入了冬季,多次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部分地区打破最早下雪纪录。  相似文献   

10.
刘浩 《山茶》2009,(6):30-30
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这里雪山冰川众多,草原湿地丰美,湖泊星罗棋布.为三条大河提供了充沛的水源。然而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当地人类生产活动的增加.这里的冰山、雪山逐年萎缩。  相似文献   

11.
醉游雪乡     
刘鹏  紫云 《旅游纵览》2008,(3):26-28
<正>作为北方人,我对于雪并不陌生。打小就是在雪里头滚过来的嘛。记得小时候,嗖嗖的西北风把雪踅得一人多高,上面还有一层硬盖。我就在那上面打过滚的。后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冬天也不那么冷了,雪也好像是减少了许多。  相似文献   

12.
孔晓燕  张国航 《纵横》2014,(7):30-34
毛泽东在发展通信卫星的报告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100多年前,美国总统林肯遇刺的消息12天后才能传到伦敦;100多年后,卫星1秒钟便能将信息传遍地球。这是因为在离地球36000千米的赤道上空有一条地球静止轨道,只需发射三颗卫星,便可实现全球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