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淼 《区域治理》2022,(4):109-112
目前,我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规定过窄,阻碍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发挥应有价值.公民是公共利益的载体和诉求的行使者,在法理上拥有公益诉权,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其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省司法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建立恰当的公民提起资格引入制度格外重要.本文分析了当下我国有资格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及其不...  相似文献   

2.
孙莹莹 《神州》2014,(9):203-204
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把“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公益诉讼主体规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目的是建立由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互相补充的起诉模式。然该规定是一个概括性和指引性的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将消费者协会规定为公益诉讼主体,确立了我国“基本法+单行法”的制度模式。随着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常态化、扩大化,消协自身力量有限和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发展和完善之中。本文试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探究,对适合我国的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公益诉讼主体体系的设想,以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吴志伟 《神州》2012,(33):167-167
小额诉讼程序作为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大举措,就增设这一制度而言,应当说几乎没有争议,但是实行一审终审方式,尤其是是否应当对小额诉讼程序的救济机制作出必要的规定,存在很大争议。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于小额诉讼程序作了一审终审的规定,在最大限度发挥小额诉讼程序优势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对其内在程序缺陷的补救。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法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环境公益诉讼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解释.然而从根本上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文章将以法学理论为视角去探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构建,以期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协调维护个中的利益关系,推动我国环境法治的统一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文物保护管理体系长期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度有限。公益诉讼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能够从程序上突破传统诉讼制度对原告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且能够达到事前保护的效果,弥补文物行政执法的不足。本文以96起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时空分布、原告类型、被告类型、案件性质、责任承担、审理结果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总结当前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实践中的亮点与问题,并从路径选择、主体资格、程序设置、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就推进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郝爽 《区域治理》2022,(9):101-104,173
在紧张的司法资源背景下,诉前程序对于推进国家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审前筛选、缓和对抗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立的价值,期限制度的存在、完善与发展也有其正当性理由.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期限制度的相关考量因素加以阐述与分析,考虑对履职期限有一个刚性到弹性设置的转变,使其可以在司法实...  相似文献   

7.
秦飘 《区域治理》2021,(2):106-107
我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明确了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可诉性,但由于各种原因,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例鲜有出现,民众对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知之甚少.2016年4月24日,最高院公布《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本文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对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8.
孙瑛婕 《区域治理》2022,(1):145-148,152
在我国现有立法中,虽然赋予了消费者协会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但对消费者协会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规定却处于立法缺失状态.理论上,因惩罚性赔偿在功能上存在公益性质,因此消费者协会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在惩罚性赔偿的公益性功能范围内具有赋予的可行性.可通过完善立法,如建立消费者协会的特殊代表制度、在法院内部设立专门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从2017年检察公益诉讼试点以来,中国的公益案件呈倍数增长,然而当前公益诉讼制度尚未健全,导致各类检察公益制度的衔接有待明确、诉前程序有待补足以及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有待明确等问题.鉴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检察公益诉讼的理论成果和全国实践现状,探讨当前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在构建上的经验与不足,致力于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设性意见,回应...  相似文献   

10.
侯慧慧 《沧桑》2010,(2):44-45
我国由于历史传统的因素,长期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观念,常常出现牺牲程序正义来实现实体正义的情况。当然,随着西方法律观念对我国影响的加大,我国也在逐步探讨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但是,这种观念还不是根深蒂固,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在我国实体制裁中,理论和实践中体现得比较完整。而在我国诉讼法中,对这些程序性限制却很少。在理论上,对诉讼行为的研究也不深入。在这里,笔者要从多个方面论述诉讼行为理论,其中会着重谈一下公共权力行使者的诉讼行为,而且还会涉及一个重要制度:诉讼行为无效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王子昀  王志民 《沧桑》2011,(2):205-206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质疑越来越多,却对其例外停止执行制度关注不多。现代语境下的不停止执行原则并不是一味庇护公共利益,而是对"公益"与"私益"的兼顾,在此前提下,具有私益保障功能的停止执行制度颇显重要。本文拟从停止执行制度的独立性、审查要件与模式、对象与效力、撤销程序与救济途径等方面,简要论述我国法律规定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下停止执行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王秋平 《风景名胜》2021,(4):0305-0307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它设在行政与司法权力间并发挥缓冲带之功效。其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且由于具备节约司法资源、及时保护环境公益等优势而有着自身的独立价值、特点,因此被认为是同诉讼程序一样重要的制度创新。然而,由于目前相关规定仍显不足、实践经验尚不充分等原因,实践中也暴露出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强制力不足、诉前程序案件线索来源过窄、对行政机关履责认定标准不一、诉前程序履责期限设置过于僵化等弊病。因此,需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强化调查取证权、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明确履责认定标准、增强期限规定之弹性方可更好地发挥该程序效用,从而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由于历史传统的因素,长期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观念,常常出现牺牲程序正义来实现实体正义的情况。当然,随着西方法律观念对我国影响的加大,我国也在逐步探讨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但是,这种观念还不是根深蒂固,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在我国实体制裁中,理论和实践中体现得比较完整。而在我国诉讼法中,对这些程序性限制却很少。在理论上,对诉讼行为的研究也不深入。在这里,笔者要从多个方面论述诉讼行为理论,其中会着重谈一下公共权力行使者的诉讼行为,而且还会涉及一个重要制度:诉讼行为无效制度。  相似文献   

14.
恤刑制度是指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在诉讼中给予老、幼、残、鳏、寡、孤、独等社会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法律制度。恤刑的对象主要是70岁以上的老人、未满10岁的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等。恤刑制度体现了统治者的仁政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定罪量刑、诉讼程序、刑罚执行等方面。我国已出土的《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记载了汉律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和部分案例。  相似文献   

15.
李永红 《沧桑》2010,(3):53-54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型诉讼制度,它在我国的确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深入细致的理论准备和一定时期的实践探索。针对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存在的诸多障碍,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法的外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的制定与实施常常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成本或收益,本文称之为法的外部性。法的外部性,导源于现代社会法律的经济性、公益性等特征不断增强。内在化法的外部性,须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之间、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立法权,完善立法程序,建立立法损害补偿制度;须在完善公务员奖励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的同时,降低提起公益诉讼的私人成本,提高公益诉讼的私人收益。  相似文献   

17.
吴安荣  严蛟  刘涛 《沧桑》2013,(6):208-211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特别诉讼类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救济环境公共利益,它是原告基于环境和生态自身受到损害而提起的旨在治理和修复已受损的环境的诉讼。当前许多被认定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其实并非真正的公益诉讼案件,众多学者们的环境公益诉讼分为环境民事公益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错误认定,究其原因在于理论界和实务界未合理界定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而将其与环境侵权诉讼相混淆所致。本文在总结各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2007年至2012年公开报道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实际案例加以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设计中,由适格主体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诉讼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现代诉权理论的发展和行政公益诉讼在域外各国成熟的司法实践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因此赋予检察机关原告资格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刘覃贺  雷鑫  李斯奇 《文史博览》2015,(2):52-54,57
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公益诉讼将被提起。不同于普通的诉讼案件,公益诉讼的专业性以及复杂性要求必须要有律师的协助方可进行。而现行的律师费用制度并不能全部适用于公益诉讼制度。所以,本文将从公益诉讼律师费用的负担方式、公益诉讼律师费用的移转支付、公益诉讼律师的奖励以及法律援助这四方面对如何解决公益诉讼律师费用制度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推定的法律适用是国际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目前理论界对此却未达成共识。推定制度在英美法和大陆法上有不同分类。推定制度有浓厚的实体法的色彩。推定应适用民事准据法,或是民事准据法所属国家或地区的诉讼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