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宏林 《收藏家》2014,(7):59-67
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面饰有"渔猎"等图案的汉代规矩镜,著录于《故宫藏镜》。此镜还曾被收录于《岩窟藏镜》、《中国青铜器全集》等民国时期和建国以后的铜镜著作中。日本学者石川三佐男专门撰写了《东方文化的思想和礼仪——〈岩窟藏镜〉所收〈渔畋文规矩镜〉新考》一文,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和考证。足见中外铜镜研究领域对此镜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博物院藏有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各类铜镜260余面,其中以唐、辽、金铜镜数量较多,类别丰富,品质较好。辽金铜镜中尤以辽契丹纹铜镜最为大众所熟知。这些铜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时期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情况。馆藏铜镜中,汉代铜镜有38面,可分为铭文镜、蟠螭纹镜、博局镜、禽兽纹镜、人物故事镜等,时代分布在西汉早期至东汉晚期之间,这些铜镜具有明显的中原铜镜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馆藏铜镜的修复谈中国古代工艺对文物修复的应用王赴朝唐代嵌螺钿人物花鸟铜镜,1955年河南洛阳16工区76号唐墓出土,①1959年由洛阳博物馆移交中国历史博物馆入藏。出土时已断裂,从镜背看,镜体断裂为两大块,断口从左侧镜边经纽下至右侧镜边,横贯铜镜中...  相似文献   

4.
馆藏铜镜选辑(八)杨桂荣八、辽金铜镜辽代铜镜所见不多,金代铜镜却在北国异军突起。从出土和传世金镜来看,不仅数量多,制作规正,有些镜类,纹饰新颖,别开生面,在铜镜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金代初年,铜镜铸造受中原文化强烈影响,多具唐宋镜遗风。到了大定年间,...  相似文献   

5.
看展     
《中华遗产》2021,(2):8-9
北京国博藏镜,首次系统完整展出,呈现镜史始终。——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正举办“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展品共260余件(套),这是国博铜镜类藏品第一次完整、系统展出。国博收藏的铜镜,以数量多、品种全、铸造精良、时代特征鲜明著称。  相似文献   

6.
中国铜镜的起源是一个饶有兴趣、富于吸引力的学术问题,不少学者经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种种观点,精心构筑起自己的铜镜源流式;而且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出现,这个问题又被一次又一次的提出来.何堂坤在1988年《考古》第二期上发表了题为《铜镜起源初探》的文章,对以往关于中国铜镜起源的三种主要观点,即镜由鉴来、镜由阳燧来、镜由铜泡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且提出了新的铜镜源流式.他认为铜镜是受多种早期金  相似文献   

7.
《文博》2017,(6)
1983年,吉林榆树大坡古城曾出土一面金代花果纹镜;辽宁省博物馆也收藏有纹饰相同的一面经考证,该铜镜上的果实纹样为荔枝,花卉最可能为牡丹,建议命名为"荔枝牡丹纹镜",或用欧阳修文中典故名为"花果双绝镜"该铜镜象征了爵禄、富贵、和合,寓意吉祥。其中辽博所藏的一面边缘有"西京官"刻款,应为金代的文化中心西京铸造,体现了中原汉文化对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淮南市博物馆通过征集、发掘出土、案件移交、接受捐赠等途径,入藏战国铜镜近百面,加上原有的馆藏,共收藏有战国铜镜120面。新入藏的战国铜镜种类有素地镜、纯地纹镜、龙凤纹类镜(包括虺纹镜等)、山字纹镜、草叶纹镜、兽纹类镜等,数量大、种类多,其中不乏精品,有的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为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及铜镜铸造技艺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古代铜镜历史上的又一次闪光点,金代铜镜是在承袭中国传统铜镜铸造工艺、丰富纹饰题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有习俗、社会风尚和个人审美风格发展创新的产物。本文根据题材纹样将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的22枚金代人物故事纹铜镜分为婴戏童子镜、神仙人物故事镜、现实生活人物故事镜、隐逸高士镜等数类,并对其内涵加以阐释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金代铜镜流行题材之一的人物故事镜,充分体现了女真人对中原汉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原农耕文明的吸收与借鉴,是研究金代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10.
论楚镜     
我国北方地区的铜镜起源甚早,而楚镜兴起较晚。根据目前的资料,最早的铜镜出于距今约4000年的青海贵南齐家文化墓葬中,以后在河南安阳出土商代铜镜,陕西凤翔、宝鸡,河南浚县、三门峡,辽宁宁城等地发现西周至春秋早期的铜镜。但在南方地区,未见有这一时期的铜镜出土;典型的吴越文化中也不见有铜镜。考古所见,直到春秋晚期,南方楚国的铜镜才开始出现。但到战国时,情况突然变化,出土铜镜的数量和种类都已大大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代表了我国战国时期铸镜工艺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纲怀 《收藏家》2011,(6):71-75
自1984年起,孔祥星、刘一曼合著的《中国古代铜镜》与《中国铜镜图典》两书相继出版,对学习和研究中国铜镜文化起到了启蒙和推动的作用,在涉及到铜镜分类与年代的有关问题时,一般皆以此作为依据。1990年10月,台北学者颜娟英发表了《唐代铜镜纹饰之内容与风格》一文。1994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殿魁《唐镜分期的考古学探讨》一文,  相似文献   

12.
唐镜两题     
韩建武 《收藏家》2006,(6):35-36
一、唐代是否已有带柄铜镜在古代,东西方都使用镜子照容,但东西方镜子的型制有明显的区别。在古罗马,虽然也有不带柄的铜镜,但更典型的是带把手的。中国古代铜镜从形式看,尽管出现过方镜、花式镜、有柄镜等,但圆形具钮一直是中国铜镜的最主要形式,也是中国铜镜的重要特点之一。以钮系组合可以手执,也有多环钮悬挂而用。研究者多认为带柄者始于宋代,李恒贤《试谈宋元明铜镜的鉴别》一文(《江西历史文物》,1982年2期)根据伴出墓志和铸有年款的铜镜作为标准镜,将宋镜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从南宋乾道起,宋镜走上了创新的道路,其型制有…  相似文献   

13.
汉镜铭文的史料学价值杨爱国早在四十年代,铜镜收藏家梁上椿先生就对汉镜铭文作了有价值的探讨,在其所著之《岩窟藏镜》一书的《概说》中专文谈及汉镜铭文。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有铭汉镜的不断出土和旧藏铭镜的日渐公诸于世,汉镜铭文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大陆的周世荣...  相似文献   

14.
历史长河中,铜镜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精美的工艺品。镜背上繁缛华丽的纹样,承载着当时的生产工艺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藏唐宋铜镜为例,对唐宋铜镜中的纹饰进行浅析。一、唐代铜镜铜镜历经战国、两汉的繁荣时期,到了唐代进入鼎盛阶段。唐代铜镜品类繁多,纹样丰富,工艺精美,式样千姿百态,使其一跃攀登上青铜铸造工艺的高峰。根据镜背纹饰,可分为瑞兽葡萄镜、瑞花镜等16类1。  相似文献   

15.
<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青铜器史上,铜镜是一朵几起兴旺的奇葩。它发于齐家,长于周,盛于汉,繁于唐,宋后衰。其种类繁多,形制特征彰显年代风格,工艺流程自成体系。宋代因受文化、战事、生产力影响,铜镜铸造技艺大不如前朝,但作为铜镜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宋镜以其特异的形制、多样的题材和世俗的镜铭作为另一里程碑一直影响着铜镜发展,直到消亡。潜山县博物馆藏宋代铜镜颇多,其中有两枚较为特殊,今列以小文,谈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武汉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很特别的汉代铜镜,特别之处在于,镜上有一周隶书铭文:“青盖作竞(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中国人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这件铜镜则是它在古代文物上的首次现身,当然与今天的词义并不相同一“中国”在古代通常指中原,与“四夷”相对。而“人民”在当时也主要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  相似文献   

17.
李蔓 《文物天地》2021,(4):47-57
邯郸市文研所旧藏有39枚宋金元明铜镜,这批铜镜是原邯郸市文物保管所1965、1973、1975年在邯郸市区多处废品站收购所得。具体来源不详,但其纹饰精美、造型规整、工艺精湛,时代特征典型,民族风格浓郁,具有重要的鉴赏价值。一北宋铜镜旧藏的这批铜镜中,北宋铜镜数量不多,共5面,包括花卉镜和吉祥铭文镜,这两类镜在北宋常见。北宋铜镜较前代形制更为丰富,常见的圆形外,增加了菱形、葵形,制作精巧细致,与汉代铜镜的古朴、唐代铜镜的奢华形成强烈反差。  相似文献   

18.
铜镜,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用作梳妆、整冠、照面,到了清代乾隆年后才为玻璃镜所代替。武当山净乐宫的一枚特大铜镜,现藏丹江口市博物馆。它的直径46厘米,厚2厘米。据《武当山志》载,为明代成化年的宫廷供品。(图见封底)其质地为精炼(炼十次以上)黄铜铸制。镜背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9.
于力凡 《华夏考古》2015,(2):132-137,152
本文以文物标准器为依据,对八瓣菱花形镜缘船舶镜归纳分型,探讨研究此类铜镜年代及文化因素,试图揭示其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并考证其制作时间应该是在北宋徽宗一朝,表现了皇权统治文化,展示了北宋文化反映出的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20.
程露 《文物世界》2014,(3):67-70
<正>铜镜是人们照面饰容的工具,我国考古发掘发现最早的铜镜在距今四千年左右的甘肃齐家文化。战国以后,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开始衰落,青铜镜因其在民间生活中的实用性而日趋繁荣。安徽博物院藏铜镜总数达1500余件,其中不乏保存完整、制作精美的铜镜,向人们娓娓述说着安徽青铜镜发展的历史。一、纤薄灵秀的战国楚镜楚国从春秋中期以后就开始将势力扩张到江淮地区,战国中期以后,江淮地区全部纳入楚国的势力范围。公元前241年楚迁都于寿春,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