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5月26日,是父亲戴安澜将军率中国远征军的先锋部队二00师入缅句,在与日军作战中殉难的60周年,我们怀着敬仰而沉痛的心情纪念他、怀念他。 中国军队与关英盟军联手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与盟军的第一次重要的联合行动。父亲率领的二00师在缅甸进行的同古保卫战、棠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抗击日本侵略50周年。50年前,中国政府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组织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与英美盟军并肩作战,为争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由于盟国各自间战略目标、政治目的和军事手段不尽一致,在中印缅战场的合作过程中亦产生了诸多的分歧与矛盾。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加以初步的探索,说明中英美盟国间合作与矛盾起因结果及其对中印缅战局的影响,敬请史学界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3.
王楚英 《百年潮》2006,(11):32-38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重庆闻讯,即决定派兵入缅甸作战.同时,罗斯福应蒋介石之请,派史迪威来中国,任中国战区盟军统帅蒋介石的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2年3月11日,史迪威受蒋介石之命到缅甸指挥作战.蒋介石电令驻缅参谋团团长林蔚和远征军代长官杜聿明服从史迪威的指挥.这一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任命亚历山大指挥在缅甸的英军作战.  相似文献   

4.
援助缅甸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与驻缅英军组成中英联军共同防御滇缅路,由于英军“弃缅保印”战略失误和盟军内部不协调,被侵缅日军击溃,以惨败告终。中国远征军3个军10万人在撤退途中共有3万余人饿死病死在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远征军赴缅援英、抗击日军五十周年。我是远征军一名幸存的老兵,1942年在缅甸任史迪威的联络参谋和警卫队长,经历了1942年的缅甸保卫战。为使中国远征军十万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缅战史诗不致湮没,以慰忠魂,爰就记忆所及,追述点滴往事,聊资拾遗补缺。一中英联盟与远征军入缅的经过1941年底,侵泰日军正向泰缅边境推进,强敌压境,缅甸防务仍甚空虚,缅甸英军总司令马克里特和远东总司令布鲁克——波帕姆决定请中国派兵援缅,经伦敦首肯后,即由邓尼斯于10日晚向蒋介石提出,蒋欣然同意。于11日令陈纳德派空军志愿队第三队赴仰光参战,  相似文献   

6.
王楚英 《百年潮》2009,(2):62-66
1942年初,为支援盟军对日作战,保卫滇缅路,应英国的邀请,中国派出远征军紧急入缅参战.同年4月,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到缅甸战场视察,并作军事部署.当时我是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参与了这次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7.
《华夏人文地理》2001,(3):16-17,20
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航空志愿队第一和第二中队回到昆明,只留下第三中队在缅甸孤军作战。蒋介石要求他们配合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向日本的地面部队低空扫射。由于没有轰炸机掩护,第三中队损失惨重。随着远征军的失利,缅甸沦陷,第三中队也从仰光撤退,于1942年4月2日来到了中缅边界上一个叫的雷允的地方,那里是战时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所在地。  相似文献   

8.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东南亚发起进攻,并于1942年初入侵缅甸,对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形成威胁。中国方面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组远征军,于1942年3月入缅对日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同年9月,参谋部汇集各方资料,撰写了《缅甸战斗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报告书》,提交蒋介石,对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作了系统地回顾与分析。该篇史料选自该报告书第五章,详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1942年3月,中国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球战略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因应盟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战略需要,依照《联合国家宣言》的主旨,受英、美两国的敦请,毅然派出劲旅,入缅援英抗日,保卫盟军亚洲战场的北翼战略据点缅甸的安全。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的10万勇士,在杜聿明将军指挥下,同侵缅的日军第十五军,展开了一场争夺战,谱写了一章中华健儿远征异域、迭摧强敌的壮丽诗篇。其中有戴安澜的第二○○师、廖耀湘的二十二师、余韶的第九十六师和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值得一提的还有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志愿队450人中,只有30多名军校17期学生…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属第六十六军建制,以下简称新三十八师)在缅甸创造的闻名于世的仁安羌(Yenangyaung)大捷,到今年4月19日是60周年。我是亲身经历过仁安羌大捷的老兵,当时担任指挥入缅中国远征军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的联络参  相似文献   

11.
史迪威,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官。他竭力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但却因不了解蒋介石的本性,在缅甸战场上几乎成了被愚弄的“大傻瓜”,处境非常尴尬,险些毙命于缅甸莽林之中。  相似文献   

12.
70年前,中国政府为响应盟国在滇缅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略方针,同时也为保卫我国西南大后方,在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挑选10万精锐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浩浩荡荡进入缅甸后,为了抗击侵略者而英勇奋战,打出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救援战"等辉煌战果。然而,由于中英美三国之间本身的同盟并不牢固,加上英国殖民者担心中国染指其殖民地而消极作战,导致原本处于优势的盟军被日军各个击破,第一次入缅作战遭受缅北大溃败,数万中国军人长眠于异国他乡,而滇西重镇腾冲、龙陵、松山也被长驱直入的日军所占。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抗日战争的西线战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中国抗日战争的西线战场曾景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向东南亚地区进犯。1942年2月,中国派远征军入缅,帮助英军抵抗日军进攻。缅甸保卫战失败后,日军乘势攻入我国滇西,被中国军队拒止于怒江之西,形成相持局面。后来驻印远征军和驻滇远征军从缅北滇西发动反...  相似文献   

14.
王伯惠 《炎黄春秋》2005,(10):56-6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十余万人入缅协防失利,部队退入印度后又在印度补送兵员,组成驻印军新一新六两个军5个师,在英、美盟军配合下反攻缅甸,节节胜利,解放缅甸北疆土14万平方公里,并在新组建的滇西远征军协同作战下新建并打通中印公路1736公里,新建中印油管2960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入侵缅甸,根据英国的请求和《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春入缅作战。由于英国“保印弃缅”的策略失误,英军节节败退,导致英缅军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7000余人在仁安羌油田被日军包围,断粮缺水,处于绝境。缅甸英军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支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荡击日寇,从进入缅甸算起,这场异域抗日杀敌的战争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方面投入总兵力达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终获"惨胜"。1945年9月7日,孙立人将军率领从缅甸凯旋的中国驻印军新一军进入广州,接受侵华日军第23军投降。驻印军新一军在广州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支中国远征军远赴异国他乡缅甸荡击日军,从这支部队进入缅甸算起,这场中国军队异域抗日杀敌的残酷战争历时3年零3个月,中国方面投入总兵力达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这支英勇的中国远征军用无数鲜血和生命,赢得"惨胜",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又添加了光辉一页,同时它也书  相似文献   

18.
《缅甸荡寇志》作者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亦实 《文史春秋》2005,(12):48-49
近些年来,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作战的作品多了起来,有纪实文学,也有小说,颇为引人注目。然而,许多作品的作者没有经历过那场严酷的战争,他们的作品中,谬误之处时有所见,这似乎也是难免的。在我国,最早以纪实作品反映这场战争的是孙克刚。他于1946年出版的《缅甸荡寇志》一书,可说是相当真实地描述了中国远征军在印缅战场与日寇作战的经过,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揭示了日本侵略军凶残野蛮却又相当虚弱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9.
日本投降后,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中重新被英帝国统治的国家之一。1945年10月9日,盟军在东南亚统帅部的缅甸军政府为战争结束把全部政权移交给英国缅甸总督多尔曼·史密斯。同年11月隶属于总督史密斯的殖民机构——行政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缅甸:盟军和日本争夺的焦点史迪威3月4日抵达重庆之时,仰光的战事已接近尾声,英国人打算放弃仰光,向西北撤退(事实很快证明,这次撤退与一次大溃败别无二致)。中国军队则整装待发,正要开进缅甸去阻击日军的进攻。史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