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瑾 《史学月刊》2014,(9):116-125
1935年春夏之间,宋美龄随蒋介石首次进入西南诸省。旅途中,她连续三次致函国民革命军遗族女学校学生,讲述川滇黔三省风土人情,阐发个人对国家大事之观察与感悟,以此训导遗族子弟树立忠诚爱国的理念。此三信后辑录为《西南漫游》一文,是宋美龄战前言论的重要文本。以入川的首站重庆为观察点,《西南漫游》所建构的重庆,既是四川军阀防区体制下秩序混乱与各种丑恶现实之代名词,又是沟通西南各省与外部世界的现代交通枢纽。透过该文本,还可看出宋美龄对于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所拥有的富饶资源及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战略意义的关注与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1984年2月16日,在台湾的宋美龄女士发表了《致邓颖超的公开信》。她在信中深情回忆了抗战时期,她与邓颖超聚首重庆、团结抗日的交往之事,赞扬邓颖超"见解超群,是女界人才"。1988年5月,邓颖超在《致宋美龄的信》中,满怀深情地回忆她们相识相交的往事:"庐山初识,忽忽五十年矣。山城之聚,金陵之晤,犹历历如昨。别后音问阔绝四十余年,诚属憾事。幸友谊犹存,两心相通。"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温邓颖超为团结抗日、与时为全  相似文献   

3.
家住南京康定里、每天能喝一斤白酒、两瓶牛奶,今年90高龄的老人曹金才,从1934年至1949年(包括抗战期间在重庆)的15年间,一直跟随着宋美龄,为她养奶牛、送牛奶。他和历届遗族学校的学员们一样,都对当年的校董宋美龄有着很深的感情。规定每天只送四磅奶1925年,7岁的曹金才跟随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厘清了《左传》与《战国策》所记楚国"夏州"的各自性质,指出前者会"夏人之州"意,即由被俘至楚的中原陈人组成的一种人口编制,后者为地名,在楚东境的杞国故地,今安徽泗县城关一带;然后就包山简文所记"路"的性质略加讨论,疑其是为安置灭于楚的列国遗族而设。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15,(6)
<正>宋庆龄是"20世纪的伟大女性",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抗日战争时期,她两度来到中国抗战首都重庆,第一次为短期考察;第二次是迁居长住,她总共在渝地生活了四年,直至抗战胜利三个月后才离开。逆流中的团结之旅——初赴渝都1940年春,宋庆龄第一次到重庆。这次她是应小妹宋美龄之邀,与大姐宋霭龄自香港飞抵山城重庆的。重庆因她出人预料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文史月刊》2004年第12期《武汉会战之际,宋美龄的几次遇险》一文,末段说:“她的秘书张紫葛女士”云云,有误。实际张紫葛不是女士。他确作过宋美龄的机要秘书,时间不长。他曾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解放后,先后任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师大)和西南政法学院(现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7.
1928年11月14日,国民政府为抚恤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后代,决定兴办一所由宋庆龄担任校长、宋美龄担任主席校董的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值遗校成立75周年之际,南京奶业集团卫岗乳业邀请部分在宁校友举行纪念  相似文献   

8.
1987年1月18日的台北,各大新闻媒体都报道一条消息:九十高龄的宋美龄从美国返回台湾后,今天兴致勃勃地接见了在台湾的二百多名遗族学校毕业生,并与他们举行茶会,欢聚一堂,品茗忆当年,叙怀情谊浓。这里提到的“遗族学校”,乃是距今70年前,创立于南京中山...  相似文献   

9.
现年83岁的张紫葛先生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39年初,在重庆偶遇宋美龄,被留侍身边,任机要秘书。宋美龄离开大陆前,张紫葛与她过从9年。其后任教于高等学府,兼任《大公报》记者及专栏作家,一度主持新疆联合省政府主办的《新疆日报》。 近年来,张紫葛先生揭开了尘封半个世纪的往事,将他在宋美龄身边工作的所见所闻秉笔实录,其中许多史实鲜为人知。本刊将摘取部分分期予以刊载。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正史民族传体例中,只有《汉书》将"西南夷"、"两粤"、"朝鲜"三传合一。班固"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的评议,彰显《汉书》民族传文本体例蕴涵特定的类别划分标准和准则。《汉书》所反映的班固的边疆观和民族思想,是对西汉边疆民族思想的全面反思和总结,充分反映了班固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正史民族传体例中,只有《汉书》将"西南夷"、"两粤"、"朝鲜"三传合一。班固"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的评议,彰显《汉书》民族传文本体例蕴涵特定的类别划分标准和准则。《汉书》所反映的班固的边疆观和民族思想,是对西汉边疆民族思想的全面反思和总结,充分反映了班固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2.
为给北京一家出版社撰写《宋美龄饮食情况揭秘》(暂名)一书,本人曾数次前往台湾和香港两地进行采访,意在发掘新的文史资料。政治人物的饮食也是"机密"2013年台湾地区的"宋美龄研究学会"在台北公开发表了一份《关于蒋宋美龄的研究报告》。由于这些参与历史人物专题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其研究的课题多以宋美龄一生的从政经历为主,因此这份研究报告侧重于1927年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的内容,故本书对此无须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研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汉娜·帕库拉所著的《宋美龄传》一书中,有很多未曾公开的第一手资料。宋美龄在大学时期的好友埃玛·米尔斯与宋美龄一直保持通信,宋美龄在信中常会透露一些私下的看法,以至于后来她曾要求米尔斯销毁一些私人信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敦煌本《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之史源,学者们先后提出了"《元和郡县图志》"说、"十道四方志"说及"《十道四蕃志》"说三说。但慎而审之,其史源问题至今并未能很好的解决,故有重新探讨之必要。从体例、文本对勘及相关史料所记《要略》撰述取材等角度论证,可知"《图志》"说不准确;从常理、版本、目录及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等角度论证,可知"《十道四蕃志》"说不正确;在"《图志》"说及"《十道四蕃志》"说论证的基础上,从文本对勘及中国历代地理总志取材的角度来观照"十道四方志"说,最终考定其史源为十道四方志。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秦二世继位"合法性"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对《秦二世元年文书》的文本加以梳理式解读;二是对秦二世滥杀宗室的现象和成因从不同层面加以分析;三是对秦汉之际的一则"佚文"加以发掘并讨论其史料价值,结合对相关传世文献的关联性分析,揭示出秦末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所知晓的"沙丘之变"的内涵与《史记》的记载相一致。本文进而认定:《秦二世元年文书》文本尽管是真实的,但是所述历史内容却不足以凭信。《史记》关于秦二世"继位"出于阴谋篡夺之说,应该是符合史实的。  相似文献   

16.
1976年4月3日,宋美龄返台参加蒋介石逝世周年纪念,蒋经国登上飞机搀扶宋美龄下阶梯。宋美龄答应写回忆录1983年秋天,宋美龄在美国公开发表《致廖承志的函》以后,美国女作家、《宋氏三姐妹》的作者项美丽再一次光顾了蝗虫谷大宅。这次女作家虽然越加苍老,可是她的精神却格外矍铄。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1998,(5)
我不是宋美铃的秘书 1941年"皖南事变"后,我从重庆撤退到新四军开辟的苏中抗日根据地,此后就一直有传闻,说我当过宋美龄的秘书。时至今日,还有人饶有兴趣地向我打听有关宋美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兰州至重庆铁路的基本概况兰渝铁路始见于1919年2月孙中山先生所著的《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的中央铁路系统。孙中山称其为"中国铁路中最重要者",指出兰渝铁路"经过物产极多,矿山极富之地区"。兰渝铁路北起黄河上游重镇、甘肃省省会兰州  相似文献   

19.
在《春秋繁露》所收与"五行"相关的九篇文本中,除《五行相生》《五行相胜》基本可定为董仲舒所作,《五行变救》尚难考定以外,其他六篇都不同程度地与《管子·四时》《淮南子·时则训》《淮南子·天文训》、董仲舒《孝经解》以及时代晚于董氏的刘向《洪范五行传论》等存在互见关系。通过对这些互见文本的比读,可发现《春秋繁露》"五行"诸篇包括董子原作、后人续作及二次续作三个层面,展现了后儒将董子"五行"生胜思想与秦汉时月令思想、《洪范》五行学乃至《孝经》学思想进行融合,构建新的"五行"学体系的尝试。这些衍生文本来源驳杂,常无法消除多源论述逻辑之间的抵牾,显露出"文本嫁接"的痕迹,其文本生成方式在早期著述传统中具有代表性,值得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学术史上,《史通》外篇获得的评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及晚近学者多认为,其内容有与内篇"重出"或"抵牾"之处。追溯《史通》的学术渊源,并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审视《史通》内外篇,可以发现内篇效仿了《文心雕龙》骈体专题论文的批评文体及其理论系统,外篇则在文本考证方法和述学文体两方面继承了《论衡》,弥补了内篇所缺乏的专书的专题研究;内篇讨论"近代之史",而外篇着意于《尚书》与《春秋》经传,亦是刘知幾为《史通》所设置的"断限"。因而,《史通》外篇的成立,是由史学需要专书研究的性质与骈文在论述文本考证方面的不足,以及《史通》自身的学术渊源共同决定的,不能将其简单视作刘知幾著述的初稿或者读书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