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阳 《旅游纵览》2013,(10):203-204
世界遗产是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而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更是人类无法推卸的责任,研究世界遗产有利于更好的管理世界遗产。2013年6月21日上午,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这有利于保护天山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文章在梳理中国世界遗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天山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反应性监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敦促《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提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操作指南》对反应性监测有明确的规定,授权世界遗产中心对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管。反应性监测体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问题导向"倾向,是对缔约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能力的检查。中国应该以"内容大干形式"为指导原则,做好迎接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反应性监测的准备工作,与国际同行分享中国遗产保护经验和做法,严格控制世界遗产缓冲区内的环境整治和建设活动,建立中国国内的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截至2014年6月其申报成功世界遗产47项,包括10项自然遗产、33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其中跨省分布的遗产地有:·长城包括:北京八达岭长城,河北山海关、金山岭长城,甘肃嘉峪关,辽宁九门口长城等,共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清故宫包括: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陵寝包括: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清西陵,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沈阳盛京三陵(清昭陵、清永陵、清福陵)  相似文献   

4.
国外     
《世界遗产》2013,(4):29-29
埃及社会动荡"连累"埃及世界遗产埃及局势发生动荡以来,在埃及世界遗产所在地偷盗文物、私挖遗址遗迹周边土地现象日渐增多。在世界遗产大会召开前,埃及掀起了一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运动。6月12日,埃及世界遗产国家管理委员会召开了全体会议,希望申请更多遗迹成为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5.
潘运伟  杨明  刘海龙 《人文地理》2014,29(1):26-34,65
研究导致世界遗产"濒危"的威胁因素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与保护提供重要借鉴。对全球濒危世界遗产威胁因素定量统计发现:武装冲突、管理不力、工程建设是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濒危因素还包括城市发展压力、不合适的维修/重建等;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因素则还包括非法偷猎、捕捞,以及林业采伐、农业种植、放牧等农林生产活动等。中国世界遗产面临的首要威胁因素是旅游发展压力,管理问题、城市发展压力、水利工程建设等也较为突出。提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建议:明确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加强高峰期游客管理,控制旅游设施建设规模;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探索世界遗产管理的新体系、新思路;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积极预防极端自然灾害的破坏;严格控制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清代盛京昭陵的建筑、管理、沿革所构成的历史文化风貌与清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昭陵初建,其工程时间之短、建筑规模之小,反映了清初国力之有限以及满族早期的节葬与火葬习俗。清入关后定鼎中原,随着国力的提升,对昭陵进行了“积累式”的补建修缮,使陵寝格局逐渐完善,陵寝景观庄严壮丽,民族特质别具一格,建立起完善的陵寝管理体系。清末在列强的蚕食鲸吞中,清政府虽然屡次表达出对盛京陵寝的关注与重视,但实际上却透露出“弱国无外交”的无奈窘态,反映出其腐朽无能的本质。清朝灭亡以后十余年间昭陵仍然依照“清皇室优待条件”予以保留,直至1927年被开辟为公园。透视清昭陵建筑群的历史变迁俨然是一部清王朝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7.
<正>"保护与管理"是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三大支柱之一,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类型的超大型跨国系列遗产,保护管理的体系复杂、需求和措施多样,中、哈、吉三国各级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专业团队、相关管理部门及民众,在申遗过程中有序协调、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接轨世界遗产要求,围绕丝绸之路遗产的"线路整体"和"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申报审议环节是每年遗产大会的热点和焦点,一方面是由于世界遗产日益深入人心,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40多年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①各缔约国参与遗产保护管理与申报论辩能力的显著提升。然而,由于申报审议规则的不完善,以及各申报国背后巨大的利益驱动,往往在项目申报环节增加不少多方的"不合作博弈行为"。这些博弈案例既反映了咨询机构与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在OUV评判"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理解、以及"保护与管理状况"等三个关键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和分歧,表明世界遗产概念经过40余年的发展形成的新理念,正在影响到世界遗产评估、遴选、保护以及管理理念的发展。而如何使对缔约国的支持、评估程序更加公正、透明,也已成为咨询机构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缔约国共同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世界遗产》2015,(3):94-97,10
三清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于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为UNESCO—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地。项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管理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二是遗产地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三是提高遗产地当地公众的意识和其他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盛京三陵     
盛京,满语称"谋克敦",汉译为"兴盛之城"。它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肇兴之地。在这里修建有清朝开国之君及其父祖们的陵墓即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此即清代的盛京三陵。  相似文献   

11.
主题演讲     
正韩锋同济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中国试点项目世界遗产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头等大事,而列入成功后保护工作退居第二位。世界遗产地普遍存在着旅游及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及法律制定方面的问题,存在着对世界遗产的趋利性及竞争性利用。全球范围内遗产退化速度非常快。欧洲试点项目在北欧-波罗地海区域试点研究(2012-2014),核心成果  相似文献   

12.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自1972年颁布以来一直在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和打造更加包容的世界遗产管理及评估体系。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评定世界遗产的十条标准却造成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二元分离。2013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实施"联合实践"计划,并在2016年开展"文化-自然之旅"项目,其意义在于,在合作中打破现有的标准和既定规则,从不同的地区、国家和社区中探寻文化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新的创意和理念以充实《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采用访谈分析法总结了五位国际上的世界遗产行业主席和权威专家的主要观点,指出"文化-自然之旅"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关注"人",而非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在当地的语境下表达对文化与自然认知观念;让全球不同背景的遗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文化和自然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价值是怎样通过"人"(居民、游客和遗产管理者)联系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学者和从业人员应抓住"文化-自然之旅"项目的机遇,在国际框架中,融入我国的文化核心价值和在世界遗产实践中的良好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梅赛德斯-奔驰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企业,始终不忘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一直在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成就了自身强大的"绿色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全人类共同的遗产,是世界遗产事业的核心推动力。2007年,梅赛德斯-奔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UNESCO Beijing Office)启动了"自然之道·奔驰之道"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  相似文献   

14.
梁莹 《黑龙江史志》2013,(17):42+44
庄妃(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五宫后妃"之一,是顺治皇帝生身母亲。按照清代皇帝、皇后丧葬制度,凡是在皇帝身后薨逝的皇后,应在皇帝陵旁修建皇后陵。而庄妃未被归葬沈阳皇太极的清昭陵,却被葬在了河北遵化清东陵孝陵外的昭西陵。本文围绕庄妃未葬昭陵的原因展开论述,以求破解这个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谜团。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正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四十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缔约国启动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为此,本期的聚焦推出了"世界遗产:人和遗产的关系变革"。近十年来,在公约的框架下,关注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今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与本地社区的作用"。《保护世界遗产谋求可持续发展》一文,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官员角度,阐述了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变,中国世  相似文献   

16.
昝惠芳 《旅游纵览》2013,(4):309-310
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已名列世界第三。近日,兴教寺被拆迁事件引起了公众对我国申遗热的思考。细究可发现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存在认识不清、开发过度、管理混乱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运用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科学编制旅游开发规划,建立我国世界遗产的合理管理机制等方法应对,以保证我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地管理亟待由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思路转变为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一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从"全民遗产"的角度解读"世界遗产保护需求",从形式化的或边缘性的公众参与保护转变到实实在在的、深层次的公众参与治理。对于活态遗产而言,传统保护机制正是构建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的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实践,深刻地影响到世界各国对自身遗产的认知和保护。《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经历了45年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与交织在一起,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观念也在不断调整,今天已经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世界遗产的发展方向、对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讨论,以及对新世界遗产申报项目的评审,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从专业的评估向社会认知方面转变,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世界遗产保护,强调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特别是社区参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以及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德国东部城市奎德林堡市以其保存完好且密集分布着不同时期木桁架结构建筑的中心城区和城堡山、教堂成为留存至今的欧洲历史城镇典范,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奎德林堡市历史城镇保护管理的特点与问题是当代德国历史城镇保护管理现状的缩影。从宏观层面看,奎德林堡市历史城镇保护管理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其主旋律,具有以"城市综合发展纲要"为导则、管理活动主要围绕世界遗产展开、管理目标追求"多元目标融合"等特点,同时存在着空房率较高、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不尽理想等问题。许多德国历史城镇同奎德林堡市一样,既受惠于政府积极推动城市转型过程中推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同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历史城镇的保护管理需要全面统筹,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20.
陈志谦 《文博》2002,(2):70-74
阿史那忠是陪葬昭陵的少数民族将领之一,墓在礼泉县烟霞乡西周村西约三百米的地方,西北距昭陵——九峻山主峰约七华里,墓地至今尚存封土。墓前原有碑石两通:一为原立神道碑,碑文见《金石萃编》、《昭陵碑考》、《昭陵碑录》等;一为清毕沅所立记墓碑。两通碑石今存“昭陵碑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