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特政府撤出驻韩美军地面部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美国对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美国战略思想转变的结果,也是卡特政府力图在朝鲜半岛避免直接卷入军事冲突的考虑.该政策从制定到终止,此中的缘由经纬万端.来自政府内部、军界和国会等相关各方的反对及卡特政府对日、对苏政策的综合考虑等,均为卡特政府终止该政策的原因.同时,美国对朝情报分析结果及"韩国门"事件也是卡特政府终止撤出驻韩美军地面部队的因素之一.国际局势变化促使驻韩美军以美国国家利益为主线在"撤"与"留"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2.
1958年2月7日,中国宣布从朝鲜撤军。同时,围绕撤军和朝鲜统一问题,中国发动了一场对美外交攻势。在答复中国的撤军要求时,美国避开中国先撤军后统一的要求,要求中朝双方接受联合国有能力解决朝鲜问题的前提,并坚持在这个前提下实现朝鲜统一后,联合国军才撤出朝鲜。最终,美国借助自己在联合国的优势地位,实现了不从朝鲜半岛撤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苏军拆迁东北工矿业与战后赔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8月,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兵东北驱逐了日本关东军。按照国际惯例,苏军应该迅速撤离东北并把政权移交给中国政府。然而,苏军竞置国际法于不顾,对东北的日资工矿产业以“战利品”的名义进行了疯狂的拆迁。苏军拆迁东北工矿业事件关乎苏、美、英等国在战后东北的利益,关乎国民政府对东北的顺利接收,关乎战后赔偿问题,遂成为国内、国际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1948年2月成立的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寻求通过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提供有关苏联的见解,军方及政府与之合作所主导的美国苏联学的冷战化在这一时期初露端倪。1950到1954年间的"哈佛苏联社会制度项目"是空军与俄国研究中心合作的重要产物。该项目源于对苏联流亡者进行采访以搜集信息并进行研究的设想,尽管在运作过程中曾面临种种问题,但基于大量采访信息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推动了学术与政治围绕国家安全机制的结合并充分体现了苏联学的冷战化。  相似文献   

5.
美国特殊利益集团对全球霸权主义的追求、根深蒂固的反共主义,以及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决定了美国对苏联意识形态进攻的必然性。在苏联存在的几十年间,美国从未放弃消灭或西化苏联的图谋。在苏联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情况下,这种图谋难以实现。但是,当苏联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僵化,并在西方和美国意识形态进攻面前逐步西化,就潜伏了巨大危险。一旦苏联领导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以美国等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全人类价值观"作为指导时,苏联的解体和西化也就变得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近日,奥巴马提出了分阶段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到底这是“光荣撤军”,还是“无颜败退”?全球媒体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7.
宣传战是冷战时期美国在和平演变战略下运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上,以和平演变战略为其指导思想,目的在于运用各种宣传、交流等手段,使社会主义国家从内部发生演变。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对日后苏联的自行解体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与北约对苏联的输油钢管禁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在军事领域遏制苏联的工具。然而北约亦曾被美国赋予经济冷战职能,于1962--1966年间对苏联实行了大口径输油钢管禁运。这一事实,长期以来没有受到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已有学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1958年的9月初秋,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第二师坦克自行火炮第二○七团,是在朝鲜完成抗美援朝任务的最后一批撤军部队之一。当时,我在该团技术处任车务助理员,负责全团重装备撤离朝鲜的技术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期间苏联俘虏了大量战俘,为了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尽快恢复和重建国民经济,抵补战俘关押开支,战后苏联在建筑、伐木、采矿和冶金等多个领域中使用战俘劳动。随着战后苏联物资供给状况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组织形式的改进和奖惩措施的出台,以及反法西斯宣传和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战俘的敌对情绪逐渐消解,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战俘不仅弥补了战后苏联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还为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严润成 《沧桑》2011,(6):75-77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东地区,特别是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石油蕴藏量而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美国政府通过宣传、渲染,制造苏联在中东地区石油扩张的紧张局势;通过建立中东军事集团,遏制苏联石油势力;通过“经援”、“军援”,拉拢中东国家。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抵制苏联在中东的石油扩张,将石油作为工具为其冷战服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苏联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这一方面源于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冷战所赋予的强烈政策取向也迫切要求苏联学在全美范围内发展为一门规模巨大的学术专业。在这一时期,联邦政府、私人基金会基于国家安全机制和冷战战略目标,为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联,扩大了对苏联学的资助范围,提高了资金投入。以此为契机,该领域相关学术机构在全美各地高校广泛设立,可供政府吸纳和利用的苏联问题专家数量也得以成倍增长。另外,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会还通过改组将全美苏联学家囊括其中。在这一时期美国苏联学的发展历程中,该领域不同学术机构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学界与政府的共生关系不断增强,国家权力对学者参与冷战的动员力度持续加大,并且越来越多的苏联学家将官方需求确立为自己研究工作的主要取向,体现了美国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独特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敏卿 《文史春秋》2003,(10):10-13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夕,国民党南京政府仓皇决定“迁都”广州。正当国民党感到万念俱灰之时,美国驻南京大使馆拒绝随同南迁的消息犹如晴空霹雳传出,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至今已有21年的历史,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当中,面对当时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苏联曾经在国际事务中也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却在1991遭遇了解体的命运。回顾与总结苏联发展道路中的教训,再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许华 《百年潮》2006,(7):61-67
美国的苏联学是"冷战"的产物,它在美苏对抗过程中起到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加深,美国越来越重视对自己"最主要的敌手"--苏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存在的74年间,苏联共产党带领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曾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执政的苏共未能始终坚持列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理论创新精神,在文化建设上发生了重大失误:因背弃马列主义使全党全民失去了精神支柱,文化力转向;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出现,使维系国家统一的文化力散向;社会道德严重恶化,人民不再相信共产党和政府,使文化力弱化。三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导致苏共领导下的改革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相似文献   

17.
一度发展到40多万人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寇殊死战斗并多次取得胜利,却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日军的疯狂"围剿"而惨败,剩余4万余人泣别白山黑水,踏入异国土地。本文主要论述了东北民众救国军失败原因及最后被迫退入苏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69年10月9日,美国的司令官们收到了一份美国参联会主席惠勒尔上将发来的绝密电文:“从10月13日起到25日止,全球美军核战部队立即进入特别战备状态,以应对苏联可能对美国发动的核突击!”这是不是尼克松真的要与苏联打一场核战争呢?  相似文献   

19.
张宏毅教授等著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联和中国的政策》一书已于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特别是研究中美意识形态斗争及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变化的优秀著作。在过去中国的学术研究中,虽然意识形态与美国的对苏政策和对华政策分别都有较多研究成果,但将这两方面的研究密切结合并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铁路是国共东北之争的重要资源,苏联对东北铁路的影响甚大,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共修复了东北铁路,虽然有为了自身利益的目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东北铁路的归属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