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飞燕  王林林 《文博》2008,(6):44-49
商周时期为我国祖先神崇拜最为发达时期,对祖先神的祭祀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甲骨文、金文资料并传世典籍综合分析,商、周祖先神崇拜,有着各自的特点:商代祖先神崇拜的特点是商王掌握着对祖先神的祭祀权,其祭祀是遍祀商王先祖;周代的祖先神崇拜是分层分级的.二者不同的根源在于宗法制的完善、健全与否.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1,(2):42-42
东汉张掖太守李恂,有威名。当时大将军窦宪屯兵武威,专权跋扈,送礼的大小官吏络绎不绝。李恂尽心奉公,刚正不阿,被窦宪上奏免官。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墓葬研究多集中于出土器物和葬制葬俗,对墓葬本身却有所忽略.以山东地区商周墓葬为例,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墓葬的长、宽比值以及墓口与墓底的比值,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特征;墓道的有无可能取决于棺椁下葬习俗和墓葬的规模,而与墓主人的身份等级没有必然联系;山东地区壁龛墓数量较少,其族属可能有别于同一墓地的其他墓葬;器物箱的使用是东夷人的传统,并于春秋时期影响到中原及其他地区;鲁南、鲁北地区墓向较杂,这可能源于两地居民族属的多元性,而鲁东、鲁东南两地则继承了早期东夷人的传统,皆以东向为主.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进入明社会,有了青铜化萌芽,除了在武鸣县马头乡的元龙坡发现过一批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出土过铸造铜器的砂石范和铜器之外,在广西境内其它许多地方也零星发现过一些相当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我们在研究早期明社会的时候,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现将商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作些简单的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材料渐多,我们将另行研究,不在此列。  相似文献   

5.
曹宇 《丝绸之路》2013,(22):16-18
商周时代,以其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著称,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有夔龙纹、鱼鳞纹、窃曲纹、蟠虺纹、环带纹等。这些纹饰都凝聚着特定的含义,在当时的宗教和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祖先、自然的认识。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青铜器图形往往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为我们理解商周历史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6.
商周时代的动物纹样,究竟取材自多少种动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水牛、虎等等动物之外,日本考古学家林巳奈夫先生通过与现代野生动物的比较,从中还发现了貘、四不像、扬子鳄、百步蛇、犀和野驴六种野生动物,这种观察,不仅便于我们了解商周时代工匠对自然的观察力,也有益于我们认识商周时代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国考古学家在过去二十年发现了更多的青铜器,动物纹样也更为丰富和多样,林巳奈夫的这篇旧文,仍旧可以启发读者去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周莎 《文物春秋》2013,(4):57-63
陆徵祥家族墓庐位于北京西城区百万庄大街,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西式为主.墓庐中的名人题刻在近代文物中独此一例,包括清末帝溥仪及民国时期的政界名流等,一方面反映了陆徼祥本人的政治身份及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书风及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及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已发现的商周时期府库建筑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此类建筑的结构特征及规律,即府库建筑往往为多座,整齐排列;形状均呈狭长方形,长宽比较大;屋顶为两面坡式;其内部空间的使用规划,纵向是分隔开的;门道不在东西两侧墙壁的正中央;府库建筑群往往自成一独立建筑区域;建筑周围的遗物相对较少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府库建筑在聚落中的位置,得出其大都位于城内西南角或接近于西南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滨城区发现的5处史前、商周时期遗址的调查资料,并初步探讨了殷商、西周初期聚落的性质以及与周围同时期遗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铜方尊是起源于商代晚期殷墟青铜文化的一种青铜酒礼器,最早出现于殷墟青铜器第一期,方形的设计与方鼎、方爵、方卣及陶方形圈足器、方尊形器有关,与圆形铜礼器相比,方形铜礼器的使用者等级更高,身份更尊贵。殷墟青铜器第三、四期,随着殷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往,以及商末周初的战争与民族大迁徙,铜方尊传播至周边地区,西周早期,出现新的器形与装饰风格,西周中期发展至顶峰,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1.
中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中华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先民对世界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的瓷器缘自商周时期的原始瓷,这一点,学术界似乎已达成共识。然而,关于中国原始瓷的起源问题目前还有争议,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试论重庆万州中坝子遗址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州中坝子遗址是三峡地区一处以商周时期化为主的重要遗存。经过近年来的发掘,清理出商周时期的灰坑、墓葬、水田等多处遗迹现象,同时获得一大批陶、石、骨、铜器等遗物。根据陶器组合及型式变化和地层关系,本将中坝子遗址商周时期化遗存分为二期四段。通过对比,其年代与鄂西地区的中堡岛三期类型、川西地区的三星堆二期化大致相当。另外,因中坝子遗址位于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对该遗址的研究也为探索早期巴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榕江中下游地区商周时期遗存的调查简报,就流域内典型遗址及其出土遗物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并简要分析其性质、年代。  相似文献   

14.
商周礼乐制度是一种从王到各级奴隶主贵族的金字塔式结构体系,属于商周社会的统治阶层,而且通常以血缘和宗法关系联结在一起。到西周时期,宗法政治体系实行天子、卿、大夫、士和庶人的等级制度。不同的等级有着不同的礼乐制度,礼乐器组合也不同,礼乐器既要适应等级制度体现的社会关系,其组合又要反映礼乐制度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5.
林森 《史学集刊》2014,(1):105-112
晚商及西周时期手工业者的组织模式是家族式的,其家族长拥有较高的地位。这个时期的"百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手工业生产家族,二是代指百官。东周以降,手工业者的家族组织逐渐变得松散,工师成为新的领袖,这个时期文献中的"百工"多用来泛指手工业者。  相似文献   

16.
杜娟 《丝绸之路》2015,(2):21-22
青铜礼器与玉礼器在商周时期的政治生活中都有突出表现,二者既从不同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同时又主次分明、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政治。一直以来,学者似乎更为重视青铜礼器的政治作用和文明标志,而把出现更早、地位更高、与使用者关系更密切的玉礼器放在了次要位置。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强调玉礼器在商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文明标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佳 《文史天地》2008,(7):54-55
李斯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有大功于秦,却遭五刑(编者注:中国古代五种刑罚。商周时期指墨刑、鼼刑、剕刑、宫刑、大辟;隋唐至清代指笞刑、杖刑、徒刑、死刑。)而死,夷灭三族。但李斯这一形象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只能使人觉得可叹、可悲、可憎。  相似文献   

18.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熔铸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河南博物院策划推出的“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展通过展示商周时期礼的内涵、礼的传播与被普遍接受、礼的自我革新等内容,体现礼乐文明的历史价值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进一步揭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西周时期关中地区主要有周人和殷遗民两个大的群体,可以从墓葬特征上明显区分。这一分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周时期周人对殷遗民的安置策略。先周时期传统的周人聚落中,似乎只有周原和丰镐被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殷遗民,说明这两地在先周时期的特殊地位。其余的殷遗民被安置在新建的聚落中,这些聚落往往位于传统周人聚落区以外,大部分位于关中东部地区,或许还有一定形式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白鸿森 《史学月刊》2002,(11):116-118
商王祖乙为盘庚迁殷前之七代王,迁都于邢,即今邢台。商都迁殷后,这里成为商朝封国邢国的所在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殷商末年,邢地为纣之三公之一,其地位显赫,为殷都的肘腋之地。周人灭商,周公庶子受封于邢,邢国是北方的一个诸侯大国,邢地北可抵御戎人(即商代羌人的后裔),南可作镇抚殷遗民的军事重镇。同时又是中原化与夷蛮化交汇的重要走廊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