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平 《江淮文史》2006,(5):153-168
公元740年,唐朝置婺源县,属歙州;766年,置祁门县、归德县;770年,废归德县,歙州领黟县、祁门、婺源、休宁、歙县、绩溪六县——文史界常说的徽州“一府六邑",其格局实于此时即已奠立,此后就大抵稳定。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婺源等六县共属一州府,长达1000多年。婺源  相似文献   

2.
卞利 《文献》2002,(4):225-233
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地的徽州山区,历史文化底蕴极为丰厚,这里不仅保存下来的文书文献资料汗牛充栋,浩若烟海,而且散存于徽州一府六县(即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绩溪、黟县和祁门县)城乡各地的碑刻资料极其丰富.这些碑刻文字所反映的徽州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领域的内容十分广泛,是徽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过去从未引起过徽学研究者的注意,有些碑刻因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还正在受到不断的毁坏.因而,开展对包括碑刻在内的徽州文化遗存的调查与研究,不仅有为徽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的作用,而且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抢救徽州文化遗产的意义.于是,本着抢救和积累徽州文化遗存文字资料的目的,我们对徽州碑刻资料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徽菜探源     
徽菜与徽文化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这一文化产生之时,即涵盖了徽州六县和浙江的建德、淳安、桐庐等区域及其周边.历史上,这些区域在春秋战国时同属吴越楚地,后在秦汉的会稽郡(后析出鄣郡)、汉的丹阳郡(后析出新都郡)、晋的新安郡时亦皆同治一地,都属于新安文化圈,而徽文化即发端于新安文化圈.自隋时设歙州,才将浙地析出分治,但此后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文化进一步融合,新安文化的"朋友圈"也在此时扩大了.宋设徽州府,行政区域的徽州和文化区域的徽州开始并行,而徽地与浙地这一传统地理区域的徽州至今仍地缘相通、人文相亲、礼俗相似、居民相徙、饮食相同.作为徽文化代表之一——徽菜,在地理区域上也包含于这一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徽商主要指明清时期来自徽州府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新安郡)的商人。六县之中,又以歙县和休宁县的商人最为出名。徽商活跃于宋代,鼎盛于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的300多年内,与潮商、晋商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商帮”。其中,在鼎盛时期,歙县岑山渡盐商程氏家族迁居到江苏涟水并在涟水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周晓光教授的新著《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不久前已经付梓(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研究》)。该书共计30余万字,第一次从空间和地理的角度系统梳理了12—18世纪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分别从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等方面进行论述。笔者研读之后,深感这是一部视角新颖、论证有力、创见迭出的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研究的力作。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视角新颖。《研究》以12—18世纪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为考察…  相似文献   

6.
正一、婺源地区祠堂概况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古徽州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婺源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及多样的历史遗存,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古村落遗存较多,是徽文化、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地。目前,婺源有中国传统村落2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村5座。村落中,古建筑遗存丰富,其中祠堂尤其突出,不但遗存数量多,而且建设时跨长,是研究婺源古村落及古建筑的较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徽州文书与徽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徽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新学科 ,根本原因是大量徽州文书的发现 ;没有徽州文书 ,就不可能出现徽学。徽州文书现存约 2 0万件 ,内容涉及徽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启发性、连续性、具体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徽州文书的学术价值被发现 ,才出现了以徽州文书研究为中心、综合研究社会实态、探寻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学科———徽学。徽学研究将给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明清史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李艳红 《收藏家》2013,(6):79-84
徽州木雕是指明清时期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民间雕刻工艺,与石雕、砖雕并称"徽州三雕",制作工艺一直流传至今。其时采用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在梁陀、撑拱、雀替、窗扇、栏杆等上雕刻精美的山水、花鸟、历史人物、戏剧典故等,可谓"物必饰图,图必有意"。本文主要选取安徽博物院馆藏徽州木雕的部分精品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卞利 《安徽史学》2005,20(5):126-127
以徽州整体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在最近二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原安徽省副省长卢家丰负责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文化研究>,经过数十位专家的辛勤努力,又于新近圆满完成并出版了最终研究成果20卷本的<徽州文化全书>(以下简称<全书>).这部总字数达600万字的系列研究成果的出版问世,可以说是徽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谱牒编撰,先有官修地方名门总谱,后有私撰各姓族志家乘。明刊程尚宽《新安名族志》,虽辑录的是徽州一府六县各世族源流及聚落分布,但其编撰却是由私人自发完成的,因其成书方式较有特点,故在中国谱牒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自然也是研究徽州宗族社会历史的珍贵文献。然而,按国内藏书著录和已有成说,仅是出于徽州地区,且专以网罗一府或一县之世  相似文献   

11.
明清徽州水旱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方志、家谱为主要资料,参考正史、档案中的相关记载,对明清以来徽州地区的水旱灾害资料系统收罗,借鉴历史灾害的等级量化方法,根据徽州区域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等级划分标准,对明清以来徽州六县水旱灾害进行了分级量化的尝试,既而对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该区域历史时期的水旱特点,并从地理微地貌的角度进行了原因探讨。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化作为一门地域文化,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一门显学。1994年、1995年、1998年先后召开了三次国际性的徽学研讨会,与会学者遍及欧、亚、美各国,并且愈来愈引起世人的瞩目。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性著述,资料非常丰富。徽学研究依赖于资料,而地方志可以说就是徽学研究的资料库。  相似文献   

13.
李艳红 《收藏家》2014,(4):24-26
<正>"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它将古徽州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魂牵梦绕、遐想无限。徽州汉时称为新安郡,唐代称歙州,直至宋徽宗宣和三年始改名"徽州"。至于缘何改名,清弘历《徽州府志》记载:"或云:徽,美也,故以为名。"古徽州一府六县所辖区域大体包括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和江西省的婺源县。明清时期徽商势力逐渐兴起,他们返乡后为煊赫地位、光宗耀祖,大兴土木,《歙县志》载:"商人致富后,重返故里,修祠堂、建  相似文献   

14.
<正>徽商是明清时期徽州府所属六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商人组成的商帮集团。徽商在明初崛起,明中叶到清中叶发展到鼎盛阶段,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徽商之所以能够成为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的大商帮,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网络文本挖掘的方法分析马蜂窝和携程旅行网的10800条游客短评,通过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对黄山市5个典型旅游地的游客徽州历史文化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感知评价的词频数最高,"古村落"感知形象突出;游客对徽州历史文化认知评价正面情绪显著;"门票"和游客负面情绪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6.
徐彬 《安徽史学》2007,(4):126-12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徽州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渐成区域文化研究之显学,一批学者致力于徽学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以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为主要内容的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因其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备受学界关注,有不少重要研究著述问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徽学学术讨论会述评陈柯云1993年10月下旬,在安徽黄山市召开了全国徽学学术讨论会暨徽学研究与黄山建设关系研究会。与会代表59名,提交论文约50篇,所讨论的问题涉及面广,也较为深入。以下问题是与会同志的关注所在。一、徽州学或微州文化的研究对象、特...  相似文献   

18.
罗愿编撰的《新安志》之所以成为宋代志书的代表作,除了体例完备、结构严谨、资料丰富外,与其丰富的修志思想是紧密相关的。罗愿的修志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关心人民疾苦;二是重视区域地理和行政区划的研究,将徽州从春秋时期到北宋的地理与行政区划演变情况梳理得很清楚;三是重视区域文化的研究,充分反映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徽州的传播情况和徽州丰富的本土文化;四是重视地方历史人物的研究,全书共记各类人物500多个,在如何写入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罗愿的修志思想值得重视,他在修志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当代修志工作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98、1999年,徽学研究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98年国际徽学研讨会”召开之后,一些专门的徽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一些大规模的徽学研究计划相继启动,徽学研究的国内外交流也日益扩大。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徽学研究的发展。一、徽学研究机构的建立。1999年4月18日,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成立。这个研究中心是安徽大学为了适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徽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在原来隶属于安徽大学历史系的“徽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该中心为跨系科实体性研究机构,下设徽州文献研究室、徽州社会与文化研究室、徽商研究室、黄山经济…  相似文献   

20.
戴震故里行     
清代乾嘉时期在徽州出现的戴震是伟大的思想家和著名学者.作为戴震故里的一名文博工作者,我在为纪念戴震逝世210周年摄制《戴震》专题片的过程中,对戴震故里的文化遗迹作过全面调查,范围所及为原徽州府六县(歙县、绩溪、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现将调查所得公诸问好,请予教正.一 戴震诞生之地隆阜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曰:“先生讳震,字东原”,“世居休宁隆阜”,“先生以雍正元年十二月已巳(1724年1月19日)生邑里之居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