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林武德曾提出,历史学家能在"重演"中经验过去行动者的思考活动及思想。甫入21世纪,以史家可以经验过去为基础阐明历史著作与过去之关系的理论再度出现,构成了广受讨论的新动向。艾尔克·鲁尼亚的"在场"理论即是其中的代表。这一理论大致有三个论点:历史学家会在研究过程中被动地经验作为"在场"的过去,即使过去并没有于现实世界重现;历史学家现在的历史研究与作为"在场"的过去的关系是转喻的喻体与本体的关系;历史著作以转喻的方式表达着过去。比较并审察"在场"理论与新动向中的另一理论即弗兰克·安克斯密特的历史经验理论可以发现,当前的动向实为后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否值得接受则需对"被动经验"现象再做考察。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及统一后的德国关于纳粹历史的叙事经历了很大转变。纳粹史的书写不仅能反映出德国历史学家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同时亦是历史学家史学良心及对自身政治使命定位的映照。战后至今,德国历史学家的纳粹史叙事经历了保守叙事、批判叙事、新修正主义叙事、"受害者"与"抵抗者"叙事四个发展阶段。隐藏在此进程背后的是历史学家们史学良心与政治使命的纠葛。经过七十余年自我拷问式的思考,德国历史学家们最终通过政治使命的升华,实现了二者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3.
战后七十年,纳粹史叙事经历了多次模式转换,从民族神话叙事到批判叙事,再到多样化叙事和未来的欧洲叙事,历史学家们承担起了历史"公共性"的使命,突出了历史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性地位。在此过程中,德意志民族也获得了集体归属感和行动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00,(10)
朝鲜战争爆发已经过去50年。中外历史学家出了许多有关的著作,约翰·托兰著《漫长的战斗》即是近年在我国翻译出版的一本。约翰·托兰是美国作家,二战期间在美国陆军航空队任少尉军官,战后在耶鲁大学系学习并在大学戏剧班毕业。他从事文学写作过程中,对军事历史发生兴趣,先后撰写过十余部历史著作和小说。他在创作过程中,重视调查研究,采访亲历战的军人,广泛收集参战国的史料,从而提高了他撰写历史  相似文献   

5.
《满洲历史地理》是日本历史学家白鸟库吉于1908-1914年间主持编纂的著作。该书重视历史地理与疆域范围的考证,重视实地调查,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原王朝设置的行政机构的疆域做了细致考证,并梳理出基本的疆域演变脉络。但在该书的叙事框架上,白鸟库吉立足于将"满洲"与朝鲜的历史合并为"满鲜史",并提出"间空地"理论与"南北二元对抗"理论,试图诠释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是"无主之地",在历史上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并突出历史上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对抗性关系,从而使其研究结论无法脱离为即将开始的侵略战争服务的政治性目的。  相似文献   

6.
朝鲜战争爆发已经过去50年。中外历史学家出了许多有关的著作,约翰·托兰著《漫长的战斗》即是近年在我国翻译出版的一本。约翰·托兰是美国作家,二战期间在美国陆军航空队任少尉军官,战后在耶鲁大学系学习并在大学戏剧班毕业。他从事文学写作过程中,对军事历史发生兴趣,先后撰写过十余部历史著作和小说。他在创作过程中,重视调查研究,采访亲历战的军人,广泛收集参战国的史料,从而提高了他撰写历史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与史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一词,实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情,包括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二是人们,主要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总结。这后一种意思也就是历史学,或简称史学。对历史学家所写的历史的总结,则称为史学史。以此看来,史学史应该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历史是人们对以往一切过往行为的总结和阐述,就象人们必须依靠记忆来生存那样,史学史则是历史学家对以往一切历史著作的反思。没有史学史的研究,历史学家就  相似文献   

8.
有别于海登·怀特以语言分析哲学为背景的"诗性逻辑"叙事理论,约恩·吕森以大陆哲学为思想背景,以历史理性为准则,构建了一套"理性逻辑"主导下的历史叙事理论。吕森的历史叙事理论以历史意识为基础,以历史意义为思想目标,历史叙事作为历史意识的实现形式而呈现。通过历史叙事形成历史连续性并给予人类生活以时间导向,形成历史认同,吕森力图论证历史叙事的当代合法性价值。历史意识、历史叙事和历史意义在赋予历史经验以意义的层面分享着同样的逻辑内核,这三个概念分别归属于历史思考的精神意识领域、学术研究领域和功能实践领域。在当前"诗性逻辑"叙事理论处于理论窘境的情境之下,"理性逻辑"的历史叙事能给我们以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史学集刊》2019年第6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及统一后的德国关于纳粹历史的叙事经历了很大转变。纳粹史的书写不仅能反映出德国历史学家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同时亦是历史学家史学良心及对自身政治使命定位的映照。战后至今,德国历史学家的  相似文献   

10.
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作为一部以道德劝谕为写作目的的传记作品,其创作基础却主要是历史叙事,这便使"传记"和"历史"在《名人传》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为应对这种紧张关系,普鲁塔克在写作方法上强调用"传记"引导"历史",通过他所认定的客观历史来记录传主的德性与事迹;而在面对非历史性材料时,他则时常对神话和神话人物进行合理化的历史解释,同时恳请读者抱持宽容的态度接受那些无法解释的神话、传说和人物轶事;此外,在传记的结构方面,他采用了类似现代比较史学若干特征的平行比较的方法。以上这些构成了《名人传》的基本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恒 《史学史研究》2013,(1):99-105
安克斯密特在《叙事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叙事实体理论,它由历史陈述组成,本身却包含了超出所有历史陈述的观点。安克斯密特认为,过去是混沌的一片,本身没有意义,历史学家按照一定的逻辑将支离破碎的历史残片组织起来,构建出叙事实体,从而使过去得到合理性说明,为人们所理解。叙事实体这一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三个基本形式:首先,它提供了一个观察过去的视角,不同的角度使读者看到历史的不同面相;其次,它是认知过去的一个手段,采用隐喻的方法,通过已知来认识未知,体现了西方认识论传统;最后,它是关于过去的一个解释,是探寻真理的漫长道路上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过去是遥远或不在场的(且因此是不可逆转的),这种观念历来支配着历史与正义之间的关系。这种含混不清的本体论状况,使得我们难以把时常感受到的"记住的责任"或"公正对待过去"的义务,置于过去本身之中;正因如此,为了支持一种以现在为目的的伦理学,从尼采到基斯·詹金斯的哲学家们反驳那种对历史的"痴迷"。其结果是,历史学有助于寻求正义的能力往往显得非常有限,甚至荡然无存。在历史写作中引入"在场"范式,能够潜在地转变这种历史与正义之间的关系。然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当以如下方式来构想"在场"范式:它既要从根本上批判在场与不在场的形而上学二分法,也要批判作为这种二分法之根基的时间概念(时间知识学,chronosophy)。只有当在场和不在场不再被视作截然对立时,"在场"范式才具有解放性和生产性。本文第一部分将比较笔者称之为"司法的时间"与"历史的时间"这两个概念,从而详细阐述在场/不在场的二分法对于正义概念的影响。第二部分所重点考察的是,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时间知识学的某些方面如何强化了在场/不在场的二分法,从而阻碍着我们彻底探索那种含混不清且往往成问题的过去之在场。整篇文章将参考近些年来真相委员会的现象和转型正义的语境,来谈论某些对"在场"范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怎见得?有诗为证",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老套路,也是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新问题。在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将诗歌作为"价值最高之史料",并在叙事的过程中彰显历史写作之诗意的典范著作,是伊懋可《大象的退却》的一大特点。作为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大象的退却》以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大量引用,提出了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史料问题:诗歌在何种意义上可以作为可信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的著名口号"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由实证主义转向相对主义的标识性宣言,代表的是绝对的相对主义历史观。贝克尔错误地处理事件与事实、记忆与事实的关系,通过分割客观历史与主体对客观历史的认识而抛弃客观性,认定历史是想象的历史,形成绝对的相对主义理论恶果。历史是事实,不是想象;历史是关于国家、民族以至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及一般规律的事实与确证,而非碎片化的个人经历和记忆。历史大势由三个方向构成:决定或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人类及民族社会的生存状态;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历史的实证研究必不可少,但历史研究的根本意义是把握历史大势、发现历史规律,为当下人的行动指明未来。历史的伸张是事实的伸张、规律的伸张。历史的强制阐释背离历史事实,颠覆事实基准,以前置立场和模式,对历史作符合论者前置结论的阐释。汤因比的历史文明体系模式、以既定的场外理论强制粗暴地对历史本体的研究、以文学话语强制历史真实,是强制阐释历史的主要表现。对任何场外理论的应用,都要有限度规约。必须清醒辨析文学性的历史文本和历史性的文学文本。强制阐释的历史不是历史。  相似文献   

15.
《旅游纵览》2021,(1):48-50,67
在中国旅游业发展日益国际化的情形下,研究外国游客在大陆自驾游的经历及其感知特征是有价值的。本文以美国人何伟(Peter Hessler)的游记著作为素材,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其在中国大陆自驾游历感知特征。研究表明,外国游客在中国大陆的自驾游历感知经历了缺席的想象、在场的感知和缺席的在场3个阶段;受旅游者背景与偏好影响,游历关注点或者对象集中表现在人地关系及其变化;游历是游客印证想象中的已经神圣化了的吸引物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朝拜"心中的圣地"和实现自我观照的过程。本文采用个体样本游记研究自驾游历,一起对旅游体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在美国史研究中,史家特别重视"自由""平等""民主"和联邦宪法等政治学核心概念或主题。如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观察、埃里克.方纳对美国历史上自由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英国历史学家波尔对美国平等观念的研究以及王希教授对美国宪法的探究等。~①上述史家从不同角度对美国历史叙事提出了有益的分析框架。在这种情况下,要对美国史叙事提出新的解释框架实属不易。但中  相似文献   

17.
现代史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元化,使得历史学家的可选择性大大增强,像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化理论、文明观、世界体系论、制度主义、协同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是运用最多的研究方法。现代俄罗斯史学领域的方法论特点可概括为:模式、理论、概念和方法。模式指的是历史学家的科研工作有着严格规划和固定规则,一般流程是对研究目标进行综合—分离—再综合。理论指的是历史学家运用一些理念和思想对研究客体进行解释或预测。概念指的是对世界、自然和社会的看法,对历史现象有自己的基本观点和指导思想。方法则指的是历史学家在对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过程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版,44.7万字,89元《历史三调》既是一部史学论著,也是一部史学理论、历史哲学著作。作者以义和团运动为载体,阐发自己对于历史事实、历史的亲历者、历史书写和历史的神话化等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论概括。作者通过"义和团"这一典型案例,探讨了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研究、叙述的义和团运动的史实,以叙事为主;  相似文献   

19.
国内近些年出版的西方文明史译著中,常见到一种"西方文明""层累"构建的历史叙事模式,它由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等西方文明历史各个阶段叠加构成。这种叙事模式论证了西方文明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一以贯之的现代性,和西方文明崛起的必然性,并通过这种历史叙事模式解决了西方文明内部的认同危机,强化了西方文明发展道路是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等观点。本文试就这种西方文明观念生成的历史轨迹做一番考察,并剖析其叙事模式及历史意义的不断构建过程,从而揭示它是怎样扭曲历史真相,进而论证如何确立科学的文明史观。  相似文献   

20.
论思辨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希孟 《史学理论研究》2001,8(1):100-111,I002
通常,历史哲学(philosophy of history)指的是两个截然不同但又不可割裂的分支。一个分支是对历史研究(historiography)进行哲学分析,即对历史学家所从事的工作进行逻辑的、概念的和认识论的概括;另一个分支是试图在事件的进程中,或在历史进程的一般性质中发现某些意义或重要性,它超出普通历史著作的可理解性之外。在当代文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