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籍的叙事结构不仅受其体例的影响,更深受其作者观念的影响。通过与《左传》进行比较,我们认为在深层叙事结构上清华简《系年》不同于《左传》的"以礼统力",而是呈现"以力系事"的特点:涉礼不论礼,叙事不以礼为评,将力视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系年》因此形成客观叙史的文本面貌,直观展示历史事件的本质,为读者理解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历史研究》近期发表的两组义和团研究论文 ,展现出历史事件研究的新前景 ,即不再把事件视为自足的研究对象 ,而将其作为透视社会结构的研究路径和视角。“事件路径”的历史意味着事件外延的扩展和看待时间的不同方式。在史学研究中 ,“事件路径”是沟通宏观与微观、结构与事件的有效途径 ,它与社会史、总体史、叙事史等当代史学的新进展并行不悖 ,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继承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并且加以大大发展。《史记》著史体系气魄宏伟,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而成,承载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从史家的历史观察力来分析,则是由以往单一的视角,发展为多维视角,构成了宏阔的视野。主要包括三项:时间维度;人物活动维度;典章制度和社会情状维度。运用"多维度历史视野"这一新概括,无疑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史记》何以被称为著史的"极则"。探讨这一课题还具有突出的当下价值,能更加恰当地评价《史记》历史编纂成就对20世纪史家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诸多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并深刻总结其历史经验。它又以记载春秋时期贤士大夫的"嘉言善语"为重要特色,成功地创设了"记言"为主的史书体裁,承裁着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国语》历史叙事有很高的技巧,成功地将"记言"与"记事"相结合,以对比手法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揭示出历史的深刻内涵,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客观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并提供了"纪事本末法"叙述历史的范式。产生于战国初年的《左传》、《国语》两部名著,标志着先秦史学的发展达到重要的阶段,并为中国史学即将出现更加成熟的巨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人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通过近百部历史教科书作文本分析,可从战争爆发原因、关键人物与事件、历史影响等三个层面审视"第二次鸦片战争"。早期教科书以事实描述为主,很少对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之后汪荣宝《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本朝史》在确立战争叙事框架上意义甚大,此后出版的教科书大抵未能脱其窠臼。1929年以后,作为近代史起点的鸦片战争成为教科书讨论的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意义则在帝国主义侵略的叙述中隐而不见。教科书中有关叶名琛和"火烧圆明园"的表述,反映了近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复杂性,两次鸦片战争历史定位的此消彼长也显示出重审这段历史叙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左传》在历史文学上的两大特色汪受宽历史文学是史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1981年,白寿彝先生的《谈史学遗产答客问》就以专门的一篇,阐述历史文学,亦即历史家对历史的文字表述问题,号召我们总结我国的历史文学的优良传统。回顾十几年来的中国史学史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代晋国太史董狐"赵盾弑其君"之记,孔子赞为"书法不隐",采入《春秋》,百代以为实录典范。但据《左传》《国语》《史记》等,董狐恰恰歪曲和隐讳了事实真相。孔子之赞,非关实录,意在"正名"。从董狐到《春秋》以及后世的发扬,构成了以史"正名"、忠君尊王的正统史学传统,它为君主专制延续两千数百年,提供了话语暴力、"历史"依据和法统支撑。真不隐者,不是董狐、《春秋》也,而是以事实向董狐、《春秋》说"不"的史著和史家。  相似文献   

8.
赵世瑜的《小历史与大历史》是区域社会史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从方法论意义上讲,《小历史与大历史》等著作所探索的区域社会史,由于不仅包含了科泽勒克(Reinhart Koselleck)所区分的三种"重写历史的方式"——新材料、对材料的新的解读模式、新的阐释视角,而且强调"走向历史现场",倡导"整体史"和"结构过程史"的史学理念,因此对于质疑、重新思考甚至颠覆传统史学的政治史范式、历史叙述框架以及历史阐释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称做是当代中国历史学界的一场"区域社会史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文史不分、文史混讲的现象,它给学生科学的瞭解历史带来不良的影响,这种现象若不加注意对历史教学将是极其有害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文与史的关系,它包括文史问相通和不同的两方面。下边谈几点认识,以供参考。文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众所周知,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我国早就有“文史相通”的说法。在古代,文与史关系密切达到难于分开的程度,诸如《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笔下的许多历史人物都是活灵活现,有声有色的。这些历史家兼称为文学家是当之无愧的。同样,不少文学家的作品也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杜甫的大部诗篇就是因为真实地描绘了唐朝从强盛走向衰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4月26日,"《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由郑师渠教授和史革新教授主编,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与会的20余位有关领导、学者围绕《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书,就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研究视角,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发展阶段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研讨,提  相似文献   

11.
朝鲜王朝立国之初,以编年体官修《高丽史》,几经努力不果。世宗年间改纪传体,编成139卷本《高丽史》,以塑造朝鲜王朝的正统性。《高丽史》对元东征日本历史的书写,强调高丽的自主性,刻画高丽对元朝需索的巧妙周旋,细致记录高丽所供给的粮草、人工等,凡背叛高丽、投身元朝的高丽人,都被称作"反人"而被列入《叛逆传》中,体现宗藩关系下高丽追求自主意识的努力。编写者在该书《忠烈王世家》与《金方庆传》中,塑造了两个类似的元东征日本历史的版本,高丽将领被视作左右战场胜负的关键,蒙古统帅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加上"大风雨",最终酿成东征的失败。对照《元史》,《高丽史》对元东征日本的书写极为偏颇。因此,对涉及东亚三国的历史事件,一定要摆脱"一国史"的局限,而用"东亚史"的视角,方能趋近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2.
论《十七史商榷》的“经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倡导的实学仍为多数乾嘉学者所继承,但其内涵以及分析视角则有所变化。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乾嘉学者已不可能像清初那样高扬"经世致用"旗帜,但其著作中不乏"经世"内容。王鸣盛代表作《十七史商榷》虽以考史为重点,但并未放弃史学的基本功用,其考据注重涉及国计民生方面的内容,评论历史人物、事件也从社会现实出发,折射出强烈的"经世"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春秋》学史上,元末《春秋》学家赵汸研治《春秋》的最大特点是以义例说经。他考论鲁史与《春秋》之别,明辨史"例"与经"义"之分,提出了系统的以"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为核心的《春秋》书法义例说。其《春秋》义例学说,是在依据《左传》及杜预注、融通三传史法经义说、批判继承诸家义例书法说基础上的发明,不仅体系颇为严密完整,而且在方法论层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秋》诠释学系统。赵汸的《春秋》义例学所体现出的会通经史、据传求经,由《左传》到《春秋》、由考证史法而辨析经义的治经理路,以及力纠唐宋以来舍传求经、虚辞说经、附会穿凿之弊端的经学理念,是其《春秋》义例学说的主要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学术传统强调"经世致用"。所谓"经"即纵向的线索——历史。按《说文解字》释义,"史,记事者也"。也就是说,在中国,"史"的本义是史官、记录者。"历史"不仅关乎过去,也维系未来。王彦章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桓温称,"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都着眼于自己未来的"历史地位"。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诚哉斯言。中国人对历史的记述,始终具有强烈的伦理和政治评判意识。《春秋》强调"劝善惩  相似文献   

15.
罗勇 《丝绸之路》2010,(10):54-56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其叙事视角可归纳为三种:史官视角、人物视角和作者视角。这些视角在《左传》编撰成书中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共同勾画了一幅生动细腻的大型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新史学"的主干是文化史。从20世纪初年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到20年代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间有发展变化,也有矛盾冲突,但总体上是一个逻辑展开的过程。从文化史角度看,梁启超所构建的"新史学"理论体系,以文明史立根基,以普遍史致广大,以专门史为核心,以文化为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建设过程中由博到专、分工趋细的特点,又可看出文明史—广义文化史—狭义文化史—文化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这一逻辑结构对理解和反省当下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左传》僖公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左传》哀公十三年:"遂取宋师于嵒,获成讙、郜延"。"聂"、"嵒"皆为地名。《说文》引《左传》聂字  相似文献   

18.
素有"日本的东印度公司"之称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组织并推动日本史学界对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行大规模的地理和历史调查,为日本以"学术研究"的形式实施大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1908年,在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的大力支持下,"历史地理调查部"吸纳白鸟库吉和其他东洋史学者研究"满洲"与朝鲜的历史地理,出版了《满洲历史地理》、《朝鲜历史地理》、《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等一系列调查报告和研究专著,构筑了一整套完整的殖民主义理论体系和东亚历史叙事方法。其中的"满鲜史观"强调"满洲"和朝鲜的不可分割性,试图从史学角度证明"满鲜一体",为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提供"合法"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语》和《左传》中“君子曰”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和《左传》二书中都有以论赞形式出现的"君子曰",本文通过对二书中"君子曰"的文句和内容进行比较,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国语》和《左传》编者所见材料中,已有"君子曰"的形式。从二书"君子曰"引《诗》和全书引《诗》来看,《国语》成书于《左传》之前。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主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承办的文明交往的意义——以"一带一路"为中心的历史与现实思考高层论坛,于2018年4月20—23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多所著名高校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论坛,共提交论文21篇。多维视角下的丝路文明研究。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历来备受学者关注。李国强《论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