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西夏王朝善于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原地区的印刷事业,对中国印刷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扩大了雕版印刷使用地区,繁荣了中国西北部的印刷事业,开创了西夏文字雕版印刷,设置专门管理刻印的机构刻字司;存留有很多珍贵木雕版,丰富了早期雕版印刷实物;首创两种文字合璧雕印,开创草书文字印刷;继承并发展泥活字印刷,为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提供重要证据,并成功实践木活字印刷,使木活字印刷发明的时间提前一个多世纪;将印刷术用于基层社会生活,保存了最早的社会文书印刷品,使印刷技术更贴近日常生活;最早使用藏文雕版印刷,存有多种最早的藏文刻本古籍,同时应用回鹘文木活字印刷,保存有最早的字母活字。西夏时期境内的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在印刷领域互相借鉴交流,发展进步,充分体现出西夏在印刷领域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及其史学,人们常将互联网或大数据时代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地位不亚于人类社会从口述传统向文字书写传统的转变,其效应也不逊于近代古腾堡印刷术的推广所带来的社会和知识革命。比如,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孔多塞就将印刷术的发明看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第八个时代,在他看来,印刷技术所带来知识的广泛传播及其公共领域的形成是推翻君主专制主义的利器[参见孔多塞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北京:北京大  相似文献   

3.
<正>一什么是钱币学钱币学是通过对钱币本身进行研究并进而读取其价值信息的学科。从学科属性上来说,钱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更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现代钱币学的形成有两个源头,一是东方的古典钱币学,一是西方的钱币学。中世纪以前的西方历史缺少文字记载,在西方的学术发展中钱币学与碑铭学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决定了其在西方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要。东方的古典钱币学以中国为源头,  相似文献   

4.
袁炜 《中国钱币》2022,(4):22-29
<正>公元1世纪中叶,贵霜王国逐步统治了中亚和南亚次大陆的部分地区。在贵霜王国时期,产生了一种用24个希腊文字母,并另有一个表sh音的字母■所组成的、拼写印欧语系伊朗语族语言的文字,这种文字在罗巴塔克碑贵霜人自述中被称为αριαο(雅利安语)[1],而当代西方学者,则根据其主要行用于巴克特里亚及其周边地区,将其称为巴克特里亚文,  相似文献   

5.
唐宋时期四川雕版印刷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新 《文博》2003,(2):65-70,78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书籍的流传全靠人手工抄写,这样既费力又慢,同时还容易发生错误。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最早的印刷术即后来所说的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就是在尺寸相同的木板上,刻出凸出的反写文字或图案,然后在木板上涂墨铺纸,用刷子在纸背上轻轻一刷,就印出了正写的文字和插图。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更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我国的雕版印刷创始于何时,历史上各说不一。迄今为止,较为可靠的说法是我国的雕版印刷始于隋,最初印刷的是佛经佛像,文史书籍还是靠抄写。到晚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经在长江上、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文明,不论其词源如何,本意是指人类社会脱离了原始的蒙昧和野蛮状态而发展到一种高级水平。说某个人类社群进入文明社会,其根本内涵是指这个社群已演变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学界论到的文明出现之标志,包括文字的诞生、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兴起、私有制的起源、阶级的形成、国家的产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复杂的社会组织”相关。文字的诞生,在于复杂社会组织的成员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成员与外部人员之间需要交流,需要用可视形态将交流内容和结果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存在明显的规律性。以当中的字母外来词为例,其在改革开放时期井喷之前,历经萌芽、肇始和稳步发展等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字母外来词,源于不同的动因,秉持着特殊的社会功能,呈现了强烈的时代音符,是汉语中英源外来词发展轨迹观察的完美对象。他们既打破了汉语言既有的文字符号体系,挑战了该体系的严整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也给汉语带来了充满想像的生机与活力,而这正是外来词历经考验仍生生不息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于欧洲"独特性"的探讨可以有很多视角,其中城镇化(城市化)视角无疑是一个重要视角,在西方学术界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强调城市及城镇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质。如在探讨是什么使西方与其他地区社会相互区别时,诸多西方学者强调西方社会不同于其他民族特点的首先是其持续和相对发达的城镇化或城市化。韦伯就指出,"真正的城市是西方特有  相似文献   

9.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林漫和邓家力于2015年7月22日对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王晴佳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访谈主要围绕着"近二十年西方史学理论研究与历史书写"的项目内容展开,包括当前西方史学的发展趋势、世纪之交西方史学理论的变化及其对历史书写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跨文化历史研究等方面的问题。王教授在访谈中提出,当前史学有两大平行发展的潮流,但其共同之处在于突破近代西方为我们建立的知识架构;后现代主义并非被超越了,而是很多观念已经被内化于历史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批判,这与后现代主义有一定关联,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需要从其产生的社会条件出发,这是一种唯物史观的方法;跨文化研究对当前的历史写作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可以提出很多新的选题;全球史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讨论,而需以具体的历史写作展开大量的实践性研究;在中外史学交流中仍然存在着"不对称"的问题。现将访谈内容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发轫于德国的石版印刷术以其成本低廉和操作便利的优势,自19世纪由欧洲传教士引入中国,迅速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助力,见证了近代中国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石版印刷术作为一种外来技术,其本土化过程受到设备、材料、人、市场等众多因素的型塑;但作为一种新的印刷方式,石版印刷术为中国的出版人提供了更有利于图文并茂的传达信息与知识,尤其给图像和乐谱的印刷植入中国元素,创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西方城市研究界认为大部分城市发展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新的城市理论也将产生在这些新的地理空间,而城市非正规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首先对城市非正规性的演变进行了梳理,认为城市非正规性的研究具有对"二元主义"的超越,"传统"非正规研究的超越和认识论上的转变3个特征,并明晰了城市非正规性的理论内涵是一种管治模式;其次,认为制度变迁和城市非正规性研究之间的焦距在于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体等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城市非正规性互补式、补充式和让步式3种主要类型;最后,从政治、社会和文化三个维度总结了非正规性在中国形成的根源,并提出非正规性可以理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非正规实践及非正规制度蕴含制度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正>一.《文字与早期文明》亨利·摩尔根将文字作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期进化论的文明社会标志。在《城市革命》中,柴尔德将文字作为城市与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并称之为人类知识的革命。文字发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使人类的知识得以永恒,且便于时空上的远程传播。它帮助人们克服了经验和知识口耳相传的局限,使知识的积累加速,成为社会向更高层次文明发展的基础。对于考古学而言,文字又提供了一个机会来透视我们祖先的思想,而不必完全从他们的物质文化来间接窥视他们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赵冉 《南方文物》2012,(1):87-94
宋元时期墓壁上的题刻文字,称之为榜题和题记。它们是研究当时丧葬观念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字资料,是现今所见到的最原始的宋元民间书写形式。榜题与图像相配,用于解释图像、指示图像内容;题记涉及纪年、地理、家族、历史史实等,富含大量的社会历史信息,堪补史籍之不足。  相似文献   

14.
潘兴明 《世界历史》2006,65(5):26-35
殖民城市是指欧洲宗主国在其殖民地建立的城市,是西方殖民化及其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现代城市特征:在经济方面,宗主国将工业化移入殖民城市,使之具有较高的经济起点;在政治方面,宗主国的外来政治势力控制殖民城市的政治权力,具有行政统治中心的功能;在社会方面,殖民城市的社会构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此外,在种族方面,殖民城市中的宗主国白人及其文化居于优越的统治地位;在客观状况方面,殖民城市以外源型和外向型为主。殖民城市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时期:即近代时期、现代早期和二战之后。殖民城市对世界城市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殖民城市具有较高的起点和发展水平,凸显现代城市的属性。其次,殖民城市确立了现代城市的新模式,体现现代城市的精神。再次,殖民城市起到了扩展和传播城市化的作用,展示现代城市的风范。第四,殖民城市构成了世界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最后,殖民城市创造了一种新文化。  相似文献   

15.
王延模 《丝绸之路》2011,(24):75-76
语言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才出现的,人们用文字记录语言,把实践当中积累的经验和创造的文化系统地记录下来,传达给不同地方和不同时代的人。语言离不开思维,是思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当然,文字的创造也就毫无疑问地打上了思维的烙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过程和思维水平。中华民族先民创造的汉字符号历史悠久、形体独特、内涵丰富,每一个汉字形体在方寸之间贮存着可以说解的意义信息,一点一画都闪耀着先民的独特思维和创造性智慧。本文仅以"鸟"、"乌"为例,揭示其背后所蕴藏的造字智慧。  相似文献   

16.
察合台文是随着10世纪下半叶伊斯兰教在中亚及新疆的传播,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基础上形成的记录中亚地区请突厥民族语言的一种文字。这套文字采用了阿拉伯文的28个字母和其它一些辅助符号,同时又从波斯文中借用了4个字母,共计32个字母。每个字母分单写、词首、词中和词尾四种形式,行书由右往左横写。察合台文主要使用于12~20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二战后中东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大不相同,实行的是以西方城市化为参照目标的赶超战略,导致严重的过度城市化现象。中东过度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引发一系列城市化问题,并对中东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重要影响,体现在过度城市化孕育着不稳定的社会心理;过度城市化危及社会秩序稳定;过度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产生影响,扩大底层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中央民族学院(现改为中央民族大学)每周兼课三小时。有一次在闲谈中,副校长费孝通先生谈到,中国士子(知识分子)为了学习中国文字规范,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无暇顾及其他,造成了中国科学的落后。不如西方国家,学会了二十六个字母,便完成了文字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钱存训 《文献》1999,(2):258-261
本书主旨在结合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最新资料,从世界观点探讨原始时代文字形成以前人类所采用的线形符号,对最初的文字和字母演进的关系.世界上许多古文明的民族文字最早都曾采用图像形式,但为时不久就归於消灭而代以字母.其中只有汉字独树一帜,维持图形不变而使用了数千年以迄於今.汉文字不仅持久不变,且使文字、文学、艺术三者相连结,使文字更上层楼,高度美化,造成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的汉字树.汉字是中国文化构成的主要因素,必需对汉文字有充分理解,才能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作者研究古代各种文字的变迁和传说,广泛收集资料,并参考世界各地学者的意见,采用比较、归纳和联想等方法,对以上所提问题,作出仔细的分析、批判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佣书     
宋代佣书是古代佣书职业的延续,因印刷术的发展、出版业的兴盛完成了转型升级。传统的主业抄书萎缩,但书写文书等业务逐渐开展,或受雇于官府、官吏、富户、社团,或开书铺代办官府文书业务,或为公众服务。无论公私文字均有涉及或包揽,文化含量更高。佣书从文本的复写者升级为文本的制造者,在传承书籍、传播文化、传递信息、服务社会、沟通官民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新型的宋代佣书是宋文化、宋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结晶,一个功不可没的幕后推手。由此映射出一个新境况:宋代进入文书社会,其基础是文化普及,反映了宋代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的新变化、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