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离开四川绵阳老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去结交各地名流,希望得到引荐,实现政治抱负。李白远游虽饱览了大好河山,写出许多传世名篇,却没能圆入仕之梦,  相似文献   

2.
自宋代罗愿《新安志》出,李白是否到过黄山,就成为历史上一件“积案”。近年,随着黄山对外开放和宣传,尤其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进行,“积案”一变而为“急案”。但近年出版的一些书刊,如《李白在安徽》、《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古代  相似文献   

3.
李白与秦淮     
李白与秦淮文/濮小南图/周黎明南京民间盛传诗仙李白因酒醉而跳入秦淮河捉月而死,船家因此而订下了不许在船头喝酒的船规。安徽也有人说李白是在当涂青山下河捉月而死;更有的人则说李白是因害腐肋病而在族叔李阳冰家里去世。孰是孰非,史书早有定说,但李白与秦淮有着...  相似文献   

4.
李白人生起点在四川,终点在安徽。作为一个四川人,我与安徽也有很深的情缘——我最后的学业是在安徽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大江南北,却常称自己为“楚人”,辽阔的荆楚大地曾与天性洒脱奔放的李白结下深厚的羁绊。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来到今湖北安陆,与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为夫妻,隐居白兆山桃花岩,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十年漫游生活。安陆十年,李白创作了大量经典诗文作品,确立了“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安陆成为李白的温馨家园、创作沃土。  相似文献   

6.
吴若峰 《旅游》2005,(5):50-57
每次游历泾县--安徽这座美丽的山城,总会给我留下些许美好的回忆,但是深刻印在脑海里的却是发生在泾县的一文一武两件事,一是李白在桃花潭,再是新四军在云岭。李白和汪伦的友情千古传唱,新四军和泾县人民的鱼水情百世流芳。  相似文献   

7.
《旅游纵览》2011,(10):51-51
<正>无论是野外探险的户外爱好者,还是闲暇时远游的都市影友,对于器材的展望往往是不尽相同的。持久的耐用性,稳定的性能,轻量化的设计,在体积上则会期待有这样一只便于携带的三脚架,收拢后可以变成平板便于携带。行者系列平板式三脚架是百诺一款极具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西域梦郭德茂众所周知,李白生于西域。然而他毕竟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返归蜀地,所以李白与西域的联系更多的在于精神方面,在于形成他豪放倜傥性格的某种根源上。在李白的感情世界和艺术领地中,西域,始终是一片瑰丽奇异的风景胜地,是一个美妙的传奇的梦想,是...  相似文献   

9.
读唐诗札记     
考李白《赠汪伦》中汪伦其人李白《赠汪伦》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李白游安徽泾县时赠汪伦之作。前二句写李白乘舟欲发,汪伦特来路歌相送。据《资治通鉴·唐纪》注:“踏歌者,连手而歌,踏地以为节。”则乃汪伦率众人送行也。下二句以本地风光之桃花潭水比汪伦之深情,极为亲切动人,宜其传诵千载。  相似文献   

10.
安徽皖南地区历代地方志书都记载了盛唐诗人李白在宣城、当涂、南陵、秋浦等地的游历与创作。其中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  相似文献   

11.
李白是奇人。若与他的朋友杜甫、高适、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相比,其思想、作风与人生道路均有很大的差异。他为什么这样特殊?学术界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试图解开李白之谜。我则试图从化背景的不同上说明李白的特点。为此我除了从中国固有的儒、道、法、纵横等不同学派的影响上进行剖析外,还从李白先世居住地区的地域化着眼,说明李白与突厥化的关系;从蜀地区域化着眼,说明他与南蛮化的关系。今从李白先世与早年居住地区的民族化背景着眼,考察李白与羌族化的关系,藉以说明李白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与人生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青山有幸埋诗骨──访当涂青山李白墓文/郑新明(马鞍山市)图/周黎明从南京出发,南行百余里,就到安徽古城当涂县,在县城东南7.5公里处有座风景幽美的青山,周围环绕着姑溪河与青山河,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墓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李白(701-762年),唐代...  相似文献   

13.
安徽桃花源     
《旅游》2005,(6)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第一次去安徽,是在1997年夏天。在西递,当我拿起相机要拍一条老巷时,镜头里突然出现一个老太,拍完照后,老太伸出手,“一元钱”。当时惊愕不已。之后好多年,旅行在继续,却一直没再去徽州。这次做安徽专辑,又开始沉迷于关于安徽的风景、人和事。“十里查村九里烟”、“李白踏歌桃花潭”、“坑口的祠堂,湖村的门楼”,还有宏村那三栋老宅旅馆以及老宅主人和来来往往天南地北的旅人……开始明白,看景,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风景的心。  相似文献   

14.
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在安史乱中因从永王磷事被流放夜郎。但,李白是否到达了夜郎贬所,是人们长期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关系到对李白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研究,在对文学史和贵州古代史的研究上,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李白于流放途中遇赦而返的是宋人曾巩,其后诸如宋代薛仲邕,明代杨慎、清代王琦、郑珍、莫友芝等都沿曾说,以后学者,也多从此说。然而明清以降,有些人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李白不仅到了夜郎贬所,而且还在夜郎住了较长时期。持此种观点的主要是明清时代一些贵州的和曾到过贵州的学者,如张澍、黎庶昌等。周春元先生的《李白流放夜郎考》(以下简称《周考》)(《贵阳师院学报》1981年2期)也认为“李白到达了夜郎贬所,大概是没有疑问的”。对这一意见,我不敢苟同,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资商榷。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他以“自然为宗”,诗风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美称。李白是一个尊道信佛之人,但也是一个渴望从政而有所作为的人,所以在他身上体现的是多种思想的杂糅。  相似文献   

16.
胡可先 《古籍研究》2002,(2):124-125
中国古代学家的研究,以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最为热门。李白作为最伟大的学家之一,对当时和后代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20世纪对于李白的学术研究,盛况空前。就大的方面说,一方面表现在李白诗的整理与注释,硕果累累,佳作迭出;再一方面表现在李白思想的研究,思路开阔,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个中的复杂性;第三方面表现在诗歌艺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李白虽有入仕之心,但他的本质却只是个纯粹的诗人。于是,他在求官路上的坎坷也就不可避免了。"诗仙"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晚唐诗人杜荀鹤在《经谢公青山吊李翰林》给予了李白极高的评价,称他为"千古一诗人"。他与杜甫齐名,有千余首作品流传于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  相似文献   

18.
曾过日月山     
1985年暑假,我们一行数人曾远游青海湖,路经日月山。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而朝左拐,时而向右弯。越野车在青藏公路上疾驰。迎面而来的是卡车,卡车,没完没了的卡车。车号牌上以“26”开头的,显然是青  相似文献   

19.
汤华泉 《古籍研究》2000,(2):105-112
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李白家世考证的章颇多,出现了一些新说,其中以张书城先生的章较为引人注意。张先生在一九八四年的唐代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及李白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上,提交了《李白先世之谜》的论,认为李白不是凉武昭王李嵩的九世孙,而是西汉李陵、北周李贤、杨隋李穆  相似文献   

20.
程俊 《神州》2012,(2):1-1
千古诗仙唯李白,李白是中国诗坛上旷古绝今的伟大诗人,遗作九百多首,诸体皆备。在其诸作中,当数乐府诗成就最大,可以说,李白全部诗作的精华都集中于乐府诗中,驱驰造化、咳吐天然、壮浪纵恣、豪放飘逸,李白的乐府诗朴实而又奢华,通俗却又典雅,既自然飘逸又瑰丽雄奇,可谓随手拈来皆为经典,本文将再此简要论述一下李白乐府诗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