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方依恋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但热带海岛型目的地情境下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及其形成机理未被系统考察。选取海南岛的重游型及同质偏好型旅游者的网络游记为文本分析资料,基于扎根理论构建旅游者地方依恋整合模型。结果表明:①地方心理认知、地方情感象征、地方依恋倾向是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构成地方依恋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概念模型;②由心理归因的内部响应路径与个体影响因素的外部调节路径构成的“响应—调节”系统机制是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形成机理。具体来看,地方心理认知、地方情感象征、地方依恋倾向三个心理归因的响应顺序,构成了类比学习机制、刺激反应机制和符号消费机制三种典型层级。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从怀旧情感出发,以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以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34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游客怀旧情感并未对其环境责任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②游客怀旧情感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怀旧情感→地方依恋→环境责任行为”和“怀旧情感→感知价值→地方依恋→环境责任行为”两条间接路径实现;③感知价值在怀旧情感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不存在单独中介效应。研究对历史文化型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有益探讨,并为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卫生环境提供了有意义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方依恋一直是国外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地方依恋三维结构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环境心理学为研究视角,以地方依恋的三维结构释义、三维情境整合及三维形成机制分析为研究主线,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国外地方依恋文献的总结一方面能丰富国内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扩宽相应的研究范围。通过本文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多维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5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访谈,探讨了他们在大巴扎这个社会微环境中的活动、地方依恋的形成及这种微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的意义。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大巴扎的依恋表现在功能性和情感性两个方面;通过在大巴扎从事的活动,大学生产生了归属感等积极情感,增加了对本民族的认同;大巴扎作为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微环境,对大学生的作用是以地方依恋为中介的,并表现在有效地管理情绪、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和更好地适应环境上。本研究的启示是,地方依恋应该作为城市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应该保留其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5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访谈,探讨了他们在大巴扎这个社会微环境中的活动、地方依恋的形成及这种微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的意义。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大巴扎的依恋表现在功能性和情感性两个方面;通过在大巴扎从事的活动,大学生产生了归属感等积极情感,增加了对本民族的认同;大巴扎作为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微环境,对大学生的作用是以地方依恋为中介的,并表现在有效地管理情绪、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和更好地适应环境上。本研究的启示是,地方依恋应该作为城市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应该保留其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6.
唐文跃 《人文地理》2011,26(3):51-55
人对特定地方的情感依恋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现象。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南屏三个古村落为案例对居民的地方依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古村落居民与其所居住的村落之间存在一定的情感依恋关系,地方依恋是古村落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人地关系现象;②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构成,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恋主要来源于对古村落的情感性依恋,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性依恋要大于功能性依恋;③时间是居民地方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居民地方依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其中,地方依赖主要受居民从古村落旅游发展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大小的影响,而地方认同主要受居民在古村落中生活居住时间的影响。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研究对古村落的保护与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向  温晓珊 《人文地理》2012,27(6):103-109
本文使用VEP方法采集了40个样本共92张图片,通过样本对每一张图片的意义阐释所形成的质性数据研究了旅游地地方依恋的组成要素。研究表明旅游地地方依恋从纵向可分为精神性依恋和功能性依恋,从横向可分为环境景观维度、休闲维度、人际社交维度和设施服务维度等四个要素维度,并构建了二维八象限的地方依恋结构质性模型。研究还发现功能性依恋的形成主要基于地方的空间要素;长期的体验积累形成功能性依恋,进而转化为习惯;习惯是精神性依恋产生的必要条件;特殊事件则促进产生精神性依恋。  相似文献   

8.
熊帼  张敏  姚磊  汪侠 《人文地理》2013,28(5):31
大学城生活主体大学生与之是否存在积极的关系,对大学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地方依恋理论,对南京仙林大学城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大学生地方依恋维度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加以验证和修正,发现大学生的地方依恋具有地方认同、功能依赖和情感依赖三个维度特征,地方依恋进一步有助于地方根植性形成。其中,大学生的功能依赖对地方依恋作用为负。总体上,仙林大学生的地方依恋处于由地方认同到地方依赖的过渡阶段。本研究为近年来中国涌现的大学城建设热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评判视角。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原住民的支持和配合,旅游规划中必须考虑到原住民的态度.认可还是否定,或者介于两者之间,不同的态度形成背后隐含的作用机制是相关研究的重点.本文梳理了国外关于原住民对旅游态度的研究,主要有3个关注点:第一,动态变化是原住民对旅游业态度的基本特征;第二,历史、文化和成员社区归属感是影响原住民态度的重要因素;第三,成本-收益分析是决定原住民态度的关键.基于如上相关研究结果,本文对我国的旅游规划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方依恋是个体与特定地方之间形成的情感关联.本文从旅游体验的视角,以青年游客为例,通过图片对地方依恋的有形展示和游客对图片背后独特故事和意义的讲述,分析了游客的地方依恋元素的构成,探讨地方依恋强度的递进演变以及特征.研究表明:(1)游客地方依恋元素包括背景元素和符号元素两类,背景元素体现地方氛围情境,符号元素凸显象征意义;(2)游客的地方依恋存在强度差异,由低到高依次为基于工具性依附的地方依赖、基于情感性依附的地方认同和基于精神性依附的根情结;(3)根情结的形成既源于游客多次对旅游地的深度涉入,在时间序列上由最初的地方依赖,到地方认同,再演变形成根情结,也可能源于游客出游前的信息积累和媒介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少数民族,回族社区的地方性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严重挑战。论文以"地方依恋"为理论模型,以开封东大寺回族社区为典型案例,对城市回族社区的"地方性"进行深入解读。研究发现,由于围寺而居和强烈的回族认同感,城市回族社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受居住时间、文化程度、年龄大小和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地方依恋较深的地方主要在"寺市并存"或距离寺市都近的街道,内部空间上存在不同的宗教知识传承模式。这为丰富社区地理尺度的地方依恋理论和揭示回族社区人地关系机制提供了重要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广州荔枝湾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荔枝湾涌1940年代以来地方发展变迁与居民地方感的关系,进而挖掘居民地方感变化机制。研究发现:荔枝湾涌居民的地方感主要受生态环境、建筑与配套服务、集体记忆、活动类型、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起主导性作用;积极地方感主要来源于集体记忆的保留与延续;消极地方感主要来源于破旧的居住环境及落后的配套服务;此外,文章提出内向型地方感和外向型地方感的概念,认为随着城市发展,在地方发展变迁过程中,地方感由内向型地方感转变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相结合的地方感。两种地方感相互作用,互相调节,更有利于地方稳定、开放、包容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感指人与地方的情感关联,是地理学特别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关键概念。快速城镇化使得“地方”剧变,地方感也变得复杂多样,多元主体的地方感形成机制值得探讨。本文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东大街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将不同主体的地方感归纳为三类:根植型、创造型和关怀型。老年原住民形成了根植型地方感,其重点在血缘联结、归属感、身份认同;沿街商户生成了创造型地方感,主要涉及美学、经验与私人空间等;虽从地方抽离但仍与地方保持着积极情感纽带的“乡邻”们则形成了关怀型地方感,主要涉及关注、社会互动、熟悉等。借助案例剖析和质性研究方法,本文对地方感多元类型和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理解地方感的多态性和分异性。  相似文献   

14.
邱慧  周强  赵宁曦  程菻 《人文地理》2012,27(6):151-157
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地人地关系突出的影响反映在旅游者与居民地方感差异上。本文以黄山市屯溪老街为研究区域,从地方认知、地方依恋感、地方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对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行为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认知层面,旅游者更看重旅游地与己之间的互动,而居民则更关注"自我"、"环境";在地方依恋感层面,旅游者要比居民更具地方依恋感;在地方行为意向层面,均以赞成保护为主,但在旅游地的"现代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性。综上分析建议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继续挖掘老街特色传统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习俗,向旅游者展现老街的整体魅力;并授予老街居民以更多的权力和灵活性,提高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老县城为案例地,以地震受灾群体老县城居民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挖掘灾后遗址唤起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空间,通过认知地图和GIS空间分析对比遗址官方记忆空间、居民集体认知-情感空间、行为空间的差异,揭示现实空间与居民集体记忆空间互动影响机制。灾后日常记忆、灾难记忆夹杂在一起,产生怀旧、创伤等情感,构成居民复杂的集体记忆。尽管具体空间引发的情感以负面为主,但居民对老县城整体还是充满了积极的地方依恋和认同。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城市化成为汤口镇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基于社会学视野考察黄山市汤口镇旅游城市化发展特征并探讨其机制。发现伴随旅游业发展,汤口镇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以旅游业占主导的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居民收入主要来自于旅游业,居民就业主要向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集中;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邻里关系呈现城市社区特点,居民的经营理念、教育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思想观念发生很大转变,显现出城市居民的特点;居民的社会角色向现代企业家转变;汤口镇城镇性质和职能也由农业社区向旅游社区演变。而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资源禀赋、政府的推动以及居民的积极参与等是汤口镇旅游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曲颖  曹李梅  杨琦 《人文地理》2020,35(4):154-160
针对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要素缺乏挖掘、维度互动机理尚未厘清等不足,本研究创新地将社会网络分析和扎根理论结合使用,基于旅游者生成内容挖掘旅游目的地依恋概念、维度及其维度互动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旅游目的地依恋是旅游者为寻求自我一致性或差异性,通过对目的地的认知情感性构建而产生的“炙热”情感,可拓展为由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情感、地方好奇、地方印刻、地方象征的六维结构,遵循“动机性卷入→认知性投入→情感性忠守”的逻辑进路;②地方依赖维度与其他维度的直接交互影响作用明显并具有较强的中介桥梁作用。最后,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residents’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place attachment on their word-of-mouth (WOM) behavior in two cities: Sydney, Australia and Shanghai, China. A six-dimensional construct of place attachment is proposed based upon a detailed literature review: four attitudinal dimensions (place identity, place dependence, affective attachment, social bonding) and two interactional dimensions (place memory, place expectation) are proposed to reflect different aspects of a resident's attachment to a place. To test the dimensionality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structs, a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691 residents in the two targeted cities (361 from Sydney and 330 from Shanghai), an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strument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finding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tatistically support the dimensionality of place attachment proposed, and reveal that, in general, interactional dimensions of place attachment have an effect on WOM behavio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OM behavior of residents of the two cities i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attitudinal dimensions of place attachment: Shanghai resident's place identity and social bonding predict one-to-one WOM, while Sydney residents’ affective attachment to Sydney influences their one-to-one WOM behavior. This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resident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different tourism destinations, as well as important input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estination branding and C2C tourism communication in these two cities.  相似文献   

19.
孔翔  陈丹 《人文地理》2016,31(4):26-32
我国的城郊开发区普遍缺乏地方特色,在招商引资中易陷入低水平恶性竞争的困境,急需通过增强地方性来促进开发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地调研,本文初步探讨了城郊开发区建设对东道区域地方性消解的机理。研究表明,城郊开发区建设主要是资本主导下的空间生产过程,主要生产可复制、可交换的同质空间,因而会消解东道区域的地方性,这在调研中突出表现为当地居民对新的空间缺乏深厚的认同和依恋。为此,有必要尊重当地人的发展需求,更好保护东道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从而把开发区塑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宜业宜居"空间,以增强开发区的特色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方依附感原理的景区旅游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景区旅游竞争力成为旅游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围绕景区的游客和当地居民,以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游客的旅游体验为基础,从人本主义的微观认知方法论角度,分析了景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然后以地方依附感原理为基本研究视角,阐释了旅游意象与旅游地点感、地方依附感原理下的景区竞争力的本质与关联机制,构建了景区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期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