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共和主义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将对英国革命时期的共和主义,特别是共和主义者对"自由"概念的理解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深化对共和主义思想的研究。回顾英国革命时期这些共和主义者对自由的表述,以及对思想家霍布斯理论的批评,可以看到霍布斯的那种"不受阻碍"的"消极自由"和共和派"避免依从"的"第三种自由"这样两种不同自由观的对立,而不同的自由观又导致了对不同政治体制的设计。因此,对于实现和保障我们的自由而言,回顾发生在英国革命时期的这场辩论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它激发起我们重新思考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或者政治体制才能使人们避免受到强制和奴役,才能切实保障其自由和权利。  相似文献   

2.
作为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霍布斯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霍布斯从人性论出发,阐明了以和平为目的的自然法学说,造就了西方人的法治精神。本文以自然法理论渊源为背景,论述了霍布斯自然法形成的两个理论前提及其基本内涵,总结了其理论价值,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两个世纪来西方史学发展的两大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近代的历史学,不用说,始于文艺复兴时代。不过,历史在西方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西方一般地称之为“科学的”历史学——并且成为西方的史学传统,则始于十九世纪初。它是由德国历史家彼·基·尼布尔,特别是利·冯·兰克奠定的。西方学者通常把尼布  相似文献   

4.
社会契约论作为西方的一种国家学说,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对霍布斯和卢梭这两位社会契约论的典型代表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得出他们在哲学基础、对自然状态的描述等方面有较明显差异。通过探讨二者在契约理论上的差异,大致总结出两位思想家对西方政治实践以及政治理论发展的不同影响,最后探讨两者对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具体模式的构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霍布斯的国家理论包括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形式、国家的解体。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主权者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共有三种国家形式,君主专制是最好的国家形式;国家的解体主要是内部失调的结果。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奠定了霍布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昆廷·斯金纳是享誉世界的思想史学者,在现代早期思想史与思想史方法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认为是政治思想史剑桥学派的领军人物。本文是对斯金纳教授的一次采访,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斯金纳介绍了自己早期学习并投身于思想史研究的经历以及自己的学术兴趣。其次,斯金纳说明了他提出的"语境主义"思想史研究方法以及剑桥学派的基本情况。再次,斯金纳具体阐述了他的"新罗马自由观"及其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意义,并分析了修辞学与思想史研究的关系。最后,斯金纳讲述了历史研究的意义、他所关心的某些当代政治现象以及思想史研究的晚近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西欧教会法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和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中世纪西欧《教会法大全》讨论当时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中世纪的教会法学家和教皇们有一种二元论的政治理论 ,认为世俗政权和以教皇为首的教会领导机构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势力范围 ,前者负责国家的治理 ,后者负责宗教事务。他们以为这一理论有利于教会和国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划分清楚教会和国家的权威范围 ,教会法学家把教会法界定为独立的法律体系。在复杂的现实政治中 ,对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做这种区分是极为困难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单陈述“西方中心论”的渊源与流变基础上 ,试图分析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的世界史观 ,探讨其史学研究和史学思想的全球视野与全球历史观的内涵和特点。特别指出 ,他的全球历史观无力避免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 ,其欧洲中心主义情结是一种显在的和隐蔽的西方中心论结合形态  相似文献   

9.
正在西方国际政治学术史尤其是理论史叙事中,除了修昔底德之外,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无疑是学科"史前史"——20世纪之前的思想传统——中最常被提及的两位人物。尽管相距近两百年,但这两位分别来自意大利和英国的思想家往往共同被视为近代国际政治观念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的开端。我们仅从如下书名中便可见一斑:《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从马基雅维利到核时代》(彼得·帕雷特著,时  相似文献   

10.
<正>《承认政治》是加拿大著名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经典著作,在文中他提出了一条界于差异政治和尊严政治两者之间的中间道路——承认政治。这篇文章以一个假定引出了两个关键的概念:认同和承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4):144-145
边疆理论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成崇德(1·1)西方近代边疆理论的初步发展章永俊(2·1)相对成熟的西方边疆理论简论(1871—1945)孙宏年(2·12)冷战期间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董欣洁(2·22)从地理边疆到“利益边疆”———冷战结束以来西方边疆理论的演变于沛(2·31)“五帝”世系与秦汉时期“华夷共祖”思想王文光翟国强(3·1)春秋时期诸侯国是独立主权国家吗?———与叶自成先生商榷杨恕王欢(4·1)边政研究新疆与历代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计量分析王尚达杨恕(1·11)明洪武朝陕北边防及其特点周松(1·17)清末新疆禁毒研究周卫平孟楠(1·26…  相似文献   

12.
张中胜 《黑龙江史志》2013,(23):161-162
在自然权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古典自然权利理论与现代自然权利理论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差异是从霍布斯开始的,他否定了古典政治"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的假设,指出人的本性即是自我保全,否定了古典政治所认为的:人只有在政治生活中才能实现最高的善,指出了个人权利的正当性。在霍布斯看来,自然权利既是政治原则又是道德原则,它既是建立国家的目的,又是社会的正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热烈祝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 2 0周年沿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正确方向不断开拓进取厉 声 (3·2 )关于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断想马大正 (3·10 )欣慰的回顾———纪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建立 2 0周年吕一燃 (3·14 )在探索中开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2 0年来科研成就综述李国强 (3·2 1)边疆学理论边界 :建立睦邻友好国家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刘远图 (1·1)关于历史疆域归属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焦润明 (2·1)对东北亚民族与历史问题研究的理论思考都永浩 王禹浪 (3·3 9)边疆的概念与边疆的法律杜文忠 (4·1…  相似文献   

14.
十七世纪开始,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封建制度的继续存在已经不相容了。资产阶级面临着创建新的国家机器的艰巨任务。在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过程中,它渴望有一种新的国家理论来为其行动进行正当的辩护,于是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勃然兴起。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霍布斯、弥尔顿、锡德尼、李耳本、温斯坦莱等人,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对国家的起源及其本质、对政治法制、对财产的占有等等问题作了各种解答。而以约翰·洛克(一六三二——一七○四)的著作《政府论》最为系统,最为完整地阐明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相似文献   

15.
ethnic group这一术语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广泛应用,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该术语的流行与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的历史背景直接相关。同时,该术语也是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认同政治”的“族类政治化”特征。本文就这一术语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流行的国情特点和社会背景进行一些分析,以期为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的应用实践提供一种思路。文章认为,在理解和借鉴西方学术界有关ethnic group的概念及其理论时,如果简单地做出民族(nation)是政治概念、族群(ethnic group)是文化概念这一泾渭分明的判断,而忽视西方国家在应用这一术语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指称对象,就会因脱离国情实际而导致对这一概念及其理论的误读和应用于本土研究中的误导。  相似文献   

16.
语境·概念·修辞——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宏图 《世界历史》2005,1(4):106-115
在目前西方学术界,对思想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以斯金纳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成为了主流,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被芬兰学者帕罗内称之为思想史研究中的“斯金纳的革命”①。为什么斯金纳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他在思想史的研究上作出了什么贡献从而能够被称之为一场“革命”?本文拟对此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7.
五四以前无政府主义思潮论略马小泉如所周知,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已经具有西方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他们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和暴力,反对任何国家和政府,幻想一天之内消灭国家,建立"无政府状态"的社会。这种政治理想无疑是脱离近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冷战宣传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是沿着文化分析、国内因素考量和帝国视角三个方向行进的。学者们采用文化视角把美国对苏联东欧的心理战解读为向海外投射美国国家身份和文化;用组织文化和政治文化概念探讨宣传制度机构分合演变背后的根源,把冷战宣传解读为美国政治文化和"自由国际主义"外交理念的产物;借鉴后殖民视角,把冷战宣传解读为一种追求无形控制的"文化帝国主义"战略。推动这一转变发生的原因在于,学界并未仅仅把对外宣传视为对外部因素回应的产物,而是积极探寻其在美国国内和美国文化层面的历史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界在大力提倡冷战"国际史"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冷战"国家史"的方面,注意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国内因素和动力。  相似文献   

19.
概念史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史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和德国的考泽莱克所开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为世人所公认的研究方法。概念史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推动;另一方面,也与人文科学向语言学转向有关。目前,在西方一些主要国家都有专功概念史的学者,在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中,也有以特定概念为主题的跨文化研究。这里,我们特约请了我国这一领域的几位专业学者就什么是概念史、概念史在历史认识中的意义、如何选择概念史研究的概念、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界对概念史的批评等问题进行了笔谈。此外,他们还对德国、法国和美国概念史的发展状况、特点和主要成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那瑛 《史学集刊》2007,1(5):79-85
对于公私问题的思考和论述是梁启超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对公私观的理论重构,是承袭传统与汲取西方文化的成果。他批判了中国传统的公私观,对"公"、"私"的内涵进行了转化,从"朝廷为公"向"国家为公"转化,从"群体之私"向"个体之私"转化。由此,把公私的主体转化为"国家"与"国民"。在此框架下,从道德、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视域,对公私规范进行了重构与解释。他把中国传统的"公私对立"观念转化为公私相互依存;他区分了政治法则与伦理道德,使传统的"公"、"私"观念在政治学说层面上具备了近代形态;他还强调国民的权利及其对国家的责任。梁启超的公私观对中国当时及其后的公私秩序的讨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